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卫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人参
  • 5篇刺人参
  • 4篇苯丙
  • 4篇苯丙素
  • 3篇东北刺人参
  • 3篇学成
  • 3篇化学成分
  • 2篇豆素
  • 2篇药物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质谱
  • 2篇质谱法
  • 2篇色谱
  • 2篇体外
  • 2篇相色谱
  • 2篇香豆素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抗结肠癌

机构

  • 11篇中南大学
  • 4篇美国芝加哥大...
  • 4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长沙医学院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11篇黄卫华
  • 4篇袁钧苏
  • 3篇王冲之
  • 3篇欧阳冬生
  • 3篇邵莉
  • 2篇施树云
  • 2篇陈尧
  • 2篇肖坚
  • 2篇罗伟
  • 2篇张伟
  • 1篇周宏灏
  • 1篇龚力民
  • 1篇彭静波
  • 1篇杨璞
  • 1篇谢海棠
  • 1篇陈丹
  • 1篇刘塔斯
  • 1篇罗伟
  • 1篇成舒乔
  • 1篇黄晓珊

传媒

  • 2篇中药材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药学进展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草药
  • 1篇广州化工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工程院2...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刺人参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刺人参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结肠癌活性。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刺人参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进行抗HCT-116和HT-29细胞增殖测试,研究其抗结肠癌活性。结果:从刺人参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5个炔醇:falcarinol(1)、falcarindiol(2)、oplopandiol(3)、oplopantriol A(4)、oplopantriol B(5);4个苯丙素:对甲氧基反式肉桂酸(6)、咖啡酸(7)、阿魏酸(8)、芥子酸(9);2个其他成分:(S,E)-nerolidol(10)、蔗糖(11)。刺人参提取物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细胞的IC50分别为72.4±6.8μg/m L和96.3±7.5μg/m L。结论:其中,化合物1、4~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9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炔醇为刺人参抗结肠癌活性成分。
邵莉王锦罗伟黄卫华袁钧苏
关键词:刺人参抗结肠癌炔醇苯丙素
华南桂挥发性成分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华南桂Cinnamomum austrosinense H.T.Chang的挥发性成分。方法: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利用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华南桂中共分离鉴定了13个挥发性单体化合物,分别为:肉桂醛(1)、邻甲氧基肉桂醛(2)、对甲氧基肉桂醛(3)、肉桂酸(4)、邻甲氧基肉桂酸(5)、对甲氧基肉桂酸(6)、3,4-二甲氧基肉桂酸(7)、丁香酚(8)、香豆素(9)、7-甲氧基香豆素(10)、6,7-二甲氧基香豆素(11)、α-copaene(12)、β-石竹烯(13)。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10、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邵莉刘塔斯龚力民郭银平黄卫华
关键词:挥发油苯丙素香豆素
东北刺人参falcarindiol制备及其抗结肠癌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falcarindiol(FAD)制备程序并探讨其抑制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作用与调控细胞周期阻滞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研究使用硅胶柱色谱富集及制备HPLC分离纯化得到了FAD单体,依据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采用MTS法检测FAD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细胞毒活性,运用流式细胞术、RT-qPCR以及Westernblotting法分别检测FAD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周期影响、周期阻滞基因β-catenin、cyclinD1和c-myc的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显示建立制备HPLC方法可以较快速稳定地得到较高纯度的FAD。FAD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与HCT-116细胞作用24、48、72h的IC50值分别为8.1±1.4、4.6±0.5、3.2±0.4μmoL/L。此外,FAD将HCT-116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且能够显著下调Wnt/β-catenin通路中的β-catenin、cyclinD1和c-myc基因的转录及表达。据此推断FAD可能是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阻滞HCT-116细胞生长周期进而抑制其细胞的增殖来产生抗结直肠癌的作用。
杨璞邵莉王锦黄卫华
关键词:东北刺人参FALCARINDIOL结肠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东北刺人参根部的酚苷成分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东北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的亲水性成分及其抗结直肠癌活性。方法利用大孔树脂,正、反相硅胶柱及制备HPLC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进行HCT-116和HT-29细胞增殖活性测定。结果从东北刺人参干燥根提取物正丁醇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1个酚苷化合物,其中6个苯丙素苷成分:3,5-二甲氧基肉桂酸-4-O-β-D-葡萄糖苷(1)、3-羟基二氢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2)、3-甲氧基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3)、3-甲氧基二氢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4)、3,5-二甲氧基二氢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5)、3,5-二甲氧基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6);5个木脂素苷成分:3,3′-二甲氧基-4,9,9′-三羟基-4′,7-环氧-5′,8-木脂素-4,9-O-β-D-二葡萄糖苷(7)、(+)-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8)、(+)-异落叶松脂素-9′-O-β-D-葡萄糖苷(9)、(+)-异落叶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10)、(+)-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素-9′-O-β-D-葡萄糖苷(11)。所有酚苷对HCT-116和HT-29细胞增殖均无明显抑制作用(IC50>100μmol/L)。结论化合物4、6、9、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和10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邵莉王锦陈蔓芸王冲之黄卫华袁钧苏
