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景波

作品数:484 被引量:3,678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5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1篇天文地球
  • 124篇农业科学
  • 9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4篇水利工程
  • 11篇经济管理
  • 9篇历史地理
  • 6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0篇土壤
  • 87篇灾害
  • 83篇气候
  • 52篇黄土
  • 47篇降水
  • 44篇气温
  • 42篇含水量
  • 37篇涝灾
  • 36篇水分
  • 34篇古土壤
  • 34篇旱灾
  • 33篇气候变化
  • 32篇土壤干层
  • 32篇降水量
  • 31篇干旱
  • 29篇土壤水
  • 29篇洪涝
  • 29篇洪涝灾害
  • 28篇清代
  • 23篇影响因素

机构

  • 438篇陕西师范大学
  • 226篇中国科学院
  • 28篇宝鸡文理学院
  • 16篇长安大学
  • 16篇西安地质学院
  • 12篇山西师范大学
  • 12篇太原师范学院
  • 9篇平顶山学院
  • 8篇西安工程学院
  • 8篇中国地质科学...
  • 8篇阿坝师范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中国人民武装...
  • 4篇石河子大学
  • 3篇国土资源部
  • 3篇西安科技大学
  • 3篇忻州师范学院
  • 3篇烟台师范学院
  • 3篇陕西职业技术...
  • 3篇渭南师范学院

作者

  • 483篇赵景波
  • 42篇邵天杰
  • 31篇杜娟
  • 24篇岳应利
  • 19篇马延东
  • 19篇董治宝
  • 19篇罗小庆
  • 18篇王长燕
  • 18篇顾静
  • 18篇周旗
  • 17篇邢闪
  • 17篇曹军骥
  • 15篇李瑜琴
  • 15篇陈宝群
  • 12篇郁耀闯
  • 12篇张冲
  • 12篇周杰
  • 11篇张晓龙
  • 11篇肖军
  • 11篇牛俊杰

传媒

  • 48篇干旱区资源与...
  • 3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9篇中国沙漠
  • 24篇干旱区研究
  • 23篇水土保持通报
  • 21篇地球环境学报
  • 19篇地理科学
  • 14篇干旱区地理
  • 14篇自然灾害学报
  • 1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0篇第四纪研究
  • 9篇地理研究
  • 9篇海洋地质与第...
  • 9篇沉积学报
  • 8篇土壤学报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
  • 7篇干旱地区农业...
  • 7篇灾害学
  • 6篇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

