钟敏 作品数:38 被引量:249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湖北省气象局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电子电信 水利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GRAPES模式对湖北省汛期强降水预报的分类检验分析 被引量:14 2009年 使用常规观测资料及GFS资料(1°×1°),选取2005—2008年汛期22次湖北省强降水天气过程,按照其影响系统分为低槽型、台风型和副高外围型三类,对GRAPES模式(2.1版本)预报效果进行分类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就低槽型降水而言,0~24h预报时效内,模式对晴雨、小雨、大雨的预报效果在三类降水中最好,24~48h则中雨预报效果最好,0~24h预报效果总体而言优于24~48h。模式预报的主要降水区从雨型、雨区范围和雨强的分布特征均与实况较为一致,预报的主要偏差在于强中心位置偏离和强度偏弱。(2)就台风型降水而言,0~24h预报时效内,模式对中雨和暴雨的预报效果在三类降水中最好,24~48h,则晴雨、小雨、大雨、暴雨预报效果最好,24~48h预报效果总体而言优于0~24h。模式对台风的主体降水落区把握得比较好,和实况较为一致,但对于台风外围云系产生的降水往往与实况差别较大,另外,主体降水中暴雨落区预报总是比实况偏小。(3)副高外围型降水在上述两个预报时次中,各量级的评分成绩均为最低,0~24h预报效果总体而言优于24~48h。模式对副高外围局地性强降水过程预报能力较弱,基本不具备预报中雨以上降水的能力。最后对GRAPES模式的进一步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张兵 钟敏关键词:GRAPES 降水预报 湖北省西南气流型暖区暴雨相关特征分析 被引量:9 2019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其他常规观测资料,对湖北省西南气流型暖区暴雨相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类暖区暴雨主要发生在鄂东南地区,容易形成极端暴雨;低空急流是最主要的一个影响系统,低层强烈暖平流配合中层小股弱干冷空气,形成上干冷下暖湿层结,是本类暖区暴雨主要的不稳定建立机制;主要水汽输送通道有3条,水汽输送高度主要位于850 hPa附近,水汽辐合高度则位于850 hPa以下;暴雨发生过程中,0~1 km和0~3 km垂直风切变增长明显,其中0~3 km垂直风切变平均值可达11.6 m/s以上,对暴雨区的指示作用更显著;主要动力启动机制是低层风速辐合,而动力加强机制则来自于高低空急流耦合,在这个过程中,高空辐散加强,次级环流形成,从而形成强烈上升运动。 张萍萍 董良鹏 钟敏 王珊珊 陈璇关键词:极端暴雨 高低空急流耦合 两种强迫机制下的MCS对比分析 本文利用快速同化系统LAPS资料,结合云图、雷达、地面逐小时加密观测信息,对比分析了2012年7月12-13日,发生在鄂东北的连续两次大暴雨过程.分析发现两次降水过程发生在不同的环流背景条件下,其中第一阶段主要是暖区降水... 王晓玲 舒斯 王艳杰 钟敏 李银娥关键词:大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文献传递 两个雷暴单体的闪电和雷达特征对比分析 利用武汉多普勒天气雷达和湖北省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对2010年4月12日下午发生在湖北东南部一次雹暴过程中的2 个雷暴单体的闪电和雷达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个强风暴单体产生于西南暖湿气流辐合带中,强冷空... 苟阿宁 王晓玲 钟敏 罗辉关键词:天气雷达 文献传递 网络资源链接 一次切变线暴雨的观测特征及数值模拟研究 <正>在长江流域暴雨系统中,切变线是造成长江流域大到暴雨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因此许多学者对切变线暴雨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卫星、雷达等观测技术及数值预报的逐步发展,为切变线 张兵 钟敏关键词:切变线 暴雨 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长江中游地区极端降水主要天气系统类型分析 被引量:39 2018年 利用2008—2015年5—9月湖北省60例极端降水过程常规观测和物理量资料及中尺度观测资料,主要应用天气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降水过程影响天气系统的演变机制、热力动力特征及强降水形成及维持原因,归纳出长江中游地区极端降水天气类型主要有锋面气旋、西南涡切变、西南涡-东北气旋、暖倒槽和登陆台风5类,其中前两类是最主要的极端降水类型。