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花芹

作品数:66 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3篇食管
  • 28篇食管癌
  • 20篇肿瘤
  • 19篇癌前
  • 18篇食管癌高发区
  • 18篇癌组织
  • 17篇病变
  • 16篇贲门癌
  • 15篇癌前病变
  • 13篇食管肿瘤
  • 10篇上皮
  • 10篇细胞
  • 9篇低发区
  • 8篇基因
  • 7篇蛋白
  • 6篇青年
  • 5篇食管癌组织
  • 5篇食管上皮
  • 5篇贲门癌组织
  • 5篇腺癌

机构

  • 36篇郑州大学
  • 18篇河南省医学科...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郑州大学第二...
  • 8篇河南省人民医...
  • 7篇郑州大学第一...
  • 6篇河南医科大学
  • 5篇安阳市肿瘤医...
  • 3篇河南省肿瘤医...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剑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南省红十字...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平顶山市第一...

作者

  • 66篇郭花芹
  • 55篇王立东
  • 43篇范宗民
  • 36篇高珊珊
  • 18篇刘宾
  • 16篇裘宋良
  • 16篇何欣
  • 14篇王启鸣
  • 13篇冯常炜
  • 13篇高社干
  • 13篇杨观瑞
  • 11篇赵立群
  • 11篇李珊珊
  • 10篇贺新伟
  • 10篇齐义军
  • 10篇张延瑞
  • 10篇郭涛
  • 9篇张聚真
  • 9篇郭瑞锋
  • 9篇常志伟

