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璟玥
- 作品数:22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6-2013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性病门诊梅毒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 2015年
- 目的评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梅毒患者的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对2006年1月-2013年12月间2 094例梅毒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2013年梅毒病例2 094例,男1 171例,女923例,男女比例为1.27∶1,年均增长率为13.17%,2011-2013年,女性病例增长率比男性高,病例以潜伏期梅毒为主,共1 240例(59.22%)。结论梅毒患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潜伏梅毒为主,近3年女性发病率增长比男性快,梅毒已经从发病高危人群向低危人群逐渐蔓延。
- 史伟杰马璟玥孙长贵周全刘全忠
- 关键词:梅毒流行病学
- 沙眼衣原体患者血清中存在GPIC噬菌体衣壳蛋白Vp1的抗体
-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是引起生殖道衣原体感染(Genitalchlamydial infection)的主要病原体占40%~50%。沙眼衣原体感染目前已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性传播疾...
- 马璟玥
-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ELISA检测
- 文献传递
- 衣原体质粒编码蛋白对衣原体在消化道定植及其耐受胃酸杀伤的作用
- 2023年
- 目的初步探索鼠衣原体质粒编码蛋白(pGP)维持鼠衣原体定植在消化道的作用,并分析具体参与鼠衣原体在消化道抵制胃酸杀伤作用的pGP种类。方法选取6周龄雌性健康C57BL/6J小鼠进行灌胃感染不同剂量的鼠衣原体,包括质粒完整衣原体、质粒缺乏衣原体、质粒缺陷衣原体(pGP3S-CM、pGP4S-CM、pGP5S-CM、pGP6S-CM、pGP7S-CM、pGP8d-CM)。于感染后第3、7、14、21、28、35、42、49、56、63天采集直肠拭子,感染后第3、7、14、21、28天取小鼠消化道不同部位组织(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盲肠),离心取上清液,将上清液接种于海拉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计数衣原体包涵体,计算组织中鼠衣原体的感染数量。将pH值为1.0、2.0、2.5、3.0、3.5、4.0、4.5、5.0、5.5、6.0、6.5、7.0的模拟胃酸分别与质粒完整衣原体、pGP3S-CM和pGP4S-CM共同孵育10 min,计算经过不同pH值模拟胃酸杀伤后存活鼠衣原体的数量。统计学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采用剂量分别为1×103衣原体包涵体形成单位(IFUs)、1×10^(4) IFUs、1×10^(5) IFUs、1×10^(6) IFUs质粒完整衣原体灌胃小鼠后,感染第7至56天小鼠直肠拭子均可检测到质粒完整衣原体,而质粒缺乏衣原体仅在高剂量1×10^(5) IFUs和1×10^(6) IFUs灌胃小鼠感染后第14天、第7天的直肠拭子中分别被检测到,较质粒完整衣原体在消化道被检出时间明显延迟。采用1×10^(5) IFUs质粒完整衣原体灌胃小鼠感染后第3至21天的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组织中均可检测出衣原体,第28天后局限在盲肠、结肠、直肠,而质粒缺乏衣原体以相同剂量灌胃感染后仅在第14、21、28天的盲肠、结肠、直肠中被检出。pGP3S-CM与pH值为3.0、3.5、4.0、4.5模拟胃酸共同孵育后存活的鼠衣原体数量均低于质粒完整衣原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79、-6.44、-6.99、-
- 马璟玥刘全忠钟光明刘原君
- 关键词:胃酸衣原体消化道
- 治疗银屑病生物制剂相关矛盾反应研究进展
- 2023年
- 生物制剂相关矛盾反应为生物制剂治疗期间出现与治疗目的相反的或使治疗疾病病情加重的矛盾现象。首次报道引发矛盾反应的生物制剂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首先出现在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治疗中,随后是银屑病和炎症性肠病;其他类型生物制剂(白细胞介素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白细胞介素17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也可引起矛盾反应。本文综述了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相关矛盾反应的发生机制,常见矛盾反应(矛盾性银屑病、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化脓性汗腺炎等)的发生情况及临床表现,以及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矛盾反应的处理原则。
- 马璟玥王惠平
- 关键词:银屑病生物制剂
- 衣原体噬菌体ΦCPG1衣壳蛋白Vp1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临床应用初探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 获得衣原体噬菌体φCPG1的Vp1蛋白,制备抗Vp1的单克隆抗体并检测临床分离的沙眼衣原体标本中是否存在噬菌体.方法 原核表达并纯化衣原体噬菌体φCPG1的衣壳蛋白Vp1,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单克隆抗体杂交瘤分泌株,利用ELISA、Western印迹等方法对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采用动物体内诱生腹水的方法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并通过G蛋白亲和层析法纯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临床沙眼衣原体噬菌体.结果 获得纯化的Vp1蛋白和3株稳定分泌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分析发现染色体数目平均为96,结构上多数为端着丝点染色体,少数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3株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类别均为IgG1.纯化后单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102400.利用得到的单克隆抗体检测20份临床标本,结果未发现衣原体噬菌体.结论 成功获得重组的衣原体噬菌体φCPG1Vp1蛋白及抗Vp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临床沙眼衣原体株中噬菌体未发现阳性标本.
