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安君

作品数:59 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1篇成像
  • 16篇磁共振
  • 11篇X线
  • 11篇磁共振成像
  • 8篇肝癌
  • 7篇扩散
  • 7篇加权成像
  • 6篇小鼠
  • 6篇扩散加权
  • 6篇肝硬化
  • 6篇MR扩散
  • 6篇MR扩散加权
  • 5篇造影
  • 5篇支气管
  • 5篇支气管炎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炎
  • 5篇扩散加权成像
  • 5篇MR扩散加权...
  • 4篇体层摄影

机构

  • 56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上海市中医医...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56篇张安君
  • 35篇耿坚
  • 27篇黄学菁
  • 16篇陆孟莹
  • 14篇张闽光
  • 14篇龚志刚
  • 13篇詹松华
  • 11篇赵喜
  • 10篇王国年
  • 9篇谭文莉
  • 7篇徐技峰
  • 6篇杨辰瑶
  • 6篇钟薏
  • 5篇沈家根
  • 5篇王辉
  • 4篇邢东炜
  • 4篇朱琼
  • 3篇王菊凤
  • 2篇杨烁慧
  • 2篇丁永红

传媒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四川中医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肝脏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第六届全国放...
  • 2篇全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00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技术在临床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弥散是组织内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布朗运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成像技术,对水分子的这种运动十分敏感,是目前观察活体水分子运动的惟一方法,...
张安君徐技峰黄学菁陆孟莹王国年龚志刚
文献传递
MR扩散加权成像在氟尿嘧啶治疗小鼠皮下移植肝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2009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成像技术在氟尿嘧啶治疗小鼠皮下移植肝癌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制备小鼠H22皮下种植肝癌模型。种植成功第5天后,A组隔天给予氟尿嘧啶腹腔注射,B组给予蒸馏水灌胃。第15天进行MR检查,测量肿瘤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检查完毕后处死小鼠,测量血清中血管生成因子(VEGF)水平;取瘤体及脾脏分别称重,计算肿瘤指数及脾脏指数;检测新鲜肿瘤组织肝癌细胞凋亡的DNA百分比。将两组小鼠的ADC值及实验室数据行t检验,分析两组小鼠ADC值与各实验室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在扩散敏感因子(b)=600s/mm^2及1200s/mm^2的DWI图像中,肝癌多表现为高信号,其内的坏死部分为低信号。A组、B组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分别为:780±122mm^2/s、596.50±80.17mm^2/s;1421±160mm^2/s、1232.80±85.02m m^2/s,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实质成分的ADC值与血清中VEGF水平、肝癌细胞凋亡的DNA百分比、处死后称得的瘤体及脾脏重量存在相关性。结论:ADC值可以反映氟尿嘧啶对肿瘤生长抑制的情况,MR DWI技术及ADC值在氟尿嘧啶治疗小鼠皮下移植肝癌疗效评价方面具有可行性。
谭文莉张安君赵喜龚志刚俞健力钟薏詹松华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氟尿嘧啶小鼠
两种涂钡方法对于发现胃食管反流的比较
2002年
目的 :在上胃肠道钡餐检查涂布钡剂后 ,观察胃食管反流的可疑征象 ,提高放射科医师对本病的警觉性。方法 :381例受检患者按涂钡方法的不同 ,随机分为转身组和翻滚组 .翻转身后 ,以食管被钡液再度充盈为阳性。结果 :转身组 2 0 5例 ,阳性4 5例 (2 2 .0 % ) ;翻滚组 176例 ,阳性 18例 (10 .2 % )。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应用转身法 5 8.6 % (41/ 70 )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在涂钡后即出现阳性征象 。
耿坚张闽光张安君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钡餐造影检查
胃肠钡餐检查在小儿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1997年
探讨上腹痛小儿行胃钡餐检查的应用价值。以101例小儿胃钡餐检查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检查阳性率为60.4%,46例为上消化道炎症,12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为胃下垂及十二指肠壅积。结论是X线检查是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基础及主要方法。
张安君耿坚
关键词:小儿X线诊断消化道疾病钡餐检查
慢性支气管炎与骨质疏松相互关系初探
张安君耿坚沈家根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骨质疏松
文献传递
