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广明

作品数:163 被引量:2,02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5篇农业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天文地球
  • 7篇水利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3篇土壤
  • 47篇土壤盐
  • 40篇盐分
  • 32篇土壤盐分
  • 23篇盐渍
  • 21篇盐碱
  • 19篇盐渍化
  • 16篇土壤盐渍
  • 14篇土壤盐渍化
  • 13篇黄河三角洲
  • 12篇电磁感应
  • 11篇地下水
  • 10篇盐碱地
  • 10篇碱地
  • 10篇灌溉
  • 9篇电磁感应仪
  • 9篇水盐
  • 8篇盐渍土
  • 8篇土壤改良
  • 6篇主成分

机构

  • 161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新...
  • 11篇河北省农林科...
  • 9篇河海大学
  • 8篇安徽工业大学
  • 8篇石河子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南...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重庆市涪陵页...
  • 5篇江苏福玉德农...
  • 4篇黄河水利职业...
  • 4篇江苏省水利厅
  • 3篇国土资源
  • 3篇天津市地质研...
  • 2篇东北大学
  • 2篇沈阳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烟...
  • 2篇山东省农药研...

作者

  • 163篇刘广明
  • 122篇杨劲松
  • 34篇余世鹏
  • 32篇姚荣江
  • 14篇吕真真
  • 13篇刘洪强
  • 12篇李金彪
  • 10篇王相平
  • 10篇王秀萍
  • 10篇李冬顺
  • 9篇陈金林
  • 9篇吴亚坤
  • 8篇张凤华
  • 8篇邹平
  • 8篇何丽丹
  • 7篇苏里坦
  • 7篇金雯晖
  • 7篇李兵
  • 5篇杨奇勇
  • 5篇张同娟

