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伏洲

作品数:578 被引量:2,671H指数:26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6篇期刊文章
  • 8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561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8篇胰腺
  • 107篇胆管
  • 92篇胆道
  • 86篇胰腺炎
  • 86篇手术
  • 86篇腺炎
  • 83篇结石
  • 65篇细胞
  • 57篇切除
  • 56篇术后
  • 54篇急性胰腺炎
  • 52篇肿瘤
  • 49篇胆囊
  • 46篇灌注
  • 43篇肝脏
  • 42篇胆管结石
  • 42篇再灌注
  • 40篇外科
  • 39篇肝胆
  • 33篇胆道镜

机构

  • 562篇成都军区总医...
  • 14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成都军区成都...
  • 8篇成都军区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6篇解放军第45...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解放军452...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成都医学院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空军都江堰航...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578篇田伏洲
  • 197篇汤礼军
  • 98篇汪涛
  • 87篇石力
  • 71篇王雨
  • 67篇陈涛
  • 63篇蔡忠红
  • 59篇黄大熔
  • 59篇黎冬暄
  • 58篇邹树
  • 57篇骆助林
  • 54篇戴睿武
  • 51篇张炳印
  • 50篇李旭
  • 47篇曹永宽
  • 41篇李小军
  • 41篇尹致良
  • 38篇周庆贤
  • 36篇任建东
  • 35篇罗皓

