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昭洪

作品数:24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人胎
  • 5篇神经损伤
  • 5篇坐骨
  • 5篇坐骨神经
  • 5篇坐骨神经损伤
  • 5篇免疫
  • 5篇大鼠坐骨神经
  • 4篇神经元
  • 4篇大鼠坐骨神经...
  • 4篇BFGF
  • 3篇动脉
  • 3篇灶性
  • 3篇灶性脑缺血
  • 3篇视皮质
  • 3篇皮质
  • 3篇缺血
  • 3篇细胞
  • 3篇细胞化学
  • 3篇免疫细胞
  • 3篇免疫细胞化学

机构

  • 23篇暨南大学
  • 3篇广东药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吉林医学院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体育学...

作者

  • 24篇黎昭洪
  • 21篇杜韵璜
  • 6篇沈宏友
  • 5篇吕来清
  • 4篇宿宝贵
  • 3篇张家珍
  • 3篇刘建华
  • 3篇沈宝林
  • 3篇柏志全
  • 2篇潘滔
  • 2篇王子栋
  • 2篇陈惠恩
  • 2篇王丹平
  • 1篇付跃高
  • 1篇韩辉
  • 1篇傅跃高
  • 1篇刘晓光
  • 1篇王怀经

传媒

  • 8篇暨南大学学报...
  • 5篇广东解剖学通...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2篇解剖学研究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广州医药
  • 1篇解放军医学高...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 5篇1990
  • 1篇198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胎孤束核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及其纤维的分布
1990年
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技术,研究生长抑素(Somatostatin,简称SOM)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及其纤维在人胎孤束核的分布。结果表明:SOM样神经元在人胎孤束核各亚核均有分布,以背内侧亚核细胞密度最高(642个/m^2)。在不同平面,则以闩平面细胞密度最高(635个/m^2)。SOM样神经元多为中小型(细胞长轴径5~20μm),胞体多呈棱形和卵圆形。SOM样神经纤维在人胎孤束核内分布密集,交织成网。
黎昭洪潘滔杜韵璜罗治寰
关键词:人胎孤束核生长抑素免疫反应
人胎视皮质17区血管活性肠肽样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及个体发育被引量:2
1990年
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人胎(19—38周,共26例)视皮质17区含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及发育。结果证明该区含VIP神经元在受精龄第21周开始出现微弱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皮质Ⅰ—Ⅵ层均可见,但以深层Ⅴ—Ⅵ层明显,以后在Ⅱ—Ⅳ层明显增多。而且主要分布在Ⅱ—Ⅵ层。含VIP神经元有双极和多极两种,大部分是双极神经元。阳性神经元刚出现时突起短,随胎龄增长突起延长并分支。第Ⅵ层阳性神经元刚出现时胞体小,随胎龄增长(从24—38周),胞体体积明显增大,而核的比例变小。除第Ⅳ层阳性双极神经元在单位面积内的数目从36—38周有所下降外,该层阳性多极神经元数目及其他层(Ⅱ、Ⅲ、Ⅴ、Ⅵ层)阳性神经元数从24周到38周变化不明显。
钟渭杜韵璜黎昭洪罗治寰陈惠恩
关键词:血管活性肠肽视皮质神经元
部分回结肠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
1990年
本文根据门脉系的解剖生理学特点,设计了部分回结肠切除术用以治疗门脉高压症。通过对8只猫的实验观察,表明该术式能有效地降低自由门脉压,缓解门脉压高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脉最大灌注压.本文还将该术式与断流术、分流术进行了比较、讨论。
潘滔黎昭洪杜韵璜罗治寰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
人胎基底动脉肽能神经的支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
1990年
以16例24周龄至38周龄死亡人胎的基底动脉作材料,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ABC法和PAP法)研究某些肽能神经纤维的分布。于光镜下观察到基底动脉壁的外膜中存在血管活性肠肽(VIP)样、P物质(SP)样和生长抑素(SOM)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这些神经纤维呈树枝样、爪样、索条样或点状,有些集合成束。在靠近中膜的外弹性膜附近,神经纤维较为密集。但中膜及内膜未发现神经纤维。不同周龄胎儿的基底动脉壁中,此三种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的分布区域和型式无明显差异。
杜韵璜黎昭洪罗治寰谢兆诚
关键词:基底动脉血管活性肠肽