传媒

  • 22篇土壤
  • 20篇农业工程学报
  • 14篇土壤学报
  • 1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1篇土壤通报
  • 4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排灌机械工程...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水利经济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14篇2017
  • 3篇2016
  • 18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11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11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壤盐分和含水量的空间变异性及其CoKriging估值——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地块为例被引量:44
2006年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典型地块为研究区,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深度土层盐分和含水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盐分和含水量普遍较高,土壤表层积盐作用明显;各层土壤盐分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土壤含水量除表层为中等变异强度外,其余各层为弱变异强度;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各土层盐分和含水量均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对K rig ing插值结果分析表明,研究区各土层盐分和含水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均存在着空间上的相关性和变异性,表层土壤盐分和含水量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微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地下水性质是主导深层土壤盐分及含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采用表层土壤盐分及相应土层含水量对深层土壤盐分进行CoK rig ing估值,均能提高估值精度,采用表层土壤盐分对深层土壤盐分进行CoK rig ing估值的精度要明显高于采用土壤含水量,其估计方差减少百分数最大达到167.36%。
姚荣江杨劲松刘广明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空间变异特征半方差函数KRIGING插值
基于EM38长江河口地区土壤盐渍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运用电磁感应仪EM38,结合GIS技术和地统计方法对长江河口地区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M38所测土壤表观电导率与土壤电导率(EC1∶5)的相关系数均达到1%显著水平,其中以EMh+EMv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盐分含量统计特征表明,土壤盐分含量变幅较大,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各层土壤盐分含量均值介于0.7136~0.8137g/kg之间,且随着深度的增加盐分含量均值逐渐增大,总体上盐分分布具有一定的底聚性;各土层含盐量均呈现中等变异强度,变异系数相差较大,在水平方向上含盐量的变异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步趋弱。盐分含量空间分布表明,各层土壤盐分含量由南向北、自东向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含盐量不断升高。盐化土面积百分比表明,该地区大部分为非盐化土,轻度盐化土和中度盐化土所占比例较小,但由于含盐母质和地下水矿化度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存在巨大的潜在性威胁。运用EM38测值解译所得土壤盐分含量真实地反映了研究区的土壤盐渍化状况,为该地区土壤盐渍化的改良及防范提供依据。
张同娟杨劲松刘广明
关键词:EM38土壤盐渍化空间分布特征
基于蒸发皿水面蒸发量优化冬小麦微咸水灌溉制度被引量:5
2014年
为寻求合理的冬小麦微咸水灌溉制度,通过设置4种灌水量水平(0.8E、1.0E、1.2E和1.4E)和2种灌水矿化度(2、3g/L).研究灌溉制度对土壤盐分动态和冬小麦产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收获后,各处理土壤剖面盐分均呈表聚累积特征;冬小麦收获后,矿化度2g/L且灌水量小于1.2E和矿化度3g/L。且微咸水灌水量小于等于1.2E时,表层0~20cm土壤有次生盐渍化的危险。矿化度3g/L、灌水量1.4E时,冬小麦收获后表层0~20cm土壤属于轻度盐渍化土壤。灌水量为1.0~1.2E时.2种矿化度的微咸水处理下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综合考虑,封丘地区微咸水灌溉制度以矿化度2g/L、灌水量为1.2E为宜。
王相平杨劲松余世鹏刘广明姚荣江
关键词:土壤盐分水分利用效率蒸发皿蒸发量灌溉制度优化
地下水作用条件下粉砂壤土盐分动态研究被引量:19
2001年
用粉砂壤土土柱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 ,研究不同地下水埋深及其矿化度作用条件下非饱和粉砂壤土的盐分动态规律。在相同地下水埋深情况下 ,处于盐分动态平衡状态时的各模拟土柱相同层次土壤溶液浓度 ,与地下水矿化度呈良好正相关关系。在相同地下水矿化度条件下 ,土体积盐速率与地下水埋深呈负相关关系 ,但是各土柱相同埋深土体达到盐分动态平衡状态时的土壤溶液浓度差别不明显。对地下水埋深及地下水矿化度对耕作层土壤溶液浓度的综合作用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
刘广明杨劲松李冬顺
关键词: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盐分动态
地下水作用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其机制研究
三峡大坝修建并运行之后,长江河口地区土壤水盐动态各要素必然会相应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局部区域的土壤盐渍化问题.为有效防治长江河口地区的土壤盐渍化及建立工程防范对策体系,有必要对河口地区土壤水盐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
刘广明
关键词:土壤盐渍化地下水水盐动态三峡工程
文献传递
基于遥感与电磁感应仪数据的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性被引量:16
2009年
针对目前黄淮海平原存在的土壤盐渍化问题,以河南省封丘县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影像与磁感应电导率仪(EM38)在田间定位、定点测量,对研究区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利用Kriging、指数回归和回归-Kriging3种不同的方法对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电导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具有空间结构特征,符合指数模型分布,具有极强的空间自相关性。通过3种不同的方法对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riging法、指数回归法及回归-Kriging法在描述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上相似,但指数回归法与回归-Kriging法对于盐分的分布表达更具体,更细致。综合运用多种数据源的方法,即遥感影像数据与EM38测量数据相结合,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提高土壤盐分空间预测的精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盐分由北向南、自西向东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具有明显的趋势效应。
吴亚坤杨劲松刘广明
关键词:遥感KRIGING插值EM38
滨海盐土区4种典型耐盐植物盐分离子的积累特征被引量:15
2017年
为了筛选降盐效果优良的适宜植物材料以合理利用耐盐植物改良滨海盐碱地,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系统探究了盐地碱蓬、田菁、红麻和高丹草的盐分离子积累特征。结果表明:4种植物地上生物量在成苗期和成熟期均为总生物量的80%以上,且大小为田菁>红麻>盐地碱蓬>高丹草。高丹草和红麻对K+、Ca2+的吸收运输能力最强,盐地碱蓬和田菁对Na^+的吸收运输能力最强。根据各盐分离子占植物积累总盐分的比例,高丹草对K+积累量高于其他离子;田菁在成苗期主要积累K+,在成熟期主要积累Cl~–和Na^+;红麻主要积累Cl~–和K+;盐地碱蓬主要积累Na^+和Cl~–,其体内的Na^+和Cl~–分别占积累盐分总量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余植物。从成苗期到成熟期的生长过程中,盐地碱蓬表现出Na^+积累比例持续下降,Cl~–积累比例逐渐升高的趋势;田菁和高丹草表现为Na^+和Cl~–积累比例均升高;红麻的Na^+和Cl~–积累比例则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盐地碱蓬、田菁和红麻是滨海盐土改良的优良植物材料。
刘雅辉王秀萍刘广明孙建平姚玉涛杨雅华
关键词:滨海盐土植物材料盐分离子
基于磁感式大地电导率仪的土壤盐分解译模型被引量:11
2017年
以新疆伊犁地区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采样测定土壤盐分含量,采用EM38和EM31两种磁感式大地电导率仪测定土壤表观电导率,分析不同土壤层次盐分与土壤表观电导率的相关性,应用逐步回归方法构建土壤盐分解译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精度验证。研究表明:土壤盐分含量与土壤表观电导率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构建的土壤盐分解译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本研究将为精确解译伊犁地区土壤盐渍化特征提供重要的方法支撑。
李兵刘广明苏里坦陈诚杨劲松
关键词:土壤盐渍化干旱地区
三峡阶段性蓄水对长江口北支水情与盐渍化的影响评估
为剖析三峡156~175m阶段性蓄水对河口水情与盐渍化的影响特征与程度,对长江干流典型水文站的长序列水情数据和河口北支长期水盐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各水文站水情间和河口水盐要素间的最优相关模型,评估三峡阶段性蓄水对河口水...
余世鹏杨劲松刘广明谢文萍
关键词:盐渍化水库蓄水区域气候
文献传递
基于电磁感应仪的田间土壤盐渍度及其空间分布定量评估被引量:29
2008年
【目的】阐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空间变异特征,探讨利用电磁感应仪定量评估田间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分布。【方法】运用电磁感应仪(EM38和EM31)及其移动测定系统,结合GIS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该地区典型地块土壤盐分与磁感表观电导率间的响应关系,分析了表观电导率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对土壤盐分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土壤表观电导率与盐分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采用EM38h+EM31h的优化测定组合可以提高土壤盐分的解译精度;表观电导率EM38h、EM31h的空间变异结构都表现出复合的尺度效应,较好地符合球状套合模型;EM31h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强于EM38h,短程变异是构成EM38h、EM31h空间异质性的最主要部分;结构性因素是主导土壤盐分空间分布格局的最直接因素,随机性因素是加快盐分分布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由盐渍化分级可知:研究区总体属于重度盐化土类型,且呈现一定的盐分表聚趋势;各土层中几乎不存在非盐化土,盐土与重度盐化土是最主要的土壤类型。【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不同尺度(从农田到区域)土壤属性调查与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农业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指导。
姚荣江杨劲松邹平刘广明余世鹏
关键词:电磁感应仪土壤盐渍度黄河三角洲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