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敏娴

作品数:21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毒死蜱
  • 7篇胆碱
  • 7篇乙酰
  • 7篇乙酰胆碱
  • 6篇乙酰胆碱酯酶
  • 5篇风险评估
  • 4篇胆碱酯酶
  • 4篇乐果
  • 3篇毒代动力学
  • 3篇毒效
  • 3篇毒效应
  • 3篇乙酰甲胺磷
  • 3篇急性
  • 3篇甲胺磷
  • 3篇和乐
  • 3篇TD
  • 2篇代谢
  • 2篇代谢动力学
  • 2篇胆碱酯酶活性
  • 2篇丁酰胆碱酯酶

机构

  • 2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1篇赵敏娴
  • 19篇王灿楠
  • 17篇姚欣雅
  • 14篇乙楠楠
  • 14篇吴惠
  • 9篇李亭亭
  • 9篇何贤松
  • 3篇王霞
  • 1篇刘沛

传媒

  • 4篇癌变.畸变....
  • 3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卫生研究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第九届长三角...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林地区常见四种野菜营养成分分析
目的:测定吉林地区蒲公英、荠菜、柳蒿和野苋菜四种野菜中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矿质元素的含量,为人们根据其成分合理的烹调、搭配食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用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野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用荧光光...
何贤松李亭亭乙楠楠吴惠赵敏娴姚欣雅
关键词:野菜营养成分资源利用
文献传递
使用暴露边界比法进行我国居民乙酰甲胺磷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目的 本研究应用暴露边界比法评估我国居民乙酰甲胺磷膳食暴露风险,以期更加客观地估计我国居民通过膳食途径的乙酰甲胺磷暴露风险,为市场监管以及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化合物的暴露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人群膳食暴露...
乙楠楠吴惠姚欣雅赵敏娴曹正颖王灿楠
结合体质量生长函数的幼年大鼠毒死蜱经口暴露PBTK/TD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结合体质量生长函数,构建幼年大鼠毒死蜱(CPF)经口暴露生理基础毒代动力学及毒效应学(PBTK/TD)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首先进行模型构建与验证,包括划分模型房室,确定所需参数;拟合大鼠体质量生长函数方程;编写微分方程和软件程序;利用动物实验数据优化参数,进行参数灵敏度分析和模型验证。然后进行动物实验,21日龄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12.5、25.0、50.0 mg/kg剂量组,一次性经口灌胃毒死蜱,在给药后1、3、6、12和24 h收集大鼠血清和大脑皮质,并测定各个时间点的血清毒死蜱(CPF)和3,5,6-三氯-2-吡啶(TCP)浓度,血清和大脑皮质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结果:实验数据显示血清CPF和TCP浓度随时间先上升后下降,在3 h到达峰值,血清和皮质ACh E活力随时间先下降后上升,血清ACh E在6 h达最低值,皮质AChE在12 h达最低值。模型曲线与实验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模型的拟合预测情况较好;外推时会出现高估或低估的情况。结论:本模型结构和参数设计合理,且具备一定的外推能力,适用于个体平均水平的预测,但模型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姚欣雅赵敏娴曹正颖王灿楠
关键词:毒死蜱年龄相关性
大鼠经胃和皮下暴露毒死蜱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效学模型构建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构建毒死蜱(CPF)同时ig和sc暴露的以生理学为基础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效学(PBTK/TD)模型,模拟和验证其预测CPF暴露后体内毒代特征及毒效可靠性。方法①构建CPF的PBTK/TD模型,运用所构建的模型模拟大鼠同时ig和sc暴露CPF的毒代和毒效学数据,预测暴露大鼠血液中CPF及其代谢物3,5,6-三氯-2-吡啶酚(TCP)浓度变化,血液和大脑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变化曲线。