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

作品数:247 被引量:457H指数:9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6篇期刊文章
  • 8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5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6篇手术
  • 39篇细胞
  • 31篇肿瘤
  • 31篇脑损伤
  • 29篇内镜
  • 28篇胶质
  • 25篇外伤
  • 25篇颅内
  • 23篇入路
  • 23篇颅脑
  • 21篇胶质瘤
  • 20篇血管
  • 19篇切除
  • 18篇脑外伤
  • 17篇动脉
  • 17篇神经内镜
  • 16篇外科
  • 14篇蛋白
  • 14篇颅脑外伤
  • 11篇椎管

机构

  • 194篇南通大学
  • 32篇南通医学院附...
  • 16篇南通市第三人...
  • 9篇南通市肿瘤医...
  • 8篇南华大学
  • 6篇北京市神经外...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通州区人民医...
  • 4篇复旦大学
  • 3篇南通医学院
  • 3篇长沙市中心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南通大学附属...
  • 2篇无锡市第二人...
  • 2篇海门市人民医...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47篇陈建
  • 119篇施炜
  • 84篇倪兰春
  • 44篇顾志恺
  • 36篇徐希德
  • 34篇周非
  • 34篇刘道坤
  • 33篇施金龙
  • 31篇高宜录
  • 28篇沈剑虹
  • 22篇陈建国
  • 21篇邓传宗
  • 19篇苏星
  • 19篇杨柳
  • 17篇严耀华
  • 15篇张宇
  • 13篇孙树清
  • 12篇夏亮
  • 12篇龚佩佩
  • 10篇李剑

传媒

  • 22篇江苏医药
  • 15篇中华神经外科...
  • 14篇交通医学
  • 10篇中华实验外科...
  • 9篇南通大学学报...
  • 8篇中华医学会神...
  • 7篇中华神经外科...
  • 7篇江苏省第十八...
  • 5篇南通医学院学...
  • 5篇中国交通医学...
  • 4篇山东医药
  • 4篇临床神经外科...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肿瘤研究与临...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胃肠病学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肿瘤

