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桂华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5篇免疫
  • 5篇免疫组化
  • 4篇食管
  • 4篇食管癌
  • 4篇食管肿瘤
  • 3篇病理
  • 2篇人食管癌
  • 2篇组化研究
  • 2篇细胞
  • 2篇免疫组化研究
  • 2篇抗体
  • 2篇抗原
  • 2篇基质
  • 2篇核基质
  • 2篇癌组织
  • 1篇新型隐球菌
  • 1篇新型隐球菌感...
  • 1篇移行细胞
  • 1篇移行细胞癌

机构

  • 9篇江西医学院
  • 2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9篇邹桂华
  • 5篇熊华淇
  • 5篇吴绮明
  • 2篇李启明
  • 2篇刘勇
  • 1篇李启明
  • 1篇李宝华
  • 1篇俞景明
  • 1篇况海斌
  • 1篇方廉
  • 1篇温博贵
  • 1篇肖湘
  • 1篇陈粤
  • 1篇吴健谊
  • 1篇庄文华
  • 1篇熊小亮
  • 1篇陈蔚芸
  • 1篇艾有生
  • 1篇郑月慧
  • 1篇肖湘

传媒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新消化病学杂...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浙江肿瘤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yclinD1和CDK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yclinD1和CDK 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8例正常膀胱和 6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yclinD1和CDK 4的表达进行观察。 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 (P <0 .0 5 )。cyclinD1表达阳性者的肿瘤细胞分化较差 ,术后易复发 ,生存时间较短 ;而CDK 4的阳性表达仅与患者术后复发有关 (P <0 .0 5 ) ,与病理分级和生存时间无关 (P >0 .0 5 )。结论 cyclinD1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膀胱细胞癌病理分级 ,术后复发和临床预后的指标 ,而CDK 4只能作为术后复发的参考指标。
熊华淇邹桂华吴绮明彭瑞元
关键词:膀胱癌移行细胞癌CYCLIND1CDK4病理
人食管癌核基质抗体的免疫组化研究
1997年
用人食管癌组织提取核基质抗原,制备核基质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食管癌、正常食管粘膜、食管粘膜异型增生、肺鳞癌、喉鳞癌、胃腺癌以及大鼠食管癌组织进行标记。结果显示食管癌核基质(Esophageal cancer nuclear matrix,ECNM)抗体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有特异性,与正常食管粘膜及胃腺癌有非常显著差异,与食管异常增生、肺鳞癌、喉鳞癌差异明显,但与大鼠食管癌组织差异不明显。ECNM的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癌组织中无明显差异,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提示抗ECNM抗体具有较好肿瘤特异性和组织学特异性,可作为食管癌的一项新标记物。核基质结构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相对稳定,对肿瘤转移有一定影响。
李启明刘勇熊华淇吴绮明邹桂华
关键词:食管肿瘤核基质免疫组化
c-myb对大鼠黄体细胞孕酮和雌二醇生成的影响被引量:16
1999年
本文观察了反义c-mybODN对黄体细胞hCG诱导的P和E。产生的影响,并探讨了与二了酰cAMP和verapamil的关系。结果发现,反义0.mybODN能呈剂量相关方式抑制黄体细胞hCG诱导的P和民的产生,同时使c.myb蛋白染色阳性的黄体细胞百分数下降:而无义tatODN没有相应的作用。当104mollL二丁酰cAMP与反义c.mybODN共同作用时能明显逆转反义C.mybODN对产生和c.myb表达的抑制作用。而10‘mollLverapmil与反义0.mybODN共同作用时,对反义0.mybODN对产生和0.myb表达的抑制作用具有协同效应。表明,0.myb与黄体细胞hCG诱导的P和产生密切相关;cAMP和Ca2”能通过调节c。
郑月慧方廉况海斌邹桂华
关键词:C-MYB孕酮雌二醇黄体细胞
新型隐球菌感染的病理诊断与临床误诊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新型隐球菌感染的病理诊断与临床误诊分析江西医学院病理教研室(330006)艾有生熊小亮庄文华邹桂华江西医学院二附院皮肤科(330006)俞景明江西省都昌县人民医院病理科(332600)李咸旺新型隐球菌为腐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或...
艾有生熊小亮庄文华邹桂华俞景明李咸旺
关键词:隐球菌感染病理学脑膜炎
p53和bcl-2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1996年
