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润元

作品数:281 被引量:3,225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7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1篇农业科学
  • 88篇天文地球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生物学
  • 7篇水利工程
  • 6篇经济管理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5篇气候
  • 71篇小麦
  • 69篇气候变化
  • 67篇干旱
  • 46篇黄土高原
  • 46篇春小麦
  • 41篇干旱区
  • 41篇半干旱
  • 35篇半干旱区
  • 34篇水分
  • 33篇旱区
  • 32篇土壤
  • 26篇作物
  • 22篇气候变暖
  • 22篇变暖
  • 21篇冬小麦
  • 18篇生长发育
  • 17篇降水
  • 16篇流域
  • 15篇水分利用

机构

  • 277篇中国气象局兰...
  • 39篇甘肃省气象局
  • 27篇兰州大学
  • 26篇中国科学院
  • 21篇宁夏大学
  • 19篇中国气象局
  • 17篇甘肃农业大学
  • 16篇天水市气象局
  • 15篇南京信息工程...
  • 11篇兰州交通大学
  • 8篇兰州中心气象...
  • 7篇中国气象科学...
  • 7篇西北区域气候...
  • 7篇西北民族大学
  • 6篇中国气象局成...
  • 5篇西北师范大学
  • 5篇仲恺农业工程...
  • 4篇甘肃省农业科...
  • 3篇中国气象局国...
  • 3篇海南省气象局

作者

  • 281篇王润元
  • 81篇王鹤龄
  • 74篇张强
  • 68篇赵鸿
  • 56篇张凯
  • 43篇姚玉璧
  • 42篇邓振镛
  • 25篇赵福年
  • 24篇齐月
  • 23篇杨启国
  • 23篇肖国举
  • 21篇杨兴国
  • 20篇王胜
  • 19篇尹东
  • 18篇刘宏谊
  • 17篇郭铌
  • 15篇陈斐
  • 15篇岳平
  • 11篇马鹏里
  • 11篇阳伏林

传媒

  • 29篇干旱气象
  • 26篇干旱地区农业...
  • 13篇地球科学进展
  • 11篇生态学杂志
  • 1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0篇生态学报
  • 10篇中国农业气象
  • 9篇中国沙漠
  • 9篇冰川冻土
  • 8篇应用生态学报
  • 7篇农业工程学报
  • 7篇草业科学
  • 6篇资源科学
  • 6篇高原气象
  • 5篇生态环境学报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干旱区研究
  • 4篇中国气象学会...
  • 3篇土壤通报
  • 3篇物理学报

