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爱丽

作品数:348 被引量:2,201H指数:23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5篇期刊文章
  • 14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8篇农业科学
  • 11篇医药卫生
  • 7篇化学工程
  • 7篇理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93篇鲜切
  • 49篇保鲜
  • 47篇贮藏
  • 45篇生理生化
  • 29篇食品
  • 29篇抗氧化
  • 28篇果蔬
  • 27篇活性
  • 25篇采后
  • 23篇鲜切果蔬
  • 22篇生理生化变化
  • 21篇樱桃
  • 20篇鲜切苹果
  • 19篇甜樱桃
  • 18篇褐变
  • 17篇营养
  • 17篇茉莉酸
  • 17篇茉莉酸甲酯
  • 15篇蓝莓
  • 12篇乳酸

机构

  • 298篇大连民族学院
  • 52篇教育部
  • 47篇大连民族大学
  • 32篇大连工业大学
  • 29篇大连理工大学
  • 20篇甘肃农业大学
  • 12篇沈阳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渤海大学
  • 1篇长春职业技术...
  • 1篇九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天津市农业科...
  • 1篇大连市现代农...
  • 1篇国家农产品保...

作者

  • 348篇姜爱丽
  • 307篇胡文忠
  • 108篇田密霞
  • 94篇刘程惠
  • 60篇何煜波
  • 45篇王艳颖
  • 33篇冯可
  • 33篇陈晨
  • 26篇萨仁高娃
  • 24篇齐海萍
  • 20篇姜波
  • 16篇毕阳
  • 14篇马杰
  • 13篇邹宇
  • 12篇金黎明
  • 12篇闫媛媛
  • 11篇范圣第
  • 9篇马堃
  • 9篇刘易伟
  • 8篇庞坤