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对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差异研究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对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差异。方法 50只荷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健脾组、补肾组、健脾组及5-FU(5-氟尿嘧啶)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各中药组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和相应中药方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10天;5-FU组隔天给予5-FU腹腔注射。观察各组小鼠的体重、瘤重、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各治疗组中,小鼠体重和去瘤体重比较,补肾健脾组高于其他各组(P<0.01,P<0.05);肿瘤指数比较,补肾健脾组低于其他各组(P<0.05);肿瘤ADC比较,补肾健脾组、5-FU组均低于补肾组和健脾组(P<0.05);血清VEGF及肿瘤瘤重比较,5-FU组低于各中药组(P<0.01,P<0.05),补肾组、补肾健脾组低于健脾组(P<0.05);抑瘤率及细胞凋亡比较,5-FU组最高,补肾健脾组次之;各组S期细胞比较,5-FU组低于各中药组(P<0.01,P<0.05),补肾健脾组显著低于补肾组和健脾组(P<0.01);G0-G1期比较,健脾组低于5-FU组(P<0.01),高于补肾组和补肾健脾组(P<0.05)。G2-M期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对小鼠移植性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在于抑制血清VEGF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MRI弥散技术ADC值的变化与VEGF和细胞凋亡同步,能客观反应肿瘤细胞代谢,是评定中药疗效的新型手段。
钟薏罗春蕾张安君赵喜周荣耀刘慧
关键词:补肾健脾方拆方表观扩散系数
肝硬化的CT分型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的CT分型标准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根据357例肝硬化患者的CT表现进行CT分型,分析各型肝硬化的肝脏大小、密度及脾脏增大、侧支静脉曲张、腹水、胸腔积液、肝癌、胆囊结石等并发症情况。结果:357例肝硬化患者被分为3个CT类型:均匀型(87例,占24.4%)、节段型(41例,占11.5%)和结节型(229例,占64.1%)。均匀型中肝脏缩小显著少于另两型(P<0.001);12例(13.8%)肝脏密度低于脾脏,显著多于结节型的4.4%(P<0.01)。脾脏肿大程度显著轻于节段型和结节型(P<0.01和0.001)。节段型发生侧支静脉曲张的比率最高(29例,70.7%),其次为结节型(39例,17.0%)和均匀型(2例,2.3%),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节型中79.5%病例有腹水,显著多于节段型26.8%和均匀型10.3%(P均<0.001),节段型又显著多于均匀型(P<0.025);21.4%的结节型病例有胸膜腔积液,显著多于节段型的7.3%(P<0.05)和均匀型的4.6%(P<0.001)。结节型病例中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为29.7%(68例),显著高于节段型的2.4%和均匀型的5.7%(P均<0.001)。结论:不同CT类型的肝硬化与其并发症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对临床上肝脏储备功能和预后的判断具有提示作用。
张闽光黄学菁朱琼耿坚张安君
关键词:肝硬化CT分型腹水胸腔积液胆囊结石
针刺阑尾穴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初步研究
<正>阑尾穴是经外奇穴之一,在足三里直下约2寸处,此穴位可用于治疗、诊断急性和慢性阑尾炎,而且相关性和特异性很高,在临床上有较广泛的应用[1、2]。利用磁共振的脑功能成像(f MRI)技术,通过影像学的客观依据,观察脑皮...
耿坚朱丽娜陆孟莹张安君黄学菁杨烁慧
文献传递
肝脓肿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复习肝脓肿的CT表现,着重讨论肝脓肿与肝癌的影像特点,提高对肝脓肿的诊断和签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8例细菌性肝脓肿的CT征象,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1~78岁,平均54.6岁,1例继发于...
张安君陆孟莹杨辰瑶王辉
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诊断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性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在诊断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行常规腹部MRI检查+梯度回波同相(in-phase,IP)和反相(out-phase,OP)序列扫描的患者80例,其中临床诊断为脂肪肝患者40例,非脂肪肝患者40例。对比观察二组患者肝脏在常规TSE T1WI、IP和OP像上的信号强度,测量同相位和反相位的信号强度值(SIip和SIop),计算肝脏脂肪变指数(FI,fat index),FI计算公式为:FI=(SIip-SIop)/2SIip。结果 40例脂肪肝患者在常规TSE序列T1WI上肝脏信号未见明显增高,在梯度回波化学位移相上,脂肪肝病灶在OP像上信号强度较IP像有明显下降,脂肪肝组的肝脏脂肪变指数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对脂肪肝内的脂肪成分相当敏感,能提高对脂肪肝的诊断率,在临床诊断脂肪肝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张安君耿坚詹松华王辉王国年杨辰瑶张成黄学菁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磁共振成像脂肪抑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