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文芳

作品数:17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液
  • 11篇血液透析
  • 6篇血液透析滤过
  • 6篇透析滤过
  • 5篇蛋白
  • 5篇高通量
  • 5篇高通量血液透...
  • 4篇肾脏
  • 4篇透析患者
  • 4篇球蛋白
  • 4篇微球蛋白
  • 3篇序贯
  • 3篇血液净化
  • 3篇血液透析患者
  • 3篇肾病
  • 3篇肾衰
  • 3篇肾衰竭
  • 3篇肾脏病
  • 3篇衰竭
  • 3篇终末期肾病

机构

  • 17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南京市中医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7篇朱文芳
  • 14篇巢军
  • 13篇何建强
  • 9篇夏炎
  • 6篇余姝
  • 5篇王文燕
  • 4篇王晓明
  • 2篇徐丽华
  • 2篇司博林
  • 2篇华琴
  • 1篇李坚
  • 1篇罗燕萍
  • 1篇唐兴萍
  • 1篇施小凤
  • 1篇王美云
  • 1篇周燕

传媒

  • 4篇江苏大学学报...
  • 3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临床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上海医学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华肾病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透析患者血清瘦素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这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瘦素(leptin)的影响。方法: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分成2组: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另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液透析对血清瘦素水平无明显影响,HDF可以显著降低血清瘦素水平。结论:HDF可以较好的清除血清瘦素,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朱文芳王美云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瘦素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序贯血液透析滤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HFHD)与其序贯结合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的疗效。方法:将52例经HFHD治疗半年以上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HFHD组(17例)、序贯1组(17例)和序贯2组(18例)。HFHD组继续每周3次HFHD;序贯1组:2周5次HFHD结合2周1次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序贯2组:1周2次HFHD结合1周1次HDF;每次透析时间均为4 h。观察并记录3组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的血压、营养、贫血、透析充分性指标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3组干预前i PTH、尿素氮、血肌酐、尿素清除率、单室尿素清除指数、干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及促红素用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FHD组相比,观察6个月时,序贯2组血浆白蛋白偏低,β2-MG清除率增加(P<0.05);观察12个月时序贯1、2组间血浆白蛋白偏低、β2-MG清除率增加及收缩压明显下降(均P<0.05),序贯2组β2-MG清除率最高。结论:HFHD序贯结合HDF较HFHD易丢失更多的营养成分,但对β2-MG清除及收缩压的控制更好,对透析充分性、提高促红素反应性方面无优势。
吴其顺王文燕巢军朱文芳夏炎何建强陈峻峰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Β2-微球蛋白
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LVH)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84例,采集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和同期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按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分为左室肥厚组(n=50)和左室正常组(n=34),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应用Spearman秩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影响左室肥厚的危险因素。结果左室肥厚组尿素清除指数(K_t/V)、血红蛋白、透析龄均低于正常组,收缩压高于左室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提示LVMI与尿素清除指数(K_t/V)呈负相关(r=-0.342,P<0.05),与超滤量、收缩压呈正相关(r=0.291、0.256,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K_t/V、收缩压、超滤量与血液透析患者左室肥厚相关(P<0.05)。结论 K_t/V是左室肥厚的保护因素,高收缩压、高超滤量是透析患者左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提高透析充分性,控制收缩压及透析间期入液量可能利于减少左室肥厚的发生。
吴其顺何建强王文燕巢军朱文芳陈峻峰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左心室肥厚
临床中晚期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风险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了解CKD3至5期且未进入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的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的肾功能进展情况,为持续改进透析前CKD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3月—2019年8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CKD管理门诊规律随诊并进入RRT的71例DKD患者,收集其基本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初次随访至进入RRT的病程,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DKD患者肾脏病程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患者年龄为(63.93±10.31)岁,男性48例(67.6%)。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所有患者进入RRT的中位病程为480 d,CKD3期患者的中位病程为557 d,CKD4期患者的中位病程为468 d,CKD5期患者的中位病程为212 d;CKD3、4、5期患者进入RRT的中位病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5,P=0.03)。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胆固醇水平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增加,以及未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是DKD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伴有大量蛋白尿的DKD患者进入CKD3至5期后,肾衰竭进展较快,应早期对DKD进行筛查,加强血脂的管理;应早期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以延缓DKD进展。
何建强余姝华琴徐丽华巢军朱文芳王泰娜赵丽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终末期肾病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探索其与健康人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3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包括非透析和透析患者)和30例健康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44±32)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4±2.7)μmol/L,P<0.01。结论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朱文芳王晓明巢军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同型半胱氨酸荧光偏振免疫法
