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好

作品数:15 被引量:136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沙尘
  • 4篇沙尘暴
  • 4篇湍流通量
  • 4篇尘暴
  • 3篇沙尘天气
  • 3篇气象
  • 3篇下垫面
  • 3篇大气扩散
  • 2篇沙尘天气过程
  • 2篇沙地
  • 2篇湍流输送
  • 2篇起沙
  • 2篇浑善达克
  • 2篇浑善达克沙地
  • 1篇大雾
  • 1篇大雾过程
  • 1篇地形
  • 1篇地形条件
  • 1篇动量通量
  • 1篇沙尘暴过程

机构

  • 15篇北京大学
  • 3篇天津市气象局
  • 2篇陕西省气象局
  • 1篇福建省气象局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山东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立首尔大学

作者

  • 15篇朱好
  • 14篇张宏升
  • 3篇王兆宇
  • 3篇彭艳
  • 3篇吴彬贵
  • 3篇康凌
  • 3篇陈家宜
  • 2篇解以扬
  • 2篇蔡旭晖
  • 2篇张长春
  • 1篇朴淳雄
  • 1篇刘新建
  • 1篇宋星灼
  • 1篇陈敏艳
  • 1篇刘辉志
  • 1篇陈金敏
  • 1篇胡非
  • 1篇杜金林