传媒

  • 94篇食品工业科技
  • 29篇中国食品科学...
  • 16篇食品与发酵工...
  • 12篇保鲜与加工
  • 11篇中国食品科学...
  • 9篇食品科学
  • 8篇食品科技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包装工程
  • 6篇现代园艺
  • 5篇食品与机械
  • 5篇食品安全质量...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食品研究与开...
  • 4篇大连民族学院...
  • 4篇中国食品科学...
  • 2篇教学研究
  • 2篇大豆科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油脂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9篇2019
  • 5篇2018
  • 22篇2017
  • 7篇2016
  • 39篇2015
  • 31篇2014
  • 55篇2013
  • 55篇2012
  • 51篇2011
  • 24篇2010
  • 16篇2009
  • 11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3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维生素A和不同构型维生素E含量的研究
以石油醚为溶剂,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了白芝麻、黑芝麻、白花生、黑花生、葵花籽、大豆、油菜籽、棉花籽、蓖麻籽和油桐籽的油脂。油样品先用正己烷溶解,然后用甲醇定容,其中正己烷含量为20%(v/v),用Hypersil ODS2 ...
姜波胡文忠刘长建姜爱丽王艳颖高琳
关键词:HPLC植物油维生素A
文献传递
我国热带水果贮运保鲜现状及进展被引量:9
2005年
对我国热带水果的特性及贮运保鲜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并对近年来研发的一些先进保鲜技术和进展进行了介绍。根据国际水果市场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热带水果采后处理、贮运保鲜与国际接轨的对策及措施,并对今后热带水果贮运保鲜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黎贤学胡文忠姜爱丽
关键词:热带水果贮运保鲜
乳酸钙处理对乳酸发酵型辣椒品质的影响
以新鲜红尖椒为试材,分别加入0.25%、0.5%、0.75%3种浓度的乳酸钙,并接种相同浓度的植物乳杆菌进行发酵,用以生产发酵型辣椒酱用原料。发酵条件为:30℃前发酵36h,后转入5℃条件下进行后发酵至60h,研究0h、...
姜爱丽胡文忠吴晓秋陈晨田密霞
关键词:乳酸钙乳酸发酵
文献传递
抗褐变剂对鲜切马铃薯保鲜技术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保鲜剂抗坏血酸、CaC l2对马铃薯的保鲜功能。[方法]用不同配比的保鲜剂浸泡处理马铃薯小块,5℃下贮藏10 d,分别对马铃薯进行褐变强度、硬度值、失重率的测定。[结果]0.5%抗坏血酸+0.3%CaC l2处理贮藏效果最好。[结论]抗坏血酸、CaC l2作为保鲜剂能较好地对鲜切马铃薯进行保鲜。
齐海萍胡文忠姜爱丽田密霞
关键词:抗坏血酸CACL2保鲜剂
茉莉酸甲酯对鲜切甘薯伤害防御反应的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鲜切甘薯伤害防御反应的影响,将甘薯切割成1cm×1cm×1cm的块状,在低浓度(15μmol/L)MeJA和高浓度(150μmol/L)MeJA下贮藏,每隔1d测定自由基清除系统工具酶(POD、CAT、APX、SOD)的活性、膜质过氧化程度、H2O2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MeJA处理的鲜切甘薯可以显著提高CAT、APX、POD和PPO酶活性,抑制H2O2含量增加;SOD活性没有显著变化。高浓度MeJA处理可有效诱导防御反应发生,同时,通过提高自由基清除系统工具酶活性,使膜脂过氧化程度减轻;低浓度MeJA处理效果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150μmol/LMeJA是诱导鲜切甘薯防御反应产生的适宜处理浓度,作为一种新型诱变剂可以应用于鲜切果蔬的生产实践。
郑亚男胡文忠姜爱丽毕阳
关键词:鲜切甘薯茉莉酸甲酯膜质过氧化
水杨酸处理对贮藏软枣猕猴桃果实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以软枣猕猴桃"丰绿"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果实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可有效保持果实原有的颜色和硬度,延缓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的流失,说明水杨酸能有效的延缓软枣猕猴桃的衰老进程。
蔡慧王铭李亚东胡文忠姜爱丽
关键词:软枣猕猴桃贮藏
茉莉酸甲酯和乙烯利对冷藏鲜切南瓜伤害防御响应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以鲜切南瓜为原料,经茉莉酸甲酯(Me JA)和乙烯利处理,于4℃下贮藏,通过分析自由基清除系统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四种工具酶活性以及H2O2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研究Me JA和乙烯利对鲜切南瓜机械伤害胁迫的适应性防御响应。结果表明:Me JA和乙烯利可延缓POD、SOD和APX活性的下降速度,保持CAT活性,同时减少H2O2的积累,显著抑制PPO活性(p<0.05)。茉莉酸甲酯(Me JA)和乙烯利可能通过诱导自由基清除系统工具酶的活性,启动防御反应,乙烯利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
穆师洋胡文忠姜爱丽闫媛媛李晓博白雪
关键词:鲜切南瓜乙烯利茉莉酸甲酯
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对采后红地球葡萄生理代谢及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16
2015年
采用浓度为10、20、40 g/L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对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 L.)浸泡15 min,沥干后放入托盘,用0.1 mm厚的PE膜包装2层,在(5±0.5)℃温度条件下贮藏28 d,研究不同浓度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对采后红地球葡萄品质与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处理能有效抑制红地球葡萄的失重和腐烂,降低果实多酚氧化酶(PPO)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缓总酚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的速率,抑制贮藏初期果实的呼吸强度,延长红地球葡萄的保鲜期。其中较高浓度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40 g/L)在贮藏后期会导致葡萄表皮轻微漂白,而20 g/L浓度处理可使红地球葡萄在(5±0.5)℃下贮藏21 d具有最佳保鲜效果。虽然各浓度焦亚硫酸钠溶液处理均会导致葡萄中总二氧化硫残留量上升,最大浓度处理的SO2残留量为0.63 mg/kg,但远远低于国家标准(50 mg/kg)和美国FDA标准规定的限量(10 mg/kg)。
周泽宁姜爱丽胡文忠潘艳芳安琪琪
关键词:红地球葡萄焦亚硫酸钠浸泡处理生理代谢安全性
抗坏血酸处理抑制李果实冷害作用机理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为寻找减轻李果实冷害的新途径,以新鲜李子为试材,研究李果实经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处理后冷害与酶促褐变机理。结果表明,对照果冷藏12d后,多酚含量和PPO活性都呈现上升趋势,MDA含量和冷害指数开始逐渐提高,说明冷害已经启动。而抗坏血酸处理组延缓了多酚含量的上升趋势,提高了PPO、POD、CAT的活性,外观和内部冷害指数明显降低,SOD活性变化不大。处理1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说明用抗坏血酸处理李果实,从外观上明显抑制了李果实冷害的发生。综合内、外两种冷害指数,只有处理1抑制冷害的效果最好,保持了李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
王艳颖胡文忠田密霞刘程惠姜爱丽
关键词:抗坏血酸冷害酶促褐变
间歇升温对采后香蕉李贮藏中酶促褐变的影响被引量:19
2010年
以香蕉李为试材,研究不同的间歇升温对低温贮藏的李果实酶促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李果实在冷藏20d时启动冷害,多酚含量和PPO活性逐渐下降,冷害指数显著增大,果实正常后熟过程受阻。同时,低温胁迫诱导了SOD活性的增加,而冷害又激发CAT或POD活性的上升,说明受冷害果实的保护酶系统在抵抗逆境胁迫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MDA含量逐渐上升,冷害和褐变程度加剧。而间歇升温提高了SOD、POD和CAT的活性,抑制了活性氧的积累,减弱了膜脂过氧化的程度,延缓了冷害的发生,特别是间歇升温到18℃抑制冷害的效果更好,促进果实逐渐后熟,延迟了果实的衰老进程。而间歇升温到10℃贮藏前期虽然对冷害症状有所缓解,但果实成熟老化速度较快,贮藏后期老化的果实不耐低温贮藏,导致冷害加剧,果实褐变现象严重。
王艳颖胡文忠刘程惠田密霞姜爱丽
关键词:香蕉李贮藏酶促褐变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