透析前慢性肾脏病门诊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益处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评价透析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门诊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益处,为更好的开展慢性肾脏病门诊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慢性肾脏病管理门诊患者中2015年3月~2017年6月进入透析的39例患者(管理组)及同时期在我科血液净化中心新进入透析的142例患者(非管理组),比较了两组之间的透析通路及进入透析时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共18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60.6±15.3)岁,男性111例(占61.3%),进入血液透析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构成、合并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进入血液透析时管理组的血压要优于非管理组[(146.1±14.2)mm Hg对比(160.3±28.8)mm Hg,t=4.297,P<0.001],血红蛋白明显高于非管理组[(88.8±17.2)g/L对比(75.5±17.3)g/L,t=-4.253,P<0.001],e 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e GFR)高于非管理组[(7.0±2.3)ml/min对比(5.5±3.1)ml/min,t=0.906,P=0.020],血磷[(1.7±0.4)mmol/L对比(2.0±0.6)mmol/L,t=3.486,P=0.010]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 PTH)[(270.7±157.1)pg/ml对比(342.7±286.4)pg/ml,t=2.070,P=0.040]都低于非管理组。启动首次血液透析时,非管理组仅有5例(3.5%)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137例(96.5%)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而管理组有29例(74.4%)患者使用AVF,2例(5.1%)患者使用带隧道带cuff导管,仅有8例(20.5%)患者使用CVC,两组在血管通路比较上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10.815,P<0.001)。结论透析前的慢性肾脏病门诊管理能明显改善患者进入透析时的血压、贫血、肾性骨病的情况,更好的把握患者进入透析的时机。在血管通路方面,大大提高了计划性通路建立的比例,明显降低了临时插管的比例。
余姝华琴朱文芳巢军吴其顺夏炎何建强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门诊管理血液透析
枸橼酸、无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观察局部枸橼酸抗凝(RCA)、无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方法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慢性肾功能衰竭行长期血液透析且伴有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28例,自身对照,分别先后行RCA方法(A组)、无肝素方法(B组)、低分子肝素方法(C组)抗凝透析。观察三组患者出血、体外循环凝血、透析充分性和血气、电解质变化。结果 A组透析28例,均顺利完成,未观察到出血或原有出血加重;B组透析28例,未观察到出血或原有出血加重,其中3例因透析中出现体外循环Ⅲ级凝血提前结束透析;C组透析23例,发生出血或原有出血加重3例。A组透析充分性(KT/V)明显高于B组(P<0.01),与C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透析后的血Ca2+较透析前显著降低(P<0.05),HCO3-显著升高(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而透析前后的血Na+、p H值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CA应用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是安全、有效的。无肝素透析抗凝效果欠佳,影响透析顺利进行。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低分子肝素抗凝仍需谨慎,有一定出血风险。
朱文芳何建强巢军
关键词:枸橼酸抗凝血液透析高危出血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和黏蛋白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中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adhesion molecule,EpCAM)mRNA和黏蛋白1(MUC1)mRNA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NSCLC患者(n=45)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n=21)外周血中EpCAM mRNA和MUC1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NSCLC患者EpCAM mRNA和MUC1 mRNA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NSCLC患者外周血中EpCAM mRNA和MUC1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42±0.56,2.30±0.32;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中EpCAMmRNA和MUC1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48±0.26,1.61±0.06;两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pCAM mRNA,P=0.025;MUC1 mRNA,P=0.018)。NSCLC患者外周血中EpCAM mRNA和MUC1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NSCLC患者外周血中这两种基因表达的阳性率与其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而与TNM分期显著相关,Ⅲ+Ⅳ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EpCAM mRNA和MUC1 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EpCAM mRNA,P=0.021;MUC1 mRNA,P=0.005)。结论:检测外周血中EpCAM mRNA和MUC1 mRNA的表达有助于NSCLC的诊断,尤其对血液微转移的检出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朱文芳李坚唐兴萍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MUC1实时荧光定量PCR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序贯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被引量:34
2017年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序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17例、观察组18例。对照组每周3次HFHD,观察组每周2次HFHD、1次HDF,每次透析时间均为4 h。分别于透析前及透析6、12个月检测两组血压、BMI、重组促红素用量、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血磷、血清白蛋白、血清铁蛋白、透析前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尿素清除率、单室尿素清除指数及β2微球蛋白(β2-MG)清除率;记录两组透析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透析后6、12个月两组血清白蛋白、收缩压及β2-MG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透析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HFHD比较,HFHD联合HDF序贯治疗慢性肾衰竭可使患者丢失更多营养成分,但可较好地清除β2-MG及控制收缩压。
吴其顺王文燕何建强巢军朱文芳夏炎余姝周燕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
延长的每日血液透析对万古霉素的清除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延长的每日透析(extended daily dialysis,EDD)对患者外周血中万古霉素的清除作用。方法:选择在ICU住院的8例少尿急性肾衰竭并且接受EDD和万古霉素治疗的患者,EDD治疗时间为8 h,血流量180 ml/min,透析液流量150 ml/min。EDD治疗开始后采集0,2,4,8 h的血样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变化情况。结果:8 h的EDD治疗,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平均下降37.0%。最初的4 h EDD清除万古霉素速度(29.0±7.2)%比后4h(11.8±5.2)%快(P<0.05)。结论:EDD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抗感染治疗不足的情况,当EDD治疗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在20~30μg/ml时,透析结束后应该给予万古霉素补充剂量。同时,治疗性药物浓度监测仍然是目前万古霉素给药方案及调整的主要方法。
何建强朱文芳罗燕萍司博林巢军王晓明
关键词:万古霉素重症监护急性肾衰竭血药浓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