②45只成年雄性大鼠一次性ig和sc联合染毒CPF(50+50)mg·kg^(-1),染毒后0.0,1.0,2.0,4.0,6.0,8.0,12.0,24.0和48.0 h收集生物样本,测定血浆CPF和TCP浓度,及血浆和大脑皮质AChE活性,将实测值与模型模拟值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模拟大鼠ig和sc联合暴露CPF 20+20,10+30和(30+10)mg·kg^(-1)后,48 h内血液中CPF和TCP浓度均先上升,达到峰值后随之下降;ig暴露剂量越大,血浆AChE活性下降越快,酶活性抑制程度越重,但酶活性恢复速度很快;大脑AChE活性抑制程度受皮下暴露量的影响较大。实测大鼠联合染毒(50+50)mg·kg^(-1)CPF后的血浆CPF和TCP浓度,及血浆和大脑皮质AChE活性,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PBTK/TD模型可预测大鼠同时ig和sc暴露CPF后的体内毒代特征及毒效水平。
曹正颖姚欣雅赵敏娴王灿楠
关键词:毒死蜱乙酰胆碱酯酶毒物代谢动力学数学模型
使用暴露边界比法进行我国居民乙酰甲胺磷膳食暴露风险评估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使用暴露边界比法计算我国居民的乙酰甲胺磷膳食暴露量,并进行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大鼠灌胃染毒21 d,得到乙酰甲胺磷的基准剂量值。整合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膳食调查数据和2000-2006年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2005-2006年海关出口农产品乙酰甲胺磷监测数据,使用概率评估方法计算全国居民乙酰甲胺磷膳食暴露量,通过计算得出暴露边界比,并进行暴露风险的评估。结果动物实验得到乙酰甲胺磷的基准剂量值为0.75 mg·kg -1,基准剂量95%下限值为0.51 mg·kg -1;未成年人的农药暴露水平高于成年人,通过暴露边界比法得到1~6岁、7~17岁和18岁以上人群存在暴露风险的比例分别在5%,1%和0.1%左右。结论在全国范围内,有一部分居民存在膳食暴露风险,同时未成年人的高暴露水平应当引起关注。
乙楠楠吴惠姚欣雅赵敏娴曹正颖王灿楠
关键词:乙酰甲胺磷
大鼠急性经口暴露毒死蜱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测定一次性经口暴露毒死蜱(chlorpyrifos,CPF)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效学指标,研究CPF的毒代动力学和毒效学特征。方法: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个剂量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每组15只。剂量分组为:12.5、25.0、50.0、100.0 mg/kg,一次性灌胃染毒。染毒后1、3、6、12和24 h 5个时间点分别在每个剂量组随机选择3只大鼠,乙醚麻醉,股动脉取血,颈椎脱臼处死,分离大脑皮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这5个时间点的血清中CPF和3,5,6-三氯-2-吡啶(3,5,6-trichloropyridinol,TCP)的浓度,用胆碱酯酶试剂盒测定血清和大脑皮质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结果:血清CPF和T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先上升后下降,前者峰值浓度出现在染毒后3 h,后者为6 h左右;血清和皮质的AChE活性随时间变化,先下降后上升,血清AChE活性在染毒后3-6 h抑制程度最大,皮质AChE在染毒后6-12 h抑制程度最大。血清CPF浓度。TCP浓度与AChE活性均成线性负相关,血清CPF浓度与TCP浓度呈线性正相关。结论:获得了毒死蜱经口暴露的多项毒代动力学和毒效学数据,阐明了毒代动力学和毒效学特征,为毒死蜱生理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物效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科学依据。
吴惠乙楠楠刘沛李亭亭何贤松赵敏娴姚欣雅王灿楠
关键词:毒死蜱毒物代谢动力学
不同实验设计对乐果抑制胆碱酯酶基准剂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不同实验设计组合对基准剂量的影响,以实验数据验证SLOB的计算机模拟结果(即计算基准剂量的最优实验方案是:在总样本量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每组的实验动物量、适当增加实验组数),以利于该实验设计方法的应用和推广。方法 80只清洁级成年雌性SD大鼠,每天灌胃染毒给予0.5、1、2、4、8、16和32 mg/kg,连续21天。然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海马、皮质和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采用PROAST28.1软件包计算基准剂量。从8×10设计方案的结果中选择数据构成4×10和8×5设计方案,分析实验设计对基准剂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乐果2、4、8、16和32 mg/kg使海马AChE活性明显降低(P<0.05);乐果0.5、1、2、4、8、16和32 mg/kg使皮质和血清AChE活性明显降低(P<0.05)。以8×10实验设计的结果作为标准,4×10和8×5两种实验设计方案得出的BMD置信区间均包括了8×10实验设计的BMD;4×10实验设计中的方案1、2、3、4和6得出的BMD置信区间宽于8×5的结果,方案5得出的BMD置信区间窄于8×5的结果。结论常规毒性实验设计(即设置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四个剂量组)用于计算基准剂量不是最优的选择,最优的实验设计方案是在总样本量确定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加实验组数。
