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学
-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撬拨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
- 2015年
- 目的总结撬拨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切开撬拨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68例77足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男47例,女21例,年龄18~70岁,平均39.8岁。骨折按Essex-Lopresti分型,压缩型Ⅱ度49足,Ⅲ度4足,舌型Ⅱ度19足,Ⅲ度5足。77足均采用跟骨外侧改良"L"形切口,切开撬拨复位,跟骨接骨板内固定。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结果 77足复位固定良好,3足皮缘坏死,切口迟缓愈合。本组患者获得1~6年,平均1.5年随访,骨折均愈合,骨性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5.6个月。末次随访采用Mrayland Foot Sore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疗效,优21足,良43足,可9足,差4足,优良率83.1%,接骨板无松动、移位与折断。结论采用撬拨复位距下关节及恢复跟距关节间隙,并以Gissane角及Bhler角为标准,恢复跟骨的长、宽、高度,纠正跟骨内外翻畸形,辅以跟骨接骨板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王科学黄历胡云洲
-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撬拨复位内固定
- 基于CT三维重建的“基座”理论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通过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分型比较,根据CT三维重建(3D-CT)骨折形态提出“基座”理论及“基座”稳定性评分和分度,并探讨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行3D-CT的21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包括151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X射线片进行Evans分型、AO分型,根据3D-CT影像进行Shoda分型、六部分分型,结合股骨转子间骨折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基座”理论及“基座”稳定性评分和分度,并探讨各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与“基座”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使用“基座”理论对211例患者进行稳定性评分,并分析151例患者手术前后3D-CT影像中股骨转子间“基座”受损与修复的情况,结果显示“基座”理论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其中手术成功145例,手术失败6例。结论基于X射线片及现有CT分型,部分特殊病例不能被准确分型,指导临床易出现偏差。“基座”理论及“基座”稳定性评分和分度是在股骨转子间骨折3D-CT基础上,对既往各种分型的补充和完善,能对该类骨折进行较为准确的术前评估,可有效避免手术失败,且有助于指导术后康复。
- 王科学秦毅赖国维石钊聂政霍玉雄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3D-CT骨折分型
- LISS板结合MIPPO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LISS板结合MIPPO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优点与适应证。方法选择2012-01/2016-12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胫骨骨折符合接骨板内固定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分为LISS板结合MIPPO技术组70例及切开复位固定组91例。通过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患者对切口的满意度、切口愈合情况、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功能情况及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32月,MIPPO技术组术中出血量平均65 ml,手术耗时平均62 min,完全负重平均10.2周,患者对术区外观及切口满意,出现接骨板激惹2例,3例功能障碍。切开组术中出血量平均105 ml,手术耗时平均54 min,完全负重平均14.4周,平均患者对切口满意度低,切口感染或坏死10例,功能障碍7例。采用胫骨骨折Edwards评价系统:MIPPO技术组优良68例(97%),可2例,切开组优良84例(92%),可2例,差5例。两组均无骨不愈合及骨髓炎病例。结论 LISS板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较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手术出血少,患者对术区切口外观满意,骨折愈合时间较早,切口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胫骨骨折中青少年骨骺未闭、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及对外观要求高的女性患者。
- 王科学汪雷黄历秦毅赖国维吴勇刚鲜成树方勇超李俊春李林吉
- 关键词:胫骨骨折MIPPO技术骨折固定术
- Ⅲ型开放性胫腓骨折治疗策略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Ⅲ型开放性胫腓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2010-08治疗的112例Ⅲ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其中男84例,女28例,年龄9~69岁。按Gustilo分类:ⅢA 57例,ⅢB 43例,ⅢC 12例。内固定治疗79例,外固定治疗30例,截肢3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102例获得平均1.5年(1~4年)随访。97例达骨愈合标准,5例骨不愈合;76例已取出内固定物。结论有效的早期清创,正确的内固定,合理的软组织修复,可有效减少感染、骨不愈合及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
- 王科学吴勇刚赖国维鲜成树黄历郭超郞志刚李俊春
-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内固定软组织损伤外固定支架
