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世文

作品数:25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心肌
  • 7篇动脉
  • 6篇心肌梗死
  • 6篇梗死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血压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高血压
  • 4篇心病
  • 4篇溶栓
  • 4篇消融
  • 4篇冠心病
  • 3篇电图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溶栓治疗
  • 3篇射频消融

机构

  • 25篇无锡市第二人...

作者

  • 25篇胡世文
  • 16篇徐欣
  • 16篇杨承健
  • 14篇郑义通
  • 14篇曹佳宁
  • 12篇黄伟
  • 10篇张月军
  • 10篇杨政杰
  • 6篇徐默玲
  • 4篇叶新和
  • 2篇全文超
  • 2篇金艳
  • 2篇杨承键
  • 2篇董丰
  • 2篇葛文亮
  • 1篇陈骅
  • 1篇刘凤娥
  • 1篇许著一
  • 1篇张如升
  • 1篇徐雯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中国微循环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江苏医药
  • 2篇现代医学
  • 1篇江苏临床医学...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79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ST-T改变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01年
黄伟杨承健胡世文曹佳宁杨政杰
关键词:心电图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T-T改变金标准
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446例分析
2003年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经验和教训,以提高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自1996年3月~2003年2月治疗的446例RFCA。快速心律失常类型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47例,占33%,房室旁道参与心动过速272例,占61%,其中显性旁道60例(A型预激43例,B型预激17例),隐匿性旁道212例(左侧隐匿性旁道139例,右侧隐匿性旁道73例),左室特发性室速5例,占1.1%。右室特发性室速4例占0.9%,房性心动过速7例占1.6%,心房扑动5例占1.1%,均先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寻找最佳靶点进行消融。结果 消融总成功率为97.4%,总复发率为2.6%,并发症发生率为1.3%,无死亡病例。结论 RFCA已成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简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目的地预测和降低并发症,识别和正确处理分析特殊病例,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杨承健张月军曹佳宁徐欣杨政杰黄伟胡世文郑义通
关键词: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97例分析
2001年
对临床诊断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 97例行冠脉造影检查并与临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阳性 5 9例 (6 0 .8% ) ;典型心绞痛 46例及心电图 ST- T动态改变或动态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表现者造影阳性 35例 (76 .1% )显著高于不典型心绞痛 6例 (18.8% )。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严格掌握心绞痛诊断标准及心前区不适时常规心电图动态变化是提高冠心病临床诊断正确率的关键。
曹佳宁杨承健胡世文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病例分析
阻抗法心排血量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17例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评估生物阻抗法心排血量监测在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7例,应用生物阻抗法和温度稀释法(TD)同时测定心排血量(CO)及其他相关参数,对两种方法所测数据进行自体配对相关性分析。结果:配对t检验显示两种方法测定的C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示相关系数为0.90,阻抗法和温度稀释法测定心排血量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生物阻抗法是一种无创、简便、连续的测定心输出量的方法,能较客观地反映心功能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曹佳宁胡世文全文超张月军黄伟杨政杰董丰徐欣杨承健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阻抗法心排血量
国产低分子肝素、泰嘉、阿司匹林预防亚急性冠状动脉支架血栓形成被引量:1
2006年
杨承健张月军胡世文徐欣全文超董丰
关键词:血栓形成阿司匹林亚急性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
急性心肌梗死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前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应用的比较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在急性心肌梗死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前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确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具溶栓适应证患者75例,随机分为2组普通肝素组(36例,普通肝素加rt-PA)和低分子肝素组(39例,低分子肝素加rt-PA)。结果低分子肝素组血管开通率与普通肝素组血管开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显著低于普通肝素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rt-PA溶栓前应用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具有同样的疗效,而其不良反应显著低于普通肝素组。
张月军杨承建胡世文杨政杰黄伟
关键词:血栓溶解疗法肝素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磷酸激酶同功酶、肌钙蛋白Ⅰ及肌红蛋白浓度变化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比较心脏标记物肌钙蛋白 I(CTn I) ,肌红蛋白 (Myo)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动态变化 ,以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用固相双位点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了 13例 AMI患者 (5例溶栓再通、8例未溶栓 ) CTn I,Myo并与 CK- KB进行比较。结果 :1溶栓与未溶栓组 CTn I在 AMI胸痛后升高时间较 CK- MB早 (均 P<0 .0 1) ,但以Myo升高时间最早 ;溶栓成功组 CK- MB,CTn I和 Myo升高时间均较未溶栓组提前 (均 P<0 .0 5 ) ;2溶栓与未溶栓组 Myo达高峰时间较 CTn I和 CK- MB均早 (均 P<0 .0 1) ,但 CTn I与 CK- MB达高峰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溶栓再通组 CK- MB,CTn I及 Myo达高峰时间均较未溶栓组提前 (均 P<0 .0 5 ) ;3CK- MB,CTn I和 Myo3种生化标记物以 Myo最早恢复正常 ,而以 CTn I在血清中持续时间最长。结论 :Myo和 CTn I在 AMI早期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CK- MB,CTn I及 Myo3者结合可以提高对 AMI诊断的准确性。
裴德安徐默玲郑义通胡世文
关键词:肌钙蛋白I心肌梗死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IVT发作时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定位起源部位,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寻找稳定诱发IVT的条件,对起源于左室间隔部的特发性左室室速(ILVT)采用激动标测法或窦性心律下直接标测Purkinje电位(P电位);对特发性右室室速(IRVT)采用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相结合的方法标测靶点,标测靶点后放电消融。结果25例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时均诱发出VT,ILVT消融的靶点在左心室间隔面中、下部,IRVT消融靶点在右室流出道的间隔部及游离壁,24例消融成功,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随访期间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技术能够根治IVT,成功率高、安全,可作为治疗IVT首选方法。
曹佳宁胡世文黄伟张月军杨政杰叶新和徐欣杨承健
关键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
食管心房调搏在射频消融术中的实用价值探讨
2000年
杨承健郑义通胡世文
关键词:食管心房调搏射频消融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体外超声助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旨在评价药物溶栓加体外超声助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4 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北京东健电子科技发展公司生产的SUT -C -Ⅲ型高频超声心血管病治疗仪给予体外超声助溶治疗 ,自动心超探头同时安置于心超第Ⅰ区和心超第Ⅱ区 ,超声频率 80 0KC s ,脉冲移动式 ,声强 0 .75~ 1.2 5W cm2 ,初始药物溶栓时助溶 6 0~ 90分钟 ,以后每日 1次 ,每次 30分钟 ,以 7~ 10天为 1疗程。结果 体外超声治疗组的冠脉再通率为 77.5 % ,平衡再通时间 (5 6± 11)min,与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 (5 8.9% ) ,平均再通时间 (73± 15min)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与对照组相比无特殊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药物溶栓的基础上加体外超声助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显著 ,操作简单 ,安全无创 。
黄伟郑义通胡世文杨政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高频超声溶栓治疗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