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安欧

作品数:60 被引量:250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吸虫
  • 13篇钉螺
  • 11篇血吸虫
  • 10篇旋毛虫
  • 8篇日本血吸虫
  • 8篇虫病
  • 7篇免疫
  • 7篇湖北钉螺
  • 7篇弓形虫
  • 5篇酶链反应
  • 5篇聚合酶
  • 5篇聚合酶链反应
  • 5篇弓形虫感染
  • 5篇弓形体
  • 5篇合酶
  • 5篇RAPD
  • 4篇血吸虫病
  • 4篇拟钉螺
  • 4篇吸虫病
  • 4篇线粒体

机构

  • 3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1篇同济医科大学
  • 6篇武汉冶金科技...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湖北省肿瘤医...
  • 1篇国立阳明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57篇牛安欧
  • 9篇关飞
  • 7篇朱艳红
  • 6篇张国华
  • 5篇韩庆霞
  • 4篇方正明
  • 4篇郭凯文
  • 4篇任伟
  • 4篇胡昌仁
  • 3篇卢思奇
  • 3篇刘蓉
  • 3篇熊衍文
  • 3篇李莉
  • 2篇陈彦
  • 2篇林睿
  • 2篇周敏
  • 2篇李柳哲
  • 2篇胡缨
  • 2篇刘超群
  • 2篇冯友仁

