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炜

作品数:180 被引量:393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66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4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43篇手术
  • 37篇胶质
  • 32篇细胞
  • 27篇入路
  • 27篇胶质瘤
  • 25篇脑损伤
  • 24篇肿瘤
  • 24篇内镜
  • 19篇神经内镜
  • 18篇切除
  • 14篇血管
  • 14篇外科
  • 13篇颅脑
  • 13篇创伤
  • 13篇创伤性
  • 12篇颅内
  • 11篇椎管
  • 11篇外伤
  • 10篇合酶
  • 9篇脑损伤后

机构

  • 167篇南通大学
  • 15篇复旦大学
  • 6篇南通医学院附...
  • 3篇苏州大学
  • 2篇南通医学院
  • 2篇南通大学附属...
  • 2篇南通市肿瘤医...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启东市人民医...
  • 1篇南通市中医院
  • 1篇如皋市人民医...
  • 1篇青岛市第八人...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180篇施炜
  • 119篇陈建
  • 55篇倪兰春
  • 28篇施金龙
  • 28篇徐希德
  • 26篇顾志恺
  • 18篇苏星
  • 17篇沈剑虹
  • 17篇周非
  • 16篇陈建国
  • 13篇龚佩佩
  • 12篇严耀华
  • 12篇张宇
  • 12篇杨柳
  • 12篇刘倩倩
  • 11篇夏亮
  • 11篇吕成林
  • 10篇高宜录
  • 10篇徐启武
  • 10篇车晓明

