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涛

作品数:64 被引量:450H指数:13
供职机构:湖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天文地球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0篇雷达
  • 24篇暴雨
  • 16篇回波
  • 13篇降水
  • 12篇中尺度
  • 11篇天气雷达
  • 11篇雷达回波
  • 7篇中尺度对流
  • 7篇强降水
  • 7篇暴雨过程
  • 6篇多普勒
  • 6篇中尺度对流系...
  • 6篇强对流
  • 5篇多普勒天气
  • 5篇多普勒天气雷...
  • 5篇回波特征
  • 4篇短时强降水
  • 4篇云图
  • 4篇气旋
  • 4篇区域性暴雨

机构

  • 57篇湖北省气象局
  • 15篇中国气象局
  • 8篇十堰市气象局
  • 3篇南京大学
  • 3篇湖北省气象科...
  • 3篇湖北省人工影...
  • 2篇湖北省防雷中...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电力科学...

作者

  • 64篇吴涛
  • 14篇王珏
  • 12篇吴翠红
  • 11篇万玉发
  • 11篇张家国
  • 9篇钟敏
  • 9篇张萍萍
  • 9篇王志斌
  • 8篇徐双柱
  • 7篇肖艳姣
  • 6篇王继竹
  • 6篇苟阿宁
  • 6篇王珊珊
  • 5篇许冠宇
  • 5篇韩芳蓉
  • 5篇周金莲
  • 4篇黄小彦
  • 4篇徐永和
  • 3篇刘希文
  • 3篇牛奔

