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4篇颅内
  • 3篇动脉狭窄
  • 3篇血肿
  • 3篇硬膜
  • 3篇硬膜下
  • 3篇硬膜下血肿
  • 3篇慢性
  • 3篇慢性硬膜下
  • 3篇慢性硬膜下血...
  • 3篇膜下
  • 3篇膜下血肿
  • 2篇动脉瘤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术
  • 2篇入路
  • 2篇手术
  • 2篇钻孔引流
  • 2篇钻孔引流术
  • 2篇颅内出血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阚志生
  • 5篇王建涛
  • 3篇郑铁晋
  • 2篇王硕
  • 2篇施立海
  • 1篇曹勇
  • 1篇吴俊
  • 1篇左峰
  • 1篇张楠
  • 1篇孙宇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药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脉搭桥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治疗策略探讨
阚志生
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伴凝血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与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伴凝血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86例伴凝血功能障碍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6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钻孔引流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94.4%(85/90)比92.7%(89/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3,P〉0.05)。观察组复发3例(3.3%),对照组复发12例(12.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1,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伴凝血功能障碍效果较单用钻孔引流术好,且血肿复发率低。
王建涛施立海阚志生
关键词:血肿硬膜下慢性钻孔引流术阿托伐他汀
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颅内侧支循环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单侧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患者颅内侧支循环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单侧ICA起始部狭窄≥70%的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者18例(症状组),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者21例(无症状组),观察2组患者Willis环、侧支血管管径情况,分析单侧ICA重度狭窄患者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与侧支循环的关系。结果症状组患者高血压发病率显著高于无症状组,ICA狭窄程度大于无症状组(P<0.05)。症状组患者侧支血管代偿功能显著低于无症状组(P<0.05)。症状组患者Willis环前环完整率为72.2%(13/18),后环完整率为61.1%(11/18);无症状组患者前环完整率为95.2%(20/21),后环完整率为90.5%(19/21);症状组患者Willis环前、后环完整率显著低于无症状组(P<0.05)。症状组患者前、后环变异率分别为27.8%(5/18)和38.9%(7/18),无症状组患者前、后环变异率分别为4.8%(1/21)和9.5%(2/21),症状组患者Willis环前、后环变异率显著高于无症状组(P<0.05)。症状组患者前交通动脉管径显著小于无症状组(P<0.05),2组患者后交通动脉管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lis环的侧支代偿能力与Willis环变异与否及前、后交通动脉管径有关;Willis环代偿功能差是ICA重度狭窄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
郑铁晋史今盛阚志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狭窄颈内动脉侧支循环
老年颈内动脉狭窄血压变化及与脑卒中的关系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颈内动脉狭窄的血压变化规律,以及其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9年9月至2014年2月收治老年中重度颈内动脉狭窄62例(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者5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24 h动态血压检查;比较两组24 h动态血压、血压节律,以及观察组不同血压节律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观察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脉压差、白天脉压差、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脉压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非杓型节律比例(78.3%,48/62)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1/58;P<0.05);观察组非杓型节律的脑卒中发生率(57.4%,27/48)明显高于杓型节律(23.1%,3/14;P<0.05)。结论老年颈内动脉狭窄昼夜血压的非杓型节律比例升高,而对应的脑卒中发生率也增高。
郑铁晋阚志生史今盛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老年人血压脑卒中
基因指导华法林相关颅内出血术后重启抗凝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2C9(CYP2C9)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1(VKORC1)基因型在华法林相关颅内出血(WICH)术后患者重启抗凝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WICH的汉族患者28例,所有患者于颅内出血术后14 d重启华法林治疗。按照是否接受基因检测,分为基因组(12例)和对照组(16例)。基因组根据患者的CYP2C9和VKORC1基因型,计算华法林初始剂量;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初始华法林剂量为3 mg/d。两组均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华法林用量(INR目标值为1.8~2.4)。随访3个月(91 d),对比两组INR达到目标值所需的时间、INR达目标值持续的时间在91 d中所占的百分比(达标时间百分比)及颅内外出血或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8例患者中共有21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基因组9例,对照组12例。基因组中,8例基因型为CYP2C9 CC/AA +VKORCl AA,1例为CYP2C9 CC/AA +VKORCl GA。基因组和对照组INR达到目标值所需时间分别为(7.0±3.2)d、(12.0±5.9)d,INR达标时间百分比分别为(76±13)%、(56±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06)。对照组再发硬膜下血肿2例,无缺血事件发生;基因组无一例发生出血和缺血事件,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4)。结论与传统抗凝比较,采用基于个体化基因型指导的WICH术后重启华法林治疗模式,INR达标时间短、在达标范围时间更久,安全有效。
王建涛王彬阚志生
