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珊珊

作品数:87 被引量:390H指数:1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篇医药卫生
  • 2篇水利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9篇食管
  • 35篇食管癌
  • 30篇癌组织
  • 26篇贲门癌
  • 22篇肿瘤
  • 18篇食管癌高发区
  • 13篇蛋白
  • 13篇基因
  • 12篇细胞
  • 12篇病变
  • 11篇食管癌组织
  • 11篇食管肿瘤
  • 11篇癌前
  • 11篇癌前病变
  • 8篇低发区
  • 8篇上皮
  • 8篇腺癌
  • 7篇贲门癌组织
  • 7篇鳞状
  • 7篇甲基化

机构

  • 70篇郑州大学
  • 2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3篇河南省人民医...
  • 23篇郑州大学第二...
  • 19篇郑州大学第一...
  • 6篇河南科技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3篇河南省肿瘤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三...
  • 2篇安阳市肿瘤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河南财经学院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南省食管癌...
  • 1篇福建水利电力...
  • 1篇漯河医学高等...
  • 1篇平顶山市第一...
  • 1篇美国德州大学

作者

  • 87篇高珊珊
  • 72篇王立东
  • 70篇范宗民
  • 42篇何欣
  • 36篇郭花芹
  • 26篇刘宾
  • 25篇冯常炜
  • 24篇张延瑞
  • 23篇郭涛
  • 16篇齐义军
  • 15篇孙哲
  • 14篇江亚南
  • 14篇常志伟
  • 14篇杜芳
  • 13篇王启鸣
  • 12篇王俊宽
  • 12篇吕晓东
  • 11篇冯笑山
  • 11篇王苒
  • 11篇秦艳茹

