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里坦

作品数:59 被引量:58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17篇天文地球
  • 7篇水利工程
  • 3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1篇土壤
  • 13篇地下水
  • 12篇塔里木河下游
  • 11篇盐分
  • 9篇土壤盐
  • 8篇土壤盐分
  • 8篇干旱
  • 6篇水分
  • 6篇土壤水
  • 6篇棉花
  • 6篇灌区
  • 5篇滴灌
  • 5篇地下水位
  • 5篇生态输水
  • 5篇膜下滴灌
  • 5篇干旱区
  • 4篇地下水埋深
  • 4篇盐渍
  • 4篇埋深
  • 4篇灌溉

机构

  • 56篇中国科学院新...
  • 22篇学研究院
  • 16篇中国科学院大...
  • 15篇河海大学
  • 9篇新疆农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国土资源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 2篇黄河水利职业...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疆林业科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59篇苏里坦
  • 17篇宋郁东
  • 15篇刘迁迁
  • 10篇张展羽
  • 7篇刘广明
  • 4篇杨劲松
  • 4篇赵天宇
  • 3篇牟洪臣
  • 2篇陈诚
  • 2篇王兴勇
  • 2篇吴亚坤
  • 2篇玉米提
  • 1篇愈双恩
  • 1篇彭永生
  • 1篇李兰海
  • 1篇沙吾兰·哈斯...
  • 1篇张国华
  • 1篇张展翔
  • 1篇王秀萍
  • 1篇王一民