同时,指出不同天气类型控制下天气预报要关注的重点:(1)在锋面气旋类中,江淮气旋的发展是梅雨锋上重要的扰动系统,但梅雨期因冷空气势力弱江淮气旋并不强烈,分析时很容易忽视;(2)在西南涡切变类中,西南涡、新生涡和低空急流是梅雨锋切变线上重要的扰动系统,降水落区的差异与不同扰动系统的影响有关;(3)西南涡-东北气旋类降水落区一般位于两个系统结合部位,且极端降水绝大部分仅出现在梅雨锋西部;(4)暖倒槽类主要是局地极端降水,降水落区大多位于鄂西山地-江汉平原西部间过渡带。(5)登陆台风与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并形成稳定的有利形势,加上特殊地形作用,是强降水得到发展和维持的主要原因。 张家国 王珏 吴涛 周金莲 钟敏 王珊珊 黄小彦 李双君 韩芳蓉 王孝慈关键词:极端降水 天气尺度系统 锋面气旋 湖北省两类强对流天气云地闪特征及其环境条件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2010年 选取30次短时强降水天气和10次冰雹、雷雨大风天气个例,对云地闪特征及其环境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降水为主的强对流天气,负地闪占绝大多数,闪电频数较多,其10分钟云地闪频数过程最大值在50次以上,云地闪与雷达强回波区吻合得较好,且分布比较集中,而以冰雹、雷雨大风为主的强对流天气,正地闪与负地闪频次相当,甚至超过负地闪,闪电频数较少,云地闪并非分布在雷达强回波区,而是零散地分布在冰雹回波下风方向的云砧处。两者在环境条件上也存在差别,以冰雹、雷雨大风为主的强对流天气较之以降水为主的强对流天气,具有较低的整层比湿,较厚的零度以下层结厚度(冷云厚度)以及较大的垂直风切变。 钟敏 吴翠红 张兵关键词:强对流 云地闪 2016年7月5-6日湖北省暖区极端降水成因及预报情况分析 利用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和其他常规观测资料,对2016年7月5-6日湖北省极端降水过程天气成因及预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极端降水发生过程中,500hPa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与北侧偏北气流形成气流... 张萍萍 孙军 钟敏 车钦 陈璇 董良鹏 张蒙蒙 张宁关键词:极端降水 低涡切变 中尺度对流系统 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中两个不同MCS成因分析 被引量:7 2020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雷达资料、湖北地形资料及NCEP、ECMWF再分析资料,针对一次数值模式漏报的局地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前,低层切变线北侧,地面弱冷空气侵入暖倒槽是本次过程的大尺度天气背景。边界层强辐合中心和订正后高对流有效位能在预报中值得关注。两个大暴雨中心分别由两个不同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造成的,其演变形式和加强维持机制明显不同。松滋地区MCS受阵风锋触发,加强于边界层强辐合中心附近,在局地锋生作用下演变为中尺度涡旋结构,雷达上表现为人字形回波形态,大暴雨中心位于人字形回波交点处,50 mm/h雨强维持3 h。长阳地区MCS在边界层辐合区边缘,受边界层辐合气流触发,由加强的偏东气流在迎风坡上产生较强的地形强迫抬升而增强,最大雨强达102 mm/h。 钟敏 陈璇 王珊珊 范元月关键词:局地强降水 锋生 地形抬升 2016年湖北省一次暖区极端降水过程预报偏差分析 被引量:7 2018年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EP/NCAR)全球数值模式再分析资料(Reanalysis data of Global Numerical Model)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数值模式(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资料、华东区域中尺度模式(Shanghai Meteorological Bureau-WRF ADAS Rapid Refresh System,SMB-WARMS)资料及其他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6年7月5—6日湖北省一次暖区极端降水过程的预报偏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C模式低层预报风场与实况相比向西移动速度偏快,导致强降水落区预报偏西;忽视925 hPa切变线的动力触发作用及对流中高层干层的作用、对水汽迅速增加和极端性认识不足、对中尺度系统的演变规律估计不够等原因,导致预报的降水强度和落区与实况相比有一定偏差。业务数值模式提前72 h、48 h、24 h预报的降水与实况相比均存在偏差,其中华东区域中尺度模式可以提前12 h对降水落区进行调整,在本例中对修正降水预报结论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张萍萍 孙军 董良鹏 陈璇 车钦 钟敏 张蒙蒙 张宁关键词:极端降水 中尺度对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