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朝平

作品数:67 被引量:513H指数:12
供职机构:四川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7篇暴雨
  • 18篇降水
  • 12篇四川盆地
  • 12篇盆地
  • 6篇强降水
  • 6篇暴雨过程
  • 5篇订正
  • 5篇水汽
  • 5篇气象
  • 5篇污染
  • 4篇灾害
  • 3篇低涡
  • 3篇地形
  • 3篇雨量
  • 3篇中尺度
  • 3篇时间滞后
  • 3篇同化
  • 3篇气象条件
  • 3篇物理量
  • 3篇精细化

机构

  • 64篇四川省气象局
  • 11篇中国气象局成...
  • 6篇成都信息工程...
  • 5篇云南大学
  • 3篇四川省气候中...
  • 3篇四川省气象探...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南充市气象局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德阳市气象局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 1篇辽宁省防雷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自贡市气象局
  • 1篇凉山州气象局
  • 1篇内江市气象局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67篇陈朝平
  • 17篇冯汉中
  • 17篇龙柯吉
  • 12篇王佳津
  • 7篇肖红茹
  • 6篇康岚
  • 6篇杨康权
  • 5篇刘莹
  • 5篇徐琳娜
  • 5篇陈静
  • 5篇张利红
  • 4篇何光碧
  • 4篇罗可生
  • 4篇曹萍萍
  • 4篇周秋雪
  • 3篇张武龙
  • 3篇王春学
  • 3篇顾清源
  • 2篇肖递祥
  • 2篇杨淑群

