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云

作品数:720 被引量:3,456H指数:36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4篇期刊文章
  • 209篇专利
  • 90篇会议论文
  • 9篇学位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2篇建筑科学
  • 38篇天文地球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理学
  • 8篇机械工程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文化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14篇阻尼
  • 178篇阻尼器
  • 175篇耗能
  • 167篇抗震
  • 155篇减震
  • 89篇抗震性
  • 89篇抗震性能
  • 76篇屈曲
  • 76篇建筑
  • 73篇地震
  • 67篇钢管
  • 64篇混凝土
  • 58篇隔震
  • 55篇滞回
  • 42篇耗能减震
  • 41篇有限元
  • 41篇消能减震
  • 39篇装配式
  • 33篇粘弹性阻尼
  • 31篇粘弹性阻尼器

机构

  • 654篇广州大学
  • 35篇华南建设学院
  • 25篇东南大学
  • 2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7篇西安建筑科技...
  • 14篇广东工业大学
  • 13篇天津大学
  • 8篇华南理工大学
  • 6篇同济大学
  • 6篇太原理工大学
  • 5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广东省建筑设...
  • 4篇哈尔滨建筑大...
  • 4篇常州容大结构...
  • 4篇常州容大结构...
  • 3篇广东省建筑科...
  • 3篇华森建筑设计...
  • 3篇广东科学中心
  • 2篇香港大学
  • 2篇广东宇泰制震...

作者

  • 719篇周云
  • 218篇邓雪松
  • 101篇张超
  • 87篇吴从晓
  • 57篇汪大洋
  • 38篇陈麟
  • 33篇石菲
  • 27篇郭阳照
  • 24篇邹征敏
  • 24篇卢德辉
  • 18篇张春梅
  • 17篇阴毅
  • 16篇廖奕发
  • 15篇朱勇
  • 14篇杨冠男
  • 13篇张季超
  • 13篇林绍明
  • 13篇刘季
  • 13篇郭永恒
  • 12篇徐赵东

传媒

  • 54篇土木工程学报
  • 53篇工程抗震与加...
  • 49篇地震工程与工...
  • 40篇建筑结构
  • 28篇建筑结构学报
  • 23篇防灾减灾工程...
  • 22篇世界地震工程
  • 21篇振动与冲击
  • 15篇广州大学学报...
  • 11篇工业建筑
  • 9篇钢结构
  • 9篇工程力学
  • 5篇建筑科学
  • 5篇第五届全国防...
  • 4篇工程抗震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四川建筑科学...
  • 4篇震灾防御技术
  • 4篇第七届全国防...
  • 4篇2010中国...

