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宇
- 作品数:7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区域气象中心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华北地区平流雾过程湍流输送及演变特征被引量:18
- 2010年
- 利用2006年2月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开展的大气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平流雾生消过程中湍流输送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平流雾生消过程中,大气稳定度参数数值主要集中在弱不稳定到弱稳定范围内,且多呈现弱不稳定状态。雾前,大气呈弱不稳定状态,热量的垂直和水平输送短时加强,且水平输送较垂直输送更显著;雾生成初期,大气呈弱稳定层结,湍流动量和热量的垂直及水平输送均很弱;雾中,大气多呈弱不稳定状态,稳定度参数、动量、热量及水平与垂直热通量之比值随时间均呈多峰形振荡,随着雾的消散,大气由弱不稳定逐渐演变为稳定状态;雾后,低层大气再次呈现弱不稳定层结特征,动量和热量输送呈单峰形日变化特征。平流雾生消过程中,热量的水平输送随不稳定度增强而迅速减小;大气呈稳定层结时,热量的水平输送显著大于垂直输送,其比值约为2。同时,摩擦速度、水平与垂直热通量之比值呈多峰形振荡,振幅分别可达1.2m/s及50。
- 吴彬贵张宏升张长春朱好王兆宇解以扬
- 关键词:稳定度参数湍流通量
- 天津南部地区平流雾过程塔层气象要素特征分析被引量:22
- 2008年
- 利用天津255m大气边界层气象铁塔观测资料,分析了2006年2月平流雾天气过程塔层气象要素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西南暖湿气流为平流雾的形成和长时间维持提供了逆温和湿度条件,平流雾形成前4个小时,西南暖湿气流突然增强。深厚平流雾形成时,低层大气呈弱不稳定层结;雾形成和发展期间,低层大气维持增湿和双层逆温层结,风场减弱,风向切变增强;冷空气产生的下沉逆温使低层雾得以维持较长时间,西北干冷空气的逐层入侵导致平流雾从高到低逐步消散;雾消散期间,雾体低层呈现出超绝热递减层结特征。分析还显示:平流雾过程中,温度廓线特征与雾体厚度关系密切。
- 吴彬贵张宏升张长春王兆宇于莉莉刘彬贤解以扬
- 关键词:微气象学低能见度
- 平流雾过程湍流微结构与能量输送的分析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利用天津255 m气象塔大气边界层实验资料,分析了2006年2月一次平流雾过程湍流微结构及能量输送的演变特征,并结合冷锋过境、晴朗小风及轻雾等天气条件,讨论了雾过程中湍流动能特征。得到:雾中各向风速能谱密度峰值频率偏于高频段,雾前和雾后风速能谱峰值频率偏向于低频段;与速度能谱相比较,雾形成前期,温度谱峰值频率的变化大于速度谱;雾消散期间,温度谱峰值频率比速度谱峰值频率更偏向于低频;雾过程中,平均动能较小,但湍流扰动活跃,湍流动量输送以垂直方向为主;平均动能和湍流动能在雾前出现异常增强,这可能是平流雾的启动信号。
- 吴彬贵张宏升王兆宇朱好解以扬
- 关键词:气象塔
- 一次平流雾过程中湍流及能量输送特征研究
- 本文利用天津255米气象塔开展的大气边界层实验资料,分析了2006年2月一次平流雾过程湍流微结构及能量输送的演变特征,并结合冷锋过境、晴朗小风及轻雾等天气条件,讨论了雾过程中湍流动能特征.得到:雾中风速各风向能谱密度峰值...
- 吴彬贵张宏升王兆宇朱好解以扬
- 关键词:气象塔
- 文献传递
- 天津城区大雾过程近地面层特征研究被引量:22
- 2010年
- 地面倒槽、华北地形槽和地面弱高压是天津冬季雾日多见的地面气压系统。为了解雾事件在上述三种天气系统下近地面层气象要素的演变规律,利用天津市250m气象铁塔梯度观测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别选取2002、2003和2004年相应气压场下的雾个例,比较分析了冬季雾天近地面层结构及低层水汽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三种天气系统条件下,均存在近地层逆位温层结和增湿现象,近地面40m以下高度为弱风。(2)地面倒槽形势下的平流雾过程中,逆温层结稳定且厚达千米,近地层呈多层逆温或弱逆位温层结;80m以上,雾前风力较强,雾中风力较弱;低空各层水汽显著上升时间提前于起雾时间约15h,且日夜增速持续均匀,雾中呈现出逆湿特征,雾顶超过250m。(3)华北地形槽和地面弱高压下的辐射雾过程中,日落后近地面浅薄逆温层结生成并于05时(北京时间,下同)左右达最强,日出后减弱,于11时左右消散;仅夜间近地层水汽显著增加,且塔层250m逆温强度达到3.0℃时才开始出现,距起雾时间约2~9h;雾形成后,逆温层底抬升,雾体中逐渐演变呈不稳定层结;雾中呈现下湿上干特征,雾厚分别为80m和60m左右。(4)华北地形槽和地面弱高压下的风廓线演变规律有显著差异,即前者80m以上6m.s-1左右南风和北风呈规律性日变化转换特征,而后者250m低层大气恒为弱风控制。
- 吴彬贵张宏升张长春朱好王兆宇
- 关键词:大气边界层逆温气压场比湿
- 雾物理化学特征观测分析研究回顾
- 2011年
- [目的]回顾雾物理化学特征观测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方法]为了认识雾的微物理特征、化学反应对雾的生消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雾的微物理结构、化学特征与环境气溶胶的相互作用,在此主要介绍了雾的微物理化学观测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在此领域仍需深入的研究内容。[结果]雾的微物理化学特征观测与研究能够从微物理组成、化学成分的反应揭示雾生消发展的机制;以往研究集中在微观雾滴浓度及雾滴粒径、雾中液态水含量、气溶胶粒子浓度及粒径、化学组分及反应方面,其中包括雾中微观量之间的演变及相互影响、微观量与能见度之间的关系;随着观测试验仪器及取样方法的改进,认识到污染环境条件下的雾与清洁大气中的雾无论从微观物理特征还是化学组分上均存在很大的区别,雾粒子浓度、化学成分、液态水含量均受雾粒径的制约。有关辐射、湍流通量与雾的微物理特征间相互影响,雾中微物理的垂直结构、化学组分的相互作用,微观物理量与宏观物理量(如能见度)的关系以及试验仪器精度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化。[结论]该研究为雾的特征分析和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 王兆宇吴彬贵
- 关键词:物理化学特征能见度气溶胶
- 京津塘高速公路秋冬季低能见度及应对措施被引量:17
- 2009年
- 利用2007年10-12月沿路布设的气象自动站相对湿度资料和能见度资料,初步分析了京津塘高速公路各路段低能见度事件的分布特点,指出秋冬季的低能见度天气分布及成因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低于1 km的低能见度事件,以塘沽局路段出现的概率最大,达到20%;小于200 m的低能见度事件,以泗村店路段出现概率最大,塘沽局次之;马驹桥路段出现不同视程低能见度事件的概率均为最小。当能见度小于1 km时,各路段车辆须减速;当能见度小于200 m时,建议马驹桥路段限速,塘沽西和泗村店路段在对车辆严格限速的同时,要密切关注能见度变化,随时准备封路,而塘沽局路段最好立即封路。进一步讨论了低能见度事件中相对湿度的分布特征,指出各路段不同视程的能见度事件主要是由雾、霾及其混合物等不同天气现象影响造成的。
- 吴彬贵解以扬吴丹朱王兆宇朱娈
- 关键词:能见度高速公路相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