  • 8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9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24篇2017
  • 14篇2016
  • 25篇2015
  • 12篇2014
  • 12篇2013
  • 31篇2012
  • 47篇2011
  • 32篇2010
  • 35篇2009
  • 33篇2008
  • 25篇2007
  • 26篇2006
  • 24篇2005
  • 17篇2004
4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安高陵渭河近120年来的洪水演变被引量:32
2007年
西安高陵渭河漫滩沉积剖面发育,能较好地指示渭河洪水变化。沉积物以粗粉砂、细粉砂、极细砂及粘粒为主。粒度较粗层位指示较强的水动力条件和短暂的湿润气候或一定地区的暴雨增加,粒度较细的层位则代表较弱的水动力条件和短暂的湿润程度略低的气候,而在各洪水沉积层之间无洪水发生的阶段则是正常的气候阶段或偏干的气候阶段。高陵渭河近120年来的河漫滩沉积剖面可分为16层,代表了16个大的洪水阶段。高陵渭河近120年来的河漫滩沉积粒度成分比更早期的河漫滩沉积粒度偏细,反映出近120年来渭河洪水深度与规模在变小,这主要是气候变干造成的。
赵景波蔡晓薇王长燕
关键词:环境变化
四川省汉源县大渡河干热河谷区清代洪涝灾害特征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汉源县清代洪涝灾害特征及成因,为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科学支持。[方法]通过对大渡河干热河谷区汉源县清代洪灾等资料的搜集整理,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探究了该地区清代洪灾的等级、频次、周期以及成因等问题。[结果]清代汉源县洪涝灾害共计发生55次,平均4.87a发生1次。轻度洪灾、中度洪灾、大洪灾和特大洪灾各占洪灾总数的14.55%,60.00%,21.82%和3.64%,以中度洪灾为主。从清代早期到晚期,洪灾呈波动增加的趋势且有明显的阶段性,1644—1739年和1770—1809年是洪灾少发期,1740—1769年和1810—1911年是洪灾高发期,并出现了5次重大洪灾事件。清代汉源县洪灾存在约5a,10a的震荡周期。[结论]在太阳黑子极值年、印度夏季风强盛期及南方涛动(ENSO)事件年前后出现洪灾的机率极大。清代中期以后的人口快速增长、农业垦殖、森林破坏等人为无序开发加剧了洪灾频次和严重程度。
侯雨乐刘瑞赵景波
关键词:清代太阳黑子印度夏季风ENSO事件
陕西洛川L_1~S_4黄土-古土壤湿陷性及其成因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工程压缩实验方法,对陕西洛川坡头黄土剖面L1黄土至S4古土壤进行了湿陷性的测定.结果表明,2kg压力下L1~S4湿陷系数变化在0.002 ~0.091之间,S2古土壤及其以上层位都具有湿陷性,湿陷性土层分布深度为20m.L1和L2黄土分别为强湿陷性和中等湿陷,湿陷系数分别为0.071和0.056;S1古土壤上部和S2古土壤分别为弱湿陷和中等湿陷,湿陷系数平均分别为0.018和0.031.3kg压力下L4黄土及其以上层位都具有湿陷性,分布深度达到了28.6m.在L4黄土和其之上的层位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自重湿陷性.在洛川坡头剖面L3黄土之下的土层已不具有湿陷性,表明导致黄土湿陷的不稳定的土壤结构性孔隙在该层黄土及其以下已经受到了重力作用的破坏.洛川剖面在0~20m左右深度范围黄土湿陷系数、孔隙度和饱和度在垂向上随黄土与古土壤的交替呈波动变化规律,黄土层的湿陷性比古土壤湿陷性强,经受成壤作用弱的S2古土壤比经受成壤强的S1古土壤湿陷强,这是当时的冰期与间冰期成壤作用强弱不同造成的,也表明第四纪气候变化是导致黄土剖面湿陷性强弱变化、饱和度及孔隙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表明第四纪气候变化理论研究成果在黄土工程性质、工程性质产生原因和垂向变化规律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孔隙度与湿陷系数之间呈指数函数正相关关系,饱和度与湿陷系数之间呈指数函数负相关关系.孔隙度与饱和度具有指示黄土湿陷性强弱的作用.
赵景波楚纯洁马延东罗小庆羽翔林王文芳周妮
关键词:黄土湿陷性气候变化
秦岭与黄土区现代辽东栎林孢粉组合被引量:8
1997年
根据秦岭太白山区冷湿辽东栎林和陕北黄土区温偏干型辽东栎林的孢粉分析,讨论了这两类栎林的孢粉组合特点及其定量判别问题。资料表明,这两个地区辽东栎林的乔木、灌木、藤本、草本花粉和蕨类孢子组成、含量均有明显差异。
赵景波岳应利岳明
关键词:辽东栎林孢粉组合黄土区第四纪
秦岭及黄土区的栎林与发育气候被引量:11
1996年
栎林是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占绝对优势的夏绿阔叶林。栎林类型多,发育的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它主要是温暖气候或间冰期气候的植被,但也有的栎林发育在接近冰期的寒冷条件下。区分不同的栎林对深人研究第四纪气候具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不同标林中伴生的植物差异,论述了不同栎林的组成特点及其和气候的关系、辽东栎林的孢粉组合特征。
赵景波岳明