缓激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区的分布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缓激肽 (BK)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区的分布。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缓激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分布。结果 脑缺血 3h后 ,大鼠损伤侧MCA分布区的神经细胞中 ,发现BK样免疫阳性反应物 ;而正常大鼠MCA供血区的神经细胞内未见有BK样免疫阳性反应物。结论 正常大鼠MCA分布区的神经细胞内不存在或存在非常少的BK ,但在缺血性损伤后 ,神经细胞内出现较多的Bk。
沈宝林沈宏友杜韵璜黎昭洪
关键词:缓激肽局灶性脑缺血脑水肿形态学免疫细胞化学
多媒体局部解剖学光盘教材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6
2000年
吕来清宿宝贵张家珍杜韵璜黎昭洪
关键词:局部解剖学多媒体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急性期激肽原在脊髓前角的变化规律被引量:2
1998年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仪,研究了激肽原在腰骶髓及L4~L6脊神经节的分布,以及坐骨神经切断后,其在相应的前角运动神经元的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激肽原分布于L4~L6脊神经节及腰骶髓灰质的第Ⅱ,Ⅲ,Ⅳ,Ⅸ层神经元及脊髓白质的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在神经损伤后,相应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激肽原相对含量,在损伤后第15h是减少的。以后逐渐增多,到损伤后24h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在第48h,72h,其含量明显超过对照组。
沈宏友杜韵璜黎昭洪
关键词:脊髓前角坐骨神经损伤
肾上腺器官内淋巴管比较解剖学研究
1997年
采用墨汁硝酸银水溶液局部动脉灌注方法,对人胎儿和犬、大鼠、牛、家兔肾上腺(总计100例)器官内淋巴管的分布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观察结果表明,(1)人胎儿和牛、犬肾上腺器官内淋巴管的分布相同。在肾上腺被膜内和腺体内的中央静脉周围,存在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家兔和大鼠肾上腺器官内淋巴管较少,仅在肾上腺的被膜内观察到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表明肾上腺器官内淋巴管的分布存在种属间差异。(2)肾上腺器官淋巴管的分布与器官内的结缔组织含量关系密切。(3)肾上腺器官内淋巴管的分布与其它实质性器官内淋巴管的分布规律相同,即存在于被膜内和腺体内的结缔组织间隔内。
吕来清王怀经宿宝贵黎昭洪
关键词:肾上腺比较解剖学
小腿神经肌支自身比例定位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1997年
目的:为小腿创伤修复及肌瓣移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解剖剥离测量方法,对36具(共72侧)成人下肢标本的胫神经及腓总神经肌支进行自身比例定位研究。结果:①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以2支型出现率最多;②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集中于小腿的1段和2段;③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发出的各肌支进入各肌的区位,均有倾向于以神经干为轴心近距离分布的规律。结论:确定了腓总神经和胫神经肌支的危险区段和危险区位。讨论了有利于开展带神经血管蒂肌瓣移植的肌支类型。
吕来清宿宝贵斯恒张家珍韩辉杜韵璜黎昭洪
关键词:小腿胫神经肌支形态学
bFGF对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1998年
利用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观察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SD成年大鼠40只,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钳夹损伤大鼠坐骨神经。在实验组损伤侧受损的神经周围放入浸有bFGF的明胶海绵,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浸泡海绵置于受损神经处。以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为正常自身空白对照。术后隔日一次向损伤侧腓肠肌肌注bFGF,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3、4、5周分别对每只大鼠进行心脏灌注固定,切取脊髓腰4~6节段,恒冷箱冷冻切片,Nisl染色,观察脊髓前角运动元的形态,计算其数目,将损伤侧与正常侧比较,将bFGF治疗组与非治疗组作比较,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3、4、5周治疗组的损伤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均大于对照组,且统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bFGF对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所导致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死亡有保护作用,也许可能成为运动神经元新的神经营养因子。
刘建华黎昭洪杜韵璜杜韵璜吕来清
关键词:脊髓损伤运动神经元BFGF神经再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