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乳腺
  • 16篇磁共振
  • 13篇成像
  • 12篇腺炎
  • 11篇乳腺炎
  • 9篇细胞
  • 9篇细胞性
  • 9篇浆细胞
  • 9篇浆细胞性
  • 9篇浆细胞性乳腺...
  • 9篇磁共振成像
  • 7篇MRI
  • 5篇脓肿
  • 4篇核磁共振
  • 4篇X线
  • 3篇脓肿型
  • 3篇肿瘤
  • 3篇弥散
  • 3篇核磁
  • 3篇CT表现

机构

  • 3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35篇陆孟莹
  • 20篇黄学菁
  • 16篇张安君
  • 9篇詹松华
  • 9篇谭文莉
  • 8篇耿坚
  • 6篇龚志刚
  • 5篇朱琼
  • 5篇徐技峰
  • 4篇王国年
  • 4篇吴晓燕
  • 3篇郁怡婷
  • 3篇吴雪卿
  • 3篇杨烁慧
  • 3篇杨辰瑶
  • 3篇王辉
  • 2篇丁晓毅
  • 2篇陈克敏
  • 2篇张闽光
  • 2篇万华

传媒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上海医学影像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 1篇第六届全国放...
  • 1篇第七届全国放...
  • 1篇全国第十三次...
  • 1篇第十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7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4
  • 2篇2002
  • 4篇200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灸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沈卫东支惠萍何峥金磊李静陆孟莹李祖剑陈刚王波刘云
本研究以122例多发梗塞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针灸组、针灸加药物组、药物组等三组,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针灸能减轻多发梗塞性痴呆患者的患病程度;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的智力、定向力、记忆力、言语能力、计算力、日常生...
关键词:
关键词:针灸多发梗塞性痴呆
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技术在临床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弥散是组织内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布朗运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成像技术,对水分子的这种运动十分敏感,是目前观察活体水分子运动的惟一方法,...
张安君徐技峰黄学菁陆孟莹王国年龚志刚
文献传递
MR扩散加权成像评价四君子汤抑制小鼠移植性肝癌生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结合实验室检查观察四君子汤对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30只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5-FU组及四君子汤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四君子汤组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和四君子汤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10天;5-FU组隔天给予5-FU腹腔注射。第15天进行MR检查,测量肿瘤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利用三维最大强度投影(3D-MIP)重组及黑白反转技术,观测病变显示效果。观察各组小鼠的瘤重、脾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细胞凋亡。结果:在扩散敏感因子(b)=600s/mm2的DWI图像中,肿瘤多表现为高信号,其内的坏死部分为低信号,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为:1421±160s/mm2;肿瘤ADC值及血清VEGF比较,四君子组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5-FU组(P<0.01)。小鼠肿瘤ADC值与血清VEGF水平呈正相关,与细胞凋亡呈负相关。细胞凋亡,四君子汤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小鼠瘤重和肿瘤指数,四君子汤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5-FU组抑瘤率(54.67%)>四君子汤组(17.81%)。脾脏重量及脾脏指数比较,四君子汤组显著高于模型组和5-FU组(P<0.01)。结论:四君子汤对小鼠移植性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在于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血清VEGF的表达;ADC值可以反映四君子汤对肿瘤生长抑制的情况;MR扩散加权成像及ADC值在评价四君子汤治疗小鼠移植性原发性肝癌疗效方面具有可行性,是评定中药疗效的新型手段。
张安君耿坚钟薏龚志刚陆孟莹
关键词:四君子汤表观扩散系数
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技术在临床腹部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本文对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技术在临床腹部病变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显示病灶方面有一定优势;扩大扫描范围,能发现远处病变,有利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应用DWI结合ADC值对...
张安君徐技峰黄学菁陆孟莹王国年龚志刚
关键词:核磁共振弥散成像
文献传递
针刺阑尾穴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初步研究
本文以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在针刺一侧阑尾穴的前后进行血氧水平依赖法(BOLD)的脑功能成像,对阑尾穴的针刺作用机理作初步的探讨.
耿坚朱丽娜陆孟莹张安君黄学菁杨烁慧
关键词:阑尾穴针刺机理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
文献传递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MRI征象分析
目的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的MRI表现特点,进一步提高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影像诊断水平,探讨MR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我院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MRI征象,分析其MR平扫和增强后形态学特点。...
陆孟莹黄学菁詹松华万华吴雪卿郁怡婷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核磁共振
文献传递
联合压缩感知与并行成像技术在乳腺MRI扫描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联合压缩感知(uCS)与并行成像技术在乳腺MR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40例女性患者,于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晚期分别以并行成像、uCS技术行横断位抑脂T1WI扫描。比较相同平扫参数下并行成像组与uCS组的扫描时间、SNR,以及增强单期扫描时间为70 s时,2组的SNR及图像数量。结果:①平扫,uCS组扫描时间为(42.17±1.03)s,并行成像组为(68.45±1.27)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行成像组与uCS组SNR分别为:165.19±21.74,178.85±27.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动态增强扫描晚期(单期扫描70 s),扫描范围相同且固定:uCS组SNR(302.17±28.21)高于并行成像组(278.24±15.34)(P<0.05)。uCS组图像数显著多于并行成像组(142 vs. 96)。结论:uCS技术具备乳腺MRI扫描可行性,且扫描效能高于传统并行成像技术。
吴晓燕詹松华龚志刚黄炎文王辉陆孟莹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乳腺
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 WIBS)技术在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技术在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灶25例49个。其中肝细胞癌9例12灶,肝转移瘤6例18灶,肝囊肿7例16灶,肝血管瘤3例3灶的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b=600s/mm2),测量各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进行比较,利用3D-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观察病变显示效果。结果:在b=600s/mm2的图像中,肝脏恶性肿瘤多表现为高信号;肝脏良、恶性肿瘤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与肝转移瘤组间、肝囊肿与肝血管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背景抑制的DWI经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病变周围组织信号被抑制,得到类PET图像,25例49个病灶,均清晰显示。结论: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显示病灶方面有一定优势;应用DWI结合ADC值对于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有一定鉴别价值。
张安君詹松华徐技峰黄学菁陆孟莹王国年龚志刚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肝脏肿瘤
育龄期女性乳腺磁共振背景强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正>研究目的:通过探讨年龄、乳腺类型、月经周期与育龄期女性乳腺磁共振背景强化的关系,指导不同育龄期女性磁共振乳腺检查合理时间的选择,降低背景强化对于乳腺病变诊断的干扰。材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
吴晓燕詹松华谭文莉陆孟莹杨玉婵
文献传递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
2004年
目的:探讨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Bahhazar标准进行分级,A级5例,B级9例,C级11例,D级15例,E级12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35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17例。结论: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定性和定量的价值。
朱琼陆孟莹黄学菁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CT诊断预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