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学鹤

作品数:9 被引量:10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遥感
  • 2篇氮沉降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碳收支
  • 2篇陆地生态
  • 2篇陆地生态系统
  • 1篇稻叶
  • 1篇低碳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典范对应分析
  • 1篇信息系统
  • 1篇遥感反演
  • 1篇遥感估算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含量
  • 1篇叶片
  • 1篇叶片叶绿素
  • 1篇叶片叶绿素含...

机构

  • 9篇南京大学
  • 1篇滁州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9篇卢学鹤
  • 7篇张秀英
  • 3篇金佳鑫
  • 3篇江洪
  • 2篇钟太洋
  • 2篇黄贤金
  • 2篇王颖
  • 1篇居为民
  • 1篇张林静
  • 1篇刘芳
  • 1篇朱阿兴
  • 1篇彭威
  • 1篇陈逸
  • 1篇徐建辉
  • 1篇程敏
  • 1篇陈书林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遥感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物种分布模型评价土壤因子对我国毛竹潜在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基于单类别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物种分布模型,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候情景模式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的全球土壤数据,模拟1981-2099年我国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的潜在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比较考虑土壤因子前后模拟结果的差异,旨在探究土壤因子对毛竹潜在空间分布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仅以气候因子为模拟变量和同时考虑气候与土壤因子为模拟变量的毛竹潜在空间分布模拟均具有较高精度,毛竹潜在分布区表现为面积增加并向北扩张。模拟因子重要性分析表明表征温暖程度的气候因子在毛竹潜在分布模拟中起主导作用,而表征土壤质地和酸碱性的土壤因子以限制性作用为主。同时考虑气候与土壤因子的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模拟效率,且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模式下毛竹潜在分布区面积增幅与向北迁移幅度均小于仅使用气候因子的模拟,表明土壤要素对毛竹潜在分布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该结果对现在的毛竹潜在分布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金佳鑫江洪彭威张林静卢学鹤徐建辉张秀英王颖
关键词:气候变化毛竹土壤
多源卫星遥感的华北平原大气NO_2浓度时空变化被引量:18
2018年
为探讨1996年以来华北平原对流层NO_2柱浓度变化的空间特征,基于GOME、SCIAMACHY和OMI卫星传感器的监测数据,以SCIAMACHY的NO_2柱浓度为基准,根据建立的GOME和SCIAMACHY,SCIAMACHY和OMI之间的相关关系,校正GOME和OMI监测的NO_2数据;利用线性正弦曲线模型拟合方法研究1996年—2016年长时间序列华北平原对流层NO_2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华北平原对流层NO_2浓度自1996年开始持续上升,到2011年达到最高值,然后呈现下降趋势。该变化趋势主要受经济发展和环保政策的双重影响。1996年—2011年,NO_2柱浓度高值区分布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唐山市和保定市、山东德州市和济南市、安徽滁州市以及江苏南京市、常州市和无锡市,并且具有较高增长率;2012年—2016年NO_2柱浓度平均值远高于1996年—2011年NO_2柱浓度平均值,高值地区范围扩大,分布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但华北平原地区NO_2柱浓度均呈现负增长,表明"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大气环保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对流层NO_2柱浓度可以反映典型环保事件如北京奥运会、国庆阅兵和南京青奥会时期大气环保政策的实施效果。
章吴婷张秀英刘磊赵丽敏卢学鹤
关键词:华北平原多源遥感
基于ArcEngine的海域定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
2015年
海域定级是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将同一类型用海划分为不同级别,是海域管理最基础性的工作,对于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海岸带资源至关重要。本研究以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平台,采用C语言,结合嵌入式ArcEngine组件库,集成设计实现海洋领域具有较高专业性和实用性的海域定级系统。该系统采用海洋公益领域专家制定的指标体系,通过数据的管理、集成和分析,实现了海域定级相关方面的功能。该系统将海域定级原理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相结合,为海域基层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海岸带资源科学有效管理提供了依据。
程敏张秀英陈书林卢学鹤钟太洋
关键词:ARCENGINEINFORMATION
氮沉降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影响的IBIS模型模拟
自20世纪以来,人类活动的持续加强导致化石燃料的消耗量不断上升,而化石燃料中含有丰富的氮素。燃烧使化石燃料中封存的氮素重新进入了大气圈通过沉降的方式进入生态系统。大气氮沉降已经在过去的100多年中显著增加,并有可能在未来...
卢学鹤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氮沉降IBIS模型
文献传递