年份

  • 2篇2023
  • 13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12篇2019
  • 10篇2018
  • 10篇2017
  • 11篇2016
  • 11篇2015
  • 17篇2014
  • 6篇2013
  • 12篇2012
  • 27篇2011
  • 24篇2010
  • 18篇2009
  • 11篇2008
  • 10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11篇2004
2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下经腹膜后间隙前路切除Eden4型哑铃形腰椎神经鞘瘤(附三例报告)被引量:2
2016年
哑铃形椎管肿瘤由于同时涉及椎管内、椎间孔、椎管外多个部位,手术切除难度较大。Eden根据肿瘤生长特点将哑铃形椎管肿瘤分为4种类型,其中Eden 4型哑铃形椎管肿瘤表现为肿瘤主要起源于椎间孔并向椎管外发展,肿瘤主体位于椎管外而椎管内没有肿瘤。
徐希德陈建李文光吴优倪兰春苏星施炜
关键词:腹膜后间隙腹腔镜前路椎管外
钛金属网板修补颅骨缺损42例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总结钛金属网板修补颅骨缺损术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方法:对应用钛金属网板修补颅骨缺损4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经1 ̄6个月随访,颅骨缺损致头颅外观畸形均较好修复。并发感染1例,钛板外露2例,皮下积液5例,癫痫3例,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均恢复良好。结论:钛金属网板修补颅骨缺损效果满意,掌握好手术指征与技巧,可减少并发症。
苏星陈建
关键词:颅骨缺损颅骨修补术
人游离DNA完整性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游离DNA完整性的检测方法,包括引物设计、提取人游离DNA、采用引物对提取的样本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本发明针对人类ALU重复序列设计特异性长、短片段引物,建立人类ALU重复序列的长、短片段的实时荧光...
鞠少卿施维戚菁施炜吕成林申娴娟吴信华景蓉蓉王志伟陆玉华陈建朱慧
文献传递
星形细胞胶质瘤中IDH1基因突变及DNA甲基化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分析星形细胞胶质瘤患者IDH1基因突变分布与病理级别、预后的关系;探讨DNA甲基化是否为IDH1基因调控的模式之一。方法直接测序法检测91例星形细胞胶质瘤组织样本中IDH1的突变分布;重亚硫酸盐测序法检测9例星形细胞胶质瘤中IDH1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结果91例星形细胞胶质瘤患者中35例存在IDH1突变(38.5%),均为R132H突变。WHOI级肿瘤中未检测到IDH1突变;WHOⅡ-Ⅳ级原发性星形细胞胶质瘤中IDH1突变率分别为70.6%、62.1%、12.5%,突变率与病理级别呈负相关(r=0.522,P〈0.001);7例继发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有5例(71.4%)发生突变,突变类型与原发肿瘤一致。IDH1突变型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期较IDH1野生型患者明显延长(P〈0.05)。9例胶质瘤患者IDH1启动子均未检测到DNA甲基化改变。结论IDH1突变在星形细胞胶质瘤中发生频繁,是预后改善的指标;DNA甲基化可能未参与IDH1基因表达的调控。
施金龙陈建倪兰春施炜徐锋朱剑虹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突变DNA甲基化
颅内脑膜瘤大小分型的建议及其意义被引量:27
2004年
目的脑膜瘤以大小分型尚无统一意见,使各文献报道缺乏可比性,有必要找出脑膜瘤大小分型方法和提出分型标准的建议。方法收集手术治疗的428例不同部位脑膜瘤病人资料,根据肿瘤的横径、竖径和矢状径,计算出平均径。以肿瘤的平均径为基础,结合多数作者报道的脑膜瘤大小的分组资料,提出不同部位脑膜瘤大小分型的建议,并讨论其临床意义。结果凸面、矢旁、镰旁、侧脑室、天幕、嗅沟和蝶骨嵴脑膜瘤的平均径为4.11~4-35 cm,可采用相同分型标准;小型,小于或等于3 cm;中型,大于3 cm小于或等于5 cm;大型,大于5 cm。鞍部、颅中窝、桥小脑角、岩斜区、小脑、枕大孔区脑膜瘤的平均径为2.23~3.25cm,可采用相同分型标准:小型,小于或等于2 cm;中型,大于2 cm小于或等于4 cm;大型,大于4 cm。根据提出的分型标准将409例脑膜瘤进行分类,各部位脑膜瘤小、中、大型的数量呈正态分布,分型标准与大多数作者报道相近。结论脑膜瘤平均径比最大径更能代表脑膜瘤的实际大小,也符合临床医生记述的习惯。这种脑膜瘤大小的分型方法简单方便,与多数作者的报道资料接近。对脑膜瘤大小实行统一的分型标准,不仅有利于规范脑膜瘤大小的统计,增加相似报道的可比性,也对脑膜瘤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高宜录顾志凯陈建邓传宗刘道坤
关键词:脑膜瘤肿瘤大小临床分型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在颅脑外伤中的变化及对伤情判断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在颅脑外伤后的变化及对伤情判断的意义 ,探讨其在颅脑外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颅脑外伤 5 9例 ,根据拉斯哥昏迷评分进行分组 ,分别检测伤后 1、3、7天血清 NO及NOS的变化。结果 :脑外伤后第 1天重型颅脑损伤组血清 NO值与轻型、中型脑损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血清 NO值与伤情之间显著负相关 ;重型脑损伤组血清 NOS较轻型脑损伤组升高更为明显 (P<0 .0 5 ) ,伤后第 3、7天伤情与血清 NOS值之间显著负相关。结论 :颅脑外伤后血清 NO及 NOS升高 ,并均可随伤情加重而更加明显。颅脑外伤后血清 NO及
陈建施炜吴新华吴玮
关键词:颅脑外伤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伤情
神经内镜下椎管内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摘要)
:探讨完全神经内镜下椎管内肿瘤的微创手术价值,不同节段、不同类型、不同肿瘤性质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技巧;以及术中不同角度内镜操作注意事项.方法:德国产Storz硬质神经内镜,镜身工作长度18cm,直径6mm,0度或和30度;...
陈建施炜倪兰春徐希德严耀华卢小健苏星施金龙李剑
血清游离DNA甲基化检测对胶质瘤的意义
目的:整体基因组的低甲基化在肿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检测血清游离DNA中Alu序列的低甲基化水平,探讨其对神经胶质瘤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采集65例胶质瘤患者的术前血清样本和对应的肿瘤组织样本,以及30...
龚铭杰陈建戚菁施金龙夏亮施炜
氨基胍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2005年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氨基胍(AG)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进的Feeney法大鼠脑损伤模型,对生理盐水(NS)组和AG组SD大鼠于伤后6 h分别腹腔注射NS或AG,每隔24 h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分别于致伤后24h、72 h1、68 h取样,采用iNOS免疫组化技术,研究大鼠TBI后iNOS的表达及其细胞定位,采用凋亡细胞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大鼠TBI后不同时点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大鼠TBI后24 h,大脑损伤区周围皮质和伤侧海马iNOS阳性表达,TUNEL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多,伤后72 h表达最明显,伤后168 h仍有表达;注射AG后,大脑损伤区周围皮质和伤侧海马的iNOS阳性细胞和TUNEL阳性细胞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TBI后损伤区周围皮质和伤侧海马可出现iNOS阳性细胞高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且呈相关性变化,推测iNOS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TBI后继发性神经细胞凋亡,使用AG能明显减少iNOS阳性细胞的表达和神经细胞的凋亡。
陈建施金龙施炜毛伟峰徐水珠
关键词: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氨基胍创伤性脑损伤凋亡TUNEL阳性细胞NOS阳性细胞神经细胞凋亡
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本实验拟在良恶性腹水行端粒酶活性检测,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良恶性腹水标本,分别对良恶性腹水的端粒酶活性、CEA、CA19-9进行检测。结果 50例恶性腹水端粒酶活性阳性检出率76%,显著高于35例良性腹水端粒酶活性阳性检出率8.57%;恶性腹水的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腹水CEA、CA19-9的阳性率;在良性腹水组,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与腹水CEA、CA19-9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以作为良恶性腹水鉴别的有价值的手段。
薛亚晶张金业朱自立陈建
关键词:端粒酶活性检测腹水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