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盛敏
-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丰台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08年
- 刘盛敏朱光发梁瑛
-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重症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病房免疫功能缺陷
-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原因探讨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产生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原因。方法选取66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中青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观察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为74.24%,恶心、呕吐、神志改变45.45%,病变累积双侧30.30%,胸腔积液18.18%,自动出院及死亡10.6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27%,13.63%,13.63%,4.54%和0.00%;观察组发热、咳嗽比例为77.27%,治愈率88.00%,均低于对照组的90.91%和1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入院时平均体温(37.47±0.24)℃,低于对照组的(38.13±0.19)℃;白细胞水平(7.55±3.38)×109/L,低于对照组的(11.23±2.43)×109/L;平均住院日(19.13±3.56)d,长于对照组的(12.32±2.4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长期使用抗生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及长期使用激素是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点不典型,预后较差。临床工作中应针对致病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治疗。
- 刘盛敏周秀梅
- 关键词:肺炎社区获得性感染
- 血浆(1,3)-β-D-葡聚糖对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评价(1,3)-β-D-葡聚糖(BG)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I)的诊断价值,探讨其最佳诊断界值。方法:2007年12月至2009年1月对北京安贞医院各ICU病房怀疑IFI的45例危重症患者的血浆标本,进行(1,3)-β-D-葡聚糖浓度检测(G实验)。筛选出23例确定诊断和临床诊断的IFI患者,设为IFI组;16例真菌口腔定植者或非IFI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1.IFI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的中位数为30.37 ng/L(范围5.0~225.7 ng/L),对照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的中位数为5.0 ng/L(范围5.0~78.7 ng/L),经2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2组(1,3)-β-D-葡聚糖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F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诊断IF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P=0.0001),95%的置信区间为0.712~0.992。以14.02 ng/L为诊断阈值,敏感性和特异性较理想。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计值(PPV)和阴性预计值(NPV)分别是82.6%、87.5%、90.4%和77.8%,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88(P=0.001)。结论:G试验可以作为ICU中IFI的诊断方法之一。以14.02 ng/L为诊断界值时有较理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刘盛敏梁瑛
-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重症监护病房
- 自主型病例分享带教模式在呼吸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 2021年
- 探讨本科生自主型病例分享带教模式在呼吸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实习的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病例分享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结果:实验组的辅助检查判读、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实验组的学生赞同病例分享教学模式,可快速有效提升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书写能力。结论:病例分享更有助于启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易于学生掌握临床技能。
- 周秀梅刘珊珊刘盛敏刘健群姜晶
- 成人支原体肺炎与链球菌肺炎患者CT影像学比较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 分析成人支原体肺炎与链球菌肺炎的不同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5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45例链球菌肺炎患者的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特征符合既往文献报道.支原体组CT影像特征表现多样化,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磨玻璃影、中央小叶型结节影像特点的患者比较集中,其中,支气管壁增厚49例(94.0%,49/52)、磨玻璃影47例(90.4%,47/52)和中央小叶型结节影45例(86.5%,45/52),另外肺实变影28例(53.8%,28/52),胸腔积液11例(21.2%,11/52).结论 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CT影像表现多样,但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刘盛敏周秀梅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 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肺隐球菌病一例分析
- 2021年
- 提高临床医师对慢性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认识。方法:对一例在我科诊治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咳嗽半年,加重伴咳痰2月”入院,胸部CT示慢性进展右下肺团片影,行经皮肺穿刺(右肺下叶基底段):轻度慢性炎细胞浸润,局灶纤维母细胞增生。血清隐球菌抗原检测阳性。诊断肺部隐球菌病,予“氟康唑”治疗后,肺部病灶明显吸收。结论:慢性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误治,其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新型隐球菌抗原检测对播散性隐球菌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周秀梅刘盛敏姜晶
- 关键词:原发性肺隐球菌病
- 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肺功能及高分辨CT的特征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PFE)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和高分辨CT(HRCT)的特征;分析肺纤维化和肺气肿的程度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随机临床病例对照研究。CPFE患者40例,COPD患者8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特征及肺功能等,探讨CPFE肺纤维化和肺气肿的程度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0例CPFE患者,年龄(71.8±8.1)岁,男33例,有吸烟史者36例。病程6个月至15年。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34例)、呼吸困难(32例)及双下肺部爆裂音(23例)。与COPD患者比较,CPFE患者Pa02降低(t=-2.016,P〈0.05)。与COPD患者比较,CPFE患者FEVl%pred[(72.7±20.0)%VS(53.8±15.6)%,t=5.687,P〈0.01]和FEV1/FVC[(70.4±15.8)%VS(54.3±10.7)%,t=6.590,P〈0.01]增高,RV%pred[(106.8±51.8)%VS(177.6±72.9)%,t=-5.484,Pd0.01]、TLc%pred[(90.1±22.5)%VS(135.4±86.2)%,t=-3.228,P〈0.01]和D1CO%pred[(43.6±19.4)%VS(63.5±16.1)%,t=-5.900,P〈0.01]降低;VC%pred和FVC%pred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76、0.450,P值均〉0.05)。CPFE患者胸部HRCT的主要表现为同时存在以双上肺野为主的肺气肿和双下肺野为主的肺间质改变。肺气肿表现为小叶中心型肺气肿(87.5%)、旁间隔型肺气肿(27.5%)、全小叶型肺气肿(10.0%)和肺大疱(35.0%)。肺间质改变为网格影97.5%,磨玻璃影55.0%,蜂窝肺37.5%。调整性别、年龄和吸烟混杂因素后,肺纤维化程度与D。CO%pred相关(P〈0.01),肺气肿严重程度与DLCO%pred和FEV1/FVC相关(P〈0.05)。结论CPFE多发生在男性吸烟者,肺通气功能受损较轻,而弥散功能显著下降。HRCT是CPFE诊断的主要依据。HRCT显示肺纤维化和肺气肿严重者肺弥散�
- 刘健群姜晶孟翠弟刘盛敏周秀梅关春爽
- 关键词:肺纤维化肺气肿呼吸功能试验高分辨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