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涛

作品数:73 被引量:344H指数:1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3篇食管
  • 29篇肿瘤
  • 25篇食管癌
  • 17篇细胞
  • 14篇食管肿瘤
  • 13篇贲门癌
  • 12篇癌前
  • 11篇腺癌
  • 11篇癌前病变
  • 11篇癌组织
  • 11篇病变
  • 10篇蛋白
  • 10篇食管癌高发区
  • 9篇鳞状
  • 9篇鳞状细胞
  • 8篇贲门腺癌
  • 7篇细胞癌
  • 7篇鳞状细胞癌
  • 7篇基因
  • 6篇遗传易感

机构

  • 35篇郑州大学
  • 35篇郑州大学第一...
  • 25篇郑州大学第二...
  • 16篇河南省人民医...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河南省食管癌...
  • 6篇河南省肿瘤医...
  • 6篇新乡医学院
  • 6篇河南科技大学...
  • 6篇郑州大学第五...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河南大学
  • 3篇濮阳市人民医...
  • 3篇安阳市肿瘤医...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平顶山市第一...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郑州铁路职业...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作者

  • 72篇郭涛
  • 58篇王立东
  • 46篇范宗民
  • 34篇何欣
  • 23篇高珊珊
  • 21篇王苒
  • 20篇孙哲
  • 19篇冯常炜
  • 18篇宋昕
  • 18篇常志伟
  • 16篇张延瑞
  • 15篇江亚南
  • 14篇王俊宽
  • 14篇杜芳
  • 12篇郭军辉
  • 12篇刘宾
  • 11篇吴会芳
  • 11篇李琮宇
  • 11篇任景丽
  • 11篇刘小莉

