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华

作品数:157 被引量:740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6篇医药卫生
  • 4篇机械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8篇病理
  • 52篇临床病理
  • 48篇肿瘤
  • 40篇免疫
  • 27篇细胞
  • 24篇免疫组化
  • 21篇病理学
  • 18篇病理分析
  • 17篇预后
  • 17篇临床病理分析
  • 15篇腺癌
  • 14篇组织化学
  • 14篇免疫组织
  • 14篇免疫组织化学
  • 13篇淋巴
  • 12篇血管
  • 11篇肉瘤
  • 11篇细胞瘤
  • 10篇胰腺
  • 9篇原发性

机构

  • 138篇南京军区南京...
  • 14篇南京大学医学...
  • 11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浙江省台州医...
  • 2篇解放军第97...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京市口腔医...
  • 1篇解放军第40...
  • 1篇启东市肝癌防...
  • 1篇肇庆市第一人...
  • 1篇解放军第17...

作者

  • 157篇张新华
  • 47篇周晓军
  • 27篇石群立
  • 19篇周航波
  • 18篇马恒辉
  • 16篇章如松
  • 16篇孟奎
  • 15篇余波
  • 13篇吴波
  • 12篇汪芳裕
  • 11篇黎介寿
  • 11篇金行藻
  • 11篇王中秋
  • 10篇孙桂勤
  • 8篇李宁
  • 8篇卢光明
  • 8篇陆珍凤
  • 6篇丁粉干
  • 6篇谭启富
  • 5篇王璇