何贤松李亭亭乙楠楠吴惠赵敏娴姚欣雅王灿楠
关键词:乙酰胆碱脂酶乐果
应用PBTK/TD模型研究毒死蜱经口重复染毒幼年大鼠的毒代动力学及毒效应学
2015年
目的:应用PBTK/TD模型研究幼年大鼠经口重复暴露毒死蜱(CPF)的毒代动力学及毒效应学。方法:21日龄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对照组、1.0、2.5、5.0、10.0和15.0 mg/kg毒死蜱剂量组,每天1次,连续灌胃10 d,在第3、6、10和11天收集血清和大脑皮质,测定血清CPF和3,5,6-三氯-2-吡啶(TCP)浓度、血清和皮质的乙酰胆碱酯酶活力(ACh E)活力;收集第3、6和11天的尿液,测定尿液TCP累积量。在幼年大鼠毒死蜱经口暴露PBTK/TD模型中输入暴露条件,模拟各个指标的时量变化曲线。结果:以24 h为1个周期,每次染毒后血清CPF和TCP浓度随时间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皮质ACh E活力随时间亦呈周期性变化,均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减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停止染毒后第1天,血清ACh E活力显著恢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毒死蜱在重复染毒时,毒代谢动力学与毒效应学指标均呈周期性变化,其持续暴露会使血清和大脑皮质ACh E维持在一定的抑制水平,停止暴露后可显著恢复。
姚欣雅赵敏娴曹正颖王灿楠
关键词:毒死蜱毒代动力学
大鼠经口、经皮暴露毒死蜱PBTK/TD模型构建
【目的】构建毒死蜱经口、经皮暴露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效应学(PBTK/TD)模型。【方法】①动物实验:45只成年雄性大鼠一次性经口、经皮联合染毒毒死蜱50/50 mg/kg,给药后0 h、1 h、2 h、4 h、6 h、...
曹正颖姚欣雅赵敏娴王灿楠
关键词:毒死蜱灌胃皮下乙酰胆碱酯酶
文献传递
大鼠急性经皮暴露毒死蜱的生理药动学和药效学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构建经皮暴露毒死蜱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模型(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model,PBPK/PD model)。方法 :1动物实验:成年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一次性皮下注射毒死蜱,各组在3、6、12、24、48、72 h 6个时间点收集大鼠生物样本。测定指标包括血清毒死蜱(CPF)、血清和尿液3,5,6-三氯-2-吡啶(TCP),以及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包括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 E)和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u Ch E);2模型建立:确定模型房室结构;建立微分方程,搜集参数;模型模拟,并根据动物实验数据优化模型参数;模型验证。结果:根据139.5 mg/kg组动物实验数据得到优化的PBPK/PD模型,然后用此模型模拟69.75 mg/kg和279.00 mg/kg组的CPF、TCP、ACh E和Bu CHE时量变化,得到该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实验和模型模拟结果都显示血清CPF和TCP在体内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血清Ch E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实验数据显示各剂量组血CPF浓度在染毒后6 h达峰值,血TCP浓度在12-24 h达峰,血ACh E在24 h抑制最大,血Bu Ch E在12-24 h抑制最大,模型模拟数据显示血CPF在6.7 h达峰,血TCP浓度在24.7 h达峰,血ACh E在32-35 h抑制最大,血Bu Ch E在15-28 h抑制最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PBPK/PD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CPF、TCP和Ch E在体内的动态代谢过程。
赵敏娴姚欣雅曹正颖王灿楠
关键词:毒死蜱胆碱酯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