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茹
-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USP22 siRNA通过TIMP-2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侵袭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调控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对人结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USP22在不同结肠癌细胞系的表达,选定高表达USP22的SW480细胞用于后续实验;将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NC siRNA)和转染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对照组及转染组Hif-1α、Hif-1β、cdc42、RhoA、Smad7、TIMP-1和TIMP-2 mRNA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及2种转染组中USP22及TIMP-2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USP22在SW480细胞中表达量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敲低USP22基因后,TIMP-2表达及SW480细胞侵袭能力均下降(P<0.05);敲低TIMP-2基因后,USP22表达无明显变化,SW480细胞侵袭能力下降(P<0.05)。结论 USP22可能通过调控TIMP-2的表达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
- 敖宁王亮王琼张秀茹
- 关键词:TIMP-2结肠癌
- 病理学研究生临床病理技能培养探讨被引量:4
- 2015年
- 针对当前病理学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强化病理学研究生临床病理技能训练,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就业能力。
- 张玉华张秀茹俞进李洪利
- 关键词:病理学研究生教育
- 胶质瘤MGMT基因甲基化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估
- 2017年
- 目的建立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快速定性检测胶质瘤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方法,评价其在指导胶质瘤患者术后个体化化疗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于本院手术切除且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的石蜡组织样本352例。每例样本均分别进行MGMT甲基化荧光PCR法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并设阴性对照、阳性对照与空白对照。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和肿瘤组织甲基化检测率。结果 352例标本中有10例不符,最终共有342例检测数据参加统计分析。在342例临床样本中,两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的样本有321例,总符合率为93.9%,阳性符合率为95.2%,阴性符合率为91.9%,Kappa值为0.871,差异有显著性(χ2=259.663,P<0.0001)。荧光PCR法的MGMT阳性率为60.53%,MSP法为60.82%。按年龄组及病理类型分层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一致。结论荧光PCR与MSP法检测胶质瘤MGMT基因甲基化的结果高度一致,可应用于临床胶质瘤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定性检测,以指导个体化治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潜在价值。
- 张玉华张秀茹李佳何雪李洪利
- 关键词:荧光PCR胶质瘤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 PD-L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联Meta分析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 )是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抑制分子,它在介导乳腺癌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评价方法,探讨PD-L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自数据库建立截止至2018—02公开发表的关于PD-L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意义及预后的相关病例对照研究,2位研究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5.3进行Meta分析,Statal2.0评估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0个病例对照研究,包含2864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PD-L1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HR=2.10,95%CI为1.19~3.71,P=0.010)和无病生存率(HR=1.36,95%CI为1.03~1.79,P=0.030)降低有关;在PD-L1表达方面,乳腺癌组织比对照组织表达高(0R=5.87,95%CI为3.31~10.43,P〈0.001),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相对于非三阴乳腺癌(non-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组织表达高(OR=3.76,95%CI为1.38-10.23,P=0.010);PD-L1的表达差异与淋巴结转移(OR=0.72,95%CI为0.53-0.96,P=0.03)、组织病理学分级(OR=0.55,95%CI为0.40-0.75,P=0.001)及ER表达(0R=3.27,95斯CI为1.25~8.55,P=0.020)有关,而与PR表达(OR=3.08,95%CI为0.98-9.69,P=0.050)和HER2(OR=0.87,95%CI为0.59~1.29,P=0.490)表达无关。结论PD-L1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学分级及ER表达密切相关,且为乳腺癌预后的负性影响因素。
- 李佳敖宁乔东波张秀茹
- 关键词:程序性死亡配体-1乳腺癌预后META分析
- 超声造影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
- 目的 探讨CEA患者颈动脉分叉处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情况,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对27例拟行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斑块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对照组为25例无症状性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CEA患者术后标本进行组织病理检...
