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诱变
  • 3篇小麦
  • 2篇诱变育种
  • 2篇育种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效应
  • 2篇离子束注入
  • 1篇电离辐射
  • 1篇诱变机理
  • 1篇植物
  • 1篇植物体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种胚
  • 1篇籽粒
  • 1篇小麦籽粒
  • 1篇离子辐射
  • 1篇离子束
  • 1篇离子注入
  • 1篇径迹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篇潘伟
  • 3篇刘录祥
  • 3篇于伟翔
  • 3篇杨俊诚
  • 3篇郑企成
  • 3篇赵文荣
  • 2篇白希祥
  • 2篇王晶
  • 2篇赵林姝
  • 1篇朱永懿
  • 1篇陈景坚

传媒

  • 1篇同位素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加速器~7Li^(+3)注入小麦种胚内靶核反应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8
2004年
将加速器7Li+ 3 离子束与生物体内遗传物质发生1H( 7Li,7Be)n内靶特征核反应诱发核酸分子结构变化的机制应用于生物诱变 ,辐照剂量在 1 41 6× 1 0 10 粒子 cm2 - 1 41 6× 1 0 12 粒子 cm2范围内处理的小麦 ,观察幼苗叶片细胞亚显微结构 ,发现离子束注入引起了细胞膜的破裂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细胞核形状变得不规则等。出现叶绿体局部突起 ,形成芽状结构 ;叶绿体基粒排列散乱 ,基粒类囊体模糊不清 ;叶绿体膜破裂 ,甚至消失 ;线粒体出现脊模糊、破裂等变化。对幼苗根尖细胞学研究观察 ,获得单桥、双桥、桥断裂、落后染色体、三级、断片和微核等畸变类型 ;对已获得的小麦突变株 ,分别进行M2 代DNA分子的RAPD分析 ,结果发现DNA均发生变异 ,证明7Li+ 3 注入通过内靶核反应能够诱发小麦在分子水平上产生遗传变异。
杨俊诚潘伟于伟翔刘录祥王晶赵林姝郑企成赵文荣白希祥
关键词:小麦种胚生物学效应加速器诱变育种染色体
~7Li~(3+)离子束注入小麦的生物学效应和诱变机理研究
本论文研究了不同能量和剂量组合的~7Li~/(3+/)离子束注入小麦种子后,对M/_1代小麦的辐射生物学效应,M/_2代小麦的诱变效应,M/_3代小麦幼苗基因组DNA变异和离子注入诱变的物理学机理。所得结论为: ...
潘伟
关键词:小麦生物学效应诱变机理
文献传递
一种生物诱变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诱变的方法,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子辐射诱变的方法,以进行有益突变体的快速、高效筛选。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Sup>7</Sup>Li离子注入生物体内,使之与遗传物质中的<Sup>1</Sup>H发生内靶核...
杨俊诚潘伟郑企成刘录祥于伟翔赵文荣
文献传递
~7Li离子束注入小麦籽粒的径迹的研究被引量:16
2000年
本工作利用串列加速器提供的 7Li离子束与生物体中 H原子发生内靶核反应 ,根据核反应产物 7Be的可探测性和可示踪性 ,研究了 7L i离子束注入小麦籽粒的径迹。研究结果表明 ,7L i离子束在生物体中的注入深度与注入离子能量有关 ,在 2 2 .0~ 4 2 .3Me V呈现较好的相关性 ,曲线方程可表示为 y =1.2 0 73+31.877x - 0 .2 4 2 x2 ( r2 =0 .9995) ;能量为 4 2 .3Me V的 7L i离子束 ,注入剂量为1.2 8× 10 10~ 1.2 8× 10 12 / cm2时 ,注入深度与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定量地描述为 :y=2 65.65+2 3.886lnx ( r2 =0 .9758)。
杨俊诚于伟翔刘录祥潘伟王晶赵林姝陈景坚朱永懿郑企成赵文荣白希祥
关键词:小麦诱变育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