本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2例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P53和bc1-2蛋白的表达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p53和bc1-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分别为54.35%和45.65%.而良性病变中均为阴性。p53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分级、癌细胞核分裂数的多少以及肿瘤淋巴结转移有明显关系。而bc1-2的表达则与上述指标无关。说明p53和bc1-2蛋白的过度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且p53蛋白可作为临床判断病情及病人预后的可靠指标。
石军熊华淇邹桂华
关键词:乳腺肿瘤P53BCL-2免疫组化
用免疫组化法对食管癌组织中抗原呈递细胞的研究
1991年
用抗S100蛋白和溶菌酶抗体,对37例中晚期食管癌和5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的树突状细胞(DC)和巨噬细胞(MΦ)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和分析。肿瘤实质中的DC数量,癌组织侵犯管壁全层和管周组织组较侵犯肌层组明显增多(P<0.05);上中段组较下段组明显增多(p<0.05)。肿瘤间质中的DC多聚集在淋巴细胞较密集的区域。肿瘤实质中的MΦ数量,分化较好组比分化较差组明显增多(P<0.02),而癌组织侵犯管壁肌层组较侵犯管壁全层和管周组织组明显增多(P<0.03)。结果揭示DC和MΦ数量变化受肿瘤组织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但两者在局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功能不同。
李启明肖湘邹桂华杨光娅吴绮明熊华淇
关键词:树突细胞巨噬细胞食管肿瘤
人食管癌染色质抗原的免疫组化特征被引量:2
1994年
从人食管癌组织中提取染色质作为抗原,免疫家兔产生抗人食管癌染色质抗体。用ABC法检查了20例晚期食管癌石蜡切片。阳性定位主要局限在癌细胞核上;其中整个核深染7例;核膜深染10例;核膜深染、核浆淡染3例。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核为阴性。
温博贵刘兴洛陈粤吴健谊肖湘邹桂华
关键词:染色质食管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一种检测药物镇痛作用和局部麻醉作用的简便方法
1998年
4-氨基吡啶(4-AP)2.6mmol·L-10.02mLsc于小鼠颈背部可引起用后足爪搔抓注射部位的反应.以4-APsc后5min内发生搔抓鼠数为指标,观察不同药物对它的抑制作用.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哌替啶和芬太尼能明显抑制这一反应;弱镇痛药罗通定,安乃近,水杨酸钠和非镇痛药无效.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或丁卡因与4-AP混合sc也可取消搔抓反应.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可用于检测麻醉性镇痛药的镇痛作用和局麻药的局部麻醉作用.
陈蔚芸李宝华吴绮明邹桂华
关键词:氨基吡啶镇痛药局麻作用
食管癌核基质抗体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研究食管癌核基质抗体的肿瘤特异性和组织学特异性.方法用人食管癌组织提取核基质抗原,制备核基质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食管癌41例(男26例,女15例,年龄53岁±72岁)、正常食管粘膜8例、食管粘膜异型增生15例、肺鳞癌10例、喉癌10例、胃腺癌10例以及大鼠食管癌5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食管癌核基质抗体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有特异性(32/41,780%),与正常食管粘膜(1/8,125%)及胃腺癌(2/10,200%)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与食管异常增生(7/15,467%)、肺鳞癌(3/10,300%)、喉鳞癌(4/10,400%)差异明显(P<005),但与大鼠食管癌组织(2/5,400%)差异不明显.食管癌核基质的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癌组织中无明显差异(P>005);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17/18,944%vs15/23,652%,P<005).结论食管癌核基质抗体具有较好肿瘤和组织学特异性,对肿瘤转移有一定影响,可作为食管癌的一项新标记物.
李启明刘勇刘勇熊华淇邹桂华
关键词:食管肿瘤核基质免疫学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