传媒

  • 29篇高原山地气象...
  • 6篇气象科技
  • 4篇四川气象
  • 4篇暴雨灾害
  • 3篇气象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2012年高...
  • 1篇大气科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象研究与应...
  • 1篇中低纬山地气...
  • 1篇2006年全...
  • 1篇2009年高...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CMA-REPS小时降水的邻域集合预报应用试验被引量:2
2022年
基于四川2020年汛期CMA区域集合模式的小时降水产品开展了集合预报邻域法订正试验,试验方案分为四种:邻域平均的集合平均预报(ENM)、邻域平均的集合成员最大预报(MNM)、邻域概率的集合平均概率预报(ENP)、邻域概率的集合最大概率预报(MNP)。结果表明,小时降水超过0.1mm·h^(-1)的ENM在部分预报时效内TS评分略优于原集合平均预报;小时雨强分级检验的结果均显示出邻域概率预报优于原概率预报,随小时降水阈值的增大,最优TS评分越趋于更高邻域半径和更低的概率,且10mm·h^(-1)以上MNP预报更具参考性;MNP能显示集合预报的大范围降水中心,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给预报员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莹陈朝平陈朝平龙柯吉陈莹
关键词:小时降水
南支槽对四川地区降水影响的定量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对1981—2017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客观方法识别南支槽活动,并结合四川地区156个国家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南支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四川地区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南支槽平均每年出现47.9次,月分布呈双峰型,1月和5月出现频次最高;②出现最多的区域为孟加拉湾以北、青藏高原南侧的90°E附近,22°~24°N地区;③11月至次年1月为南支槽的增强期,南支槽强度大致上随着经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在86°E和96°E附近为增强区;④南支槽活动同期,约73.97%的对应时段四川地区有降水过程,降水频率大值区主要位于盆地西南部和南部;⑤南支槽位置偏西时四川地区更容易出现降水过程,但呈现出较强降水过程对应的南支槽强度较弱的现象。
冯良敏陈朝平
关键词:南支槽降水
探空观测资料在西南暴雨中的同化试验被引量:10
2009年
利用探空观测资料、T213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GRAPES三维变分同化系统,研究不同探空观测资料预处理过程对同化结果和西南暴雨预报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资料接收方式和取资料的截断时间不同会影响可用探空观测资料的站点个数。不同探空观测资料预处理过程,使同化系统得到的可用资料数量不同。(2)同化系统同化的探空资料数量越多,对背景场调整幅度越大。(3)利用GRAPES 3D-VAR系统同化探空观测资料能够改善背景场质量,随着同化的资料条数增多,对背景场的改善作用越明显。(4)降水预报结果表明,同化系统使用的资料条数越多,降水中心强度越接近实况。(5)2005年7月降水预报在西南地区的TS评分结果表明,国家气象中心使用的探空观测资料预处理程序优于成都区域中心的预处理程序。
张利红蒋丽娟陈朝平刘一谦
关键词:暴雨预报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温度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20年
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其温度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青藏高原近年来的温度变化特征,利用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1960-2016年64个站点的逐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温度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一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温度的时空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青藏高原中东部温度的增暖速度表现为东南部、北部、西部增暖速度快,中部地区增暖慢;从季节来看,2000年以前秋季对高原中东部增暖的贡献最大,2000年后春季对高原中东部增暖的贡献最大,且最低温度的增温最显著,其次是平均温度、最高温度;2000年以后青藏高原中东部温度持续升高,且增暖速度更快.
杨倩陈权亮陈朝平汪正林
关键词:大气科学青藏高原气候变化
基于数值预报模式降水产品的集成应用方法试验被引量:10
2009年
利用2008年5~7月四川省152个站点的逐日降水实况和T213、德国数值预报模式、日本数值预报模式、西南区域本地化的MM5集合降水预报模式和各成员的逐日降水预报产品进行TS评分,然后基于西南区域集合预报8个成员TS评分权重系数进行集成预报试验和集成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于TS评分为权重系数的集成预报效果得到明显改进,且该方法优于逐步回归和支持向量(SVM)回归方法;最后根据上述5~7月T213、日本、德国和集合预报8个成员共11个数值模式降水预报的TS评分按权重系数集成,预报四川2008年8~9月降水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显示:以多个模式TS评分为权重系数集成的降水预报效果相对于单一模式有明显提高,有较好的预报指导意义。
冯汉中肖红茹徐琳娜陈朝平
关键词:降水
长江上游暴雨短期集合预报系统试验与检验
以美国PSU/NCAR的高分辨率中尺度非静力MM5模式V3.4版为基础,采用Anthes-Kuo、Grell、Kain-Fritsch、Betts-Miller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以及Hong和Pan发展的高分辨率边界层...
冯汉中陈静何光碧李川肖红茹陈朝平
关键词:长江上游暴雨集合预报试验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大雾成因剖析被引量:45
2006年
为了构建“四川盆地大雾天气客观化预报系统”,采用天气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盆地大雾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剖析。分析表明,四川盆地多雾同四川盆地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近地层空气湿度大密切相关。形成四川盆地大雾天气的有利条件为:近地层层结稳定、近地层风力弱、近地层准饱和,大雾预报最为重要的是判断未来是否有降雨产生和辐射冷却强度。
顾清源徐会明陈朝平杨淑群
关键词:地理因素动力学分析
基于时间滞后集合和实时偏差订正的气温精细化预报研究
2024年
基于SWC-WINGS模式0.01°×0.01°分辨率的小时2 m气温产品,利用时间滞后集合和实时偏差订正,得到新的逐小时滚动更新的1 km网格气温预报,并基于预报准确率、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等指标,对2022年7—8月逐日逐时气温预报结果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滞后集合预报准确率在各时效均高于SWC-WINGS模式最新时次预报,实时偏差订正可明显提升临近时效准确率,1~6 h时效的平均提高率为17.3%。SWC-WINGS模式对于四川地区高、低温预报存在明显的系统性偏差,时间滞后集合对于系统性偏差的改进能力有限,而实时偏差订正可将1 h时效上四川大部分地区低温和高温预报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控制在1℃和2℃以内。针对2022年8月13日四川地区高温天气,时间滞后集合与实时偏差订正集成预报对SWC-WINGS模式预报有较好的订正效果。
张武龙陈朝平陈朝平周威杨康权
关键词:时间滞后偏差订正
2007—2020年四川省极端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被引量:2
2022年
近年来四川省极端降水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充分了解极端降水的变化规律对管理和减轻极端降水所造成的损失有重要意义.利用四川省2007—2020年145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资料,选择了6个极端降水指数分析四川省极端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上,各极端降水指数数值在川东北和盆地西部地区最大,其变化趋势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各极端降水指数在川东北地区明显减少,盆地西部明显增加,其余地区大部分站点呈增加趋势,只有少数站点呈减少趋势.时间上,四川省极端降水指数均呈增加趋势,极端降水有增强趋势.四川省3个子区域中的盆地中西部和西部高海拔地区极端降水变化和四川全省类似,川东北地区除年总降水量外,其余指数均减少,极端降水有明显减弱.四川省极端降水贡献率有增加趋势,降水极端性有所增强,尤其在2017—2020年间降水最为极端;盆地中西部地区极端降水贡献率的变化与四川全省类似,川东北地区与之相反,西部高海拔地区有缓慢增加.四川省在春季、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增多,极端降水总量在夏季有明显增加;夏季极端总降水量和强度在8月增加最为明显,而在7月呈减少趋势,极端降水在8月最为强烈.
段汀陈权亮王悦陈朝平李昱锐
关键词:极端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暴雨集合预报-观测概率匹配订正法在四川盆地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2
2015年
利用2008—2011年6—8月中国气象局T213全球集合预报24—240 h降水预报资料和四川盆地观测降水资料,提出四川盆地暴雨集合预报-观测概率匹配订正法。该方法将集合预报降水累积概率分布与观测降水累积概率分布进行概率匹配,对降水量为50 mm的集合预报平均值进行订正,获得暴雨预报订正值(A Calibrated Heavy Rainfall forecast value),累积降水概率分布拟合函数采用Gamma函数。选取2013年6月28日—7月10日进行独立样本暴雨预报试验,分析四川盆地暴雨预报订正值分布特征和订正前后降水检验评分变化,讨论该方法存在的若干局限性。结果显示:T213集合预报对四川盆地降水预报存在预报量较观测量级小、模式预报时效越长降水预报越弱等系统性偏差,暴雨集合预报-观测概率匹配订正值普遍小于50 mm,且随预报时效延长而逐渐减小,有效地订正了T213暴雨集合预报系统性误差;暴雨集合预报-观测概率匹配订正法对"有或无暴雨"二分类暴雨预报改善较明显,ETs评分获得提高,且漏报率和空报率有所降低。
周迪陈静陈朝平汪娇阳
关键词:暴雨概率分布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