传媒

  • 2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2篇医学研究生学...
  • 15篇临床与实验病...
  • 14篇中华病理学杂...
  • 4篇肿瘤学杂志
  • 4篇中华消化内镜...
  • 4篇江苏医药
  • 4篇医疗卫生装备
  • 3篇肠外与肠内营...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男科学报
  • 3篇第十四届全军...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12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7篇2008
  • 12篇2007
  • 10篇2006
  • 11篇2005
  • 6篇2004
  • 9篇2003
  • 9篇2002
  • 8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 7篇1998
1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R系统的质量控制与保证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DR摄影系统的应用与管理,对2007年以来使用DR系统摄影的影像质量及可靠性进行评测。方法:把普通摄片机改装成DR系统,同时购置新的DR摄影系统,使全科设备都实现数字化。结果:共拍摄3.2万人次的优质数字化影像。结论:数字化摄影系统成像质量好、辐射剂量少、工作效率高,提高了临床诊断的水平。
张新华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
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受体(SSTR)在原发性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为74.4%(61/82)。SSTR阳性表达强度与年龄(P=0.881)、肿瘤大小(P=0.522)无关,但不同病理分期(P<0.001)、分化程度(P=0.021)的肿瘤组织其SSTR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为74.4%,因此,对大多数疑为乳腺癌的患者可应用核素显像技术(SRS)进行筛选。
王少华于泽平李宁杨小冬张新华孙桂勤黎介寿
关键词:生长抑素受体免疫组化
生长抑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受体(SSTR)在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82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为74.4%(61/82)。SSTR阳性表达强度与年龄(P>0.05)、肿瘤大小(P>0.05)无关,不同肿瘤病理分期(P<0.001)、分化程度(P<0.05)的肿瘤组织中SSTR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为74.4%,因此,对大多数疑为乳腺癌的患者可应用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技术(SRS)进行筛选。
王少华于泽平李宁杨小冬张新华孙桂秦黎介寿
关键词:生长抑素受体免疫组化
2011年肺腺癌新分类在评估组织学类型与分子学改变相关性中的意义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根据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学会、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公布的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方案(简称新分类)评估不同组织学类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RAS、EML4-ALK突变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12例手术切除肺腺癌标本中EGFR第18~21号外显子(E18~21)、KRAS第12和13位密码子和EML4-ALK突变,并结合新分类与2004年WHO分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按照新分类标准,EGFR突变常见于贴壁为主型、乳头为主型和微乳头为主型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KRAS突变最常见于浸润性黏液腺癌(1/2),其次为胶样腺癌(3/7),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EML4-ALK融合突变最常见于实体为主型腺癌伴黏液产生(6/39,15.4%),其次为胶样腺癌(1/7),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1)。EGFR突变的腺癌伴有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高表达(P=0.008),KRAS突变的腺癌伴有TTF-1低表达(P=0.000),而EML4-ALK融合与TTF-1表达无相关性(P=0.274)。按照2004年WHO分类,KRAS和EMIA—ALK突变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而EGFR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结论新分类结合TTF—1免疫标记有助于判断肺腺癌的分子学改变,TTF-1阳性的贴壁为主型、乳头为主型和微乳头为主型腺癌提示可能存在EGFR突变;而TTF-1阴性的浸润性黏液腺癌和胶样腺癌则可能存在KRAS突变,但对于判断EMIA—ALK融合突变无明显优势。
刘标时姗姗王璇徐艳张新华余波陆珍凤王建东周晓军
关键词:肺肿瘤腺癌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生长激素、生长抑素对组织愈合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了解在全肠外营养 (TPN)条件下 ,生长激素、生长抑素对组织愈合的确切作用。在TPN大鼠应用生长激素、生长抑素后发现 :生长激素可促进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和羟脯氨酸浓度提高 ,同时增加了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和纤维母细胞含量。而生长抑素则可降低血浆蛋白、羟脯氨酸浓度和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和纤维母细胞水平。提示了生长激素可促进机体和肉芽局部蛋白合成、组织愈合 ,而生长抑素在TPN条件下对蛋白合成和组织愈合有一定抑制作用。
姜军顾军刘放南刘铁飞张新华任建安黎介寿
关键词:生长激素生长抑素组织愈合全肠外营养TPN
左上肺占位被引量:4
2006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因体检发现左上肺占位2周入院。全身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B超等均无异常发现,MRI示左上肺舌段一个占位病变,直径1.2cm,于2005年6月10日在全麻下行左上肺叶及肿瘤切除术。
张新华石群立周志毅黄文斌周航波周晓军
关键词:占位病变上肺肿瘤切除术肝肾功能血常规
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体会
脊柱侧弯是危害青少年的常见病.诊治脊柱侧弯,首选的检查方法是拍摄出完整的全脊柱正侧位X线照片,作为观察全脊柱整体形态以及测量侧弯角度的影像依据.经测算,身高180cm以下的人体全脊柱长度约在60 cm左右,而国内常规X线...
张新华
男性侵袭性血管粘液瘤(附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1998年
张昌盛张新华张泰和
关键词:侵袭性血管粘液瘤
肾上腺海绵状淋巴管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海绵状淋巴管瘤的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3例肾上腺海绵状淋巴管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所有标本均经HE染色、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例均为男性,年龄30~75岁,平均51岁。光镜下瘤组织由大小不等的腔隙组成,腔内壁衬以单层扁平内皮细胞,腔内含有少数淋巴细胞,可见红细胞,腔隙之间的间质由胶原纤维组成,并见灶性淋巴细胞聚集。免疫组化:瘤细胞D2-40部分(+),CD31、CD34、EMA、SMA、CK5/6和calretinin均为(-)。结论肾上腺海绵状淋巴管瘤属淋巴系统的良性肿瘤,其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免疫组化表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孙珠蕾张新华景红张蕾蕾
关键词:病理特征免疫组化
颞叶癫癇患者致癇灶c-fos、fas表达的研究
2001年
目的:通过对颞叶癫癎患者致癎灶c-fos、fas表达情况的观察,分析发作间期c-fos、fas的表达规律,探讨其与致癎灶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癫癎形成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以15例颞叶癫癎患者为实验组,选取同一时期行手术治疗而没有癫癎症状的颞叶动静脉畸形患者5例为对照组.分别取颞叶、杏仁核、海马组织进行c-fos、fas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两组表达情况. 结果:①c-fos阳性细胞百分率在实验组为(71.3±7.5)%,对照组为(4.1±2.6)%,亦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②fas阳性细胞百分率在实验组为(61.4±12.9)%,对照组为(2.0%±1.9)%,亦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③c-fos表达与癫癇发作的病程、频率及预后无关. 结论:①发作间期存在c-fos的区域性持续性表达,为以后进一步研究c-fos在癫癎形成中的作用打下了基础.②c-fos参与了癫癎的发病过程,并可能在癫癎形成中发挥作用.③fas表达区域与c-fos一致,其表达可能为c-fos蛋白诱导所致;二者都在致癎灶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了作用.④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c-fos表达检测,对判断致癎灶切除准确与否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胡志刚谭启富吴波孙康健张新华印红霞
关键词:颞叶癫痫痫灶C-FOSFAS发作间期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