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洪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脑损伤
  • 1篇修补术
  • 1篇血肿
  • 1篇血肿碎吸
  • 1篇血肿碎吸术
  • 1篇亚低温
  • 1篇亚低温治疗
  • 1篇有机玻璃
  • 1篇预后
  • 1篇诊治
  • 1篇手术
  • 1篇碎吸
  • 1篇碎吸术
  • 1篇内血肿
  • 1篇内压

机构

  • 6篇重庆市第五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陈治强
  • 6篇樊洪
  • 3篇董伟
  • 2篇张雷
  • 1篇易勇

传媒

  • 6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5 9例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组 2 9例 ,于伤后 2 4h内行亚低温治疗 ,控制直肠温度在 33~ 35℃ ,持续 1~ 5d ,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颅内压 (ICP)、血气和电解质。对照组 30例 ,控制直肠温度在 36 5~ 37 5℃ ,其它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病人伤后 3个月根据GOS评估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亚低温组的病人颅内压显著性降低 ,恢复良好率显著性提高 ,死亡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亚低温具有脑保护作用 ,临床用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有效且较安全 ,可降低死亡率 。
陈治强张雷樊洪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预后
192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总结192例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经验,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方法,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对本院1998~2005年192例GCS 3~8分急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活151例(78.6%),其中恢复优良82例(42.7%)、中残33例(17.2%)、重残26例(13.5%)、植物生存10例(5.2%),死亡41例(21.4%)。结论早期诊断与急诊处理、早期意识的严密观察、手术时机的选择、加强支持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等,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影响急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因素众多,必须全面考虑,才能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樊洪陈治强
关键词:颅脑损伤
颅骨修补用钛网与有机玻璃的临床比较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同材料颅骨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有机玻璃组 (A组 )为历史对照组 ,钛网组 (B组 )为试验组 ,由一组医师按常规行颅骨修补术。结果 两组间在手术时间、并发症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用钛网修补颅骨缺损优于有机玻璃。
陈治强董伟张雷樊洪
关键词:钛网颅骨修补术颅骨缺损有机玻璃显著性差异
微创血肿碎吸术在外伤性颅脑血肿的应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适应症和疗效。方法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针(YL-l型北京万特福公司),对32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经CT定位进行血肿靶点穿刺。同时、术前置入颅内压传感器于硬膜外,监测术中、术后ICP的变化,指导血肿抽吸、抗凝液冲洗、脱水剂使用和复查CT。结果治疗后3个月GOS评分5级27例,4级5例,慢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无复发,无感染和死亡病例。结论我们认为,微创血肿碎吸术应用于外伤性颅内血肿,只要手术指征掌握得当,熟悉微创血肿碎吸术的原理、方法和颅脑解剖,在ICP监测指导下,手术疗效好,并发征少,所需医疗费用少。
陈治强董伟樊洪
关键词:颅内血肿外伤性微创手术颅内压监测
4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治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为提高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治水平,降低病死及残废率,改善预后。方法分析4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例资料,总结其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总结治疗手段。结果37例系车祸伤,占71.5%;原发性昏迷及早期无颅内高压是其临床特点,但部分病人可无原发性昏迷;头颅MRI、CT检查阳性率71.7%;多采用多措施综合治疗。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机制系头部发生成角和/或旋转加(减)速运动所致,多发生于车祸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DAI的诊断不能完全依靠影像学检查,头颅MRI诊断价值优于头颅CT;早期运用亚低温、镁离子、尼莫同、神经节苷脂等药物和方法及多措施综合治疗能降低病死及残废率。
樊洪陈治强易勇
关键词: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重型脑病与经皮气管切开术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比较经皮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OT)在重型脑病伴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方法随机分配,PDT组30例,采用导丝扩张钳法行经皮气管切开术;OT组28例行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氧饱和度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结果PDT组2例失败,PDT组比OT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少,切口瘢痕小。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快速、安全、简单、微创的特点,神经外科医师可独立完成,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陈治强董伟樊洪
关键词:经皮气管切开术呼吸功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