关键词:黄土区栎林发育第四纪古气候
陕西省54a来农业干旱灾害特征研究被引量:26
2006年
干旱灾害是影响陕西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利用陕西省54a来的农业旱灾灾情资料对旱灾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预测,得出陕西省旱灾有发生频率加快、灾情加重趋势,干旱灾害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干旱受灾面积有3~4a的变化周期,农业旱灾成灾率和受灾率呈正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Y=0.32+0.73x。灾害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陕北灾情最严重,关中次之,陕南最轻。灾害主要集中在渭南市、榆林市、商洛市、咸阳市、汉中市、延安市、铜川市、宝鸡市、洛川县、定边县。
肖军赵景波
关键词:干旱灾害
长安少陵塬近5年麦地土壤水分变化与土壤水资源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对2003.3-2007.4西安市南郊长安区四府村麦地0-6 m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分析了长安区四府村麦地土壤水分变化特点及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土壤水资源量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长安区大贫水年翌年春季冬小麦地0-6m土壤水分主要为中效水,土壤供水明显不足,平水年及丰水年翌年春季主要为极易效水和渗透重力水,水分供应充足。大贫水年的翌年春季冬小麦生长期内土壤水分不能正常下渗补给地下水,形成大气-土壤水分循环模式;平水年及丰水年的翌年春季冬小麦地入渗降水能正常补给地下水,形成大气-土壤-地下水循环模式。平水年和丰水年的翌年春季冬小麦地0-1m根系层水资源量变化主要受地表蒸发和作物耗水的影响,1-2m、2-4m层位水资源量变化主要受前一年降水量的影响,4-6 m层位水资源量主要与前一年土壤原有水资源量有关。经历连续两个贫水年之后的2003年春季冬小麦生长受到水分的严重限制,若要达到正常产量,春季需灌溉水量约300 mm。长安区近13年来干旱年和丰水年交替变化,总体来说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状况基本正常,通过采取有效的集水保墒措施,干旱年冬小麦也会获得较高产量。
王长燕赵景波杜娟董雯
关键词:土壤水分土壤水资源
西安东郊和蓝田偏白村剖面黄土含水量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通过对蓝田县偏白村和西安东郊刘家坡黄土剖面的观测和含水量的测定,研究了黄土含水量变化.结果表明,偏白村黄土地层与刘家坡黄土地层中含水量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变化类型,偏白村黄土层含水量高,红色古土壤层含水量低;刘家坡黄土层含水量低,红色古土壤含量高.黄土层比红色古土壤层更利于地下水富集,黄土层为含水层,红色古土壤层为隔水层.黄土、古土壤含水性与含水量和古气候密切相关.
赵景波杜娟蔡小薇水进珠
关键词:水文地质含水量垂向变化含水层隔水层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区流动沙丘CO_2浓度与变化规律
2011年
为了查明沙漠区流动沙丘CO2浓度昼夜变化规律,利用红外CO2监测仪在2010年5月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沙坡头区流动沙丘不同深度的CO2浓度变化进行了昼夜连续观测。测定结果表明:在一昼夜内,从早8点到次日早8点,1m、2m、4m深度处CO2浓度与大气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规律:1m深度处CO2浓度高低时段的变化与大气温度基本同步.而2m、4m深度处CO2浓度的高低时段比大气温度滞后约1~2h;流动沙丘不同深度CO2浓度与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空气温度是影响4m以上沙层CO2浓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流动沙丘不同深度CO2浓度累积值呈昼高夜低的变化特点,表明沙漠区微生物活动强度白天大于夜间:4m以上沙层CO2浓度均高于距地面1m高处CO2浓度,表明该区可能是CO2的排放源区.
赵景波孟静静成爱芳邵天杰董治宝
关键词:流动沙丘不同坡向CO2浓度
陕西旬阳溶蚀残余红土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根据显微结构和矿物成分等的鉴定,笔者在陕西旬阳溶蚀残余红土中,发现了在北亚热带及其以北地区不存在的原生石英的强烈溶蚀结构和次生石英、玉髓微晶粒结构,这一发现对确定该区古环境变迁提供了有力证据。结合孢粉和化学成分资料,本文得出以枯土矿物占优势的旬阳溶蚀残余红土形成于高温多雨的中亚热带气候条件下,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土壤类型相当于现代的红壤,时代属于中新世。
赵景波袁道先
关键词:红土微结构
共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