关键词:东北刺人参酚苷苯丙素
槲皮素显著抑制咖啡因的代谢与CYP1A2*1C(-2964G>A)和*1F(734C>A)基因多态性无关
肖坚黄卫华彭静波谭志荣欧阳冬生胡东莉张伟陈尧
关键词:槲皮素咖啡因CYP1A2基因突变
离线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东北刺人参根中的化学成分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离线二维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的方法分析检测东北刺人参根的化学成分,以CN色谱柱为第一维分离制备组分,ODS(C18)色谱柱为第二维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二维液相体系峰容量明显提高,共检测得到31个成分,并结合UV及HRMS信息鉴定出其中7个化合物,分别为:松柏苷(1),紫丁香苷(2),(+)-异落叶松脂素-3-α-O-β-D-葡萄糖苷(3),oploxynes A(4),oplopantriol A(5),(3S,8S)-falcarindiol(6)和oplopandiol(7)。
聂明坤罗伟王冲之袁钧苏黄卫华施树云欧阳冬生
关键词:东北刺人参二维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药物微生物组学:肠道微生物与个体化用药被引量:2
2020年
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是临床治疗中的关键问题,大量研究表明,人体微生物与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等显著相关。随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实施,药物微生物组学成为当前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研究热点。药物微生物组学是药物基因组学的重要扩展和补充,致力于研究药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药物效应之间的关系。药物微生物组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将为个体化医学和精准医疗提供必要参考。简介药物微生物组学的发展,并对肠道菌群与个体化用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黄卫华张伟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药物反应个体化医学
人肠道菌群对桃叶珊瑚苷体外转化代谢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人肠道菌群对桃叶珊瑚苷体外转化代谢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肠道菌孵育方法,在厌氧条件下,将桃叶珊瑚苷分别与3位健康人肠道菌群共同培养48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联用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点孵育体系中桃叶珊瑚苷的相对含量及其代谢产物。结果健康人肠道菌群可转化代谢桃叶珊瑚苷,其主要代谢产物为桃叶珊瑚苷苷元和aucubmines A;其主要代谢途径为脱糖基、氨基化及氧化作用。不同受试者肠道菌群对桃叶珊瑚苷代谢速率存在差异,而桃叶珊瑚苷苷元和aucubmines A在共孵育2 h和4 h后可分别被检测到。结论桃叶珊瑚苷可被健康人肠道菌群代谢,4~8 h主要代谢产物为桃叶珊瑚苷苷元,8 h后代谢产物主要为aucubmines A。
吴沁璇黄晓珊王锦郭银平黄卫华邵莉
关键词:桃叶珊瑚苷肠道菌群体外代谢
丹参酮ⅡA磺酸钠药物代谢酶CYP450的筛选及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目的:丹参酮IIA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传统中药,而丹参酮IIA磺酸钠(STS)是其水溶性的衍生物,但药物代谢酶CYP450在STS的代谢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主要筛选STS的药物代谢酶CYP450,并考察其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陈尧黄卫华陈丹张伟欧阳冬生
关键词:CYP3A4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文献传递
美洲刺人参酚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正向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和制备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从美洲刺人参Oplopanax horridus的根皮醇提物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6个酚类化合物,其中7个苯丙素类成分阿魏酸(1),3-乙酰咖啡酸(2),咖啡酸(3),3-甲氧基二氢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4),3-羟基二氢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5),3,5-二甲氧基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6),3-甲氧基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7);3个香豆素类成分,东莨菪内酯(8),6,7-二羟基香豆素(9),反式-3'-当归酰基-4'-乙酰基角型吡喃香豆素(10);6个木脂素类成分,(+)-异落叶松脂素9'-O-β-D-葡萄糖苷(11),3,3'-二甲氧基-4,9,9'-三羟基-4',7-环氧-5',8-木脂素-4,9-O-β-D-二葡萄糖苷(12),(+)-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13),(-)-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14),(-)-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15),(±)-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素9'-O-β-D-葡萄糖苷(16)。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4,6,12和13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报道。
黄卫华罗伟王冲之袁钧苏聂明坤施树云周宏灏欧阳冬生
关键词:苯丙素香豆素木脂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