- 侯淑萍刘原君马璟玥盛彩虹邵丽丽王梅王惠平刘全忠
- 关键词:抗体单克隆衣原体沙眼
- 衣原体噬菌体phiCPG1衣壳蛋白Vp1对豚鼠结膜炎衣原体及E型沙眼衣原体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豚鼠结膜炎衣原体(GPIC)噬菌体衣壳蛋白Vp1对GPIC及E型沙眼衣原体的抑制作用,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用Vp1—pET30a(+)重组质粒菌表达Vp1蛋白,Western印迹法鉴定蛋白,透析袋纯化蛋白,BCA法测定蛋白浓度,将GPIC、E型沙眼衣原体分别与Vp1蛋白、%s甘氨酸溶液、s蛋白及培养液室温孵育3h,衣原体培养过程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上述液体,72h或48h后,免疫荧光计数包涵体数。结果GPIC在Vp1蛋白组、Tris甘氨酸溶液组、S蛋白组及培养液组培养72h,包涵体计数分别为5.0±1.5、24±1.2、25±1.7及25±1.5,各组包涵体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632,P〈0.05)。Vp1蛋白组GPIC包涵体数显著低于Tris甘氨酸溶液组、s蛋白组及培养液组(P〈0.05),而后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培养液组)相比,Vp1蛋白对GPIC的抑制率为(80.2±3.99)%。此外,Vp1蛋白对E型沙眼衣原体的抑制率为(77.2±1.79)%,t检验示Vp1对GPIC的作用与对E型沙眼衣原体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57,P〉0.05)。结论Vp1蛋白可明显抑制GPIC的感染,同时对E型沙眼衣原体有相似的抑制作用。
- 孙长贵周全马璟玥郭媛丽刘原君刘全忠
-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噬菌体VP1蛋白
- 脓癣误诊脓肿切开引流加重1例被引量:3
- 2013年
- 临床资料患儿男,9岁。头皮出现脓肿1个月,切开引流致病情加重而收入院。1个月前,患儿接触仓鼠搜兔子后头皮起蚕豆粒大脓肿,伴触痛和瘙痒。1周后,脓肿增多和增大,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 马璟玥
- 关键词:脓肿切开引流误诊脓癣脓性分泌物患儿头皮
- 衣原体在消化道定植的作用和机制进展
- 2022年
- 衣原体不仅感染生殖道黏膜,而且能够在消化道中长期存活,对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及致病有重要意义。衣原体质粒编码蛋白可以促进衣原体在消化道不同区域中的适应性,参与在上消化道黏膜组织的相互作用,使衣原体存活并长期定植于消化道。其中质粒编码蛋白pGP3参与衣原体耐受胃酸杀伤作用,对维持衣原体存活、定植于消化道有重要意义。探索研究质粒编码蛋白抵御胃液杀伤的耐酸机制,可为进一步研究衣原体通过消化道定植对生殖道感染及其致病性的影响奠定基础。
- 刘原君马璟玥
- 关键词:衣原体消化道胃酸
- 脓癣误诊切开引流加重1例
- 患儿男,9岁,头皮起脓肿1个月,切开引流后加重入院。取断发脓液于真菌镜检、培养和鉴别实验确定为须癣毛癣菌。给予特比奈芬口服、外搽联苯苄唑软膏、局部换药、光疗等治疗2周后皮损
- 马璟玥
- 沙眼衣原体质粒编码蛋白3的致病性及免疫保护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索沙眼衣原体(CT)质粒编码蛋白3(Pgp3)的致病性及免疫保护性。方法 CT L2构建株(GFP)、野生株(WT)和质粒缺失株(PF)分别感染Hela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Pgp3蛋白表达水平;L2 GFP、WT和PF菌株经阴道分别感染C3H小鼠,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经IFA评估生殖道包涵体形成单位(IFU)数量;组氨酸标记的Pgp3(His-Pgp3)体外刺激人输卵管上皮细胞,24 h后经Hoechst 33 52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L2 WT体外感染L929和L929-Pgp3细胞,在感染后30、60及80 h固定细胞并计算IFU和细胞核数量。L2 GFP和WT菌株经阴道分别感染C3H小鼠,50 d后各组均以L2 WT菌株攻毒,攻毒后不同时间点评估生殖道IFU数量。结果 L2 GFP Pgp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L2 WT,L2 PF无Pgp3蛋白表达;小鼠感染后第3、7、10和14天,L2 GFP感染组IFU数量显著高于L2 WT和L2 PF感染组,且L2 GFP组感染周期最长;Pgp3体外干预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空白组,L2 WT体外感染L929和L929-Pgp3细胞60 h和80 h后,L929-Pgp3组IFU值显著高于L929组,且宿主细胞消亡数量显著低于L929组;动物实验显示L2 GFP组经L2 WT菌株攻毒后下生殖道IFU数量显著低于L2 WT组,且L2 GFP组感染周期显著短于L2 WT组。结论 Pgp3可抑制宿主细胞凋亡并促进CT在细胞间播散感染;内源性Pgp3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性。
- 邓晗程瑞琴陈土地宋雅欣梁银迎李平露赵婉星马璟玥王惠平侯淑萍
-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免疫保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