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奇松

作品数:19 被引量:190H指数:5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鼻咽
  • 13篇鼻咽癌
  • 7篇放疗
  • 5篇食管
  • 5篇食管癌
  • 3篇蛋白
  • 3篇肿瘤
  • 3篇拉曼
  • 3篇光谱
  • 2篇调强
  • 2篇调强放疗
  • 2篇血清
  • 2篇咽肿瘤
  • 2篇预后
  • 2篇照射
  • 2篇潜伏膜蛋白
  • 2篇细胞
  • 2篇膜蛋白
  • 2篇拉曼光谱
  • 2篇激光拉曼

机构

  • 10篇福建省肿瘤医...
  • 7篇莆田学院附属...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9篇陈奇松
  • 10篇潘建基
  • 9篇林少俊
  • 5篇韩露
  • 5篇张瑜
  • 5篇宗井凤
  • 5篇许俊凯
  • 5篇赵云辉
  • 4篇林锦
  • 3篇陈宇
  • 2篇张秀春
  • 2篇陈荣
  • 2篇张春
  • 2篇郑飞
  • 2篇冯尚源
  • 2篇林色南
  • 2篇郑威
  • 2篇陈传本
  • 2篇陈翔
  • 2篇苏颖

传媒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癌症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莆田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第六届全国鼻...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在鼻咽癌(NPC)鼻咽试子中的表达,探讨LMP-1表达与NP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材料与方法:纳入2007~2008年期间到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就诊并经病理确诊为NP...
林锦郭巧娟韩露陈奇松宗井凤潘建基林少俊
关键词:鼻咽癌EB病毒
文献传递
美国癌症研究联合会第七版肿瘤分期对鼻咽癌放疗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美国癌症研究联合会(AJCC)第7版肿瘤分期标准对鼻咽癌常规放疗(CRT)和调强放疗(IMRT)预后的影响。方法用AJCC第7版肿瘤TNM分期标准对本院2004-2006年接受CRT和IMRT的鼻咽癌患者重新分期和分析预后。共1138例患者入组,CRT790例,IMRT348例。CRT和IMRT患者中位年龄分别为47岁和45岁(χ2=1.49,P=0.222),男女比例分别为580:210和266:82(χ2=1.15,P=0.303),Ⅰ、Ⅱ、Ⅲ、Ⅳ期例数分别为0、41、488、261和5、65、176、102例(χ2=64.78,P=0.001)。比较两种放疗的3年疗效,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3年随访率为96.0%。常规、IMRT患者中位随访时问分别为32、33个月,死L例数分别为113、35例。N分期是影响常规、IMRT总生存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的因素(χ2=6.50、13.60,P=0.038、0.004和χ2=7.78、15.30,P=0.009、0.002),临床分期对CRT总牛存有影响(χ2=6.70,P=0.035)、埘IMRT无远处转移生存有影响(χ2=9.12,P=0.028)。结论第7版AJCCT分期仍不能满足准确判断鼻咽癌预后的需要,N分期是影响鼻咽癌总生存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的重要预后因素。
林少俊潘建基韩露陈传本张瑜陈奇松林锦张秀春
关键词:预后
血清拉曼光谱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背景与目的:我国南方地区鼻咽癌高发,其治疗效果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目前早期筛查诊断的主要方法是EB病毒血清学检查,但敏感性和特异性欠佳。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拉曼光谱的特点,并分析其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09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29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初诊患者(鼻咽癌组)和36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2~4 mL,经离心后获得血清样品。采用inVia型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进行测量,每个样品测5个点。将同一样品所测量的5条光谱进行平均,以此代表该样品的血清拉曼光谱信号,最后将两组的拉曼光谱信号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ROC曲线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血清的平均拉曼光谱形态和谱峰基本相似,但在约900~1 000 cm-1及1 600~1 700 cm-1波段,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拉曼光谱的谱峰强度高于鼻咽癌组,而在1 200~1 400 cm-1波段,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拉曼光谱的谱峰强度低于鼻咽癌组。进一步采用主成分降维处理后,发现血清光谱的第一、二、三主成分对两组血清具有较好的聚类作用。判别分析及交叉检验显示,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对鼻咽癌组血清的判别灵敏度为89.7%(26/29),对健康对照组的特异度为91.7%(33/36)。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71。结论: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可很好地区分鼻咽癌及健康人血清,值得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潘建基陈奇松黄伟林少俊苏颖力超冯尚源陈荣
关键词:激光拉曼光谱鼻咽癌血清
不同固定方式对胸上段食管癌放疗时摆位误差的影响
2023年
将收治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按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体膜+真空袋固定,对照组使用单纯颈肩膜固定,研究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对胸上段食管癌放疗过程中摆位误差的影响,以及两种体位固定方式下放疗过程中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胸上段食管癌放疗时更适合用体膜+真空袋固定体位,这种固定方式可有效降低放疗摆位误差,提高放疗安全性。
陈奇松许俊凯赵云辉陈翔高清朱剑耀
关键词:体膜胸上段食管癌放疗摆位误差
鼻咽癌2008分期与92'分期的比较研究
宗井凤林少俊张瑜林色南张春郑威郑飞陈奇松陈韵彬潘建基
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在鼻咽癌(NPC)鼻咽拭子中的表达,探讨LMP-1表达与NP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2007年~2008年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NPC且同意参加该试验的初治患者129例,均在治疗前应用鼻咽拭子法取鼻咽部黏膜脱落细胞,提取DNA,采用PCR法检测LMP-1基因的表达。结果 129例患者中有114例患者LMP-1呈阳性表达,另15例呈阴性表达,阳性率为88.37%(114/129);对照组中无1例呈阳性表达。LMP-1阳性表达率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LMP-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T分期及M分期无相关性。结论 PCR法检测鼻咽拭子中LMP-1的检出率高于免疫组化法,LMP-1表达与鼻咽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临床中可预测鼻咽癌患者的转移潜能,LMP-1可能做为抗肿瘤转移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林锦郭巧娟韩露陈奇松宗井凤潘建基林少俊
