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志恺

作品数:114 被引量:269H指数:8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计划项目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黎介寿院士肠道屏障研究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0篇手术
  • 19篇细胞
  • 19篇颅脑
  • 18篇血肿
  • 17篇肿瘤
  • 17篇脑损伤
  • 15篇血管
  • 14篇外伤
  • 14篇颅脑损伤
  • 12篇外科
  • 11篇脑膜
  • 11篇脑外伤
  • 11篇脑血
  • 10篇细胞瘤
  • 10篇膜下
  • 10篇母细胞
  • 10篇母细胞瘤
  • 9篇血管母细胞瘤
  • 9篇慢性
  • 7篇硬膜

机构

  • 80篇南通大学
  • 31篇南通医学院附...
  • 4篇南通医学院
  • 2篇如东县第三人...
  • 2篇通州区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 1篇南通市中医院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淮安市第三人...
  • 1篇海门市人民医...
  • 1篇海安县人民医...
  • 1篇江苏省淮阴市...
  • 1篇南通市第二人...
  • 1篇南通大学附属...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江苏省南通市...
  • 1篇南通市第六人...

作者

  • 113篇顾志恺
  • 44篇陈建
  • 37篇周非
  • 34篇邓传宗
  • 26篇施炜
  • 22篇沈剑虹
  • 22篇杨柳
  • 21篇倪兰春
  • 19篇陈建国
  • 19篇高宜录
  • 13篇李剑
  • 11篇严耀华
  • 11篇刘道坤
  • 9篇姚麒
  • 7篇苏星
  • 6篇施金龙
  • 6篇陈长
  • 6篇杨甫
  • 6篇黄庆锋
  • 5篇徐希德

传媒

  • 12篇南通医学院学...
  • 9篇中华神经外科...
  • 8篇江苏医药
  • 7篇交通医学
  • 6篇南通大学学报...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4篇中国交通医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江苏省第十八...
  • 2篇现代康复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江苏临床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2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鞍结节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 探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入路选择、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06年10月手术治疗的45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14例经单侧额下入路,15例经翼点入路,9例经眶额翼点入路,7例扩大经额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42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视力改善33例,无明显变化9例,3例恶化.结论 根据肿瘤大小、部位、生长方式及毗邻关系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并结合熟练的显微外科手术操作是全切除肿瘤及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
苏星陈建顾志恺施炜严耀华
关键词:脑膜瘤鞍结节显微外科手术
家族性脑血管母细胞瘤10例分析
<正>家族性脑血管母细胞瘤属 Von Hippel-Lindau(VHL)病范畴,是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一种特殊类型, 易产生多病灶、新病灶和复发,并可合并内脏病变,发生率高达40%。但临床对其认识不足,发现率不高,近期华山...
邓传宗李剑顾志恺
关键词:脑血管瘤肿瘤病理肿瘤诊治
文献传递
大脑凸面巨大颅骨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处理体会
<正>目的:探讨大脑凸面巨大颅骨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6例大脑凸面巨大颅骨内外沟通性肿瘤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2例,主要临床表现有局部隆起巨大头皮肿块、头昏、...
李剑陈建国杨柳沈剑虹施炜倪兰春周非顾志恺陈建
文献传递
椎管内多发性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椎管内多发性神经鞘瘤的临床和手术特点.方法:对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多发性神经鞘瘤进行临床、影像学及疗效总结.结果:16例共行手术28次,切瘤46枚,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10例,稳定5例,加重1例,无手术死亡.随访1~28年,其中8例出现新病灶,1例恶性变肿瘤复发而再次手术;恢复劳动或工作10例,生活自理3例,仍需他人照料3例.结论:椎管内神经鞘瘤疗效通常良好,但椎管内多发性神经鞘瘤在诊治上存在一定难度,新病灶及复发肿瘤需多次手术.该病诊断主要依据MRI等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时注意小的隐蔽病灶.
李剑顾志恺邓传宗
关键词:神经鞘瘤多发椎管MRI
手术治疗复发性无功能垂体腺瘤20例分析
2014年
目的:总结复发性无功能垂体腺瘤再手术经验,探讨复发性无功能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再手术的复发性无功能垂体腺瘤20例临床资料,根据肿瘤大小、侵犯范围和方向及影像学特征,分别采用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和开颅手术,并分析手术结果。结果:20例患者中肿瘤大于3cm者11例。KnospⅠ级2例,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5例。15例患者接受了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5例患者接受开颅手术;手术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95%)4例(20.00%),大部切除(>80%)5例(25.00%),部分切除2例(10.00%)。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1例,尿崩8例,电解质紊乱7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复发性无功能腺瘤手术全切除相对困难,术后并发症多,只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注意做好并发症的防治,方能提高手术疗效。
严耀华陈建顾志恺杨柳
关键词:垂体腺瘤肿瘤复发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开颅手术
bpv(pic)联合壳聚糖支架修复大鼠脊髓损伤
沈剑虹姚麒顾志恺陈建刘倩倩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比较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S)和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8例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VPS(VPS组),58例行LPS(LPS组)。术后随访3个月~5年,同一病人一种或几种临床症状好转或脑室缩小即为改善。结果术后3个月,VPS组改善率(84.0%,42/50)与LPS组(87.9%,51/58)无统计学差异(P>0.05)。VPS组堵管发生率(18.00%,9/50)和感染发生率(14.00%,7/50)均明显高于LPS组[分别为3.44%(2/58)、1.72%(1/58);P<0.05]。结论对于交通性脑积水,与VPS相比,LPS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李剑陈建国杨柳倪兰春陈建顾志恺
关键词:交通性脑积水腰大池-腹腔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疗效
脑脊液β_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1990年
本文报告265例病人 CSF 中β_2-微球蛋白测定,其中男160例,女105例,共分四个组:(1)正常组10例;(2)肿瘤组143例;(3)非肿瘤组10例:(4)外伤组102例。测定结果:正常组平均值为1.198μg/ml,255例病人中肿瘤组大多数升高,其中以恶性肿瘤显著升高,最高为3.9μg/ml,着重分析讨论 CSF 中β_2-微球蛋白的作用和 CSF 中β_2-微球蛋白升高对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刘道坤邓传宗张浩然陈长蔡用武顾志恺陈建陈秀玲于昕陈美珠
关键词:脑脊液Β2-微球蛋白
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在老年丘脑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下血肿腔置管引流对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将其分为传统组及立体定向组。传统组采用止血、降颅内压、神经营养等对症治疗的方法;立体定向组采用立体定向引导下丘脑血肿腔置管引流并结合支持对症治疗,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丘脑血肿量、修改Graeb评分标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两组在死亡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后GCS评分(P=0.048)、并发症发生率(P=0.031)、30 d GOS评分(P=0.044)、7 d血肿后血肿量(P=0.047)的比较上立体定向组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立体定向下血肿腔置管引流术虽然不能降低老年丘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但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吴中华陈建顾志恺周非陈建均
关键词:丘脑出血老年人
可脱性弹簧圈治疗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7例
2011年
目的:探讨可脱性弹簧圈治疗直接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技术要点。方法:全部病例均在数字减影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可脱性弹簧圈介入治疗。结果:7例中一次性栓塞成功6例,其中保留颈内动脉通畅4例,假性动脉瘤并鼻出血行颈动脉闭塞1例。结论:可脱性弹簧圈治疗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可作为直接颈动脉海绵窦瘘治疗的重要选择。
孙树清刘道坤邓传宗陈建顾志恺高宜录吴中学张友平李佑祥姜除寒杨新建
关键词:可脱性弹簧圈栓塞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