传媒

  • 52篇郑州大学学报...
  • 5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癌症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广州化工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8篇2007
  • 32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18篇2002
  • 1篇1987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磷化钙对人群致突变的观察研究
1987年
本研究应用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和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方法,对磷化钙生产人员、熏蒸杀虫操作人员,以及经磷化钙熏蒸杀虫后再加工成食品的长期食用人员,进行了群体观察.结果表明:生产人员SCE及结构畸变明显高于用药人员及长期食用人员(PO.05).
陈勇夫游文凤王建国左超成刘运卿齐华高珊珊
关键词: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染色体畸变磷化钙
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1蛋白的表达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Id)1蛋白的表达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65例食管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均来自河南林州市及其周围地区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癌旁组织中34例为基底细胞增生(BCH),28例为不典型增生(DYS),13例为正常上皮组织,15例为原位癌(CIS)。65例癌组织全部为鳞状细胞癌(SC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各标本I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Id1蛋白无表达,在BCH、DYS、CIS及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46%、60%和63%,依次升高(P<0.05)。Id1蛋白的表达与SCC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Id1蛋白表达变化是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李健范宗民高珊珊何欣郭花芹齐义军郭涛杜芳秦豫培王立东
关键词:分化抑制因子-1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
食管癌细胞和癌旁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mRNA的表达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uclearfac-torkappaB,NF-κB)基因在食管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食管癌组织、食管癌细胞系和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系中NF-κBmRNA基因的表达状况。结果:NF-κBp65、NF-κBp50mRNA在正常组织中未见表达,食管癌细胞系EC109、EC1、EC18和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系NECA6-E6E7和NECA6-E6E7-hTERT均出现NF-κBp65、NF-κBp50mRNA的表达。在癌旁组织中,NF-κBp65和NF-κBp50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30%(6/20)和25%(5/20),在食管癌组织中分别为65%(13/20)和55%(11/20),在食管癌变过程中表达率呈上升趋势。结论:NF-κB基因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癌变过程。
李健王立东杜芳齐义军郭涛范宗民高珊珊李吉林
关键词:转录因子细胞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家族史阳性和阴性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FHIT和BRCA2及MLH1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探讨FHIT、BRCA2及MLH1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家族史阳、阴性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BC法检测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74例食管癌患者(其中33例家族史阳性,41例家族史阴性)手术切除标本癌组织FHIT、BRCA2及MLH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FHIT[56%(18/33)]、BRCA2[67%(22/33)]和MLH1[73%(24/33)]在家族史阳性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阴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家族史阴性食管癌患者[27%(11/41)、37%(15/44)和27%(16/41)],P值均<0·05。结论:FHIT、BRCA2和MLH1蛋白可能是影响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的重要分子事件之一。
常志伟王立东王宁博王苒江亚南杜芳齐义军郭涛孙哲李吉林常扶保常志军郭海云未庆丽范宗民高珊珊何欣郭花芹
关键词:疾病遗传易感性蛋白质类近亲
食管鳞癌组织中p16基因缺失及甲基化检测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p16基因表达缺失的机制。方法采用PCR、DHPLC、MSP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5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间变组织和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16基因的缺失、突变、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16蛋白均为正常表达(45/45,100%),间变和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84.4%(38/45)和91.1%(41/45),3者间异常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3,P<0.001)。p16蛋白表达异常的41例癌组织中,纯合型甲基化发生率为80.48%(33/41),杂合缺失发生率58.53%(24/41),不缺失发生率41.46%(17/41),均高于p16蛋白表达正常的癌组织。结论该地区食管癌组织中p16基因主要通过纯合型甲基化失活。
余炜伟王立东齐义军杜芳王志卿高珊珊何欣范宗民
关键词:鳞癌P16甲基化基因缺失
利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食管癌组织中染色体基因组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 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52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变化,按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在食管癌中3q、8q、5p、1q、6q、18p、20q的染色体基因组扩增和3p、1p、9q、19p、4p、8p染色体基因组丢失频繁( >20% )。3q、5p、1q、11q13 14的染色体基因组扩增和4pq、13q染色体基因组丢失与食管癌病理分期相关(P<0 .05)。8q扩增和4p丢失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 05)。2p扩增和4pq、l1q14 qter的丢失与远处器官转移相关(P<0 .05)。结论 染色体3q、8q、5p、1q、6q、18p和20q部位可能存在与食管癌变密切相关的癌基因, 3p、1p、9q、19p、4p和8p可能存在与食管癌变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 3q、5p、1q、11q13 14扩增和4pq、13q丢失与食管癌的发展相关,而8q、2p扩增和4pq、11q14 qter的丢失是食管癌发展的晚期事件与食管癌转移相关,不同的基因参与了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
秦艳茹王立东邝丽芸高珊珊关新元庄则豪范宗民邓文胡亮
关键词:食管癌组织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淋巴结转移癌变器官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色素镜检查及手术标本碘染色结果分析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评价色素镜 (纤维内镜下行粘膜碘染 )对提高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癌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的意义以及碘染对获取手术切除大体标本癌旁各级病变组织的影响。方法 :常规食管纤维内镜观察后 ,在食管表面喷洒体积分数为 2 %的卢戈液染色 ,根据染色情况分别取活检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取同样的卢戈溶液对手术切除的食管标本作碘染色 ,并根据染色结果 ,分别取材作进一步的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纤维内镜下碘染后 ,可观察到清晰的片状不染区 ,以及花斑状 ,点状和条状不染区。手术切除标本碘染后也出现相似的变化。对染色区和不染区分别取材 ,发现手术切除标本碘染区的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不染区 (P <0 .0 5 ) ,特别是间变和原位癌病灶。 2 35例无症状人群色素镜检查组 (碘染组 )基底细胞过度增生和间变的检出率分别为 6 4 % (114 /179)和 74 % (14 /19) ,均明显高于非碘染组 36 % (6 5 /179)和 2 6 % (5 /19) (P <0 .0 5 )。但无症状人群碘染组染色区取材仍发现 4 %的间变检出率。结论 :色素镜 (碘染色 )能明显提高无症状人群食管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手术切除标本行碘染色是获取各级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
王立东郑树刘宾郭瑞锋王启鸣范宗民陈虹庄则豪秦艳茹安继业孙超高社干李吉林宋子博贺新伟李吉学李燕杰高珊珊郭花芹谢冬玲益新娜丁忠华王道存常志伟易会兴王宁博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手术标本碘染色癌前病变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蛋白质组学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对河南省林州地区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食管癌组)和健康人血清(对照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研究,确立食管癌的蛋白质指纹诊断模型,并筛选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采用IMAC3芯片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检测61例食管癌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用Bio-MarkerWizard软件对芯片检测得到的蛋白质相对含量进行处理及方差分析。并对2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转移组),36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未转移组)与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以相对分子质量(Mr)为9439.58、6627.21、2867.65、4494.08、7762.68、6835.32、4095.947种蛋白质组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对食管癌测试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6%、88.5%和82.0%。转移组、未转移组与对照组3组相比,有15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相比有2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分别为11742.48、9294.44)。结论以上述7种蛋白质建立的诊断模型用于食管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筛选出2种与食管癌转移密切相关蛋白质,后者为进一步建立食管癌转移相关肿瘤标志物提供了重要线索。
冯笑山王立东单探幽郭涛李吉林范宗民焦新英常智慧高社干韩晶宋昕申秋樊慧王能超李韶华高珊珊何欣郭军辉刘宝池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蛋白质组学
贲门癌组织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
2007年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CA)发生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81例贲门腺癌及其中20例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变化特征,并分析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肿瘤大体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GCA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阳性率(72%,58/81)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1/20)(P<0.05)。GCA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肿瘤大体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RASSF1A基因甲基化是GCA癌变过程中频发的分子事件,可能在GCA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邵珊王立东李苹娟吴会芳宋昕焦新英李吉林樊慧申秋张彦霞范宗民李琮宇高珊珊郭花芹尹艳春吴爱群邢国兰
关键词:贲门肿瘤腺癌RAS相关区域家族1A甲基化
青年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青年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蛋白的表达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河南省林州地区青年SCC和GCA组织RASSF1A蛋白表达,将癌组织阳性结果分为弥漫型、灶性、镶嵌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SCC和GCA组织中RASSF1A阳性表达频率均较高(83%(10/12)vs89%(8/9)),与对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表达类型并不相同。食管鳞癌以镶嵌型(4例)和灶性(4例)较多,弥漫型(2例)次之;食管正常组织以乳头性(3例)和灶性(3例)较多,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腺癌组织以灶性为主(6例),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正常组织以弥漫型(5例)较多,另有灶性(4例)表达。RASSF1A蛋白表达与SCC和GCA的转移、分化和浸润程度无相关性。结论RASSF1A蛋白阳性表达是河南高发区青年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和贲门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吴会芳王立东范宗民高珊珊任景丽王俊宽李吉林焦新英刘小莉邵珊李琮宇李苹娟张彦霞郭花芹尹艳春李江曼何欣邢国兰刘保池
关键词:青年食管鳞癌贲门腺癌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