关键词:鼻咽癌EB病毒
779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被引量:46
2010年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不仅影响临床分期及治疗计划,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为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779例经病理证实的首诊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均行MRI规范扫描,并根据影像学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RTOG2006版N+为基础)确定淋巴结位置。MRI资料分析由放疗科与影像科医师共同完成。以卡方检验分析不同T分期各区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别及淋巴结不同直径之间包膜受侵的差别,同时分析淋巴结在各区分布特点及跳跃性转移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有592例(76.0%)出现转移淋巴结,各区分布如下:Ⅰ区1例(0.2%),Ⅱa区384例(64.9%),Ⅱb区499例(84.3%),Ⅲ区184例(31.1%),Ⅳ区33例(5.6%),Ⅴa区67例(11.3%),Ⅴb区21例(3.5%),咽后597例(76.6%)。本组各区最多转移淋巴结共1479个,其中包膜外侵973个(65.79%),包膜外侵比例随淋巴结直径增大而增大(P=0.000)。各区淋巴结转移和T分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跳跃性转移率为1.0%。结论:鼻咽癌Ⅱ区和咽后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均为前哨淋巴结。Ⅰ区转移率极低。淋巴结包膜外侵比例与最大径正相关。淋巴结很少跳跃性转移,T分期和各区淋巴结转移之间无相关性。
陈奇松林少俊潘建基张瑜林锦陈英宗井凤卢涛
关键词:鼻咽癌淋巴结磁共振成像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选出170例为对象,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紫杉醇+奈达铂化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1.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51.76%,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气管炎发生率对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均以Ⅰ~Ⅱ级为主。结论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效果确切,提高肿瘤控制效果,虽然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但不良反应多较为轻微,患者可耐受。
许俊凯陈奇松赵云辉
关键词:紫杉醇奈达铂放疗食管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环氧化酶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食管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组织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94例食管癌组织和30例邻近正常食管黏膜中EGFR、VEGF蛋白、COX-2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三者与肿瘤组织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EGFR、VEGF、COXd在94例食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65/94)、73.4%(69/94)、84.0%(79/94);而在3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4/30)、13.3%(4/30)、3.3%(1/30),2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EGFR、VEGF、COX-2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EGFR、VEGF、COXd在食管癌组织中显著表达,且可能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可作为预测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陈宇陈奇松许俊凯方建禅
关键词:食管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化酶2
卡培他滨联合照射对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卡培他滨联合照射对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凋亡及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Wnt)/β-链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裸鼠皮下接种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70只建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5 mg/kg)组、20 Gy(单纯照射,2 Gy/d,5次/w)组、2.67、0.67 mg组(单纯用药2.67、0.67 mg/20 g)、2.67 mg+20 Gy、0.67 mg+20 Gy(用药+照射联合)组,每组10只。用药期间密切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计算肿瘤体积、移植瘤体积抑制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基本形态,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肿瘤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B细胞淋巴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肿瘤组织Wnt1、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余组瘤体体积及瘤重明显小(P<0.05);肿瘤组织细胞凋亡、Caspase-3、Bax mRNA、GSK3β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 mRNA表达、Wnt1、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20 Gy组、2.67 mg组相比,顺铂组、2.67 mg+20 Gy组、0.67 mg+20 Gy组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及瘤重显著降低(P<0.05);瘤组织可见大量坏死灶,细胞凋亡率、肿瘤组织Caspase-3、Bax mRNA、GSK3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Bcl-2 mRNA表达、Wnt1、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2.67 mg+20 Gy组对肿瘤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顺铂组(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照射能显著抑制食管癌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许俊凯刘剑雄赵云辉陈奇松
关键词:卡培他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