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平

作品数:54 被引量:587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16篇天文地球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干旱
  • 11篇遥感
  • 11篇小麦
  • 10篇植被
  • 9篇春小麦
  • 8篇气候
  • 7篇植被指数
  • 7篇黄土高原
  • 7篇冠层
  • 7篇旱区
  • 7篇干旱区
  • 7篇半干旱
  • 7篇半干旱区
  • 6篇气候变化
  • 5篇雨养
  • 5篇生物量
  • 5篇胁迫
  • 5篇降水
  • 5篇光谱
  • 5篇高光谱遥感

机构

  • 54篇中国气象局兰...
  • 10篇兰州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甘肃省气象局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
  • 2篇西北区域气候...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 1篇陕西省农业遥...

作者

  • 54篇王小平
  • 33篇郭铌
  • 14篇张凯
  • 10篇李耀辉
  • 9篇王润元
  • 9篇胡蝶
  • 9篇王静
  • 8篇王玮
  • 8篇沙莎
  • 7篇王丽娟
  • 5篇孙旭映
  • 4篇黄小燕
  • 4篇赵传燕
  • 4篇司建华
  • 4篇王圣杰
  • 4篇张强
  • 3篇齐月
  • 3篇杨扬
  • 3篇王劲松
  • 2篇张良