传媒

  • 14篇中华神经外科...
  • 10篇江苏医药
  • 9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交通医学
  • 8篇南通大学学报...
  • 6篇江苏省第十八...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华医学会神...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南通医学院学...
  • 2篇临床神经外科...
  • 2篇国际神经病学...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5篇2023
  • 9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18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12篇2016
  • 8篇2015
  • 13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26篇2011
  • 12篇2010
  • 18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1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SBI)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SBI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纳入患者的术后尿路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对与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发生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样本中的病原菌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尿路感染患者51例,感染率32.69%,感染患者以发热、尿路刺激征、尿道口瘙痒为主要临床体征;共分离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5株占48.61%,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1株占15.28%,以粪肠球菌为主,真菌26株占36.11%,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合并糖尿病、GCS评分、留置导尿管时间是SBI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BI术后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体征和病原菌分布具有特征性,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有效的诊治,以提高SBI患者救治成功率和医院感染工作的效果。
仲悦萍施炜陈晓艳张晓梅曹玲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
靶向PTTG1基因的微小RNA转染后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2012年
目的构建表达靶向抑制垂体瘤转化基因1(PTTG1)基因表达的RNA干扰载体microRNA,导入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中,研究靶向抑制PTTG1基因对U251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以PTTG1为靶基因,根据pcDNATM6.2-GW/EmGFP-miR载体要求,设计针对PTTG1的microRNA序列,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入U251细胞,采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以及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干扰效果;膜联蛋白V与碘化丙啶(annexinV/PI)双色标记的流式细胞仪法检测microRNA诱导的细胞凋亡,碘化丙锭(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阻滞。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PTTG1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以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得到显著抑制;转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显示,PTTG1基因表达被抑制后,U25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细胞周期出现明显的G2/M阻滞。结论靶向PTTG1基因的重组microRNA干扰载体pcDNA6.2-GW/EmGFP-miR-PTTG1介导的RNAi显著靶向抑制了PTTG1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并明显地诱导了脑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和G2/M期细胞周期阻滞。
黄庆锋施炜陈建高宜录顾志恺
关键词:微小RNA胶质瘤细胞增殖
基于过程与质量管理的临床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针对临床教育教学对象的多层次性,教学数据类型较多、数据量庞大,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难以实现教育教学与培训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等现状,教育培训管理部门研发了基于过程和质量管理的切合临床教育教学实际的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控制功能的应用,确保临床教学大数据产生的及时性、客观性、真实性、有效性,建立了以量化考核师生双方教学工作量与质量为基础的管理系统,实现了教学活动“评价-反馈-改进-评价”的精细化信息化闭环管理模式,为有效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周庆唐东倪狄荣李丽袁芳张爱萍施炜桑爱民高建林
关键词:临床教学信息化管理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在重症颅脑外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67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给予吸氧、脱水、营养脑神经、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0 ml/次,tid,ivgtt。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肌酸激酶(CK)、乳酸(LA)、D-二聚体(D-D)、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碳酸氢根(HCO3-)]及治疗6个月的预后情况,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T、TT、PLT、FIB、CK、LA、D-D、PaCO2、PaO2、HCO3-测定值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预后良好率(78.79%)显著优于对照组(5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血气水平、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陈建国施炜张宇施金龙周非倪兰春陈建黄庆锋
关键词:血必净重症颅脑外伤
异柠檬酸脱氢酶1-R132H突变体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2015年
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在胶质瘤中发生频繁.本研究旨在构建IDH1-R132H突变体的慢病毒载体,现报道如下.
施金龙陈建施炜沈剑虹左浩倪兰春
关键词:异柠檬酸脱氢酶慢病毒载体突变体基因突变胶质瘤
经锁孔枕下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入路研究岩斜区的显微解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锁孔枕下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入路对岩斜区结构进行显微解剖。方法用成人湿性头颅标本10例,20侧,模拟锁孔枕下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入路对岩斜区进行显微解剖观察。结果该入路可以清楚暴露颞骨岩部、三叉神经、面听神经、部分后组颅神经、脑桥外侧面、岩静脉、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磨除部分岩骨可以扩大内听道的暴露,切开小脑幕缘可以暴露部分滑车神经。结论锁孔枕下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入路,充分利用了有效的骨窗,减少无效脑暴露;同时,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对于主体位于后颅窝的岩斜区肿瘤显微切除是一种有效、安全、便捷的微创手术方法。
李正益施炜倪兰春陈建
关键词: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移动CT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应用中的特点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移动CT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2015年6月—2016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420例患者经移动CT(860次)和放射科常规CT(650次)扫描的影像学图像、检查相关并发症、检查时间及所需工作人员量等指标,分析移动CT床旁扫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优势。结果:应用移动CT进行床旁CT扫描操作简单安全,无需转运患者,影像图像清晰满意。移动CT组单次扫描所需工作人员3人,平均耗时(5.68±0.56)min,其中转运途中平均耗时(2.25±0.33)min,3人累积总耗时(17.05±1.82)min;而常规CT单次扫描所需工作人员5人,单次平均耗时(21.55±2.20)min,其中转运途中平均耗时(15.76±1.58)min,5人累积耗时(107.80±2.22)min。移动CT组患者转运或扫描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及操作失误率明显低于常规CT组。结论:对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的危重患者,移动CT检查明显降低了患者搬运过程中的风险,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龚佩佩姚麒刘倩倩施金龙施炜陈建
关键词:并发症
游离DNA检测关键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鞠少卿施炜景蓉蓉申娴娟崔明陈建戚菁张弘
主要技术内容: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是中国最常见的两大类疾病。现临床诊断技术对这些疾病的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存在局限。寻求一种简便、有效、经济、痛苦小的检测方法对临床更具价值。游离DNA(cf-DNA)是一种无细胞状态的胞外D...
关键词: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
游离DNA定量检测在早期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坏死中的价值
目的 放射治疗在原发性脑胶质瘤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放射治疗后的局部复发及放射性坏死仍然十分常见。为实现对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的早期无创鉴别诊断,本研究分析了两种大鼠模型血液和尿液游离DNA 中B1 重复序列及线粒体D...
施炜
关键词:胶质瘤放射性坏死线粒体DNA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iNOS表达与神经元凋亡
2004年
陈建施金龙施炜毛伟峰徐水珠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INOS表达TBI神经元凋亡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