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勇

作品数:376 被引量:913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江西省卫生厅重大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4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1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76篇细胞
  • 144篇肿瘤
  • 80篇免疫
  • 73篇淋巴
  • 58篇淋巴瘤
  • 57篇病理
  • 47篇蛋白
  • 47篇组织芯片
  • 44篇基因
  • 43篇组织化学
  • 42篇免疫组织
  • 42篇免疫组织化学
  • 38篇细胞淋巴瘤
  • 30篇腺癌
  • 27篇病理学
  • 26篇免疫组化
  • 25篇增殖
  • 24篇胃癌
  • 23篇预后
  • 23篇临床病理

机构

  • 375篇江西省人民医...
  • 30篇绍兴市人民医...
  • 18篇南昌大学
  • 11篇九江学院
  • 11篇赣州市人民医...
  • 8篇赣南医学院
  • 4篇江西医学院
  • 4篇医学部
  • 3篇丰城市人民医...
  • 3篇赣南医学院第...
  • 3篇江西省妇幼保...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江西医学院第...
  • 2篇江西省中医院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解放军第94...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江西省萍乡市...
  • 2篇武汉市黄陂区...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375篇刘勇
  • 118篇路名芝
  • 64篇杨海玉
  • 40篇李启明
  • 35篇袁晟
  • 29篇魏建国
  • 21篇王夷黎
  • 18篇戴艳枝
  • 14篇刘谦
  • 10篇王建
  • 9篇范思斯
  • 8篇欧阳斌燊
  • 7篇涂琦
  • 7篇徐晓
  • 7篇陈敏
  • 6篇罗政
  • 6篇胡志坤
  • 5篇蒋莉
  • 5篇邓宇
  • 5篇曾玉娥

传媒

  • 112篇临床与实验病...
  • 3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7篇江西医药
  • 14篇诊断病理学杂...
  • 13篇江西医学检验
  • 13篇九江医学
  • 11篇实验与检验医...
  • 6篇新消化病学杂...
  • 6篇临床与病理杂...
  • 5篇中国神经免疫...
  • 5篇中国普通外科...
  • 5篇南昌大学学报...
  • 4篇实用癌症杂志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江西科学
  • 3篇实用临床医学...
  • 3篇齐鲁肿瘤杂志
  • 3篇江西医学院学...
  • 3篇浙江肿瘤

