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奕贵

作品数:51 被引量:280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委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胃癌
  • 13篇肿瘤
  • 13篇晚期
  • 12篇幽门螺
  • 12篇幽门螺杆菌
  • 12篇螺杆菌
  • 9篇肠癌
  • 8篇紫杉
  • 8篇紫杉醇
  • 8篇胃肿瘤
  • 7篇晚期胃癌
  • 6篇药物
  • 6篇直肠
  • 6篇直肠癌
  • 6篇结直肠
  • 6篇化疗
  • 5篇幽门螺杆菌感...
  • 5篇粘膜
  • 5篇受体
  • 5篇细胞

机构

  • 32篇福建省肿瘤医...
  • 2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厦门市第二医...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泉州市第一医...
  • 1篇厦门市中山医...

作者

  • 51篇陈奕贵
  • 18篇杨建伟
  • 14篇陈玉丽
  • 13篇蔡雄超
  • 12篇王承党
  • 11篇陈帆
  • 9篇高炜
  • 9篇庄则豪
  • 8篇李惠
  • 7篇陈强
  • 6篇刘豫瑞
  • 6篇吴婷
  • 4篇林经安
  • 4篇潘玉凤
  • 3篇王晓杰
  • 3篇郑天荣
  • 3篇范南峰
  • 2篇林榕波
  • 2篇郑雄伟
  • 2篇刘健