传媒

  • 29篇郑州大学学报...
  • 8篇河南医科大学...
  • 8篇河南肿瘤学杂...
  • 5篇河南医学研究
  • 4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新消化病学杂...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4篇2007
  • 1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9篇2003
  • 15篇2002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3篇1993
  • 3篇1992
  • 7篇1991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上皮增生的转归——66例上皮增生6年随访被引量:7
1991年
报告食管癌高发区河南辉县66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基底细胞轻度增生和重度增生患者1983~1989年6年组织病理学随访结果。48例轻度增生患者中,5例发展成为间变(10.4%);7例发展成重度增生(14.6%);23例维持不变(47.9%);13例转为正常(27.1%)。18例重度增生患者中,1例发展成原位癌(5.6%);3例发展成间变(16.7%);4例维持不变(22.2%);6例转为轻增(33.3%);4例转为正常(22.2%)。本研究为食管上皮增生与癌变的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对上皮增生病变转归的了解.对食管癌的Ⅱ级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王立东郭花芹周琦
关键词:上皮增生食管癌前期病变
食管癌高发区青少年食管炎发病率和发病因素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为了研究食管炎与食管癌的关系及食管炎的发病因素,对食管癌高发区15~25岁的222个食管癌家族青少年和318个非癌家族青少年进行了普查。病理诊断食管炎在食管癌家族和非癌家族青少年中分别为50.2%和34.4%(P<0.01),表明在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炎与食管癌的发病有关。食管炎发病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热饮、经常食用棉籽油、吸烟、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动物蛋白不足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赵立群杨观瑞裘宋良J. WahrendorfJ. Claude郭花芹张聚真孙豫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炎青少年病因学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色素镜检查及手术标本碘染色结果分析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评价色素镜 (纤维内镜下行粘膜碘染 )对提高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癌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的意义以及碘染对获取手术切除大体标本癌旁各级病变组织的影响。方法 :常规食管纤维内镜观察后 ,在食管表面喷洒体积分数为 2 %的卢戈液染色 ,根据染色情况分别取活检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取同样的卢戈溶液对手术切除的食管标本作碘染色 ,并根据染色结果 ,分别取材作进一步的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纤维内镜下碘染后 ,可观察到清晰的片状不染区 ,以及花斑状 ,点状和条状不染区。手术切除标本碘染后也出现相似的变化。对染色区和不染区分别取材 ,发现手术切除标本碘染区的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不染区 (P <0 .0 5 ) ,特别是间变和原位癌病灶。 2 35例无症状人群色素镜检查组 (碘染组 )基底细胞过度增生和间变的检出率分别为 6 4 % (114 /179)和 74 % (14 /19) ,均明显高于非碘染组 36 % (6 5 /179)和 2 6 % (5 /19) (P <0 .0 5 )。但无症状人群碘染组染色区取材仍发现 4 %的间变检出率。结论 :色素镜 (碘染色 )能明显提高无症状人群食管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手术切除标本行碘染色是获取各级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
王立东郑树刘宾郭瑞锋王启鸣范宗民陈虹庄则豪秦艳茹安继业孙超高社干李吉林宋子博贺新伟李吉学李燕杰高珊珊郭花芹谢冬玲益新娜丁忠华王道存常志伟易会兴王宁博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手术标本碘染色癌前病变
食管癌高发区青少年食管脱落细胞微核检测
1993年
本文对食管癌高发区15~26岁的青少年538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青少年中食管炎很常见,并对其中186例作了食管涂片微核细胞检测。186例中轻度或中度食管炎占2.7%.很轻度19.9%,正常组77.4%。三个组中微核率未见明显差别,且平均微核率在食管炎诊断及家族史、吸烟、口腔粘膜白斑、热饮及新鲜水果的摄入项中也未见差别。结果表明,如果将食管炎作为食管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癌前状态,那么对于轻型食管炎微核检测不能作为一个有效的监测手段。
李珊珊裘宋良杨观瑞张聚真郭花芹孙豫Jenney Chang-Claude
关键词:微核食管炎
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中Rb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中Rb蛋白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30例食管贲门双源癌患者Rb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在30例双源癌患者中,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Rb阳性率分别为46.7%(14/30)和40%(1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2,P>0.05)。食管和贲门癌组织Rb一致阳性率为36.7%(26/30),一致阴性率为50%(15/30),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Rb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该地区食管癌和贲门癌存在较高的Rb一致性变化,提示二者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王宁博高珊珊何欣常志伟李吉林范宗民郭花芹韩晶吕晓东周丽郭涛邵珊吴会芳张彦霞王立东
关键词:双源癌食管鳞癌贲门腺癌RB