传媒

  • 15篇中国人兽共患...
  • 8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中国寄生虫病...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国际医学寄生...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国外医学(寄...
  • 2篇冶金防痨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四川动物
  • 1篇实用寄生虫病...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骨科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0
  • 2篇1998
  • 8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89
  • 2篇1986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拟钉螺及其传播的血吸虫的种系发生被引量:1
2009年
拟钉螺可作为多种亚洲血吸虫和并殖吸虫的中间宿主,对其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正逐渐深入。亚洲血吸虫的起源归属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中华血吸虫的研究有望为其提供参考。该文从形态学、种群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等4个方面阐述了拟钉螺亚科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华血吸虫及其相关的亚洲血吸虫的研究现状,并就今后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关飞牛安欧
关键词:拟钉螺血吸虫种系发生
不同地域株湖北钉螺CO1基因的差异研究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 研究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不同地域株湖北钉螺CO1基因的差异,为湖北钉螺种下分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3个地域株的湖北钉螺,高盐法抽提细胞内全部DNA ,PCR法扩增线粒体CO1基因,纯化并测序。将测序结果输入MEGA2程序,Kimura双参数法计算遗传距离,并分别用UPGMA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PCR扩增获得CO1基因大小约70 0bp(含两侧引物)。遗传距离显示:13个地域株明显被分为两组,其中四川株和云南株为一组,组内遗传距离为0 .0 35 ,其余为另一组,组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 .0 14。而两组间的遗传距离为0 .12 9。两种方法构建的进化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进化树分两大支,四川株和云南株位于一支,其它地域株位于另一支。结论13个自然隔离株湖北钉螺CO1基因总体差异不大,显示为一个种,其中四川、云南株与其它地域株差异显著,支持以往滇川亚种的结论,长江中下游各地域株CO1基因非常相近,支持指名(或湖北)亚种的分类方法。福建株、台湾株的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探讨。光壳和肋壳钉螺CO1基因无差异。
韩庆霞牛安欧李金木
关键词:湖北钉螺
用DIFA检测肿瘤患者的弓形虫抗体被引量:7
1997年
目的 :为了解湖北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概况并探索新技术直接免疫固相凝集试验( DIFA)等 3项试验联合筛选诊断弓形虫感染的意义。方法 :使用 DIFA检测 10 0例肿瘤患者的弓形虫 Ig G抗体 ,阳性者用 Ig G- IFAT复查 ,再用 Toxo- Ig G/ Ig A/ Ig M- ISAGA检测。结果 :DIFA检测阳性率为 12 % ( 12 / 10 0 ) ,Ig G- IFAT检测符合率为 10 0 % ;Ig A可疑 1例 ;Ig M抗体阳性 4例 ,可疑 1例 ,其中 2例提示为活动性感染。合并弓形虫感染的 12例分布于肺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乳腺癌患者中 ,其感染率分别为受检人数的 2 2 .2 % ( 6/ 2 7)、19.3% ( 5/ 2 6)及 7.1% ( 1/ 14)。结论 :DI-F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佳 ,3种方法的联合应用适宜作弓形虫感染的常规筛选诊断。提示免疫功能降低的肿瘤患者 ,特别是肺癌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容易感染弓形虫病或促使潜伏的弓形虫病活动。
牛安欧傅小玉H.Hlobil
关键词:弓形虫感染肿瘤免疫凝集试验
SSR-PCR技术研究9种拟钉螺的遗传变异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对9种拟钉螺进行遗传变异研究,为拟钉螺从基因水平分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卫星锚定PCR(SSR-PCR)技术对海峡两岸4省7地的拟钉螺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产物按Nei的方法计算遗传距离,并应用SPSS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各地拟钉螺标本的PCR产物呈多态性,其中台湾邱氏拟钉螺与中国大陆拟钉螺地域株遗传距离为0.7391~0.9130;向氏拟钉螺和秉氏拟钉螺间扩增产物相似性最大,遗传距离为0.2174;神农架拟钉螺与向氏拟钉螺、秉氏拟钉螺的遗传距离为0.3333~0.3913;十堰拟钉螺和洪山拟钉螺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5556;福建拟钉螺与湖北拟钉螺地域株的遗传距离为0.3913~0.7000;武鸣拟钉螺与湖北拟钉螺地域株的遗传距离为0.6667~0.8889。结论9种拟钉螺在基因水平上至少可以分为4类:1)向氏拟钉螺、秉氏拟钉螺和神农架拟钉螺为一类;2)洪山拟钉螺和十堰拟钉螺为一类;3)武鸣拟钉螺为一类;4)福建拟钉螺为一类。台湾邱氏拟钉螺应为钉螺。
张波牛安欧任伟关飞
关键词:拟钉螺
应用DIFA等三项试验联合筛选孕妇弓形虫感染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用DIFA初筛检测197例武汉地区非选择性孕妇,其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8.12%(16/197);阳性者用IFT—IgG复查,阳性符合率为93.75%,即阳性率为7.61%(15/197),15例阳性者的滴度分别为1:164例,1:649例,≥1:10242例;DIFA阳性者还用Toxo-IgG/IgA/IgM-ISAGA检测,有2例IgA和IgM均为阳性。其中1例IgA1:64(+)、IgM1:16384(+)为急性弓形虫感染件发葡萄胎。DIFA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适用于孕妇弓形虫感染初筛的好方法,为达到优生优育监测弓形虫感染的目的,而采用DIFA、IFT-IgG、Toxo-IgG/IgA/IgM联合测试是较好的方案。
牛安欧吴正兰H.Hlobil朱红刚龚红
关键词:弓形体感染孕妇
隐孢子虫分类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4年
隐孢子虫已被公认为最重要的人类腹泻的肠道病原体之一。主要介绍隐孢子虫形态学、交叉传播及基因方面分类的进展以及隐孢子虫对人类的感染情况 。
李莉牛安欧
关键词:隐孢子虫免疫功能
PCR-SSCP研究中国日本血吸虫线粒体DNA的遗传变异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研究中国日本血吸虫线粒体DNA的遗传变异。方法 试剂盒抽提我国11个地域株日本血吸虫基因组总DNA,以特异性引物对其线粒体NAD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1(ND1)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1(CO1)片段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纯化后作SSCP分析。结果 SSCP结果共出现15种条带类型,其中NDl片段中出现7种条带类型,分别是湖北省5地2种;中国台湾、湖南、安徽与江西各为1种;四川、云南同为1种。CO1片段中出现8种条带类型,其中湖北境内5个地域株中有2种;中国台湾株、湖南、安徽与江西各为1种,四川、云南株各为1种。结论 我国各地域株日本血吸虫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
郭凯文牛安欧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线粒体DNA两个分子的遗传变异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从线粒体DNA的 2个分子 ,探讨我国日本血吸虫的遗传变异。 方法 试剂盒抽提基因组总DNA后 ,以特异性引物对线粒体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H)脱氢酶 1(ND1)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进行PCR扩增 ,将PCR产物分别测序 ,并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加以比较 ,构建系统进化树。 结果 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与中国台湾株之间差异较大 ,在树状图中可归为 2类 ;中国大陆山区型地域株 ,即云南洱源和四川天全在树状图中归为 1类 ;中国大陆湖沼洲滩型地域株 ,即湖南岳阳、江西新建和安徽贵池 3个地域株在树状图中处于并列位置 ;湖北省境内不同地域株在树状图中归为 1类。 结论 我国各地日本血吸虫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 ,各地域株间亲缘关系密切 。
郭凯文牛安欧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线粒体DNANADH细胞色素C氧化酶树状图总DNA
不同地域株湖北钉螺CO1基因的差异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湖北钉螺是目前已知的日本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研究表明,相同或不同地域株血吸虫对不同地域株钉螺感染率差异显著.为了研究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不同地域株湖北钉螺CO1基因的差异,为湖北钉螺种下分类提供依据.我们收集13个地域株的湖北钉螺,高盐法抽提细胞内全部DNA,PCR法扩增线粒体CO1基因,纯化并测序.将测序结果输入MEGA2程序,Kimura双参数法计算遗传距离,并分别用UPGMA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发现PCR扩增获得CO1基因大小约700bp(含两侧引物).遗传距离显示:13个地域株明显被分为两组,其中四川株和云南株为一组,组内遗传距离为0.035,剩余其它为另一组,组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14.而两组间的遗传距离为0.129.两种方法构建的进化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进化树分两大支,四川和云南株位于一支,其它地域株位于另一支.由此可见,13个自然隔离株湖北钉螺CO1基因总体差异不大,显示为一个种,其中四川、云南株与其它地域株差异显著,支持以往滇川亚种的结论,长江中下游各地域株CO1基因非常相近,支持指名(或湖北)亚种的分类方法.福建株、台湾株的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探讨.光壳和肋壳钉螺CO1基因无差异.……
韩庆霞牛安欧李金木
幼龄猪囊虫的形态及活力观察
1989年
牛安欧周梓林
关键词:猪囊虫形态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