传媒

  • 4篇癌症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福建医药杂志
  • 3篇海峡药学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肝脏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1
  • 5篇2000
  • 7篇1999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疗中预防性使用rhG-CSF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干预作用随机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1 .观察实体瘤化疗周期中预防性应用rhG CSF对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干预作用的效果。 2 .观察rhG CSF的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自身交叉对照研究方法 ,对 69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胃癌等实体瘤患者进行研究 ,在治疗周期 (A周期 )末次化疗给药 48h后 ,按 5μg/kg剂量皮下注射rhG CSF ,每天 1次 ,共用 7~ 1 4d ;隔日查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数值。结果 :治疗周期中 (A周期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ANC)明显高于对照周期 (B周期 ) ,ANC减少持续天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及抗生素使用频率A周期明显低于B周期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中性粒细胞的双峰分别出现在用rhG CSF后第 4、1 0d ,B周期则无双峰现象。A、B周期中Hb、Plt值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感冒样症状、骨肌肉疼痛、注射局部反应和发热。结论 :预防性使用rhG CSF能有效地防止中性粒细胞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及感染的发生 。
刘健陈强陈奕贵洪熠林溶波王晓杰林剑场王强吴标林琳杨建伟
关键词:RHG-CSF中性粒细胞实体瘤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随机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1)探讨NE方案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术前化疗 )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2 )比较NE方案作为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 (术后化疗 )对乳腺癌患者不良反应的差别。方法 :对原发肿块 >3cm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采用单盲及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新辅助化疗组术前予以 3个周期NE方案化疗 ,然后行改良根治术 ,术后再用NE方案化疗 3个周期。辅助化疗组先行改良根治术 ,术后用NE方案化疗 6个周期。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CR 5 16例 (31 2 5 % ) ,PR 7 16例 (4 3 75 % ) ,总有效率 75 %。新辅助化疗组和辅助化疗组的主要严重不良反应分别为白细胞减少 (83 33%、88 2 4 % )、血小板减少(2 2 2 2 %、2 3 5 3% )、血红蛋白降低 (16 6 7%、17 6 5 % )、谷丙转氨酶升高和 或谷草转氨酶升高(11 11%、11 76 % )、恶心呕吐 (2 7 78%、2 3 5 3% )、腹痛和 或腹泻 (5 5 6 %、0 % )及脱发 (2 7 78%、35 2 9% )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NE作为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具有良好疗效 ,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刘健陈强陈新华洪熠林榕波陈奕贵王晓杰何牧群林琳
以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背景与目的:治疗晚期胃癌目前尚无公认的金标准方案。Ⅱ期临床研究发现紫杉醇类药物对胃癌有较好疗效。本研究对比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CF/5-FU)联合顺铂(DDP)、紫杉醇(Taxol)联合CF/5-FU、紫杉醇联合草酸铂(Oxaliplatin,OXA)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在福建省6家医院进行前瞻性、开放、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根据随机号码分入CF/5-FU+DDP、CF/5-FU+Taxol及Taxol+OXA3个组,用双周方案进行全身化疗(CF0.2g/m2,静滴,d1、2;5-FU2.0/m2,持续静脉滴注48h;DDP50mg/m2,静滴,d1;Taxol100mg/m2,静滴,d1;OXA100mg/m2,静滴,d1),配合每周一次DDP40mg/m2腹腔灌注化疗。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入选180例合格病例,随机分入对照组(CF/5-FU+DDP组)60例,研究组120例(研究Ⅰ组:CF/5-FU+Taxol组及研究Ⅱ组:Taxol+OXA组各60例)。其中166例(92.22%)接受了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152例(84.44%)完成4个周期的化疗,103例(57.22%)完成了8个周期的化疗。166例可评价疗效,Taxol+OXA组疗效较对照组好(P<0.05)。在术前初治患者中,研究组Ⅰ组和Ⅱ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50.00%、80.00%与20.75%,P<0.05);在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65.96%、85.71%与36.36%,P<0.05);而在肝转移的患者中,研究组与对照组疗效近似(28.57%、39.13%与34.62%,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中任何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差、口腔炎及肾功能减退发生率均较低,但骨髓抑制及末梢神经损害相对较严重,并有7例(5.88%)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其中严重过敏反应3例(2.52%)。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含紫杉醇方案化疗虽然骨髓抑制较重,但总体疗效优于CF/5-FU+DDP方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本研究推荐以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作为晚期胃癌的一线化疗方案。
杨建伟陈奕贵陈强范南峰郭增清蔡雄超吴晓安许慎吕霞张映红欧阳学农
关键词:药物疗法紫杉醇草酸铂毒副反应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C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探讨胃粘膜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基本正常胃粘膜 (对照组 ,3 0例 )、肠化生 ( 3 0例 )、不典型增生 ( 2 2例 )及胃癌 ( 2 5例 )组织中细胞核增殖抗原 (PCNA )的表达 ,采用快速尿素酶反应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 PCNA表达与胃粘膜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γ =0 .65 5 ,P <0 .0 1) ;各组间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 ,在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组中Hp感染者的PCNA表达明显高于Hp阴性者 (P <0 .0 5 )。 结论 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细胞的增殖状况参与胃癌发生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癌前病变阶段。