贲门癌与直肠癌组织嗜铬蛋白A及p53蛋白表达的比较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贲门癌与直肠癌组织嗜铬蛋白A(CGA)及p5 3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 76例贲门癌和 4 9例直肠癌组织中CGA及p5 3表达变化。结果 :贲门癌组织中 ,CGA和p5 3阳性率分别为 5 5 .3% (4 2 /76 )和 6 5 .8% (5 0 /76 ) ;直肠癌组织中 ,CGA和p5 3阳性率分别为 34.7% (17/49)和 6 7.3% (33/49) ;贲门癌组织中CGA阳性率明显高于直肠癌 (P <0 .0 2 5 ) ;有内分泌分化的贲门癌和直肠癌其p5 3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GA阴性者 (P <0 .0 2 5 )。结论 :贲门癌与直肠癌组织中CGA阳性表达率存在明显差异 ;p5
王道存王立东范宗民郭花芹高珊珊
关键词:贲门癌直肠癌嗜铬蛋白AP53蛋白癌组织
贲门癌高、低发区居民贲门癌前病变和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检测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高、低发区人群贲门癌变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表达与病变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ABC法 ) ,检测高 (133例 )、低发区 (14 2例 )居民贲门上皮不同程度病变的EGFR变化特征及其与病变的关系。结果 :在贲门癌高发区 ,随贲门上皮病变进展 ,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不典型增生 (DYS)→贲门腺癌 (GCA) ,EGFR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4 3%、4 4 %、79%和 5 3% ;DYS组EGFR蛋白阳性率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 5 ) ;EGFR蛋白表达阳性率随贲门癌分化程度降低而减低 ,但无统计学意义。在贲门癌低发区 ,随贲门上皮病变加重 ,EGFR蛋白阳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从CSG→CAG→DYS→GCA ,EGFR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16 %、2 7%、5 0 %和 4 6 % ;正常贲门组织 (NOR)、CSG与GCA ,NOR、CSG与DY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 5 )。EGFR蛋白表达阳性率不随贲门癌分化程度降低而改变。结论 :EGFR是贲门上皮癌变 ,特别是早期病变的重要分子变化。高、低发区贲门癌变可能存在不同的分子基础 ,环境中暴露的致癌因素不同 (质和量 )
周琦白永敏刘宾贺新伟范宗民李吉林高珊珊郭花芹王道存常志伟易会兴王宁博王立东
关键词:贲门癌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贲门癌高、低发区居民贲门癌前病变和癌组织C-erbB2变化
2003年
目的 :探讨贲门癌高、低发区贲门上皮各级病变组织C erbB2蛋白表达的变化特征。方法 :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分析高发区正常贲门上皮 (NOR) 10例 ,慢性浅表性贲门炎 (CSG)组织 2 3例 ,慢性萎缩性贲门炎 (CAG)组织 16例 ,贲门上皮不典型增生 (DYS) 14例 ,贲门癌 (GCA) 70例和低发区NOR 32例 ,CSG组织 38例 ,CAG组织 15例 ,DYS 18例 ,GCA组织 39例中C erbB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贲门癌高发区从CSG→CAG→DYS→GCA ,C 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7%、38%、86 %和 81% ;GCA组织中低分化组C erbB2蛋白阳性率 (5 7% )低于高、中度分化组 (92 % ) (P <0 .0 5 )。低发区从CSG→CAG→DYS→GCA ,C erbB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2 1%、2 0 %、5 6 %和 5 1% ;GCA组织中低分化组C erbB2蛋白阳性率 (80 % )高于高、中度分化组 (33% ) (P <0 .0 5 )。结论 :贲门上皮极轻度病变已发生不同程度的C erbB2表达变化 ,并随病变进展而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 ;高发区贲门上皮各级病变的升高趋势 ,特别是DYS ,明显高于低发区居民 ;C erbB2是贲门上皮癌变 。
周琦白永敏王立东贺新伟安继业刘宾李吉林范宗民郭花芹高社干王启鸣齐义军
关键词:贲门癌癌前病变癌组织C-ERBB2
食管癌高发区青年的食管癌前病变被引量:5
1991年
本文对食管癌高发区辉县孟庄乡的15~26岁人群的慢性食管炎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作了调查。对接受内镜与粘膜活检检查的538例研究对象,作了已知或可疑危险因素调查与组织病理诊断。在多因素病例对照分析中,以轻度、中度食管炎和对照组(食管正常和极轻度炎症)比较。轻中度食管炎患病率与过热饮食,同胞(兄弟姐妹)及食管癌家属史呈正相关。而和新鲜水果与主粮小麦的用量呈负相关。在单项因素分析中,食管炎和口腔白斑及脂溢性皮炎有关,这可能与共同有害因素,如吸烟与营养缺乏有关。调查结果表明,人生早年在生活环境中接触危险因素与营养缺乏,是引起食管炎与食管上皮防护机能减弱的原因,并可能形成食管癌发生的易感条件。
裘宋良杨观瑞赵立群王立东李珊珊郭花芹张聚真孙豫Jenney Chang-ClaudeJurgen WahrendorfNubia MunozMassimo CrespiRichard RaedschPelayo CorreaDave Thurnham
关键词:食管癌前病变青年人
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1蛋白的表达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Id)1蛋白的表达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65例食管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均来自河南林州市及其周围地区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癌旁组织中34例为基底细胞增生(BCH),28例为不典型增生(DYS),13例为正常上皮组织,15例为原位癌(CIS)。65例癌组织全部为鳞状细胞癌(SC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各标本I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Id1蛋白无表达,在BCH、DYS、CIS及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46%、60%和63%,依次升高(P<0.05)。Id1蛋白的表达与SCC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Id1蛋白表达变化是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李健范宗民高珊珊何欣郭花芹齐义军郭涛杜芳秦豫培王立东
关键词:分化抑制因子-1食管肿瘤鳞状细胞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