传媒

  • 5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大气科学
  • 2篇气象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多伦地区沙尘暴过程气象要素演变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笔者针对2004年3月在内蒙古多伦地区发生的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分析了沙尘暴发生时气象要素变化规律,为沙尘暴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宋星灼朱好张宏升
关键词:沙尘暴气象要素
复杂下垫面大气扩散实验与模拟研究
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气象场、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湍流结构比平坦、均一下垫面更为复杂。我国中东部丘陵河谷盆地地区,小风的发生频率通常较高,污染物集中在排放源附近,极易导致较高的污染风险。目前,由于针对复杂地形和小风条件开展的示踪物...
朱好
关键词:复杂下垫面大气扩散
CALPUFF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近场大气扩散模拟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利用在湖南省丘陵河谷地区开展的高时空分辨率大气扩散综合实验资料,研究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推荐的导则模式CALPUFF(California Puff Model)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近场应用的适用性。采用不同时间分辨率的诊断风场和不同扩散参数计算方案,模拟不同气象条件下的近场地面浓度分布。通过与示踪实验实测采样浓度对比分析,得到:采用实测湍流廓线资料计算扩散参数能够较好地模拟近场浓度分布;将实测湍流速度标准差与稳定度参数的拟合关系替代CALPUFF默认的湍流参数化方案,能够改进默认相似性理论方案的模拟结果;风速较大、风向稳定时,模拟结果对风场的时间分辨率和扩散参数计算方案的敏感性较弱;风速较小、风向多变时,需采用逐10 min风场模拟地面浓度场分布,且实测湍流方案模拟结果相较于相似性理论方案模拟值偏大,并更接近实测值。总之,采用逐时风场和实测湍流方案,或逐10 min风场和修正后的相似性理论方案的CALPUF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研究区域复杂地形的近场峰值浓度。
朱好张宏升蔡旭晖李凤菊刘新建
关键词:复杂地形
内陆丘陵河谷地区小风条件下的大气扩散模拟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针对湖南中部丘陵河谷地区的气象特点,开展了小风条件下大气扩散的数值模拟研究,并与示踪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模拟采用美国EPA推荐的非稳态拉格朗日高斯烟团模式CALPUFF,以加密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边界层垂直廓线观测资料和铁塔多层湍流观测资料作为模拟气象场的输入.中等风速和小风条件下的模拟结果表明:模式对地表类型及资料的分辨率敏感;模式默认的地表参数不能准确地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默认的微气象学法模拟方案给出的近场扩散浓度明显偏低,采用实测湍流资料可明显改善模拟结果.根据实际下垫面情况和塔层湍流实测资料,对模式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对应的地表参数、近地层湍流速度参数化方案进行了修正,修正后方案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与使用实测湍流廓线观测资料的模拟效果接近,表明模式参数的本地化和优化是必要的.
朱好蔡旭晖张宏升康凌陈家宜
关键词:大气扩散示踪实验
科尔沁退化沙地和农耕区水热交换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在验证单层和双层阻力模式适用性基础上,模拟计算了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退化沙地和农耕区两种下垫面的水热交换特征,并与Bowen比能量平衡方法实测结果对比。结果显示: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退化沙地和农耕区下垫面反射率以及下垫面水热特征的差异,造成沙地下垫面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净辐射均小于农耕区;沙地的潜热通量出现极值的时间较感热通量提前。
陈金敏彭艳朱好张宏升
关键词:能量平衡科尔沁沙地
华北地区平流雾过程湍流输送及演变特征被引量:18
2010年
利用2006年2月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开展的大气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平流雾生消过程中湍流输送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平流雾生消过程中,大气稳定度参数数值主要集中在弱不稳定到弱稳定范围内,且多呈现弱不稳定状态。雾前,大气呈弱不稳定状态,热量的垂直和水平输送短时加强,且水平输送较垂直输送更显著;雾生成初期,大气呈弱稳定层结,湍流动量和热量的垂直及水平输送均很弱;雾中,大气多呈弱不稳定状态,稳定度参数、动量、热量及水平与垂直热通量之比值随时间均呈多峰形振荡,随着雾的消散,大气由弱不稳定逐渐演变为稳定状态;雾后,低层大气再次呈现弱不稳定层结特征,动量和热量输送呈单峰形日变化特征。平流雾生消过程中,热量的水平输送随不稳定度增强而迅速减小;大气呈稳定层结时,热量的水平输送显著大于垂直输送,其比值约为2。同时,摩擦速度、水平与垂直热通量之比值呈多峰形振荡,振幅分别可达1.2m/s及50。
吴彬贵张宏升张长春朱好王兆宇解以扬
关键词:稳定度参数湍流通量
中国西北不同沙源地区起沙阈值的对比分析与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沙尘粒子进入大气所受到的空气动力因子和阴力因子分别用摩擦速度u,和临界摩擦速度u(?)来定量表示。临界摩擦速度是影响沙尘释放和输送的重要参数。文中利用2004年春季浑善达克沙地和2006年春季黄土高原与戈壁3种不同沙源地区开展的微气象学和沙尘暴观测资料,分析了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浓度随摩擦速度的变化关系,估算了临界起沙摩擦速度u(?),并与不同学者给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沙尘天气过程中,临近起沙阶段,沙尘浓度较低,摩擦速度增加快,为起沙阶段提供了利的动力条件;起沙阶段,动力和热力湍流混合使得沙尘浓度迅速升高;沙尘天气减弱阶段,由于重力沉隆作用,沙尘浓度随摩擦速度近似呈线性递减关系。以空气中的沙尘浓度大于200μg/m^3作为起沙的判据条件,得到浑善达克沙地和戈壁地区的临界起沙摩擦速度分别为0.6和0.45 m/s。由于受地形及非均匀下垫面的影响,黄土高原的临界起沙摩擦速度与风向有关。西北风反映了来自西北方向毛乌素沙地的影响,u(?)为0.35 m/s,偏南风时对应观测站点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起沙特征,u(?)为0.7 m/s。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地表粗糙度值和土壤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从而导致了较大的临界起沙摩擦速度。不同的起沙阈值条件和风速频率分布与沙尘释放能力的不同相对应。
朱好张宏升
关键词:沙尘暴浑善达克沙地黄土高原戈壁地区
沙尘天气过程沙地下垫面沙尘通量的获取与分析研究被引量:29
2007年
利用浑善达克沙地地区2004年春季沙尘暴和微气象学加强观测实验资料,计算了浑善达克沙地地区不同沙尘天气条件下湍流交换系数、湍流动量通量和感热通量、沙尘浓度通量;研究了沙尘暴过程中湍流作用、沙尘输送特征及起沙条件。结果显示:浑善达克沙地地区非沙尘天气白天近地层热力湍流作用强于动力湍流,湍流交换以感热交换为主;沙尘天气过程中,近地面层湍流动力作用明显增加,湍流动量和感热交换都对湍流输送有主要贡献,感热通量数值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较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中动力湍流强于热力湍流。随着沙尘天气经历起沙、平衡、沉降的演变过程,沙尘通量数值呈现由正值为主,过渡到向上和向下数值相当、向下数值比例增加。非沙尘天气、扬沙天气和沙尘暴天气过程的沙尘通量值范围分别是±5μg/(m2.s)、±30μg/(m2.s)和-200—300μg/(m2.s)之间。浑善达克沙地地区,非沙尘天气也存在一定量的沙尘输送,但数值较小。浑善达克沙地地区沙尘通量与摩擦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为F=Cu3*。临界起沙风速和临界摩擦速度分别约为6m/s和0.4m/s。
张宏升朱好彭艳康凌陈家宜Soon-Ung Park
关键词:湍流输送沙尘暴沙地
平流雾过程湍流微结构与能量输送的分析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天津255 m气象塔大气边界层实验资料,分析了2006年2月一次平流雾过程湍流微结构及能量输送的演变特征,并结合冷锋过境、晴朗小风及轻雾等天气条件,讨论了雾过程中湍流动能特征。得到:雾中各向风速能谱密度峰值频率偏于高频段,雾前和雾后风速能谱峰值频率偏向于低频段;与速度能谱相比较,雾形成前期,温度谱峰值频率的变化大于速度谱;雾消散期间,温度谱峰值频率比速度谱峰值频率更偏向于低频;雾过程中,平均动能较小,但湍流扰动活跃,湍流动量输送以垂直方向为主;平均动能和湍流动能在雾前出现异常增强,这可能是平流雾的启动信号。
吴彬贵张宏升王兆宇朱好解以扬
关键词:气象塔
沙尘释放通量外场观测和参数化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沙尘释放通量的参数化是准确模拟和预报沙尘天气的重要因素,而外场观测为参数化方案提供直接的实验验证。在对不同沙尘释放模式的物理机制、参数化方案和输入数据需求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讨论了不同模式的异同。沙尘释放模式的验证、校准和改进需要外场沙尘通量的实测结果,梯度法和粒子数浓度测量是外场观测沙尘释放通量的两种常用方法。通过对模式参数化方案和外场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可能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朱好张宏升
关键词:参数化梯度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