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志刚
- 作品数:126 被引量:418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不同取穴模式下脑效应的相对特异性研究
- 2022年
-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单穴及百会+神庭穴两种模式下的脑效应变化,探讨不同取穴模式下脑效应的相对特异性及其潜在的神经影像学机制。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健康受试者40例随机分为百会单穴及百会、神庭组合穴两组,每组各20例。利用头颅针灸专用柔性线圈,在联影3.0T MRI上采集受试者电针前及电针后即刻阶段的BOLD-fMRI数据,每期扫描8 min。所有图像采用RESTplus进行预处理,并提取ReHo信号值,使用SPM进行统计分析,Xjview软件定位ReHo值有差异的脑区。结果百会单穴组两期扫描结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的脑区包括左侧楔前叶,左侧后扣带回,双侧角回,左侧枕中回,右侧舌回,双侧颞上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等。百会+神庭穴两期扫描结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的脑区包括左侧尾状核,左侧楔前叶,左侧枕中回,右侧颞回,右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额中回等。两组受试者电针后即刻结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的脑区包括左侧枕中回,右侧舌回,左侧颞上回,右侧枕下回,双侧中央后回,左侧尾状核,右侧楔前叶等。结论百会单穴与百会+神庭组合穴的电针模式均表现出对默认网络的广泛调制作用,但在激活脑区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体现出不同取穴模式下脑功能的相对特异性。
- 黄姬玲魏翔宇龚志刚王辉黄炎文詹松华
- 关键词:针灸脑功能
- 基于VI-RADS和ADC直方图分析术前预测膀胱癌肌层浸润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膀胱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VI-RADS)和体积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评估膀胱癌肌层浸润的价值,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由两名放射科医生运用VI-RADS评分方法对病灶进行标准化评分。从ADC图中获得每个病变的体积ADC直方图参数,比较VI-RADS及量化参数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间的差异,对有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各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最终纳入40例(49.4%)肌层浸润性膀胱癌,41例(50.6%)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53个(65.4%)病灶VI-RADS大于等于3分,28个(34.6%)病灶VI-RADS小于3分。在所有参数中,VI-RADS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最高(AUC=0.903)。ADC_(min)、ADC_(media)、ADC_(mean)、10%ADC(第10百分位数ADC值)、25%ADC(第25百分位数ADC值)、75%ADC(第75百分位数ADC值)、90%ADC(第90百分位数ADC值)的数值MIBC组低于NMIBC组,且与VI-RADS评分呈负相关(r=-0.439、-0.526、-0.305、-0.368、-0.547、-0.527、-0.396,P均<0.05);峰度、熵MIBC组高于NMIBC组,与VI-RADS评分呈正相关(r=0.593、0.296,P均<0.05)。VI-RADS+75%ADC、VI-RADS+ADC_(media)、VI-RADS+ADC_(mean)与单独使用VI-RADS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38、0.018、0.029),其中结合ADC_(media)的VI-RADS获得了最大的AUC值(AUC=0.950)。结论VI-RADS和体积ADC直方图分析可有助于判定膀胱癌是否肌层浸润,同时两者存在一定相关性,体积ADC直方图可以为VI-RADS提供进一步的信息补充。
- 龚姝卉黄俊陈慧窦娅芳龚志刚张敏
- 关键词:膀胱癌肌层浸润表观扩散系数
- 自制可调节肛肠水囊在普通MRI肛瘘术前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初步评价自制可调节肛肠水囊在肛瘘患者术前普通MRI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Philips 1.5 TAchievaDual MR扫描仪和体线圈对18例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在放置自制可调节肛肠水囊前、后均各行一次MRI检查。序列包括TSE的T_1WI及T_2WI SPAIR横断位和冠状位。放置水囊前后比较瘘管末端位置,并且对瘘管、分支及脓腔进行计数。结果用于评估肛瘘临床术前分型,同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18例肛瘘患者MRI检查共发现瘘管31根、分支19根、内口22个以及脓腔10个。使用水囊前后,MRI对瘘管末端位置的显示有显著不同(x^2=5.56,P<0.05)。使用水囊前,MR显示1例为低位单纯型、2例为低位复杂型、2例为高位单纯型、8例为高位复杂型肛瘘,5例无法确定;使用水囊后,相应数据分别为1、2、3、11例,1例无法确定。使用水囊前后,MRI对肛瘘的分型与手术的相符率分别为72%(13例)和94%(1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通过使用自制可调节肛肠水囊,普通MRI能够提供更多有关瘘管及其走行的信息,有助于肛瘘患者的术前分型。
- 陆方杨烁慧朱琼龚志刚赵喜詹松华
- 关键词:直肠瘘磁共振成像
- 基于ReHo方法探究针刺百会穴脑效应的性别差异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究不同性别健康受试者针刺百会穴后脑部功能变化的差异。方法:选择20例健康受试者(男女各10例),使用14通道头颅柔性线圈,在针刺同时行3.0 T MRI静息态f MRI扫描,图像数据使用SPM12及RestPlus软件进行处理,受试者基础资料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针刺后,男性正激活脑区集中在右侧枕下回及右侧缘上回,负激活脑区则集中在右侧小脑脚、右侧颞下回及右侧楔前叶;女性正激活脑区有右侧枕下回、右侧小脑、左侧中央后回、左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负激活脑区为右侧背外侧额上回。男性脑部整体Re Ho值高于女性,差异脑区集中在双侧丘脑。结论:不同性别受试者针刺百会穴后的激活脑区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男性在疼痛针感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的情况下呈现了更强的对针灸的敏感性;2组受试者的认知情绪调节相关脑区均不同程度激活,提示可作用于相关脑功能区,与其治疗重症抑郁症等疾病的机制有一定相关性。
- 罗诗蕾詹松华陈义磊康英杰龚志刚黄炎文魏翔宇
- 关键词:针刺磁共振成像
- 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技术在临床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 弥散是组织内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布朗运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成像技术,对水分子的这种运动十分敏感,是目前观察活体水分子运动的惟一方法,...