传媒

  • 14篇干旱区地理
  • 5篇干旱区研究
  • 4篇土壤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山地学报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水文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棉花学报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1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渭干河流域地下水含盐量的时空变异特征被引量:33
2003年
对面积约3 408 km2的渭干河流域地下水含盐量进行取样检测,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取得数据进行了半方差函数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1998、1999年地下水含盐量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球状模型;1997年、2000年地下水含盐量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有基台线性模型。通过对1997年、1998年、1999年及2000年水样的分析,得出该地区地下水含盐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皆存在明显变异性的结论。在空间尺度上,地下水含盐量从研究区的西北向东南方向有增加的趋势。从整体上看,研究区地下水含盐量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东南部高于西北部。在时间尺度上,研究区东南部地下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向盐渍化加重方向发展。本文利用软件Geopack与Surfer7.0软件绘制了地下水含盐量的时空分布图,为该地区地下水盐分的管理与今后的防止盐渍化提供了决策依据。
苏里坦宋郁东张展羽
关键词:地下水含盐量盐渍化
天山北坡积雪消融对不同冻融阶段土壤温湿度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积雪作为一种特殊的覆被,直接影响着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分布及其冻结深度、冻结速率等,影响当地的生态水文过程。利用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天山北坡伊犁阿热都拜流域的土壤含水率资料,划分土壤不同冻融阶段,结合积雪不同阶段,进而分析积雪消融对季节性冻土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土壤冻融期间,土壤温湿度的变化取决于积雪深度、大气温度和雪面温度的高低,且与其稳定性有关。土壤冻结阶段,土壤温湿度持续下降,表层土壤温湿度受气温影响较大,且波动明显,而深层土壤的温湿度变化平缓;土壤完全冻结时,有稳定积雪覆盖,由于积雪的高反射性、低导热性,影响着地气之间的热量传递,因此土壤的温湿度变化较为平稳,积雪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冻土消融阶段,气温回升,积雪消融,地表出露,各层土壤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且越靠近地表,土壤温度越高,变幅越大,与冻结期完全相反。由于融雪水的下渗,土壤湿度快速增加。进一步分析积雪与土壤温湿度的相关性得出,积雪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分不同时期,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主要在积雪覆盖时,对土壤湿度的影响主要是在积雪消融时期,这对于研究该地生态水文循环及后续融雪性洪水的模拟与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音海米旦·贺力力古力米热·哈那提刘迁迁苏里坦
关键词:天山北坡季节性冻土土壤温湿度
聚丙烯酰胺改良盐渍土壤的适宜用量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盐渍土的改良一般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及工程措施,其中化学改良剂应用广泛。聚丙烯酰胺(PAM)作为高分子聚合物,能溶于水,并且有良好的凝聚作用,能够改良土壤物理结构,但是其用量的选择至关重要。本研究设计了不同的PAM浓度梯度(0.01、0.03、0.09、0.27、0.81 g/kg)进行盆栽试验,以得到改良中度盐渍障碍土壤的较适宜PAM用量。试验结果表明:PAM在盐渍土改良中较适宜的施用量为0.09 g/kg,在此施用量下,土壤电导率为最低值,为1.63 d S/m,较对照(不施PAM)下降13.42%;土壤毛管孔隙度为45.38%,较对照增加5.35%;总孔隙度为48.44%,较对照增加5%;土壤容重为1.35 g/cm^3,较对照降低5.71%;饱和导水率为0.052 mm/min,较对照提升76.7%。而施用量为0.81 g/kg时,改良效果下降。该结果对使用PAM改良中度盐渍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雪辰陈诚苏里坦王秀萍刘广明杨劲松
关键词:盐渍土土壤结构
季节性冻土水热对融雪及气温的响应被引量:4
2021年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伊犁河谷积雪消融加快,极端水文事件的频度和强度也在加大。通过利用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站附近小流域的土壤水热和积雪融雪观测数据,对研究区积雪消融规律、冻土水热变化特征及其对气温和融雪量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冻土融解阶段,土壤温度的变化依赖大气温度的变化,而土壤水分受融雪量和气温的影响较大,高度相关。表层土壤含水率的变幅最大,而深层土壤水分值较稳定,土壤水热的季节性变化自秋-冬-春大致呈现“下降-平稳-上升”的趋势。在冻土层上边界,土壤含水率随着累积融雪量的增加而增加并达到饱和值,而冻土层下边界(40 cm深度)土壤水分保持非饱和稳定状态。在山区,降雪量是水资源形成的主要来源。融雪量与大气温度的相关性显著(系数为0.785),融雪量对水资源形成的贡献率为40%左右。研究冻土水热对融雪和气温的响应过程,对于新疆水资源形成机理、转化利用以及洪水预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力米热·哈那提张音苏里坦胡可可
关键词:季节性冻土土壤水热气温冻融过程
干旱区间歇性生态输水对地下水位与植被的影响机理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作为典型的干旱区生态系统,对水分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为了解塔里木河下游间歇性生态输水对地下水埋深变化、植被生长的关系,得出地下水埋深、植被生长变化及间歇性生态输水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以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断面为研究区,基于达西定律、植物根系吸水速率计算方法,以及2009—2015年生态输水—地下水位变化—NDVI变化相互耦合关系,对三者之间相互影响过程及影响机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输水效益的显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地下水的响应和下游植被的生态响应均在一个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将逐步显现,另外由于植物生长具有季节性,当年地下水埋深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次年植物生长。(2)多年研究表明,当地下水埋深低于7 m时,满足乔、灌木植物生长需求;低于6 m时,满足草本植物生长需求。(3)在年总输水量为固定情况下,一年两次是利于河岸植被恢复的最适宜输水次数。由于生态输水—地下水位变化—NDVI变化存在一定的滞后期,建议每年春季4~5月份和夏季7~8月份作为输水期。