- 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SD)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的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82例,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于术后1年统计ASD发生情况,纳入全部可能的因素,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后AS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1年,82例患者发生ASD 20例(24.39%);初步比较发生与未发生ASD患者的基线资料后,经单项回归分析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体重指数(BMI)高、失用性骨质疏松、融合不良、螺钉微动均是老年腰椎退行性改变患者术后ASD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后有较高的ASD发生风险,可能与患者年龄、BMI、失用性骨质疏松、融合不良、螺钉微动有关,临床应重视评估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后ASD风险评估,并针对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可能对减少患者术后ASD发生有积极意义。
- 巫代友刘斐文王科学赖国维秦毅
- 关键词:腰椎退变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
- 置入假体结合内固定技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先置入假体再行骨折内固定技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共纳入88例单侧新发闭合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接受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先行骨折内固定,再行假体置入;观察组用骨水泥加固。结果 2组选择加长柄和标准柄假体比例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比例无差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和12个月的Harrie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2个月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置入假体再行骨折内固定技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巫代友王科学鲜成树赖国维
- 关键词:骨水泥假体骨折内固定全髋关节置换术
- 高海拔地区义诊中肢体畸形的现状调查
- 2023年
- [目的]探索高海拔地区肢体畸形的主要病因病种,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21年5月—12月,以7次巡回诊疗、1次义诊和1次筛查为基础,采取个人访谈、问卷调查以及现场查体等方式,对四川省理塘县各类肢体残疾畸形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初步分析畸形特点。[结果]本研究共调查530人,肢体畸形残疾者为364例,占68.7%。其中,先天性畸形29人(8.5%),外伤后畸形15人(4.4%),退行性畸形253人(74.0%),神经后遗症畸形45人(13.1%),其他畸形22人(6.0%)。所有畸形者中,藏族363人,汉族1人。下肢畸形发生率高于上肢,膝关节畸形是最主要畸形部位,发生率为49.8%(264/530)。膝关节畸形多为骨性关节炎,双侧受累,重度居多,多数尚未手术治疗。[结论]理塘县肢体残疾畸形发生率较高,主要为藏族,致畸原因为骨性关节炎、神经障碍后遗症以及先天性肢体畸形等,可能与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环境、藏区牧民劳作方式及当地医疗条件有限等有关,应当引起关注。
- 王科学格曲批泽仁翁吉泽仁太吴増玉臧建成
- 关键词:肢体残疾肢体畸形高海拔地区骨性关节炎
-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9月至2013年3月,10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75岁),排除Evans分型Ⅰ型、Ⅱ型骨折、合并两种及以上内科疾病、合并其他部位骨折、不能耐受麻醉及手术的患者.其中79例符合纳入标准.股骨转子间骨折按照Evans分型均为Ⅲ型~Ⅴ型骨折.本组研究病例从入院到手术时间为2~6 d,平均(3.5&#177;1.0) d,随机采用PFNA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其中PFNA 43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36例.对照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内固定并发症、髋关节功能.髋关节功能按末次随访Harris评分评价.结果 79例患者均得到较好随访,随访时间12.0~24.0个月,平均(14.0&#177;2.8)个月.PFNA组Harris评分:优35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5.3%.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优19例、良8例、可4例、差5例,优良率75.0%.PFNA组较锁定钢板组临床愈合时间短(P&lt;0.05),内固定并发症较PFNA组高(P&lt;0.05),锁定钢板组发生4例内固定钢板断裂,PFNA组出现1例螺旋刀片切出头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出现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术后肺部感染,均经治疗后治愈.结论 应用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发生内固定并发症少,可早期下地负重,髋关节功能好,治疗效果满意.
- 吴勇刚王科学鲜成树赖国维
- 关键词:外固定器股骨骨折
- 病灶清除术治疗腕部腱鞘结核7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术治疗腕部腱鞘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采用病灶清除术治疗腕部腱鞘结核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口均愈合,无感染及窦道形成。平均随访4.5年,手部功能按Kelly分级评定均为优,恢复正常工作,未见结核复发。结论:病灶清除术是治疗腕部腱鞘结核的有效方法。
- 王科学黄历巫代友付锦江胡豇王跃
- 关键词:腱鞘结核抗结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