年份

  • 6篇2024
  • 53篇2023
  • 43篇2022
  • 45篇2021
  • 22篇2020
  • 28篇2019
  • 35篇2018
  • 14篇2017
  • 29篇2016
  • 19篇2015
  • 35篇2014
  • 27篇2013
  • 41篇2012
  • 46篇2011
  • 53篇2010
  • 30篇2009
  • 29篇2008
  • 27篇2007
  • 22篇2006
  • 21篇2005
7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RFD半主动控制系统的时滞与补偿被引量:29
2001年
时滞与补偿是基于磁流变流体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简称MRFD)的半主动控制系统优化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计算实例分析了时间滞后与补偿两种情况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时滞达到1.0s时,MRFD半主动控制系统仍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说明该半主动控制系统是可靠的,其性能要优于完全主动控制系统,并且对时滞补偿以后系统的控制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说明本文所述的时滞补偿方法是有效的。
徐龙河周云李忠献
关键词:半主动控制时间滞后地震反应
填充墙平面外受力性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9
2016年
本文从试验研究与分析研究两方面对填充墙平面外受力性能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介绍了改进填充墙平面外受力性能的主要方法,指出了当前填充墙平面外受力性能研究的不足之处,对今后应着重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提出建议。
陈章彦邓雪松童博罗德章周云
关键词:填充墙受力性能平面外
钢管混凝土减震框架与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对比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设计两榀比例为1:4、梁柱构件尺寸相同的试件:一榀为设置新型三重钢管防屈曲支撑的钢管混凝土减震框架,一榀为普通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对两个试件进行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两种结构的破坏特征、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强度和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和关键点应变等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减震框架结构具有与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相当的承载力,并在变形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对刚度退化和强度退化也有明显的缓解,具有更合理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制,新型三重钢管防屈曲支撑起到良好的耗能减震作用,有效地改善钢管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
任凤鸣周云林绍明张杰标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耗能减震
罕遇地震下消能减震楼梯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PERFORM-3D软件分别对设置消能减震楼梯、滑动楼梯和普通楼梯的框架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1消能减震楼梯削弱梯板在顺梯板方向的等效强支撑效应;2与普通楼梯结构相比,消能减震楼梯结构X向楼层剪力减小,层间位移角和顶点位移相差不大;Y向楼层剪力、层间位移角和顶点位移均减小.与滑动楼梯结构相比,消能减震楼梯结构X向楼层剪力相差不大,层间位移角和顶点位移减小;Y向楼层剪力除底层外,其余楼层基本相同,层间位移角和顶点位移减小;3消能减震楼梯结构楼梯间构件损伤程度小于普通楼梯结构和滑动楼梯结构.
周云林松伟卢德辉石菲
关键词:楼梯抗震性能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风设计理论框架被引量:17
2009年
提出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风设计理论框架,将风压强度划分为4个设计风压等级(弱风压、中风压、强风压及超强风压),将人体振动舒适度划分为6个等级(无振感、轻微振感、中等振感、烦恼、非常烦恼和无法忍受)、三种振动水平(与人的舒适感相关的振动水平、与人正常工作和操作有关的振动水平、与人的生理健康直接相关的振动水平)。结合不同类别建筑物的性能需求及人体振动舒适度的要求,将结构风振性能水准划分为4种状态(性能健康、性能亚健康、性能病态及性能丧失),将结构风振性能目标划分为5个等级(A、B、C、D、E)。提出了结构抗风概念设计与计算分析的一般原则,给出了结构性能抗风安全性评价及社会经济评价基本内容的建议。
周云汪大洋陈小兵
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4
2013年
通过对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空框架和普通砌体填充墙框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比研究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滞回性能、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延性、刚度退化、耗能性能和破坏特征等。结果表明:阻尼砌体填充墙通过砌体单元往复剪切阻尼层参与结构的滞回耗能,具有良好的耗能效果,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在0.1以上;阻尼砌体填充墙能为框架提供一定的抗侧力和抗侧刚度,但其对框架提供的抗侧刚度和约束效应较普通砌体填充墙大为削弱,避免了框架柱产生剪切破坏;阻尼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承载力衰减速率和刚度退化速率明显较普通填充墙框架结构缓慢,极限层间位移角与空框架的基本相同,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变形能力。
周云郭阳照杨冠男廖奕发
关键词: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
摩擦阻尼填充墙简易摩擦层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设计了5种用于摩擦阻尼填充墙的简易摩擦层,并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沥青砂摩擦层的剪切变形能力较强,但滞回耗能性能稳定性差;2苯丙乳液聚丙烯砂浆、苯丙乳液橡胶粉砂浆和乳化沥青橡胶粉砂浆摩擦层与低强度未改性砂浆摩擦层的滑动摩擦力相差不大,滞回环呈矩形,滞回性能稳定,剪切变形能力和耗能性能相当,聚合物纤维的掺入对提高摩擦层剪切变形能力和滞回耗能性能的效果不明显;3建议采用低强度砂浆构筑摩擦阻尼填充墙的摩擦层。
周云廖奕发郭阳照杨冠男杨驰
关键词:拟静力试验
基于GA优化理论的高层结构风振控制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高层结构风振控制的优化分析技术是结构风工程中一个至今尚未得到合理有效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高层结构的风致振动问题,采用减振控制技术,引入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简称GA)理论对其进行参数优化分析。以结构优化中的遗传算法理论为基础,采用结构风效应的频域分析法建立6种不同的GA目标函数,编制相应的优化分析程序,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不同目标函数下阻尼分布的优化效果。研究表明GA优化理论能依据结构的具体动力响应在结构层间合理分配阻尼系数,充分发挥阻尼器的耗能性能,且在总黏滞阻尼系数相同的情况下,可减小结构最大层间侧移和顶层加速度响应的最大幅度分别为27.6%和30.1%,证明了所提优化理论对结构风振控制优化分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参考价值。
汪大洋周云
关键词:高层结构风振控制黏滞阻尼器
房地产项目高周转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JM房地产公司住宅项目为例
周云
一种地铁周边建筑利用支护结构的空沟减振装置及设计方法
本发明涉及振动及噪声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地铁周边建筑利用支护结构的空沟减振装置及设计方法,该装置包括结构底板转换层,结构底板转换层与支护结构连接,所述结构底板转换层顶部设置有地下室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剪力墙结构靠近地铁隧道...
周云梁秋河卢梓聪梁晓遥康佳州李钧睿
共7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