庄则豪陈奕贵陈玉丽王承党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细胞核增殖抗原胃肿瘤癌前病变
多西紫杉醇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20例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研究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草酸铂治疗术后复发或/和转移的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对20例晚期胃癌病人以国产多西紫杉醇50~60mg/m^2联合国产草酸铂80~100mg/m^2双周方案给予全身化疗,并配合每周1次顺铂(DDP)50~60mg单药腹腔灌注化疗。结果20例胃癌病人平均化疗1个疗程(4周期),CR1例,PR10例,总有效率RR(CR+PR)为55.0%)。对初治、复治或低分化、中分化胃癌疗效相近,对紫杉醇耐药者仍可有效,对肝转移者有较好的疗效(RR3/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发生率达100%,且75%为Ⅲ~Ⅳ度,25%为Ⅳ度,出现1例(5%)因骨髓抑制停止化疗;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末梢神经炎、粘膜炎、肾功能损害及心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50%、45%、40%、20%、15%及10%,大多数为Ⅰ~Ⅱ度。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国产多西紫杉醇联合草酸铂双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是肯定的,除骨髓抑制发生率高外,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也与紫杉醇无完全交叉耐药,对肝转移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中进一步验证。
陈奕贵杨建伟陈强陈帆
关键词:胃癌化学治疗多西紫杉醇草酸铂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在晚期胃癌二线化疗中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全组23例晚期胃癌患者使用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化疗。具体方案为:CPT-11150mg/m2静滴,d1;卡培他滨850mg/m2口服BID,d1-10;以14d为1个周期。3个周期(6周)按RECIST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SD)8例,进展(PD)9例,总有效率为26%,疾病控制率61%,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3.8个月,中位生存期6.9个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和恶心呕吐,Ⅲ/Ⅳ度发生率分别为17%、9%和9%。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且可控制,值得深入研究。
陈帆杨建伟高炜李惠陈奕贵蔡雄超
关键词:胃癌伊立替康卡培他滨化学治疗
阿帕替尼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VEGFR通路的影响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VEGFR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细胞系HGC-27和NCI-N87细胞,通过CCK-8细胞增殖试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探讨不同浓度阿帕替尼对HGC-27和NCI-N8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阿帕替尼对HGC-27和NCI-N87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阿帕替尼对HGC-27和NCI-N87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 3、Cleaved-Caspase 3)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量的影响。结果CCK-8细胞增殖试验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阿帕替尼浓度的增加,NCI-N87、HGC-27细胞存活率、细胞克隆数逐渐下降。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随着阿帕替尼浓度的增加,NCI-N87及HGC-27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随着阿帕替尼浓度的增加,NCI-N87及HGC-27细胞的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水平升高;随着阿帕替尼浓度升高,NCI-N87及HGC-27细胞的VEGFR2表达水平下降。结论阿帕替尼具有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其可调节凋亡相关蛋白和VEGF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宋锦添陈奕贵郑亮蔡雄超王益
关键词:胃癌增殖凋亡
剂量密集化疗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2005年
剂量密集化疗是指每次用药剂量不变的情况下,缩短每次用药之间的时间间隔。它是基于人类肿瘤Gompertzian曲线生长原理而提出来的。现探讨剂量密集化疗理论基础、剂量密集与剂量强度及剂量升级的关系,以及近年来剂量密集化疗在乳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头颈部等肿瘤中的应用。
李天传杨建伟陈奕贵
关键词:肿瘤药物疗法药物剂量
盐酸美沙酮片治疗难治性癌症疼痛3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观察盐酸美沙酮片用于难治性癌痛的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重度癌痛患者给予吗啡即释片或羟考酮滴定,滴定期间每日使用吗啡剂量≥120 mg或羟考酮剂量≥60 mg且疼痛强度评分仍然NRS〉3分,属于难治性癌痛,给予转换为盐酸美沙酮片止痛,用药满2周者为合格病例。结果 筛选出39例难治性癌痛患者接受盐酸美沙酮片止痛治疗时间为2-9周。接受盐酸美沙酮片2周治疗后,疼痛强度明显下降(P〈0.05),疼痛治疗有效率为84.61%。39例患者使用盐酸美沙酮片第2周末平均剂量(51.67±52.81)mg,其中34例患者(87.18%)仅需分2次给药即可。不良事件有头晕、疲乏、嗜睡、恶心、呕吐、便秘等,便秘发生率在25.64%,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在3%以下。未发生与美沙酮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对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有影响的病例。结论 盐酸美沙酮片对吗啡耐受或羟考酮耐受的难治性癌痛仍有较好的止痛效果,用量明显低于吗啡或羟考酮,在镇痛剂量稳定后,每日2次用药即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发生率与吗啡等其他阿片类药物相似。
黄莎黄诚张晶陈奕贵
关键词:癌症疼痛
幽门螺杆菌及其cagA因子与福州地区胃腺癌的关系及其致癌的分子机理
目的:1、探讨Hp与胃腺癌的上关性,特别是cagA因子与胃腺癌相关性;2、探讨Hp特别是cagA因子与胃粘膜中Bcl-2、Bax、P21-WAF1、P16-MTS1蛋白表达异常的关系,从而从分子水平初步探讨cagA是否为...
陈奕贵
关键词:原癌基因蛋白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