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骨折
  • 7篇内固定
  • 5篇固定术
  • 4篇股骨
  • 3篇胫骨
  • 3篇螺钉
  • 3篇内固定术
  • 2篇切开
  • 2篇切开复位
  • 2篇转子间
  • 2篇转子间骨折
  • 2篇胫骨骨折
  • 2篇外固定
  • 2篇内固定术治疗
  • 2篇内固定治疗
  • 2篇骨折固定
  • 2篇骨折固定术
  • 2篇股骨转子
  • 2篇股骨转子间
  • 2篇股骨转子间骨...

机构

  • 10篇成都市新都区...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邛崃市中医医...

作者

  • 10篇赖国维
  • 6篇王科学
  • 5篇鲜成树
  • 4篇吴勇刚
  • 2篇黄历
  • 2篇巫代友
  • 2篇李俊春
  • 1篇汪雷
  • 1篇聂政
  • 1篇石钊
  • 1篇郭超

传媒

  • 2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骨科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CT三维重建的“基座”理论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分型比较,根据CT三维重建(3D-CT)骨折形态提出“基座”理论及“基座”稳定性评分和分度,并探讨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行3D-CT的21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包括151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X射线片进行Evans分型、AO分型,根据3D-CT影像进行Shoda分型、六部分分型,结合股骨转子间骨折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基座”理论及“基座”稳定性评分和分度,并探讨各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与“基座”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使用“基座”理论对211例患者进行稳定性评分,并分析151例患者手术前后3D-CT影像中股骨转子间“基座”受损与修复的情况,结果显示“基座”理论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其中手术成功145例,手术失败6例。结论基于X射线片及现有CT分型,部分特殊病例不能被准确分型,指导临床易出现偏差。“基座”理论及“基座”稳定性评分和分度是在股骨转子间骨折3D-CT基础上,对既往各种分型的补充和完善,能对该类骨折进行较为准确的术前评估,可有效避免手术失败,且有助于指导术后康复。
王科学秦毅赖国维石钊聂政霍玉雄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3D-CT骨折分型
LISS板结合MIPPO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LISS板结合MIPPO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优点与适应证。方法选择2012-01/2016-12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胫骨骨折符合接骨板内固定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分为LISS板结合MIPPO技术组70例及切开复位固定组91例。通过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患者对切口的满意度、切口愈合情况、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功能情况及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32月,MIPPO技术组术中出血量平均65 ml,手术耗时平均62 min,完全负重平均10.2周,患者对术区外观及切口满意,出现接骨板激惹2例,3例功能障碍。切开组术中出血量平均105 ml,手术耗时平均54 min,完全负重平均14.4周,平均患者对切口满意度低,切口感染或坏死10例,功能障碍7例。采用胫骨骨折Edwards评价系统:MIPPO技术组优良68例(97%),可2例,切开组优良84例(92%),可2例,差5例。两组均无骨不愈合及骨髓炎病例。结论 LISS板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较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手术出血少,患者对术区切口外观满意,骨折愈合时间较早,切口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胫骨骨折中青少年骨骺未闭、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及对外观要求高的女性患者。
王科学汪雷黄历秦毅赖国维吴勇刚鲜成树方勇超李俊春李林吉
关键词:胫骨骨折MIPPO技术骨折固定术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9月至2013年3月,10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75岁),排除Evans分型Ⅰ型、Ⅱ型骨折、合并两种及以上内科疾病、合并其他部位骨折、不能耐受麻醉及手术的患者.其中79例符合纳入标准.股骨转子间骨折按照Evans分型均为Ⅲ型~Ⅴ型骨折.本组研究病例从入院到手术时间为2~6 d,平均(3.5±1.0) d,随机采用PFNA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其中PFNA 43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36例.对照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内固定并发症、髋关节功能.髋关节功能按末次随访Harris评分评价.结果 79例患者均得到较好随访,随访时间12.0~24.0个月,平均(14.0±2.8)个月.PFNA组Harris评分:优35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5.3%.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优19例、良8例、可4例、差5例,优良率75.0%.PFNA组较锁定钢板组临床愈合时间短(P<0.05),内固定并发症较PFNA组高(P<0.05),锁定钢板组发生4例内固定钢板断裂,PFNA组出现1例螺旋刀片切出头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出现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术后肺部感染,均经治疗后治愈.结论 应用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发生内固定并发症少,可早期下地负重,髋关节功能好,治疗效果满意.
吴勇刚王科学鲜成树赖国维
关键词:外固定器股骨骨折
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骨痂形成的用时和骨折部位完全愈合的用时。结果:观察组患者骨痂形成的用时和骨折部位完全愈合的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效果好、患者骨痂形成的用时短和骨折部位完全愈合的用时短等优点。因此,进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胫骨骨折的优选方法。
赖国维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胫骨骨折疗效
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2013—2015年收治的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不影响髋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赖国维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闭合复位
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早期发生骨折移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应用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早期发生骨折移位的原因。方法回顾我院从2009年3月~2011年5月,应用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共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术后早期骨折移位的6例,6例均为E-Vans分型Ⅲ型、Ⅳ型骨折,术中均未对包括小转子在内的后内侧骨折块进行复位固定。结论包括小转子在内的后内侧骨折块的复位固定,对转子间骨折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对小转子骨折不复位固定是引起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早期骨折移位的重要原因。
吴勇刚鲜成树赖国维周源涛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转子
Ⅲ型开放性胫腓骨折治疗策略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Ⅲ型开放性胫腓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2010-08治疗的112例Ⅲ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其中男84例,女28例,年龄9~69岁。按Gustilo分类:ⅢA 57例,ⅢB 43例,ⅢC 12例。内固定治疗79例,外固定治疗30例,截肢3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102例获得平均1.5年(1~4年)随访。97例达骨愈合标准,5例骨不愈合;76例已取出内固定物。结论有效的早期清创,正确的内固定,合理的软组织修复,可有效减少感染、骨不愈合及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
王科学吴勇刚赖国维鲜成树黄历郭超郞志刚李俊春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内固定软组织损伤外固定支架
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SD)发生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的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82例,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于术后1年统计ASD发生情况,纳入全部可能的因素,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后AS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1年,82例患者发生ASD 20例(24.39%);初步比较发生与未发生ASD患者的基线资料后,经单项回归分析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体重指数(BMI)高、失用性骨质疏松、融合不良、螺钉微动均是老年腰椎退行性改变患者术后ASD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后有较高的ASD发生风险,可能与患者年龄、BMI、失用性骨质疏松、融合不良、螺钉微动有关,临床应重视评估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后ASD风险评估,并针对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可能对减少患者术后ASD发生有积极意义。
巫代友刘斐文王科学赖国维秦毅
关键词:腰椎退变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
置入假体结合内固定技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先置入假体再行骨折内固定技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共纳入88例单侧新发闭合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接受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先行骨折内固定,再行假体置入;观察组用骨水泥加固。结果 2组选择加长柄和标准柄假体比例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比例无差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和12个月的Harrie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2个月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置入假体再行骨折内固定技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巫代友王科学鲜成树赖国维
关键词:骨水泥假体骨折内固定全髋关节置换术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与实施普通钢板+空心钉内固定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与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的护肤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骨折患者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疗效良好,关节恢复迅速。
赖国维
关键词:锁定钢板内固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