传媒

  • 6篇干旱气象
  • 4篇生态学杂志
  • 2篇资源科学
  • 2篇气象
  • 2篇中国沙漠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高原气象
  • 2篇草业科学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冰川冻土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北地区典型地物光谱数据库建设被引量:2
2010年
使用FieldSpecProFR2500便携式光谱仪,在甘肃典型区域,测定了一些特色农作物和典型植被的反射光谱。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建立了西北地区典型地物光谱数据库。文章主要介绍了光谱数据的采集,数据库系统的建立过程以及数据库的应用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张凯郭铌王润元王小平王胜
关键词:典型地物
利用地面遥感仪器对土壤水分的监测试验被引量:4
2005年
在陇东黄土高原对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内的裸地、生长茂盛的小麦、玉米地、草地4类地物进行了CE312热红外辐射计及CE313可见光、近红外辐射计的同步观测和土壤水分的实测,试验观测数据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热红外辐射计各通道的亮温变化与土壤水分的变化呈非线性相关,由于影响各地物亮温的因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对裸地的监测效果较好,在有植被覆盖的情况下关系不明显。此外通过比较各地物亮温与植被指数发现二者有较好相关性。实践证明,利用地面遥感监测土壤水分从理论上是可行的,可进一步通过亮温和植被指数来建立试验区的土壤水分监测模型。
王小平张谋草郭海英王宁珍黄斌
关键词:土壤水分亮温植被指数干旱监测
近20多年来西北绿洲植被指数的变化及其成因被引量:16
2010年
利用NASA GIMMS 1982-2003年逐月的标准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以及相关的气候资料,选黄河、河西内陆河以及新疆内陆河的典型绿洲为代表,分析了22年间各绿洲春、夏、秋季NDVI的变化和绿洲面积变化,比较了不同年代间NDVI的年变化特征,并研究了绿洲NDVI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近22年来,各绿洲夏季和秋季NDVI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以夏季NDVI增加幅度最大。从地域上看,新疆塔里木盆地南侧绿洲和河西走廊绿洲各季NDVI增加较其他绿洲明显。②不同年代间各绿洲NDVI年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年代间植被生长季NDVI的增加和NDVI峰值出现时间的改变。③近22年来,西北绿洲面积均呈现增加趋势,以河西走廊和新疆内陆河绿洲面积增加最为显著,黄河绿洲面积扩大趋势不太显著。④绿洲NDVI增加的主要原因为绿洲面积的扩大、种植结构的调整,气温的升高和降水量的增加,对绿洲NDVI增加有正效益,但降水量的变化对不同绿洲NDVI的驱动作用随着降水量在地域上的减少而变弱。
郭铌王小平蔡迪花倾继祖
关键词:NDVI气温降水量
基于FAREAST模型的青海云杉中-幼龄林生物量碳沿海拔梯度分布特征被引量:2
2020年
为预测未来青海云杉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的分布范围,基于FAREAST模型,对祁连山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站点的青海云衫(Picea crassifolia)中-幼龄林(0~60 a)生物量碳的海拔分布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在同一站点,青海云杉幼苗幼树生物量碳在中间海拔分布最多,集中在海拔2800~3100 m之间,此范围以外,生物量碳随之减少。(2)不同站点比较,青海云杉幼苗幼树平均生物量碳在祁连山中部最高,达到27.48±5.51 t·C·hm^-2,其次为东部的24.56±3.50 t·C·hm^-2和西部的23.80±2.07 t·C·hm^-2。(3)青海云杉幼苗幼树分布的海拔范围约在2500~3400 m之间,但不同站点间存在差异。模拟得出,祁连山区青海云杉幼苗幼树生物量碳分布存在最佳海拔区间2800~3100 m,高于或低于该区间时,青海云杉的生长和更新过程将会受到限制。祁连山中部青海云杉幼苗幼树生物量碳高于东部和西部,表明中部是青海云杉生长和潜在分布的最佳区域,导致东、西部区域更新较差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东部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加频繁,而西部山区则可能更易受干旱胁迫的影响。
王清涛王清涛赵传燕王小平刘美艳史文宇王晓雨单文荣
关键词:生物量碳
半干旱区作物水分胁迫与光谱响应特征研究
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干旱发生频繁,对农作物的水分胁迫状况进行定量诊断对该区域农业干旱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08,2011-2013 年连续进行4 年观测实验,主要测定了不同水分控制条件下春小麦冠层、叶片与...
王小平
半干旱区春小麦叶片含水量高光谱估算研究
于2006年~2008对雨养农业区春小麦冠层光谱与叶片含水量进行了观测试验,基于液态水与叶绿素的光谱吸收特征,研究了不同的高光谱指数与春小麦冠层及叶片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小麦的冠层含水量与WI960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王小平郭铌张凯张存杰
关键词:半干旱区春小麦光谱指数卫星遥感监测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积雪被动微波遥感资料与台站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1
2013年
积雪资料的可靠程度在反映积雪变化、预估后期气候变化时非常重要,利用青藏高原74个气象台站资料与被动微波遥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积雪资料在高原南部边缘、高原东部唐古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东部均表现为高值区,在柴达木盆地、高原腹地及沿雅鲁藏布江一线表现为一致的少雪区,在青海南部和藏东南地区差异较大.遥感资料的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变化敏感区与台站观测资料存在差异.在积雪的显著季节性特征及气候尺度上的年际变化特征方面,遥感资料与台站资料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遥感资料在刻画积雪季节内波动特征方面欠佳,且年平均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遥感数据偏大.对AMSR-E逐日积雪资料进行评价发现,高原腹地总精度大于高原边缘地区,海拔3 000m以下的反演精度较高,雪深在9~10cm时的反演精度较高.
王芝兰王小平李耀辉
关键词:青藏高原被动微波遥感
河南省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2023年
TVDI指数是一种将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相结合的土壤水分监测方法,以往学者多以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来构建计算TVDI指数的特征空间。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强型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归一化水分指数等多种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及昼夜温差的不同组合来构建特征空间,尝试找到更加适合河南省进行土壤水分监测的特征空间组合。经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昼夜温差与植被指数构建的特征空间不能改进研究区TVDI指数对土壤水分的指示精度。(2)RVI_b2b1-LST、RVI_b2b7-LST、SAVI-LST、EVI-LST等特征空间计算的TVDI对河南省农地类型下垫面有较好的空间适用性,但反演值较实测值偏低。(3)TVDI指数在冬小麦扬花和灌浆成熟期(45月)有较好适用性,在冬小麦播种越冬期的10月、1月有一定适用性,在夏玉米生长期(69月)适用性差。
沙莎沙莎胡蝶王丽娟郭铌王小平
关键词:NDVIEVISAVIRVINDWI
甘南牧区草地地上生物量的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
为了利用冠层光谱估算草地生物量,开展草地生态效益评估与退牧还草效益遥感监测定量化研究,促进高光谱遥感在草地定量监测中的应用,于2007年8月用美国ASD公司的ASD FieldSpec Pro 2500光谱仪,对甘南牧区...
王小平郭铌张凯王静
关键词:地上生物量
文献传递
我国西北地区东部时间序列NDVI数据集重建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高质量、长时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不仅是连续监测陆地表面特征的基础,也是研究气候与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参数。本研究以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西北地区东部为例,借助多种时间序列重建方法对LTDR NDVI数据集中的噪声进行拟合重建,并结合农业气象资料和高质量NDVI数据,对不同重建方法的拟合结果开展适用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下垫面类型是影响重建方法拟合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据不同植被类型或作物生长特点,每种重建方法对其噪声消除能力有所不同;2)在年均NDVI较高(NDVI≥0.3),且NDVI曲线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的草地、林地以及牧草等作物种植区域内,经过D-L拟合重建的NDVI具有较高的保真能力和适应性;3)在年均NDVI较低(NDVI<0.3),且植被季节生长变化不明显或NDVI曲线不呈季节对称性变化的稀疏植被区,以及以冬小麦为典型作物种植的区域内,经过S-G滤波重建的NDVI数据表现出相对较好的保真能力和适应性。
王玮郭铌沙莎胡蝶王小平李耀辉
关键词:NDVIAVHRR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