关键词:颅内出血华法林基因检测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神经外科住院接受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338例,其中男196例,女142例,年龄42 ~ 90岁,平均年龄(69.83 ±7.715)岁.收集所有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死亡14例(4.14%),9例患者死于肺部感染,1例患者死于脑实质出血,1例死于大面积脑栓塞,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急性肺栓塞.单因素分析结果:死亡患者年龄(P=0.000)、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比例(P=0.003)、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率(P=0.001)高于生存组;术前Glasgow评分(P =0.000)低于生存组.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高龄(P=0.002;比值比(OR) =1.311;95%可信区间(CI)=1.104-1.557)、Glasgow评分低(P =0.000;OR =0.172;95% CI=0.077-0.380)、既往COPD病史(P=0.020; OR=14.333;95% CI=1.529-134.325)是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Glasgow评分低、既往COPD病史是CSDH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孙宇阚志生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死亡率
经对侧翼点入路夹闭床突旁动脉瘤及伴发的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探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 探讨对侧翼点入路夹闭床突旁动脉瘤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外科和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经对侧翼点入路手术夹闭合并床突旁动脉瘤的双侧多发动脉瘤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1~64岁,平均50.6岁,总结手术特点及预后.结果 对侧翼点入路手术夹闭合并床突旁动脉瘤的双侧多发动脉瘤,共20个动脉瘤,包括切口对侧床突旁动脉瘤9个,同侧颈内动脉末端动脉瘤4个,后交通动脉瘤4个,前交通动脉瘤2个,大脑前动脉瘤1个.术后CT血管造影示所有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术后无新发视力缺损,1例患者嗅觉下降;1例出现脑梗死;1例术前存在视力下降患者,随访发现视力较前好转,余患者情况良好.结论 经对侧翼点入路夹闭指向内侧的床突旁动脉瘤是可行和有效的.对于合并此类型床突旁动脉瘤的双侧多发动脉瘤,选择手术入路夹闭其他动脉瘤时,可考虑经对侧一次手术夹闭所有动脉瘤.
王建涛吴俊曹勇阚志生王硕
关键词:对侧入路床突旁动脉瘤夹闭
华法林相关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附65例报告)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探讨华法林相关脑出血(WIC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5例W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8例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7例行穿刺置管引流.结果 65例患者血肿平均体积为(46.8±13.7) ml,服用华法林为1.5 ~ 6.0 mg/d,平均(3.5 ±1.5)mg/d;服药时间为3~ 72个月,平均(27.8±3.4)个月.脑出血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2~5.6,平均2.7±1.2;48例(73.8%)患者在抗凝推荐范围内(INR:2.0~3.0)发生了脑出血.65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术后2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Ⅴ级28例(43.1%),Ⅳ级15例(23.1%),Ⅲ级8例(12.3%),Ⅱ级5例(7.7%),Ⅰ级9例(13.8%);死亡9例(13.8%)患者中,因再出血死亡4例,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结论 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治疗WICH,可以防止血肿扩大,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王建涛阚志生
关键词:颅内出血华法林神经外科手术抗凝药
口服抗血栓药物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口服抗血栓药物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外科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的23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3个月内是否存在颅脑外伤史分为外伤组(128例)与非外伤组(105例),统计患者抗血栓药物的使用情况,外伤组患者伤后就诊时间,患者的复发情况及复发时间.结果 非外伤组105例患者中71例(67.6%)、外伤组128例患者中47例(36.7%)术前常规应用抗血栓药物,非外伤组明显多于外伤组(P<0.05).外伤组中术前应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颅脑外伤后就诊时间明显短于未使用此类药物的患者[(27±11)d比(50±14)d,p<0.05],非外伤组中30例(42.2%)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其中1例(1.5%)患者为华法林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共同使用,华法林INR平均值为(2.77 ±0.25).外伤组中20例(42.6%)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其中3例(6.4%)患者为华法林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共同使用,华法林INR平均值为(1.89 ±0.67).非外伤组患者入院时平均INR水平明显高于外伤组INR值(P<0.05).术前应用抗血栓药物患者与未使用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及复发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抗血栓药物增加非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的可能性,加快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进展过程.
施立海郑铁晋张楠左峰阚志生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抗血栓药物复发
额外侧入路在微创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经额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眼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额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的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和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外科共95例颈内动脉一眼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将动脉瘤进行分型,经额外侧入路手术。根据术前分型,总结手术特点及预后。结果95例患者根据其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分型,其中Ⅰ型44例(46.3%),Ⅱ型34例(35.7%),Ⅲ型17例(17.9%)。眼动脉瘤直径〈10mm(35例),10-25mm(34例),〉25mm(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病例中,破裂的眼动脉瘤共8例。手术夹闭93例,2例加固包裹,5例多发动脉瘤在同一入路下同时夹闭。术后动脉瘤无残留。术后3例患者同侧视力下降;9例出现脑梗死;余患者情况良好。结论经额外侧入路夹闭眼动脉段动脉瘤,显露充分,开颅过程简单,创伤小,术后效果好。适用于大多数眼动脉段动脉瘤。
王建涛阚志生王硕
关键词:微创眼动脉瘤夹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