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冲之

作品数:19 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美国芝加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贝母
  • 6篇酶链反应
  • 6篇聚合酶
  • 6篇聚合酶链反应
  • 6篇合酶
  • 5篇药材
  • 5篇限制性酶切图...
  • 5篇酶切图谱
  • 4篇电泳
  • 4篇洋参
  • 4篇银花
  • 4篇中药
  • 4篇西洋参
  • 4篇金银花
  • 3篇农杆菌
  • 3篇人参
  • 3篇中药鉴定
  • 3篇限制性内切酶
  • 3篇毛状根
  • 3篇内切

机构

  • 15篇中国药科大学
  • 4篇美国芝加哥大...
  • 3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淮阴工学院

作者

  • 19篇王冲之
  • 9篇李萍
  • 4篇丁家宜
  • 4篇袁钧苏
  • 3篇黄卫华
  • 2篇周开亚
  • 2篇吕勇军
  • 2篇施树云
  • 2篇向德军
  • 2篇彭昕
  • 2篇欧阳冬生
  • 2篇罗伟
  • 1篇喻春皓
  • 1篇孙健
  • 1篇周宏灏
  • 1篇李娟
  • 1篇邵莉

传媒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中草药
  • 1篇药学实践杂志
  • 1篇广州化工
  • 1篇中国植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用真菌类中药清除O<,2><'.>-自由基的活力测定
目的:为真菌类生药的抗衰老作用提出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以保险粉-氢氧化钠-鲁米诺体系,检测灵芝、虫草、香菇等十六种常用真菌中药对O<,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和结论:16种真菌类中药均有清除O<,...
向德军吕勇军王冲之丁家宜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氧自由基
文献传递
东北刺人参根部的酚苷成分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东北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的亲水性成分及其抗结直肠癌活性。方法利用大孔树脂,正、反相硅胶柱及制备HPLC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进行HCT-116和HT-29细胞增殖活性测定。结果从东北刺人参干燥根提取物正丁醇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1个酚苷化合物,其中6个苯丙素苷成分:3,5-二甲氧基肉桂酸-4-O-β-D-葡萄糖苷(1)、3-羟基二氢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2)、3-甲氧基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3)、3-甲氧基二氢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4)、3,5-二甲氧基二氢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5)、3,5-二甲氧基肉桂醇-4-O-β-D-葡萄糖苷(6);5个木脂素苷成分:3,3′-二甲氧基-4,9,9′-三羟基-4′,7-环氧-5′,8-木脂素-4,9-O-β-D-二葡萄糖苷(7)、(+)-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8)、(+)-异落叶松脂素-9′-O-β-D-葡萄糖苷(9)、(+)-异落叶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10)、(+)-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素-9′-O-β-D-葡萄糖苷(11)。所有酚苷对HCT-116和HT-29细胞增殖均无明显抑制作用(IC50>100μmol/L)。结论化合物4、6、9、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和10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邵莉王锦陈蔓芸王冲之黄卫华袁钧苏
关键词:东北刺人参酚苷苯丙素
道地性金银花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图谱鉴定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种质的品质鉴定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准确鉴别道地(河南、山东)与非道地(其他产区)产区金银花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图谱分子鉴定方法(PCR-RFLP)。道地产区金银花的特征DNA碱基序列为:5′-G...
李萍王冲之周开亚
文献传递
常用真菌类中药清除自由基的活力测定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为真菌类生药的抗衰老作用提出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 ,以保险粉 -氢氧化钠 -鲁米诺体系 ,检测灵芝、虫草、香菇等十六种常用真菌类中药对O2 · - 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和结论 :1 6种真菌类中药均有清除O2 · - 自由基的作用 ,尤以灵芝、虫草、香菇、黑木耳的SOD样活力最高。
向德军吕勇军王冲之丁家宜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
中药伊贝母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鉴定技术领域,是用于鉴定伊贝母分子鉴定方法。发明方法设计的伊贝母聚合酶链反应的鉴定引物DNA序列为:FpdPa:5′-ACC GTG TTCACG ATT GCC TCA GG-3′,FpdPb:5′-TC...
李萍王冲之
文献传递
中药浙贝母聚合酶链反应鉴定引物及鉴定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鉴定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鉴定中药浙贝母的引物及其鉴定方法。本发明设计的浙贝母聚合酶链反应的鉴定引物DNA序列为:引物1:5’-CTAAATAGGC GGGCGAGCTA ATC-3’;引物2:5’-TATT...
李萍王冲之彭昕
道地性金银花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图谱鉴定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种质的品质鉴定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准确鉴别道地(河南、山东)与非道地(其他产区)产区金银花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图谱分子鉴定方法(PCR-RFLP)。道地产区金银花的特征DNA碱基序列为:5’-G...
李萍王冲之周开亚
文献传递
金银花nrDNA ITS区聚合酶链反应条件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金银花nrDNAITS区序列G +C含量为 6 8% ,用常规的PCR方法扩增效果差。本研究通过改变扩增程序及使用改性剂的方法显著提高了金银花nrDNAITS区的扩增效率。方法 :分别从金银花叶及药材中提取总DNA ,通过优化扩增条件 ,对nrDNAITS区进行扩增 ,并比较了两种优化方法的差别及适应性。方法 1:提高变性温度至 97℃ ;方法 2 :添加混合改性剂 (DMSO 4 % 甘油 10 % )。结果 :与方法 1相比 ,方法 2可降低变性温度 5℃ ,升高退火温度 9℃ ,降低镁离子浓度至 0 .5mmol/L ,降低TaqDNA聚合酶用量至 0 .1U(30 μl体系 ) ,PCR产物量显著提高 ,且可消除植物DNA粗提物中杂质的干扰。结论 :通过提高退火温度及添加改性剂可克服高G +C含量金银花nrDNAITS区序列扩增的困难 ,该方法的建立有助于解决植物来源DNA模板的PCR扩增问题。
王冲之李娟李萍
关键词:金银花NRDNAITS区PCR扩增
贝母类药材生物碱及生物碱苷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被引量:22
2003年
目的 建立酸水解 酸性染料比色法同时测定贝母类药材中生物碱及生物碱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氯仿 甲醇 (4∶1 )混合溶剂提取总碱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水解前及水解后提取物中生物碱含量 ,计算出生物碱、生物碱苷及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 生物碱、生物碱苷及总生物碱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1 0 0 .5 % ,1 0 2 .2 % ,1 0 1 .1 % ,RSD分别为 1 .1 % ,3 .3 % ,1 .7% (n =5) ,并对药典收载的 9种贝母类药材进行了测定。结论 本法不需要复杂仪器 。
王冲之孙健李萍
关键词:贝母生物碱
离线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东北刺人参根中的化学成分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离线二维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的方法分析检测东北刺人参根的化学成分,以CN色谱柱为第一维分离制备组分,ODS(C18)色谱柱为第二维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二维液相体系峰容量明显提高,共检测得到31个成分,并结合UV及HRMS信息鉴定出其中7个化合物,分别为:松柏苷(1),紫丁香苷(2),(+)-异落叶松脂素-3-α-O-β-D-葡萄糖苷(3),oploxynes A(4),oplopantriol A(5),(3S,8S)-falcarindiol(6)和oplopandiol(7)。
聂明坤罗伟王冲之袁钧苏黄卫华施树云欧阳冬生
关键词:东北刺人参二维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