古力米热·哈那提王光焰张音刘迁迁苏里坦
关键词: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NDVI
不同水分处理对北疆枸杞植株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索适宜北疆枸杞栽培的适宜灌溉制度,为该地区今后枸杞灌溉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测定了枸杞株高、茎粗、冠幅、耗水量和产量,分析了不同灌水定额和不同灌水频率对枸杞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1)枸杞株高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2)枸杞茎粗年净增长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灌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茎粗增幅变小;(3)枸杞各生育阶段耗水强度表现为:结果期>开花期>春梢生长期>秋梢生长期>萌芽至展叶期;枸杞耗水量与产量、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关系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4)当耗水量从583 mm增加到676 mm时,枸杞产量从12703.5 kg/hm^(2)提高到14200.5 kg/hm^(2)。与此同时,枸杞水分利用效率从1.45 kg/mm减少到1.46 kg/mm,并没有发生明显的降低。[结论]从节水和高产的角度考虑,推荐北疆地区枸杞适宜灌溉制度为:枸杞全生育期灌溉定额为5700 m^(3)/hm^(2),每次灌水定额为570 m^(3)/hm^(2),灌水次数为10次,萌芽期—展叶期灌水1次,春梢生长期灌水2次,现蕾—开花期灌水1次,结果期灌水4次,秋梢生长期灌水2次。
加孜拉苏里坦白云岗
关键词:北疆枸杞灌溉制度植物生长
基于磁感式大地电导率仪的土壤盐分解译模型被引量:11
2017年
以新疆伊犁地区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采样测定土壤盐分含量,采用EM38和EM31两种磁感式大地电导率仪测定土壤表观电导率,分析不同土壤层次盐分与土壤表观电导率的相关性,应用逐步回归方法构建土壤盐分解译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精度验证。研究表明:土壤盐分含量与土壤表观电导率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构建的土壤盐分解译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本研究将为精确解译伊犁地区土壤盐渍化特征提供重要的方法支撑。
李兵刘广明苏里坦陈诚杨劲松
关键词:土壤盐渍化干旱地区
近40 a昆仑山北麓典型河流生态基流时空特征
2024年
生态基流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关键,对于水资源缺乏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尤为重要。以昆仑山北麓克里雅河、尼雅河与车尔臣河3条典型季节性内陆河为研究对象,选取1978—2014年流域水文数据,利用QP法、Tennant法、近10 a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Texas法4种水文学方法,计算确定河流生态基流并据此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Tennant法更适合昆仑山北麓河流生态基流计算。从时间变化来看,3条河生态基流年内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均出现在1月份;年生态基流最大值均出现在2010年左右,最小值在1980年前后,分别以1.378、0.653、3.066 m^(3)/s·(10 a)^(-1)的速度增加。3条河流生态基流空间分布,春季表现为车尔臣河>克里雅河>尼雅河,夏季和秋季均表现为克里雅河>车尔臣河>尼雅河,且同一河流波动变化明显,不同河流之间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影响生态基流年内时空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气温、降水和人类活动,其中以车尔臣河流域气温、降水与生态基流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6、0.917。考虑生态基流时空分布与流域气候变化特征,综合提出3条河流年内各月生态基流管控目标。研究结果可为昆仑山北麓河流生态保护与水资源管理调度提供参考。
胡可可何建村赵健塔依尔苏里坦
关键词:生态基流TENNANT法
绿洲-荒漠交错带GSVAC水热传输可视化模拟系统的开发
2005年
以天山北麓三工河流域绿洲-荒漠交错带为研究对象,以可视化开发语言VisualBasic6.0作为主要开发工具,结合Access数据库,在传统SPAC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开发了绿洲-荒漠交错带水热传输可视化模拟系统。该系统具备系统管理、数据输入、数据处理、信息查询、模型计算、地下水预测、图形绘制、结果输出等功能。充分考虑到实时预测的实际工作要求,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力求将本项目所研制的各种预测方案集成为一个可实时业务化运行的软件系统。通过该模拟系统可预测绿洲-荒漠交错带植被蒸腾量、地表蒸发量和植被的根系吸水速率以及土壤水热动态传输过程,为绿洲-荒漠交错带地下潜水-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中数据的管理、地下水的预测和GSVAC水热传输动态的计算机模拟提供了强大的软件环境。
苏里坦古力米热宋郁东
地下水非稳定流中erfc(λ)、ierfc(λ)逼近公式的推求及其应用被引量:9
2003年
对erfc(λ)和ierfc(λ)公式传统的求算手段是通过查表的方法。是在已有的erfc(λ)和ierfc(λ)不可积公式的基础上 ,作者初步推导了不带不可积积分的erfc(λ)和ierfc(λ)的逼近公式 ,亦即不需要查表也能够算出其精确结果 ,并引用它建立了地下水非稳定流混合模型。此外 ,作者通过使用可视化开发语言VisualBasic和GIS工具软件MapObjects开发了塔里木河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最后用该决策支持系统验证了以上逼近公式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
苏里坦宋郁东古丽美拉
关键词:地下水非稳定流混合模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