年份

  • 8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12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11篇2015
  • 13篇2014
  • 12篇2013
  • 31篇2012
  • 23篇2011
  • 21篇2010
  • 25篇2009
  • 32篇2008
  • 30篇2007
  • 20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2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北坡农林牧业结构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本文揭示了气候持续变暖是祁连山北坡现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1986年是气候发生明显转折的年份,1987~2003年的平均气温比1961~1986年升高0.8℃,≧0℃积温和≧10℃积温增加142℃和131℃,呈线性上升趋...
邓振镛王鹤龄王润元张宇飞刘德祥徐金芳张谋草
关键词:祁连山北坡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近37年甘肃省夏季旱涝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选取甘肃省61个气象站1965-2001年共37 a夏季(6-8月)逐日降水资料,应用正态化Z指数变换,对甘肃省夏季降水进行了旱涝等级划分,并应用EOF、REOF、Maxican ha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旱涝发生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就整个夏季而言,干旱出现机率明显高于雨涝;6-7月旱涝机率均等,7-8月较重干旱的出现机率明显高于较重雨涝。甘肃省夏季旱涝主要存在3种变化模态,并可将旱涝分为5个敏感区。甘肃省旱涝从26a以上尺度范围看呈干旱化趋势,旱涝准4a周期在各个年代均比较显著。
王燕王润元王毅荣王鹤龄
关键词:夏季旱涝
新区市政道路建设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策略研究——以我国西北某新区市政道路建设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分析了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西北某新区规划市政道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面临的现状及规划噪声敏感点以及周边路网对道路建设可能的影响,给出了规划区道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针对规划敏感点和现状敏感点的应对策略,道路噪声环评应和设计资料深度相适应,不应忽略区域路网规划范围内可能产生影响的在建道路,应当明确提出合理的2类声功能超标控制区域,为市政道路噪声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唐渭张兴张凌青王燕陈文艳王润元
关键词: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黄土高原地膜春小麦地上干物质累积与转运规律被引量:17
2008年
通过2个生长季的大田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地膜与露地春小麦地上干物质累积、转运规律。结果表明:与露地春小麦相比,地膜春小麦单株最大叶面积增加17.16%,最大绿叶面积峰值早出现6d,开花前干物质积累量高8.97%;地膜春小麦叶片、茎秆、颖壳穗轴的输出率分别比露地春小麦高3.23%~3.67%、3.53%~4.55%和1.80%~3.63%;其转换率分别比露地春小麦高0.12%~0.46%、0.92%~1.90%和0.35%~0.87%;各非经济器官输出的干物质对籽粒干物质的贡献率比露地春小麦高1.9%~2.7%;地膜春小麦籽粒起始生长势、最大生长速率、活跃生长期均高于露地春小麦;而达最大生长速率的天数短于露地小麦;地膜春小麦籽粒灌浆期具有较强的生长势,灌浆速率快,灌浆时间长,最终表现为粒重高、产量增加36%。
王鹤龄王润元牛俊义甘延太
关键词:春小麦地膜干物质分配
河西內陆河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流域适应性水资源管理研究
为探讨三大內陆河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选取1955—2008年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的河流流量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50多年来,石羊河年径流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黑河呈略有增加趋势,疏勒河呈明显增加趋势,地域上呈现愈往...
邓振镛张强王润元高伟东徐金芳曹玲刘明春
关键词:气候变化响应流域水资源管理
文献传递
气候暖干化对西北四省(区)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及调整方案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陕、甘、宁、青四省(区)141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气象要素值计算和分析得出,暖干化是西北四省(区)现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年平均气温表现为一致的增温趋势,每10年增温0.27℃,1996年是突变年。年降水量自1961年以来呈持续下降趋势,1986年是转折年,1987-2008年年平均降水量比1961-1986年平均减少20~40mm。以黄河为界,黄河以东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每10年减少10~40mm;黄河以西呈增多趋势,每10年增加10mm左右,减少的幅度明显高于增加的幅度。进入21世纪,气候暖干化的势头有所减缓。在分析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特点和气候暖干化及其对农作物影响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规划理论,采用气候生态相似原理,提出了陕、甘、宁、青四省(区)13个不同地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案。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进程,使农业结构调整方案收到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邓振镛张强赵红岩王润元史志娟方建刚李林李艳春
关键词:气候暖干化农业种植结构气温变化降水变化
敦煌戈壁冬夏季地表辐射与能量平衡特征对比研究被引量:27
2009年
利用敦煌戈壁夏(2006年7月)、冬(2007年1月1—10日)季观测得到的微气象资料,比较了夏、冬季敦煌戈壁的地表辐射平衡、能量平衡特征。分析了地表反照率(Albedo)与土壤特性的关系,发现地表反照率和表层土壤温度日变化呈反相关;冬季地表反照率和土壤湿度的线性相关差,夏季地表反照率和土壤湿度的线性相关性好;地表反照率和土壤热通量呈反相关,并且冬季二者的拟合性好于夏季。分析了降水前后各能量通量的变化,发现阵雨时感热H是变小的,降雨过后H和净辐射Rn有明显的增大,土壤热通量Gn在降雨过后也有增大,潜热LE变化微弱,对阵性降水强迫后的非平衡态的张弛时间大约为3 d。
刘宏谊杨兴国张强王润元王胜王鹤龄张凯
关键词:戈壁地表辐射反照率能量平衡
CO_(2)浓度升高对半干旱区春小麦光合作用及水分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大气CO_(2)浓度升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环境问题。为了解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春小麦光合作用及水分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在典型半干旱区定西利用开顶式气室(OTC)试验平台,以春小麦“定西24号”为供试品种,开展了CO_(2)浓度增加模拟试验。试验设对照(390μmol·mol^(−1))、480μmol·mol^(−1)和570μmol·mol^(−1)等3个CO_(2)浓度(摩尔分数)梯度。结果表明:在对照和增加CO_(2)浓度条件下,春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分布,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胞间CO_(2)浓度的日变化表现为斜“V”字型曲线;叶水势日变化呈现反抛物线曲线走向,在中午后出现水势曲线拐点。在不同生育时期内,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均表现为开花期最大,乳熟期最小。而蒸腾速率表现为开花期最大,拔节期最小,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孕穗期最大,乳熟期最小。随着CO_(2)浓度升高,春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势提高,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低。与对照大气CO_(2)浓度相比,在480μmol·mol^(−1)浓度和570μmol·mol^(−1)浓度下,整个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平均分别提高了14.68%和28.20%,气孔导度平均降低了15.29%和24.83%,胞间CO_(2)浓度平均提高了10.38%和26.15%,蒸腾速率平均减小了6.63%和12.41%,WUE平均增加了22.9%和46.9%。随着CO_(2)浓度升高,蒸腾失水减少,叶片水势不断增加,从而增强了春小麦对干旱胁迫的抵御能力。研究结果为我国半干旱区春小麦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敏感性及适应性提供理论参考。
张凯张凯张勃王润元王鹤龄赵鸿赵福年齐月
关键词: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水势春小麦半干旱区
甘肃内陆河流域造纸工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2016年
分析了甘肃内陆河流域建厂比较早的某造纸企业技术提升前后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排放及环保效益变化情况,分析了技术提升中生产方式变化情况:现有的生产方式基本为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大气污染基本没有主动防御措施,生产废水混合进入污水处理厂,致使污水处理厂负荷过高;生产技术提升改进了生产工艺,提高了废水及固废循环利用率、改造了生产线中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设备及技术,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归纳总结了适宜于甘肃内陆河流域工业生产技术(造纸行业)提升中的循环经济模式。
王燕王燕王润元王润元
关键词:循环经济模式
GStarDZN2型自动站与人工测定土壤湿度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评价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站的准确性与代表性,为替代人工测定土壤湿度并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对比差值、差值概率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永昌县2012年5月3日-10月28日期间GStar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与人工平行对比观测的土壤相对湿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取得的数据与人工观测的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30 cm土层差值概率分布范围最小,数据一致性最好,30~40 cm、10~20 cm次之,在70~80 cm和90~100 cm 2个土层次表现较差.对比观测时段内自动与人工站观测数据的相关性在各层均表现显著,认为GStarDZN2型自动站观测的资料可以代替人工观测的资料.
张弢王润元丁文魁李光明毛竹馨
关键词:土壤湿度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