传媒

  • 12篇气象
  • 9篇暴雨灾害
  • 5篇气象科技
  • 3篇高原气象
  • 2篇气象科学
  • 2篇湖北气象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2篇2010年全...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计算机技术与...
  • 1篇第30届中国...
  • 1篇2010年高...
  • 1篇第七届全国优...
  • 1篇2011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WAN系统中QPE产品的应用评估被引量:4
2015年
"灾害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SWAN)在我国气象预报业务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介绍其中雷达定量降水估算QPE算法(RASIM方法)的技术与特点,选取湖北省6部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在2012年探测的暴雨天气过程资料,系统性评估了SWAN系统中QPE产品实用性,初步分析了产生估算误差的原因。评估表明:整体而言该方法在湖北省使用效果较好,平均绝对误差率小于30%;探测距离的增加对S波段雷达QPE精度影响不大;各雷达对30mm以上降水的估算平均绝对误差率较小,但估算结果较实况偏弱,随着雨量(雨强)增大,低估的比例也增大。就单部雷达而言,宜昌雷达估算降水误差最大,武汉雷达受附近建筑遮挡影响次之,恩施雷达估算降水误差最小。
王珏冷亮吴涛
暴雨定量监测及短时预警报技术研究
吴翠红万玉发王珏王志斌吴涛张家国尹忠海
(1)完成了雷达降水估算技术优化改进技术。由于雷达遮挡、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等多方面原因,有时雷达回波强度与雨强会出现较为离散的现象,这些离散数据应用到TIVS技术中,是导致雷达降水估算误差原因之一。因此,通过雷达与雨量数...
关键词:
关键词:离散数据气象雷达
长江中游地区极端降水主要天气系统类型分析被引量:38
2018年
利用2008—2015年5—9月湖北省60例极端降水过程常规观测和物理量资料及中尺度观测资料,主要应用天气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降水过程影响天气系统的演变机制、热力动力特征及强降水形成及维持原因,归纳出长江中游地区极端降水天气类型主要有锋面气旋、西南涡切变、西南涡-东北气旋、暖倒槽和登陆台风5类,其中前两类是最主要的极端降水类型。同时,指出不同天气类型控制下天气预报要关注的重点:(1)在锋面气旋类中,江淮气旋的发展是梅雨锋上重要的扰动系统,但梅雨期因冷空气势力弱江淮气旋并不强烈,分析时很容易忽视;(2)在西南涡切变类中,西南涡、新生涡和低空急流是梅雨锋切变线上重要的扰动系统,降水落区的差异与不同扰动系统的影响有关;(3)西南涡-东北气旋类降水落区一般位于两个系统结合部位,且极端降水绝大部分仅出现在梅雨锋西部;(4)暖倒槽类主要是局地极端降水,降水落区大多位于鄂西山地-江汉平原西部间过渡带。(5)登陆台风与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并形成稳定的有利形势,加上特殊地形作用,是强降水得到发展和维持的主要原因。
张家国王珏吴涛周金莲钟敏王珊珊黄小彦李双君韩芳蓉王孝慈
关键词:极端降水天气尺度系统锋面气旋
十堰一次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特征被引量:5
2005年
利用十堰714C天气雷达回波资料,结合其它天气资料,分析了2004年7月6日发生在十堰境内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是在有利的大尺度天气形势下产生的,局地环境CAPE指数大,水平风的垂直切变较强。强降雹由多单体强风暴造成,回波强度强,高度较高,顶部有旁瓣假回波,低层存在弱回波区 (WER)。雹云移动明显右偏于高空风,属右移风暴,以右后侧和右前侧传播方式发展。强降雹由后一种传播方式造成,初始回波从半空生成,云顶高度较高,强中心位于云体中上层。
舒防国吴涛蓝天飞徐远波文强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弱回波区
湖北夏季暖积云宏微观特征及作业催化指标的研究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是中国东西交汇南北结合的中心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区面积18.6平方公里,境内地型复杂,多发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从1958年开始,湖北陆续使用飞机及“三七”高炮...
徐永和朱吉义吴涛
关键词:人工增雨
文献传递
利用天气雷达平均散度产品分析短时强降水大气低层辐合特征被引量:5
2018年
使用湖北新一代天气雷达平均散度反演产品,结合高空、地面和雷达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短时强降水发生发展过程中大气低层辐合的演变特征,检验低层辐合的预警指示意义,并解释其天气意义。结果表明:低层辐合演变一般具有单波谷或双波谷特征,且中尺度特征明显。在强降水前期低层散度为辐合或由辐散转为辐合,强降水集中期低层辐合发展至最强,之后逐渐减弱,强降水后期低层转为辐散。低层辐合且明显增强可能具有预警指示意义。雷暴冷出流和低空急流加强对低层辐合有重要贡献。
吴涛牛奔许冠宇管振宇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低层辐合
风云气象卫星资料在暴雨监测和预报中应用
介绍近几年武汉中心气象台利用风云气象卫星资料在暴雨监测预报中应用的研究成果。经过相关项目的研究,建立了以风云气象资料为主,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等,以网页形式的风云系列卫星资料的暴雨监测预报业务系统,定量监测和预...
徐双柱吴涛张萍萍王继竹刘希文
关键词:暴雨
基于雷达参量的湖北地闪预警方法及效果检验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天气雷达、探空资料,采用成熟的雷暴识别外推技术,比较有、无地闪活动时的概率密度分布和隶属度特征差异,提取雷达参量,采用模糊逻辑原理建立临近1 h地闪预警方法。分析表明,-25~-10℃高度层最大反射率因子(REF)和回波顶高是湖北地闪预警的最佳因子,尤以REF_(-15℃)、REF_(-20℃)和REF_(-z25℃)表现最佳,REF_(-10℃)效果次之,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对雷电指示意义较小,根据不同因子贡献不同给与了不等权重分配,并通过雷电样本阈值分布规律,采用动态权重系数进行细化,实现了地闪未来1 h的临近落区预报。利用每6 min滚动预报未来1 h(6 min间隔)的临近预报结果和实况进行1 km网格点对点综合评分,30 min击中率(POD)可达50%以上,临界成功指数(CSI)为30%左右,POD和CSI随预报时效缓慢降低。通过个例预报检验,发现该预报方法在大范围雷暴天气预报评分较高,而局地对流的预报评分偏低。该研究说明基于雷达参量的模糊逻辑地闪预警方法基本合理可靠,可用于湖北雷电短时临近自动预报预警及决策服务。
苟阿宁苟阿宁吴翠红冷亮冷亮朱传林韩芳蓉
关键词:地闪模糊逻辑
对2005年盛夏十堰市一次台风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2005年第10号台风“珊瑚”8月13日在广东沿海地区登陆后继续朝西北方向移动,其倒槽造成8月14~16日十堰局部地区暴雨或特大暴雨。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是西太平洋副高、大陆高压与台风低压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前期环流形势调整为暴雨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背景;低空东南急流为暴雨提供了动力、水汽条件,是中低纬系统相互作用的纽带;本地特殊地形与东南急流结合是十堰市特定区域强降水的重要条件;受台风影响西移的混合性降水回波具有高降水效率。
姚道强朱明吴涛
关键词:台风暴雨雷达回波
多雷达反演参量联合的短时强降水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借鉴美国ANC(NCAR Auto-Nowcast System)基于模糊逻辑原理的临近预报技术思路,采用SWAN(Severe Weather Automatic Nowcast System)系统中雷达基本产品及其反演产品,研发了多参量联合的短时强降水落区识别算法,重点研究因子选取、误差分析及参数设置。基于历史资料分析结果筛选出1h定量降水预报QPF(Quantity Precipitation Forecast)、雨强RI(Rain Intensity)、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回波顶高ET(Echo Top)预报量作为识别因子,并设计出相应的隶属函数。结果表明,多因子联合识别短时强降水算法的CSI(Critical Success Index)指数为0.18,性能高于QPF判别法及仅使用单因子识别的模糊逻辑方法。强降水指数HRI(Heavy RainIndex)阈值设置测试表明,选择合适的HRI阈值有助于发挥算法性能,统计结果表明取0.5~0.6比较合理。同时,较高的空报率是影响算法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物杂波、因子场定常外推假设、不合适的Z-R关系、局地性强降水以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吴涛万玉发王珊珊
关键词:模糊逻辑短时强降水识别技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