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毅敏
- 作品数:1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论现代汉语致使结构的句法语义关联——基于宏事件特征的认知实证新探被引量:1
- 2020年
- 传统的"紧密度阶"理论不能准确描述汉语致使结构的句法语义关联特征。汉语致使结构的句法语义关联基本符合"宏事件特征"理论的设想:具有宏事件特征的致使结构语义紧密度高,不具备宏事件特征的致使结构语义紧密度低。不同致使结构的语义紧密度受不同语义参数的影响;在句法语义界面上,各语义参数的活跃度也不同;最后,含轻动词的"使"字句有独特的宏事件特征和句法语义关联特征,为轻动词结构的跨语言对比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 楚军袁毅敏
- 从致使关系看英语动结式的及物性
- 英语动结式的句法语义结构有许多特殊的及物性特点,例如:部分不及物动词在动结式中可以接宾语,部分及物动词在动结式中可以选择"非应有宾语"。传统的词汇语义理论无法解释动结式表现出的这些特殊及物性特点。本文认为,从动词词义中蕴...
- 袁毅敏
- 文献传递
- 电影《八月:奥色治郡》中的黑色幽默
- 2015年
- 改编白获普利策奖的同名话剧,电影《八月:奥色治郡》获得了好莱坞电影奖。电影运用异化的剧情、荒诞的故事情节、独特的镜头模式、配乐的冲突配合演员们不俗的演技,营造黑色美学意蕴,讲述了一个貌合神离的大家庭的内部矛盾,反映出亲情的淡薄。
- 李娜袁毅敏
- 关键词:黑色幽默电影
- 时空阶模型与体分类
- 关于体(aspect),即动词(词组)内部时间特征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亚里士多德。他根据词汇的内部时间特征将行为(actions)分为两类:actualities和movements。前者指自身意义完善的行为,如:seein...
- 袁毅敏林允清
- 再论“有界性”被引量:3
- 2010年
- 体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有界性由于常在进行时态中表现出模糊性,又与终结性等概念混淆不清,在语言学界备受争议。本文从词汇体和语法体的区别角度解决了有界性在进行时态中的两难处境,在阶模式的框架下明晰了有界性与终结性的表征范畴,从而去除了有界性在以往研究中的模糊性。
- 袁毅敏林允清
- 关键词:有界性终结性
- 从致使关系探究英语动结式的及物性
- 2013年
- 将动词语义中的致使关系和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识解特点结合起来,能够解释英语动结式的特殊及物性规律。动词的语义结构由致使关系构成,由不同致使关系构成的语义结构投射到句法层面上会产生及物性不同的句法结构:基本句式的及物性由中心致使关系决定;英语动结式异于基本句式的及物性特点由非中心致使关系引起。只有当中心受事的致使结果未明确时,非中心致使关系才能在识解过程中受到凸显。
- 袁毅敏
- 关键词:及物性语义结构
- 有界性与英语动结式被引量:4
- 2010年
- 有界性是否是英语动结式的普遍特征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在阶模式的框架内用时间轴和空间轴共同表征事件的内部时间特征,从而明晰了动结式的体结构和有界性的表征范畴。探讨了有界性与英语动结式之间的关系,即有界性是所有类型动结式的普遍特征,有界性约束动结式的体结构,动结式的体特征实现有界性。
- 袁毅敏林允清
- 关键词:有界性
- 基于宏事件特征的汉语动结式时体问题的认知实证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根据宏事件特征理论,汉语动结式中动作与结果之间没有时间间隔。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证明了这一论断。但是,实证研究同时发现,汉语动结式具有与英语动结式不同的宏事件特征:当动作与结果之间没有直接致使关系时,动结式不具备宏事件特征,动作与结果之间存在时间间隔。汉语动结式这一特殊的时体特征是由其双动词的句法结构和非规约性复合动词的能产性造成的。
- 袁毅敏楚军王诚
- 关键词:汉语动结式实证研究
- 再论英语动结式中的宾语选择——基于因果链注意视窗理论的认知新探被引量:2
- 2015年
- 英语动结式中的宾语选择特点可以由因果链注意视窗理论来解释。动结式中动词选择应有宾语、非应有宾语还是假宾语取决于因果链事件框架中哪些部分在窗口化过程中开启了视窗:当事件框架中施事、目标结果子事件以及子事件中参与者的受影响情况开启视窗时,含应有宾语的动结式是该窗口化过程的具体语言实现;当施事与中间子事件以及其中参与者的受影响情况开启视窗时,含非应有宾语的动结式是该过程的具体语言实现;当施事与身体行动子事件以及其中参与者的受影响情况开启视窗时,含假宾语的动结式是该过程的具体语言实现。
- 袁毅敏王诚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故都的秋》人机翻译对比
- 2024年
- 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力推动了机器翻译的进步。ChatGPT的诞生更是以其颠覆传统的翻译方法和强大的学习能力备受瞩目。为探究ChatGPT翻译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其与人工翻译的差异,本文以郁达夫所著《故都的秋》为源文本,在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对比分析张培基译本和特定指令下ChatGPT生成的译本。分析表明,ChatGPT能基本实现语言通顺、语法准确、语义忠实,但翻译散文等文学性较强的文本时,尚不能准确联系语境,传达语言背后的情感因素、文化内涵和文本意蕴。因此,机器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人工译者。同时,人工译者要充分了解自身和机器翻译的特点,接受机器的诞生和发展,并积极寻求改变,努力在智能时代与机器共存,共迎未来。
- 王玲袁毅敏
- 关键词:机器翻译人工翻译生态翻译学翻译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