年份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9篇2019
  • 12篇2018
  • 20篇2017
  • 32篇2016
  • 21篇2015
  • 14篇2014
  • 29篇2013
  • 9篇2012
  • 20篇2011
  • 17篇2010
  • 10篇2009
  • 16篇2008
  • 16篇2007
  • 15篇2006
  • 16篇2005
  • 12篇2004
  • 12篇2003
3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用海马原代神经元和离体脑片建立乙醇性痴呆体外模型的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和比较不同的乙醇性痴呆(AAD)体外研究模型,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取胎鼠海马进行原代神经元培养及鉴定,给予不同浓度的乙醇作用24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及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状况。另外,取新生大鼠海马切取脑片进行离体培养,采用HE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乙醇对海马脑片的损伤作用。结果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高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低表达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乙醇(50~100mol/L)作用24h可明显抑制海马神经元存活并呈浓度依赖关系;乙醇(50mol/L,24h)可诱导海马神经元显著凋亡。海马脑片HE染色证实短时乙醇作用(50mol/L,30min)即可导致细胞明显损伤,而长时乙醇作用(50mol/L,24h)可导致海马形态结构严重破坏。结论在AAD发病机制研究中,原代海马神经元适用于建立慢性乙醇诱导损伤模型,而离体海马脑片适用于急性乙醇毒性研究。
刘勇曾玉娥杨海玉
关键词:体外研究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
第三十届欧洲病理学大会纪要——妇科病理学被引量:2
2019年
第三十届欧洲病理学大会于2018年9月8~12日在西班牙举行,会议包括妇科肿瘤的外阴肿瘤、子宫颈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输卵管肿瘤及妇科其他肿瘤等,现对该部分内容进行简要概述。
魏淑飞汪亮亮刘勇
关键词:子宫肿瘤外阴肿瘤卵巢肿瘤
TFEB扩增性肾细胞癌:是一种异常表达黑素细胞标志物和形态学异质性的具有侵袭性分子亚型的肾细胞癌被引量:1
2017年
伴t(6;11)(p21;q12)染色体易位的肾细胞癌(RCC)是一种常发生于年轻患者的低级别RCC。肿瘤通常具有不同寻常的双相型形态学,其特征为大的上皮样细胞巢围绕着管腔内聚集的小细胞簇,且管腔周有基膜物质围绕。t(6;11)(p21;q12)易位使Alpha(MALATl)基因与TFEB转录因子基因融合,导致TFEB表达上调,进而驱动黑素细胞标志物异常表达,其是该肿瘤的特征性标志。
Argani PReuter V EZhang L魏建国刘勇
关键词:细胞标志物肾细胞癌形态学分子亚型黑素侵袭性
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的基本思路被引量:4
2005年
路名芝刘勇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交界性WHO分类肿瘤分化
nm23-H1、p53、PCNA的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4例大肠癌中nm23-H1、p53、PCNA以及Ⅳ型胶原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大肠癌中nm23-H1、p53、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71.6%、52.7%、81.1%。nm23-H1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25),在Ⅳ型胶原表达不同的肠癌中nm23-H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53、PCNA过表达与浸润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提示nm23-H1低表达仅作用于大肠癌的转移过程,可作为预测大肠癌转移的较好指标。p53过表达在浸润转移过程及细胞增殖中均起重要作用。
刘勇李启明路名芝王夷黎戴艳枝
关键词:大肠肿瘤免疫组化NM23-H1P53PCNA
24例霍奇金淋巴瘤中IL-13Rα1的表达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α1受体(IL-13Rα1)在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L-13Rα1在24例HL和15例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15例ALCL缺乏IL-13Rα1的表达,而24例HL中有20例(阳性率83.3%)存在IL-13Rα1的表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L中存在IL-13Rα1的高表达,且IL-13Rα1检测可作为HL和ALCL鉴别诊断的依据。
陈雄林熊含春刘勇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原发颅内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1例被引量:2
2015年
患者女,53岁。因头痛、头昏20余天入当地医院诊治。体检: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行走时有歪斜,肌力、肌张力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反射未引出。影像学磁共振(MRI)检查:1左侧颞叶、岛叶及基底节区肿瘤内出血,考虑胶质瘤可能;2左侧乳突炎症(图1);PET-CT全身扫描未见其它转移灶。患者于当地医院行左侧颅内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示恶性肿瘤,遂至本科会诊。
刘谦路名芝刘勇
关键词:颅内髓外浆细胞瘤
胃粘膜肠化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1998年
胃粘膜肠化生的研究进展刘勇综述路名芝审校化生是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在不正常情况下转变为同胚层另一分化成熟的组织。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又称肠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n,IM),是指胃粘膜上皮及腺上皮在病理情况下转变为肠粘膜上皮及腺上皮。近...
刘勇
关键词:胃粘膜肠化生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分析胃癌中泛素对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表达的影响
2004年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泛素(Ubiquitin)对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60例胃癌组织芯片,同时用S-P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cDNA-mRNA)方法检测胃癌组织芯片中Ubiquitin、p27、p27mRNA的表达。结果60例胃癌组织中,Ubiquitin、p27、p27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3.3%、40.0%、55.0%。淋巴结转移组的胃癌p27和p27mRNA阳性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胃癌(P<0.01)。Ubiquitin表达与p27低表达明显相关。结论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p27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估胃癌预后的参考指标,Ubiquitin影响p27的低表达。
杨海玉石小玉刘勇路名芝袁晟
关键词:组织芯片胃癌泛素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
半枝莲新克罗烷型二萜对人OCI-LY1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2022年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D类蛋白(cycnlin D3)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OCI-LY1中的表达及半枝莲新克罗烷型二萜(半枝莲二萜J)对其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yclin D3蛋白表达。结果半枝莲二萜J对OCI-LY1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半枝莲二萜J诱导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且主要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另外,G2/M期细胞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逐渐减少。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半枝莲二萜J以剂量依赖形式使cyclin D3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半枝莲二萜J具有抑制OCILY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同时可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通过下调cyclin D3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
刘谦陈敏徐芳华喻友爱刘勇
关键词:半枝莲凋亡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