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佳鑫

作品数:9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气候
  • 4篇气候变化
  • 3篇物候
  • 2篇酸胁迫
  • 2篇胁迫
  • 2篇NDVI
  • 1篇氮沉降
  • 1篇地理分区
  • 1篇典范对应分析
  • 1篇冬小麦
  • 1篇遥感
  • 1篇遥感估算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物候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中国生态
  • 1篇森林植被
  • 1篇生产力
  • 1篇生态
  • 1篇生物圈

机构

  • 9篇南京大学
  • 5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滁州学院

作者

  • 9篇金佳鑫
  • 8篇江洪
  • 7篇张秀英
  • 3篇卢学鹤
  • 2篇李新会
  • 2篇程敏
  • 2篇王颖
  • 1篇王跃启
  • 1篇肖钟湧
  • 1篇张林静
  • 1篇张小敏
  • 1篇孔艳
  • 1篇程苗苗
  • 1篇彭威
  • 1篇马元丹
  • 1篇徐建辉

传媒

  • 2篇遥感信息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IGBP样带研究气候变化胁迫下生态系统物候和生产力的变化特征
全球变暖已是当今最重要的气候变化议题之一。为全面、准确地理解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提出了陆地样带方法,用于研究大气成分、气候、人类活动和其他环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
金佳鑫
关键词:生产力气候变化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基于物种分布模型评价土壤因子对我国毛竹潜在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基于单类别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物种分布模型,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候情景模式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的全球土壤数据,模拟1981-2099年我国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的潜在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比较考虑土壤因子前后模拟结果的差异,旨在探究土壤因子对毛竹潜在空间分布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仅以气候因子为模拟变量和同时考虑气候与土壤因子为模拟变量的毛竹潜在空间分布模拟均具有较高精度,毛竹潜在分布区表现为面积增加并向北扩张。模拟因子重要性分析表明表征温暖程度的气候因子在毛竹潜在分布模拟中起主导作用,而表征土壤质地和酸碱性的土壤因子以限制性作用为主。同时考虑气候与土壤因子的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模拟效率,且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模式下毛竹潜在分布区面积增幅与向北迁移幅度均小于仅使用气候因子的模拟,表明土壤要素对毛竹潜在分布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该结果对现在的毛竹潜在分布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金佳鑫江洪彭威张林静卢学鹤徐建辉张秀英王颖
关键词:气候变化毛竹土壤
利用遥感监测长江三角洲森林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4
2011年
植物的物候与气候等环境因素息息相关,是指示气候与自然环境变化对生态影响的重要指标。目前,气候变暖日益为人所关注,使用遥感技术研究植物物候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监测人口密度高和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可以揭示区域热环境变化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本研究选取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区域,使用SPOT卫星VGT传感器的长时间NDVI数据序列,对经济发达区域森林植被的NDVI序列进行非对称性高斯函数拟合法平滑处理,并提取与研究其物候特征,发现①NDVI与气温具有较强相关性,随气候变暖,森林植被NDVI年均值有增加趋势;②森林植被生长活跃期起始日期提前,终止日期延后,时长有明显的延长趋势,生长活跃期内NDVI有所增加;③森林植被NDVI极大值与极小值出现日期均明显提前,NDVI极大值有增大趋势,而极小值呈下降趋势,年内极差增加,NDVI增长期缩短,衰落期延长;④森林植被在春、夏两季NDVI均值有所增长,秋季无明显变化,冬季略有降低。
金佳鑫江洪张秀英王跃启
关键词:物候气候变化森林植被长江三角洲NDVI
水稻对酸胁迫的高光谱响应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利用高光谱技术对硝酸型和硫酸型酸雨对水稻的胁迫情况进行监测和研究。首先利用ASD光谱仪测量硫酸型和硝酸型酸雨pH为2.5、4.0和5.6三个梯度胁迫下水稻叶片光谱反射率,数据预处理后再利用显著性差异分析提取差异显著波段;并对具有物理意义的波段提取主成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酸胁迫下水稻叶片的高光谱响应机理。研究表明:在硝酸型酸雨胁迫下,pH4.0与pH5.6光谱相比,反射率明显更高,而pH2.5比pH4.0光谱相比反射率低,但是较pH5.6光谱高;在硫酸型酸雨胁迫下,pH4.0与pH5.6光谱相比,反射率下降明显,pH2.5与pH4.0光谱相比反射率更高,与pH5.6光谱保持持平。通过C5数据挖掘技术,发现蓝区对水稻的酸胁迫反应最敏感,可以指示受酸胁迫的情况。
李新会张秀英江洪金佳鑫
关键词:酸胁迫水稻决策树
