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衍淼

作品数:49 被引量:123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会议论文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哲学宗教
  • 9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基因
  • 26篇抑郁
  • 17篇多态
  • 17篇多态性
  • 11篇青少年抑郁
  • 11篇COMT基因
  • 10篇青少年早期
  • 10篇母亲
  • 9篇少年
  • 9篇同伴侵害
  • 9篇青少年
  • 9篇基因-环境交...
  • 8篇性别差异
  • 7篇教养
  • 6篇多巴
  • 6篇多巴胺
  • 6篇多巴胺系统
  • 5篇中介
  • 5篇社会
  • 5篇社会行为

机构

  • 49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49篇曹衍淼
  • 44篇张文新
  • 21篇王美萍
  • 18篇曹丛
  • 12篇纪林芹
  • 10篇陈光辉
  • 8篇田相娟
  • 5篇杨逸群
  • 4篇陈亮
  • 4篇孔艳红
  • 2篇魏星
  • 1篇毕馨文
  • 1篇张良
  • 1篇刘莉
  • 1篇陈明昆
  • 1篇邵洋
  • 1篇常淑敏
  • 1篇解超
  • 1篇潘斌
  • 1篇陈沛酉

传媒

  • 8篇心理学报
  • 3篇心理科学
  • 3篇心理科学进展
  • 3篇中国心理学会...
  • 2篇心理发展与教...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第二十一届全...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当代职业教育
  • 1篇青少年学刊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中国心理学会...
  • 1篇心理学与创新...
  • 1篇第十九届全国...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早期同伴感知的受欢迎度与身体攻击、关系攻击:意志控制的作用
受欢迎度是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个体在同伴群体中社会声望和社会影响力。同伴感知的受欢迎度与个体的攻击行为(包括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密切相关。目标框架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表明,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青少年均可能表现出较多的攻...
潘斌曹衍淼田相娟张文新
关键词:青少年早期意志控制
文献传递
MAOA基因T941G多态性与同伴侵害对男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的调节效应
抑郁具有复杂的违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多基因遗传基础.然而既有研究大多采用单基因以及单基因-环境交互设计(G×E)考察抑郁的遗传机制.以757 名男青少年为被试(初次测评T1 时Mage=11.32,SD=0.49),采用多...
曹丛王美萍曹衍淼纪林芹张文新
关键词:COMT基因同伴侵害抑郁
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与父母教养行为对儿童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的影响
张文新曹丛王美萍曹衍淼陈光辉
关键词:MAOA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DAT1基因rs27072多态性与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同伴社会偏好的调节效应
青少年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抑郁具有重要的遗传基础并受环境影响。近十几年中,研究者主要采用单基因—环境交互设计考察遗传和环境对抑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然而,单基因及其与环境因素的交互效应非常微弱,而且还可能...
曹衍淼王美萍曹丛杨逸群孔艳红张文新
关键词:COMT基因抑郁
多巴胺系统多基因与同伴环境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健康统计报告显示,在全球所有地区和文化背景下,抑郁是发病率最高的精神卫生疾病,据估计大约有十分之一(6.76亿)的人罹患抑郁(WHO,2016)。国内外研究一致表明,青少年阶段是抑郁发病的关键期。在这一...
曹衍淼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多巴胺多基因
DRD2基因TaqIA多态性与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被引量:5
2017年
本研究运用问卷法与DNA分型技术,对1063名青少年(初次测评年龄为12.32±0.47岁,50.3%女生)进行间隔2年的追踪调查,考察DRD2基因TaqIA多态性与同伴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结果发现,TaqIA多态性与身体侵害、关系侵害均对男青少年抑郁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在携带A2A2基因型的男生中,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其抑郁水平,而在携带A1等位基因的男生中,同伴侵害对抑郁无预测作用。此外,TaqIA多态性与身体侵害、关系侵害对女生抑郁均无显著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提示,同伴侵害是一种重要的候选环境指标,与TaqIA多态性交互影响青少年早期抑郁,并且性别在这一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中起到重要的调节效应。
曹衍淼王美萍曹丛纪林芹张文新
关键词:同伴侵害抑郁性别差异
累积家庭环境风险与青少年攻击行为:易受挫性的中介作用与5-羟色胺系统基因的调节作用
家庭不利环境是青少年攻击行为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并且多种家庭风险因素间存在共发性。多种风险因素会协同发生作用、以累加的方式对个体产生影响,因而仅考察单一或少数环境风险可能会导致高估单一环境风险的预测力,而又忽视实际...
迟晓慧曹衍淼林小楠李曦秦夏青宋晓凡张文新
DRD4基因与亲社会行为的关联及其潜在脑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DRD4基因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候选基因,且与环境交互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通过梳理既有研究,本文从性别差异、亲社会行为的不同类型及发展动态性等角度探讨了亲社会行为遗传研究存在分歧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DRD4基因作用于亲社会行为的潜在脑机制。未来研究应采用纵向设计探究DRD4基因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动态性问题,并深入探索其性别差异;采用多质多法分析考察不同类型亲社会行为遗传机制的差异性;采用影像遗传学设计揭示“DRD4基因—脑—亲社会行为”作用机制。
李曦林小楠曹衍淼张文新
关键词:基因亲社会行为脑机制
母亲情绪障碍与青少年抑郁:母亲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与多基因累加得分的调节作用
抑郁具有代际传递性。母亲情绪障碍既可能通过遗传增加子女的抑郁易感性,还可能通过母亲的消极情感、认知和教养行为等途径增加青少年罹患抑郁的风险。然而,并非具有抑郁母亲的青少年均表现出同样的抑郁风险,提示在抑郁代际传递过程中存...
秦夏青曹衍淼李曦迟晓慧宋晓凡张文新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母亲教养方式心理控制
母亲消极教养行为与青少年攻击、违纪的关系:观点采择的中介作用与多巴胺系统多基因的调节作用
反社会行为根据其攻击性分为攻击和违纪,两者在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反社会行为受到遗传、环境和认知因素等多水平因素的影响,多水平因素对攻击和违纪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亦可能存在不同,但目前对此的研究十分匮乏。研...
林小楠秦夏青李曦迟晓慧田相娟曹衍淼张文新
关键词:违纪观点采择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