传媒

  • 29篇郑州大学学报...
  • 11篇中华肿瘤防治...
  • 4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2014中国...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15篇2009
  • 8篇2008
  • 10篇2007
  • 2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与贲门双源癌蛋白质指纹模型的建立及肿瘤标志的筛选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建立食管与贲门双源癌的蛋白质组指纹诊断模型,筛选食管贲门双源癌相关蛋白,为建立食管贲门双源癌肿瘤标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技术对19例食管贲门双源癌(双源癌组)和50位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进行蛋白质组的对比研究。根据差异性蛋白质的质核比(相对分子质量)从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中筛选并确定相关候选蛋白和基因。并通过RT-PCR方法进一步分析这些关键候选基因在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中表达变化特征。结果:以相对分子质量2.86621×103、5.10330×103、6.59765×103、7.93155×103、9.31196×103和4.11399×103的6种蛋白质组成的决策树模型对双源癌组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26%、73.68%和80%。相对分子质量为5.34052×103和5.92132×103的蛋白质查询结果为COX7c及Beta-defensin-1-2-3,在双源癌的食管癌组织和贲门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60%(3/5)、60%(3/5)、60%(3/5)和40%(2/5),对照组食管和贲门正常上皮组织均为阴性。结论:以相对分子质量2.86621×103、5.10330×103、6.59765×103、7.93155×103、9.31196×103和4.11399×103的6种蛋白质组成的决策树模型,可作为食管贲门双源癌的蛋白诊断模型,COX7c及Beta-defensin-1-2-3与食管贲门双源癌密切相关,为食管贲门双源癌肿瘤标志筛选提供重要线索。
冯笑山王立东郭涛单探幽李吉林范宗民焦新英常智慧韩晶宋昕高社干申秋樊慧王能超李韶华高珊珊何欣郭军辉
食管癌组织与外周血RASSF1A甲基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组织及同一患者对应的术前外周血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加深食管癌变分子机制的了解并为食管癌早期诊断和高危人群预警提供候选指标。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分别检测来自食管癌高发区的30例食管癌患者血浆、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结果:食管癌组织RASSF1A甲基化阳性率为40%(12/30),而这12例癌组织甲基化阳性的患者其外周血甲基化阳性共7例,癌组织和外周血RASSF1A甲基化阳性一致率为58%(7/12),18例癌组织甲基化阴性的患者其外周血也均为阴性,阴性一致率为100%(18/18)。癌旁正常食管组织甲基化率为13%(4/30),明显低于癌组织(40%,12/30),P<0.05。7例外周血甲基化阳性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5例(55%,5/9),阴性2例(10%,2/2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鳞癌的RASSF1A甲基化阳性率(83%,5/6)明显高于中分化鳞癌(24%,5/21),P<0.05。结论:外周血RASSF1A甲基化可以反映同一个体食管鳞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状态,可能是高危人群筛查重要候选分子标志之一。
秦豫培王立东常志伟郭涛李吉林宋昕
关键词:食管肿瘤RASSF1A甲基化外周血甲基化特异性PCR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青年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STAT3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河南高发区青年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STAT3的表达及意义,加深对食管癌变机理的了解。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STAT3在36例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从正常食管上皮→基底细胞过度增生→间变→至鳞状细胞癌的演变过程中,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为86%(12/14)、88%(28/32)、55%(11/20)和75%(27/36),其中基底细胞过度增生与间变(P=0.008)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TAT3蛋白在高分化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最高89%(16/18),中、低分化鳞癌组织阳性率逐渐下降,分别为60%(6/10)和63%(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AT3蛋白在癌变早期阶段表达变化显著,并随癌变程度加重和癌组织分化程度下降而呈现阳性表达率下降的趋势,提示STAT3是食管癌变早期的重要分子事件,并可能是食管癌变重要分子基础之一。
刘小莉王立东王苒吕晓东任景丽李吉林范宗民李江曼王俊宽孙哲江亚南周建炜郭涛吴会芳李琮宇高姗姗何欣郭花芹
关键词:青年食管癌癌前病变
食管贲门双源癌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状病毒和P16^INK4A、P21^WAF1蛋白检测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双源癌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P16INK4A、P21WAF1蛋白表达与食管贲门癌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检测17例双源癌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HPV16型DNA(HPV16-D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6INK4A、P21WAF1蛋白的表达。结果:17例SCC组织中HPV16-DNA检出率为8/17,GCA组织为5/17,且有2例患者SCC和GCA组织中同时检测到HPV16-DNA。2种组织中P16INK4A和P21WAF1蛋白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且表达的一致性较高(P均>0.05)。SCC、GCA组织中P16INK4A、P21WAF1蛋白表达与HPV16感染无关(P>0.05)。结论:HPV可能是SCC和GCA共同相关致病危险因素。
丁广成王立东任景丽李吉林郭军辉袁翎郭涛刘红彦周福有宋昕张连群黄静李兴川
关键词:贲门肿瘤双源癌
食管癌高发区同卵双胞胎食管、贲门和胃窦活检组织病理比较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比较分析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同卵双胞胎成员食管、贲门和胃窦黏膜活检组织病理结果,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食管和贲门癌变的影响。方法:对108对来自于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的同卵双胞胎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22对自愿接受胃镜检查者进行黏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108对同卵双胞胎中,共发现癌症13例,其中食管癌7例(均为男性,单发),食管癌发生率0.065%(7/108)。②接受胃镜检查的22对双胞胎中4例食管癌患者,1例胃癌患者,癌前病变3例,均为单发;18对未患癌患者中,3对慢性轻度食管炎和1对慢性浅表性胃炎为双发,其余14对所患疾病均为单发。结论:环境因素对食管癌变的影响远大于遗传因素。
张广平王立东冯常炜樊慧李吉林张延瑞王晗晶高社干郭涛周胜理范宗民岳文彬崔娟焦新英周福有常扶保宋昕宋爽
关键词:同卵双胞胎贲门肿瘤