基于遥感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优化生态地理分区——以中国区域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选取适当生态地理边界对遥感影像进行分割,降低分区单元内土地覆盖复杂程度,可有效提高遥感土地覆盖分类精度.本研究将气象、高程、土壤等环境数据与季节性植被遥感信息相结合,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和k均值聚类等进行生态地理分区的划分,旨在提出适用于区域遥感地表分类的生态地理分区方案.以我国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季节性植被遥感信息与CCA相结合,能够有效筛选出区域生物地理格局主导环境因子,可将这些主导因子作为生态地理分区的区划指标.本研究中,温度要素是我国生物地理格局的主导驱动力,水分要素次之.以MODIS MCDl2C1(2005年)和GlobCover(2004~2006年)全球土地覆盖分类产品来评价生态地理分区内土地覆盖复杂程度,结果表明,本研究的生态地理分区在土地覆盖类型均数、主要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比例以及主、次要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比例之和等方面,均优于已有研究结果,且主、次要土地覆盖类型的植物物种和性状特征差异比较明显,表明利用表征植被季节特征的环境主导因子进行生态地理区划,可以有效降低生态地理分区内地表覆盖复杂程度,更利于地表覆盖遥感分类.
金佳鑫王颖江洪孔艳卢学鹤张秀英
关键词:遥感典范对应分析K均值聚类
香樟受酸胁迫影响的高光谱诊断模型被引量:2
2017年
高光谱作为快速、无损诊断技术,在植物胁迫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因为硫和氮的施肥作用,植物对酸雨的响应表现出比其他胁迫更加复杂的模式。基于高光谱技术对香樟受四个酸雨梯度(pH5.6,pH 4.5,pH 3.0,pH 2.0)影响的叶片光谱进行了419天的监测,以探讨不同酸雨梯度对香樟影响的时间拐点。首先对16期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异常值;然后基于光谱差值(对照组pH 5.6与其他酸雨梯度处理下的叶片光谱差)随着喷酸时间的变化,寻找典型波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香樟在酸雨处理下的光谱响应模型。主要结论如下:反映香樟受酸雨影响的典型波段主要集中在470~520和565~700nm,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蓝边差值指数和黄边差值指数。低(pH 4.5)、中(pH 3.0)浓度的酸雨对香樟生长均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时间拐点分别发生在喷酸的第100天和50天左右;高浓度酸雨(pH 2.0)从喷酸初期就表现出抑制香樟生长,且随着喷酸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研究表明,长时间序列的高光谱信息可以指示不同强度的酸雨对植物的促进和胁迫作用,以及由促进到胁迫的时间拐点;该研究也为基于卫星遥感监测区域尺度植物受酸胁迫提供了借鉴,同时为相关部门制定酸雨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新会张秀英马元丹金佳鑫程敏张小敏江洪
关键词:酸雨香樟
基于Holdridge和CCA分析的中国生态地理分区的比较被引量:11
2013年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中国自然地理要素与生态地理区域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采用全国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及遥感植被指数等数据,综合分析中国范围生态地理区域的分异规律,制订了生态地理分区的初步方案,并建立了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基于Holdridge模型和CCA分析划分中国生态地理分区,建立了分区的指标体系,得到中国生态分区的大致界线,初步总结了各生态地理分区的地形、植被、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完成对中国区域生态地理分区的划分。基于CCA分析的生态地理的分区,不仅结合自然区划和生态地理两种方法,而且加入了生态群落和遥感数据的综合应用。结果显示,由于受到模型适用性及数据误差的原因,基于CCA分析的结果比Holdridge模型的结果更合理一些。
孔艳江洪张秀英金佳鑫肖钟湧程苗苗
关键词:CCA分析指标体系
氮沉降与LUCC的关系及其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21世纪以来,大气氮沉降的显著增加和土地覆盖的迅速变化是影响中国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两个重要因素.但当前针对氮沉降增加与土地覆盖变化耦合关系的研究较少,同时这种耦合关系对生态系统碳收支产生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卫星遥感估算的大气氮沉降数据和GlobeLand30土地覆盖变化数据,评估了土地覆盖变化对大气氮沉降总量的影响,并结合陆地生态系统模型,定量估算了由于土地覆盖变化造成的大气氮沉降改变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土地覆盖变化的整体特点减缓了大气氮沉降的增加.2000~2010年,中国大气氮沉降平均增加了0.35TgNa^(-1)(Tg=1012g),由于土地覆盖的变化使大气氮沉降少增加了0.21GgNa^(-1)(Gg=10~9g).在典型的土地覆盖变化类型中,森林向草灌和农田的转变使氮沉降增加速率显著上升,而农田向草灌和森林的转变则使氮沉降增加速率下降.中国土地覆盖变化造成的大气氮沉降增加量的减少对碳收支影响有限,仅使陆地生态系统NPP和NEP分别少增加了0.7GgCa^(-1)和0.4GgCa^(-1).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氮沉降和土地覆盖变化的耦合关系对中国碳收支的影响具有借鉴意义.
卢学鹤江洪张秀英金佳鑫
关键词:氮沉降土地覆盖变化碳收支遥感估算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对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我国是农业大国,冬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研究其物候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对其产量的影响是研究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生产影响的重要内容。以黄淮海地区5个省(市)为研究区域,利用1999—2015年SPOT VGT/NDVI数据提取出冬小麦主要生育物候期(返青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时空分布信息,分析气候变化对于冬小麦物候的影响以及物候变化与冬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小麦返青期与气候数据之间并无明显相关性,而抽穗期和成熟期与3月份气温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冬小麦产量与这2个物候期关系密切,抽穗期至成熟期时间段的长短与冬小麦产量极显著相关。
王瑞峥江洪金佳鑫程敏
关键词:冬小麦气候变化NDVI物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