基于遥感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优化生态地理分区——以中国区域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选取适当生态地理边界对遥感影像进行分割,降低分区单元内土地覆盖复杂程度,可有效提高遥感土地覆盖分类精度.本研究将气象、高程、土壤等环境数据与季节性植被遥感信息相结合,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和k均值聚类等进行生态地理分区的划分,旨在提出适用于区域遥感地表分类的生态地理分区方案.以我国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季节性植被遥感信息与CCA相结合,能够有效筛选出区域生物地理格局主导环境因子,可将这些主导因子作为生态地理分区的区划指标.本研究中,温度要素是我国生物地理格局的主导驱动力,水分要素次之.以MODIS MCDl2C1(2005年)和GlobCover(2004~2006年)全球土地覆盖分类产品来评价生态地理分区内土地覆盖复杂程度,结果表明,本研究的生态地理分区在土地覆盖类型均数、主要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比例以及主、次要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比例之和等方面,均优于已有研究结果,且主、次要土地覆盖类型的植物物种和性状特征差异比较明显,表明利用表征植被季节特征的环境主导因子进行生态地理区划,可以有效降低生态地理分区内地表覆盖复杂程度,更利于地表覆盖遥感分类.
金佳鑫王颖江洪孔艳卢学鹤张秀英
关键词:遥感典范对应分析K均值聚类
面向碳中和的中国低碳国土开发利用被引量:56
2021年
基于IPAT和IBIS模型在预测人为碳排放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可行性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承载的碳汇分布。2060年我国人为碳排放预计为0.86 Pg C yr^(-1);IPCC报告中RCP 2.6和RCP 6.0情景的陆地生态系统分别中和33%和38%的人为碳排放。2060年林地、草地、耕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主要贡献者,占93%;与2030年比,在RCP 2.6情景下林地和草地的碳汇贡献分别下降10%和8%,而耕地上升18%;RCP 6.0情景下林地和草地的贡献分别下降7%和2%,而耕地上升4%。但若按2051—2060年间两种情景下的最高年份(2055年)的碳汇计,则分别可以中和65%、82%的人为碳排放。据此,提出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应以碳承载力为基础,聚焦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和建设用地开发规模,对土地利用转变进行严格管控,探索制订土地利用碳排放标准。
黄贤金张秀英张秀英王佩玉卢学鹤蒋昀辰刘泽淼汪振朱阿兴
氮沉降与LUCC的关系及其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21世纪以来,大气氮沉降的显著增加和土地覆盖的迅速变化是影响中国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两个重要因素.但当前针对氮沉降增加与土地覆盖变化耦合关系的研究较少,同时这种耦合关系对生态系统碳收支产生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卫星遥感估算的大气氮沉降数据和GlobeLand30土地覆盖变化数据,评估了土地覆盖变化对大气氮沉降总量的影响,并结合陆地生态系统模型,定量估算了由于土地覆盖变化造成的大气氮沉降改变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土地覆盖变化的整体特点减缓了大气氮沉降的增加.2000~2010年,中国大气氮沉降平均增加了0.35TgNa^(-1)(Tg=1012g),由于土地覆盖的变化使大气氮沉降少增加了0.21GgNa^(-1)(Gg=10~9g).在典型的土地覆盖变化类型中,森林向草灌和农田的转变使氮沉降增加速率显著上升,而农田向草灌和森林的转变则使氮沉降增加速率下降.中国土地覆盖变化造成的大气氮沉降增加量的减少对碳收支影响有限,仅使陆地生态系统NPP和NEP分别少增加了0.7GgCa^(-1)和0.4GgCa^(-1).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氮沉降和土地覆盖变化的耦合关系对中国碳收支的影响具有借鉴意义.
卢学鹤江洪张秀英金佳鑫
关键词:氮沉降土地覆盖变化碳收支遥感估算
基于Sentinel-2卫星数据的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反演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叶绿素含量是评价农作物健康状况、生产能力和环境胁迫的重要指标,实时、快速、准确获取农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对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是获取区域和全球农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有效途径,但已有的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遥感反演研究未充分考虑下垫面背景的干扰,影响了反演精度。为此,以Sentinel-2遥感卫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典型水稻田的观测数据,使用PROSAIL辐射传输模型建立了水稻田叶片叶绿素含量反演查找表,评估了利用绿光波段和不同红边波段构建的叶绿素指数(CI)和两个不同红边波段构建的Zarco and Miller指数(ZM)反演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差异,引入G(Greenness index)指数减小背景干扰对叶片叶绿含量反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不同波段构建的光谱指数反演的叶片叶绿素含量精度存在差异,其中CI_(740)(R^(2)=0.79,RMSE=9.02μg·cm^(-2))反演精度最高,其次为ZM(R^(2)=0.71,RMSE=10.53μg·cm^(-2))、CI_(705)(R^(2)=0.69,RMSE=9.17μg·cm^(-2))和CI_(783)(R^(2)=0.67,RMSE=10.84μg·cm^(-2));(2)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反演结果受背景影响明显,特别在水稻生长早期,由于背景干扰较大,反演结果明显偏低[平均相对误差(MRE)为-18.87%~-31.94%];(3)引入G指数构建的CI/G和ZM/G可以有效消除背景的影响,提高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反演精度(MRE为8.11%~18.11%)。结果对提高水稻不同叶面积指数水平下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遥感反演精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杨旭卢学鹤石晶明李晶居为民
关键词:叶片叶绿素含量遥感反演
土地资源节约利用与环境友好一体化评价方法
本发明由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11006)资助完成。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地资源节约利用与环境友好一体化评价方法,按照城镇建设用地节约利用、城镇建设用地环境友好,农村居民点土地节约利用、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环境...
钟太洋卢学鹤黄贤金陈逸李褘於冉汤淯媚赵泽慧高燕语刘芳范树平张秀英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