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p16^(INK4A)蛋白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HPV感染与食管/贲门癌变的关系和p16INK4A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检测17例双源癌患者食管鳞癌组织和贲门腺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感染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6INK4A蛋白在17例双源癌鳞癌组织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7例双源癌组织中8例食管鳞癌组织,5例贲门腺癌组织中检测到HPV16-DNA(47%vs.29%),且有2例患者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同时检测到HPV16-DNA的存在。p16INK4A蛋白在两种组织中均有较高表达。在HPV相关的双源癌中,p16INK4A蛋白表达在腺癌组织中较鳞癌组织高(75%vs.25%,P<0.05)。结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同一个体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中均有不同程度HPV感染,提示HPV可能是二者共同相关致病危险因素,高危型HPV16感染可能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和贲门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16INK4A蛋白表达在腺癌组织中较鳞癌组织高,有可能成为HPV相关性贲门癌的一个筛查指标。
丁广成王立东任景丽郭军辉袁翎郭涛
关键词:贲门腺癌人乳头状瘤病毒聚合酶链式反应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
2014年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在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4月—2012年10月经病理诊断为发生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的移植肾组织标本38例,另随机选择10例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正常的肾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鼠抗人IDO单克隆抗体、按二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IDO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肾组织中不表达IDO,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IDO的阳性表达率为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IDO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T细胞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P<0.05)。在T细胞介导的不同病理分级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IDO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肾组织中IDO的阳性表达强度与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程度呈负相关(r=-0.696,P<0.05)。结论:IDO参与肾移植术后免疫状态的调节,高表达的IDO可降低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
刘佳王晓勃郭涛刘丽丰贵文尚文俊刘磊李金锋
关键词:排斥反应吲哚胺
前列腺素E_1(PGE_1)预适应对AMI大鼠模型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
2008年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 E_1(PGE_1)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及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 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M 组)、小剂量 PGE_1(25μg·kg^(-1))预处理早期保护作用组(LE 组)及延迟保护作用组(LD 组)、大剂量 PGE_1(150μg·kg^(-1))预处理早期保护作用组(HE 组)及延迟保护作用组(HD 组)。各组均经静脉分别给与等容积生理盐水及不同剂量的 PGE_1对大鼠进行预处理。除 C 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预处理后20min 和24h 腹腔注射(ip)异丙肾上腺素(Isop)造成急性心肌梗死。Ip 以及 Isop 24h 后测定左室内压及其微分,测定并计算心电图Ⅱ导联,并对心肌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对照组左室内压的最大上升速率(+dp/dt max)、最大下降速率(-dp/dt max)和左室发展压(LVDP)均降至正常对照组的30%左右(P<0.01),而 PGE_1预处理各组此三项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1);模型对照组 J/R比值剧烈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 P<0.01),PGE_1预处理各组该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模型对照组出现较严重的心肌梗死病理改变,PGE_1预处理各组心肌坏死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PGE_1预处理具有保护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及坏死病理改变的作用。
李方孙哲王志新郭涛吴会芳李琮宇
关键词:前列腺素E1预适应异丙肾上腺素
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组织SCCA1蛋白的表达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组织中SCCA1蛋白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常规组织病理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组织中SCCA1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在30例食管癌组织SCCA1蛋白表达阳性17例(17/30,57%);淋巴结转移阳性组SCCA1免疫组化阳性组(13/22,59%)高于阴性组(4/8,50%),但无相关性(P>0.05);与细胞分化关系:高分化组SCCA1阳性表达(6/9,66%)高于中、低分化组(11/17,65%;0/4,0%),差异明显(P<0.05);与TNM分期关系:SCCA1阳性表达与Ⅰ期(2/3,66%)、Ⅱa期(2/3,66%)、Ⅱb期(3/6,50%)、Ⅲ期(6/12,50%)、Ⅳ期(4/6,66%)均无相关性(P>0.05)。在30例癌旁配对正常组织中未发现SCCA1蛋白表达,与癌组织中SCCA1蛋白表达差异明显(P<0.05)。结论SCCA1蛋白阳性表达与食管癌的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SCCA1蛋白阳性表达可作为食管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标志之一。
郭涛孙哲常志伟杜芳吕晓东李琮宇江亚南任景丽周建炜王俊宽刘晓莉王苒李吉林范宗民高珊珊何欣郭花芹王立东
关键词:食管癌免疫组化
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1蛋白的表达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Id)1蛋白的表达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65例食管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均来自河南林州市及其周围地区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癌旁组织中34例为基底细胞增生(BCH),28例为不典型增生(DYS),13例为正常上皮组织,15例为原位癌(CIS)。65例癌组织全部为鳞状细胞癌(SC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各标本I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Id1蛋白无表达,在BCH、DYS、CIS及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46%、60%和63%,依次升高(P<0.05)。Id1蛋白的表达与SCC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Id1蛋白表达变化是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李健范宗民高珊珊何欣郭花芹齐义军郭涛杜芳秦豫培王立东
关键词:分化抑制因子-1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