- 宁彬何文张东张秀茹张红霞宋倩田凤兰
- 关键词:粥样斑块超声造影新生血管组织病理
- 输尿管平滑肌肉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输尿管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1例输尿管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输尿管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主要表现为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5个月余,CT提示膀胱右后方占位性病变,行根治性右肾、右输尿管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右输尿管平滑肌肉瘤,肿瘤大小为10cm×2cm×1.8cm,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输尿管平滑肌肉瘤临床罕见,为高度恶性间叶源性肿瘤,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确诊需要依据术后病理检查。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效果尚不明确。
- 李佳敖宁乔东波张秀茹
- 关键词:输尿管平滑肌肉瘤病理检查手术
- 冰水在常规石蜡切片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泡冰水法在石蜡切片技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科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不同种类的组织进行处理,制成组织蜡块,分别用不同切片方法制片并比较分析。结果泡冰水切片法有明显优势。蜡块中的组织仍能吸收一定水分,从而使组织湿化、软化。结论泡冰水切法利用处理后的组织仍能吸收一部分水分的特性,使得干、硬的组织湿化、软化,利于切片工作,是一种相对理想的石蜡切片方法。
- 乔东波李洪利张阳张秀茹
- 关键词:石蜡切片冰水病理学
- 现代病理学教学方法及应用
- 2013年
- 病理学是阐述机体在病理状态下形态结构、功能及代谢等方面的变化,能够指导临床医生的手术方式及术后用药的一门学科。也是临床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的重要阶梯,这是当今被普遍认知的。当今的教学模式:教学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PBL医学教学等,除以上的教学模式,还有网络病理学读片教学模式,这更有利于提高学习病理学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宽松学习环境。
- 张秀茹
-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方法
- 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性增生临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膀胱假肉瘤性肌纤维母细胞性增生(PMP)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对北京天坛医院2001至2016年收集的6例膀胱PMP,采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同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的易位情况。一抗选用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波形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aldesmon、Calponin、结蛋白、ALK、Ki-67、肌调节蛋白(MyoD1)、肌红蛋白、CD34、S-100蛋白、CD117、细胞角蛋白(CK)7、CK20、GATA3、p63及CK5/6,进行光镜观察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及FISH、临床表现特点综合分析其临床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获得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6例,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27~53岁,中位年龄3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1例伴有排尿困难,1例表现为反复膀胱炎,均无手术及外伤史。随访4个月至13年,5例无复发,1例复发。光镜下病变位于黏膜下,部分区域延伸至膀胱壁浅肌层。表面为炎性渗出及出血。病变特征由增生的长而肥胖的梭形细胞构成,疏松或密集。间质疏松、水肿、黏液样,并有多少不等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梭形细胞排列紊乱,也可呈致密条束状排列,特别在细胞丰富区域内。大多数梭形细胞无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2个/10 HPF),但不见病理性核分裂象。梭形细胞胞质嗜酸性,可见长而逐渐变细的胞质突起。核呈卵圆形或短梭形,空泡状,有明显的核仁,似节细胞样细胞。其间胶原纤维稀少,少数梭形细胞核退变,染色质模糊不清。部分区域呈肉芽肿样图像,血管腔内可见中性粒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梭形细胞均弥漫强阳性表达波形蛋白、SMA和Caldesmon,强阳性表达CKpan,不同程度表达结蛋白�
- 张玉华张秀茹俞进李洪利
- 关键词:膀胱肿瘤肌纤维母细胞免疫表型分型
- 膀胱术后梭形细胞结节4例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膀胱术后梭形细胞结节(postoperative spindle cell nodule,PSC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4例膀胱PSCN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44~71岁。主要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和排尿困难,4例均有手术史。随访9~84个月无复发。镜下见肿瘤主要由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构成,呈条束状排列或排列紊乱,细胞呈细长梭形,染色质淡或空泡状,核仁明显,均可见体积较大的神经节样细胞。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局部呈浸润性生长,浸润膀胱壁内的平滑肌,核分裂象多见(5~10个/10 HPF),但无病理性核分裂象。间质明显黏液变性、水肿,弥漫分布急慢性炎细胞,小血管增生及出血明显。红细胞外渗及缺乏真正的细胞异型性,可作为与真性肉瘤鉴别的依据。免疫表型:梭形细胞vimentin、SMA、CK(AE1/AE3)均弥漫强阳性,desmin(50%)阳性,Calponin(25%)阳性,Ki-67增殖指数50%~75%。结论膀胱PSCN是手术或创伤后的良性、非肿瘤性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性病变,应避免误诊为恶性,其组织形态特征需结合临床病史才能明确诊断。
- 张玉华张秀茹俞进李洪利
- 关键词:临床病理免疫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