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纪林芹

作品数:121 被引量:1,003H指数:20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5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6篇哲学宗教
  • 12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3篇儿童
  • 32篇青少年
  • 30篇少年
  • 26篇同伴侵害
  • 24篇抑郁
  • 16篇中介
  • 16篇同伴拒绝
  • 14篇中介作用
  • 14篇青少年早期
  • 11篇社会
  • 10篇性别差异
  • 10篇气质
  • 9篇多态
  • 9篇多态性
  • 9篇青少年抑郁
  • 9篇自我概念
  • 9篇基因
  • 9篇儿童青少年
  • 8篇教养
  • 7篇同伴接纳

机构

  • 121篇山东师范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西安大略大学
  • 2篇宾夕法尼亚大...
  • 2篇山东省教学研...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泰山学院
  • 1篇中华女子学院

作者

  • 121篇纪林芹
  • 96篇张文新
  • 27篇陈亮
  • 22篇张良
  • 20篇潘斌
  • 12篇曹衍淼
  • 10篇李腾飞
  • 9篇王美萍
  • 9篇张玲玲
  • 9篇魏星
  • 6篇王姝琼
  • 6篇曹丛
  • 6篇陈光辉
  • 6篇郭菲
  • 5篇王春燕
  • 4篇邬钟灵
  • 4篇徐夫真
  • 4篇解超
  • 3篇张迎春
  • 3篇董会芹

传媒

  • 14篇心理发展与教...
  • 13篇心理学报
  • 10篇心理科学
  • 5篇第十届全国心...
  • 4篇中国临床心理...
  • 4篇心理与行为研...
  • 4篇第十六届全国...
  • 4篇第十二届全国...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特殊教育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教育科学研究
  • 2篇心理科学进展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中国心理学会...
  • 2篇第十九届全国...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7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16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2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8篇2007
  • 9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早期至前青少年期攻击与问题行为发展的共发性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儿童攻击发展就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者对儿童攻击随年龄的发展变化及其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攻击属于问题行为的范畴,它与其它问题行为(行为不良、破坏、反抗等)具有共发性(Dodge,Co...
王姝琼纪林芹张文新
文献传递
儿童青少年优秀品质的基本特点与模式被引量:8
2016年
采用优势行动价值问卷儿童青少年版(VIA-Youth)对947名城市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以探究儿童青少年优秀品质的基本特点,包括各种优秀品质的性别及年龄特点,以及儿童青少年优秀品质的组合模式等。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24种优秀品质中,儿童青少年得分最高的5种分别是领导力、信仰、审慎、谦虚和正直,得分最低的5种为幽默、善良慷慨、感恩、宽容和好奇心。男生的好奇心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情感智力和自我控制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其他优秀品质上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除创造力、信仰等5种优秀品质以外,八年级青少年的优秀品质得分均显著高于五年级儿童。潜剖面分析表明,儿童青少年优秀品质表现为高优秀品质组、中等略低优秀品质组和低优秀品质组3种不同的组合模式,3种组合模式的分布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刘旭吕艳红马秋萍郭菲闫晓静纪林芹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
3-7岁儿童同伴侵害的发展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同伴攻击与同伴侵害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心理学家对同伴攻击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儿童青少年攻击的特点、发展模式及稳定性方面积累了大量资料(如Moffitt,1993,Loeber & Stouthamer-Loeber,19...
纪林芹张文新陈欣银
关键词:同伴侵害稳定性
文献传递
同伴拒绝与主动性攻击、反应性攻击的关系:气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
根据行为动机,攻击可分为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两类。气质和同伴均是攻击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既有研究主要关注气质与外化、及气质×家庭教养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少有研究同时考察气质和同伴因素与主动性攻击、反应性攻击的关系。本研究...
赵慧林娄萍董美慧纪林芹
关键词:同伴拒绝气质
文献传递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个体定向的理论与方法被引量:16
2011年
长期以来,发展心理学研究主要采取变量定向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人类发展个体差异的科学事实的积累,个体定向的方法得以发展并且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思路之一。个体定向的方法关注作为整体的个体,旨在确定有意义的同质性个体类别或亚组。个体定向的方法包括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原则,具体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传统聚类分析、基于模型的聚类方法以及配置频次分析等。发展心理学研究需综合运用个体定向的方法与变量定向的方法。
纪林芹张文新
延迟折扣及其与青少年物质滥用与成瘾、外化问题的关系被引量:5
2013年
延迟折扣指由于发生时间上的延迟,未来结果的当前价值低于其实际价值或控制当前行为效力下降的心理现象。本文在介绍了延迟折扣的概念及测量方法与指标的基础上,综述了延迟折扣与青少年物质滥用与成瘾、外化问题间关系的研究,发现青少年酗酒者、烟瘾者及网络成瘾者的延迟折扣率高于非成瘾者,而延迟折扣与青少年外化问题之间的关系尚无一致性结论,最后指出了延迟折扣及其与青少年物质滥用与成瘾、外化问题间关系的未来研究方向。
刘萌萌张良纪林芹张文新张粤萍
关键词:青少年
气质、父母教养与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行为,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以往对亲社会行为预测因素的研究多关注气质和教养的主效应,而发展情境论的提出为教养...
解超张迎春纪林芹魏星张文新
关键词:青少年气质父母教养亲社会行为
青少年早期同伴拒绝、同伴侵害与抑郁的关系:交叉滞后分析被引量:23
2018年
采用间隔1年的追踪设计使用结构方程建模对1068名青少年早期个体的同伴拒绝、同伴侵害与抑郁间关系进行交叉滞后分析。结果发现,(1)同伴拒绝、同伴侵害和青少年抑郁之间显著正相关;(2)先前抑郁水平对随后个体遭受的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均有显著预测作用,而先前同伴侵害不能显著预测随后的抑郁。抑郁与同伴拒绝间的双向预测作用不显著。(3)同伴拒绝、同伴侵害与抑郁间关系具有跨性别一致性。青少年早期同伴侵害和抑郁间存在单向预测关系,符合症状驱动模型。
纪林芹潘斌王春燕娄萍陈亮张文新
关键词:青少年早期同伴侵害同伴拒绝抑郁
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母亲教养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的交互作用被引量:22
2014年
遗传与环境如何交互作用影响儿童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是当前攻击研究中的重要前沿课题之一。近年来,分子遗传学关于人类攻击的研究已拓展到对不同攻击亚类(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的遗传基础的探讨。本研究运用问卷法与DNA分型技术,对1258名儿童进行为时4年(四年级—七年级)的追踪调查,考察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母亲教养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的交互作用以及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母亲教养行为仅交互作用于男青少年的身体攻击,母亲教养行为显著预测GG基因型男青少年的身体攻击,但对T等位基因男青少年身体攻击的预测作用并不显著。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母亲教养行为对青少年关系攻击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具有不同遗传基础和发生机制。
曹丛王美萍张文新纪林芹陈亮陈欣银
关键词:COMT基因教养行为
学习成绩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自我概念的中介与意志控制的调节作用
青少年期是抑郁发展的重要时期,Cole 等(1991)提出的理论模型(competence-based theory)认为,因学业能力不足导致的学业自我概念的降低是青少年抑郁的风险因素之一。根据发展任务理论(develo...
李腾飞张良潘斌陈亮纪林芹张文新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自我概念意志控制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