- 张安君徐技峰黄学菁陆孟莹王国年龚志刚
- 文献传递
- T1W 3D-WATS成像在颅内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评价T1W 3D-WATS成像在颅内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3名经临床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和6名志愿者行T1W 3D-WATS序列的MR扫描获得图像,沿三叉神经颅内段长轴位及短轴位行多平面(MP...
- 杨烁慧陆方龚志刚王辉王国年李晨詹松华
- 文献传递
- 直肠球囊导管在复杂肛瘘MRI评价中的价值
- :探讨在复杂肛瘘患者MRI检查中使用直肠球囊导管的价值。材料与方法:40例临床初诊为复杂肛瘘而需行MRI检查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组,先行盆腔常规MRI检查,然后经肛门插入专利产品-直肠球囊导管,经导管外口向球囊内注...
- 詹松华杨烁慧朱琼龚志刚谭文莉陆方
- 关键词:肛瘘磁共振成像
- 儿童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放射冠前区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 目的:运用扩散张量成像研究儿童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患者大脑额叶放射冠前区的异常改变。方法:14例儿童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患者和14例年龄、性别和智商匹配的健康者通过Philips1.5T InteraAchieva磁共振...
- 杨烁慧陆方冯威詹松华龚志刚
- 文献传递
- 单发真菌性肺空洞的CT表现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分析真菌性肺部空洞的CT特点,以期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病理证实的35例单发真菌性肺部空洞的CT资料,总结其肺部空洞的CT征象。并与平时收集的29例肺癌空洞对比,比较两组空洞晕征、空气半月征、分叶征、壁厚薄不均征等出现率的差异,统计学分析用2检验。结果 35例单发真菌性空洞与肺癌空洞组出现各类特殊征象分别是,晕征21例(60%,21/35)和3例(10%,3/21),空气半月征分别是13例(37%,13/35)和2例(7%,2/29),分叶征分别是3例(8%,3/35)和18例(62%,18/29),空洞壁凹凸不平分别是7例(20%,7/35)和15例(52%,15/29)。两组病例在上述这些CT征象上的出现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晕征和分叶征两组相差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单发真菌感染与单发肺癌空洞在形态学上有明显差异,鉴别诊断不难,真菌空洞的影像特点主要是晕征和空气半月征,要注意与其它感染性空洞鉴别,肺癌空洞合并感染时,要注意与真菌性空洞鉴别。
- 程瑞新宋璟璟龚志刚黄俊詹松华邹烨莫爱群
- 关键词:肺部真菌感染X线计算机
- MR扩散加权成像在氟尿嘧啶治疗小鼠皮下移植肝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 2009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成像技术在氟尿嘧啶治疗小鼠皮下移植肝癌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制备小鼠H22皮下种植肝癌模型。种植成功第5天后,A组隔天给予氟尿嘧啶腹腔注射,B组给予蒸馏水灌胃。第15天进行MR检查,测量肿瘤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检查完毕后处死小鼠,测量血清中血管生成因子(VEGF)水平;取瘤体及脾脏分别称重,计算肿瘤指数及脾脏指数;检测新鲜肿瘤组织肝癌细胞凋亡的DNA百分比。将两组小鼠的ADC值及实验室数据行t检验,分析两组小鼠ADC值与各实验室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在扩散敏感因子(b)=600s/mm^2及1200s/mm^2的DWI图像中,肝癌多表现为高信号,其内的坏死部分为低信号。A组、B组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分别为:780±122mm^2/s、596.50±80.17mm^2/s;1421±160mm^2/s、1232.80±85.02m m^2/s,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实质成分的ADC值与血清中VEGF水平、肝癌细胞凋亡的DNA百分比、处死后称得的瘤体及脾脏重量存在相关性。结论:ADC值可以反映氟尿嘧啶对肿瘤生长抑制的情况,MR DWI技术及ADC值在氟尿嘧啶治疗小鼠皮下移植肝癌疗效评价方面具有可行性。
- 谭文莉张安君赵喜龚志刚俞健力钟薏詹松华
-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氟尿嘧啶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