传媒

  • 57篇西南国防医药
  • 33篇中国普外基础...
  • 29篇四川医学
  • 27篇中国实用外科...
  • 20篇解放军医学杂...
  • 18篇2007'国...
  • 17篇世界华人消化...
  • 15篇中华肝胆外科...
  • 14篇中国普通外科...
  • 13篇西南军医
  • 13篇中华消化外科...
  • 12篇肝胆外科杂志
  • 1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0篇中华外科杂志
  • 10篇成都军区医院...
  • 9篇中华实验外科...
  • 9篇中华普通外科...
  • 8篇中华保健医学...
  • 8篇2006国际...
  • 8篇第四届全军肝...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7篇2014
  • 17篇2013
  • 20篇2012
  • 25篇2011
  • 38篇2010
  • 27篇2009
  • 29篇2008
  • 55篇2007
  • 32篇2006
  • 13篇2005
  • 26篇2004
  • 32篇2003
  • 26篇2002
  • 33篇2001
  • 28篇2000
5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经肝金属支架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姑息性胆道内引流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重要手段,可消除黄疸、控制感染、保护肝脏功能和改善症状。与传统外科手术行胆肠吻合相比较,通过介入技术放置胆道支架不仅能有效引流胆汁,更兼有微创、痛苦少、并发症低和住院时间短等特点,且能...
汪涛田伏洲汤礼军陈琪罗皓
关键词:胆道梗阻胆道内引流胆道支架
文献传递
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时机探讨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2月至2007年5月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收治的16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前行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情况,对术前减黄速度、肿瘤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167例病人中,顺利减黄者103例,缓慢减黄者58例,减黄失败者6例;顺利减黄者在肿瘤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减黄缓慢者;在顺利减黄的病人中,减黄2周及3周后手术病人在肿瘤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缓慢减黄病人中,减黄4周以上手术者根治性手术出血量显著小于减黄3周病人,但二者肿瘤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减黄失败者只能被迫行内引流术,但术后1个月的平均总胆红素仍为252.8μmol/L,其中2例死亡。结论减黄速度的快慢可作为选择手术时机的标准,只要连续2周血清总胆红素递减率均≥30%,即可进行手术;反之,则应适当延长减黄时间。
田伏洲石力汤礼军汪涛蔡忠红罗皓陈琪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萘莫司他对创伤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考察胰蛋白酶抑制剂萘莫司他(FUT-175)对创伤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压缩气流冲击法建立创伤性胰腺炎大鼠模型,以生理盐水和加贝酯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考察FUT-175在造模后1 h腹腔注射给药后大鼠的生存率、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以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腹腔注射FUT-175后可显著提高创伤性胰腺炎大鼠生存率(60%vs.30%),降低血清淀粉酶[(3030.8±869.4)vs.(6126.5±791.3)U/L]和脂肪酶水平[(203.4±62.5)vs.(646.5±99.3)U/L],同时有效减轻胰腺组织损伤;与阳性对照药加贝酯相比,FUT-175给药后大鼠的生存率更高(60%vs.40%),血清淀粉酶[(3030.8±869.4)vs.(4111.4±683.1)U/L]和脂肪酶水平更低[(203.4±62.5)vs.(336.7±70.2)U/L]。结论胰蛋白酶抑制剂FUT-175对创伤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盖丽任建东田伏洲
关键词:创伤胰腺炎胰蛋白酶抑制剂加贝酯
胆管空肠吻合术后皮下空肠盲袢的应用及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胆管空肠吻合术中建立皮下空肠盲袢的重要性及意义。方法总结并分析我院527例施行皮下盲袢型胆管空肠吻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获随访265例中,因结石复发或残余切开皮下空肠盲袢行胆道镜取石者121例(45.66%)。其中,反复切开2次者37例,3次者14例,4次以上者7例。结论建立皮下空肠盲袢是肝胆管结石患者手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汤礼军田伏洲汪涛黎冬暄石力邹树
关键词:胆管空肠吻合术
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减黄效果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行胆道引流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减黄效果。方法1994年1月至2007年4月对成都军区总医院516例病人以普通探头作引导进行胆道穿刺引流,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穿刺置管成功率97.1%,一针穿刺成功率72.3%,带管时间平均18、4d,术后胆汁引流量平均420mL/d。并发症发生率0.58%。结论所穿刺胆管应该为Ⅱ级以上,最好为Ⅲ级胆管,要避免对左右肝管进行穿刺;所穿刺胆管直径应〉0.4cm;16~18G针适用于直径0、4~0.5cm胆管,6F针适用于直径0.5~0.6cm胆管,直径〉0.6cm者可选用7F针;置管深度〉5cm,同时以胶布粘贴并缝扎可切实固定管道,辅以术后适当减少活动可保证引流管不会脱落;非穿刺探头引导更有利于操作。
石力田伏洲蔡忠红汤礼军汪涛罗皓陈琪
关键词:胆道肿瘤梗阻性黄疸
胆道镜直视下体内冲击波碎石治疗术后残石被引量:4
2004年
胆道术后肝胆管残石,尤其是嵌塞在胆管内较大结石,胆道镜取出十分困难,甚至不能取出而需再次手术.我院于2002年2月至2004年2月,应用体内冲击波碎石仪对152例患者进行了碎石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张炳印汤礼军田伏洲
关键词:术后残石
抗人大肠癌免疫毫微球的制备及其抗癌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制备抗人大肠癌免疫毫微球 ,并观察其活性及疗效。方法 抗人大肠癌单克隆抗体SC3Ab通过异型双功能交联剂SPDP与载 5 Fu人血清白蛋白毫微球 [HSA(5 Fu) NS]偶联 ,制成抗人大肠癌免疫毫微球SC3Ab HSA(5 Fu) NS。使用凝集试验及免疫荧光检测其活性 ,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与大肠癌细胞SW 1116的特异性结合。MTT法检测该免疫毫微球的体外杀伤性。于人大肠癌裸鼠模型上分别使用SC3Ab HSA(5 Fu) NS、HSA(5 Fu) NS及 5 Fu ,检测三者的肿瘤抑制率。结果 SC3Ab HSA(5 Fu) NS具有单抗活性 ,能与大肠癌细胞特异结合 ;其体外杀伤SW 1116细胞IC50 值为 2 4 6 μg/ml ,与HSA (5 Fu) NS(345 3μg/ml)及 5 Fu(32 5 6 μg/ml)相比 ,明显降低 ;体内肿瘤抑制率比HSA(5 Fu) NS及 5 Fu明显增强 (P <0 0 0 1)。结论 SC3Ab HSA (5 Fu) NS具有免疫活性 ,对大肠癌细胞有主动靶向性 ,体内外均具有比HSA(5 Fu) NS及 5 Fu更强的抗癌效果。
阚和平田伏洲刘晓波李小军
关键词:免疫毫微球大肠癌5-氟脲嘧啶抗癌效果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被引量:1
1994年
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00例,其中困难胆囊切除55例(18.3%)并发症12例(4%),无一例胆管损伤,300例均治愈出院,提出预防胆管损伤必须遵循的原则是:①认清胆囊管、胆总管和肝总管三者关系后再断胆囊管;②在“三管”关系难辨情况下,紧靠胆囊壶腹解剖胆囊管并处理,不向胆总管方向过多分离,③在结石嵌顿胆囊管或胆囊管过短时,警惕钛夹误伤胆总管;④避免盲目止血误伤胆管;⑤必要时及时中转开腹手术。
刘家邦周建华田伏洲胡建中
关键词:腹腔镜术胆囊切除胆管损伤
胆道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的营养治疗(附7例报告)
1995年
报告7例胆道术后并发急性肾衰(ARF)、氮质血症病人实施肠外营养(PN)治疗的体会。均用含八种必需氨基酸(EAA)的肾安、7%Vamin和氨复命等提供氮源,并以20%和10%Intralipid及适量葡萄糖作为主要能源,按“全合一”营养混合液行PN治疗,疗效满意。作者认为:①针对不同原因ARF的PN治疗,应供给足够能量和较最小需要量稍高的EAA,使体内潴留的尿素氮转而用于合成非必需氨基酸(NEAA),进而再被用于合成蛋白质,以减少蛋白质分解,降低氮质血症;②在ARF有限的输液量中,20%Intralipid不失为一种低容量、高热能的有效制剂。
周鸿昌苗建国田伏洲
关键词:肠外营养胆道手术
保胃术式治疗消化性溃疡
2007年
曹永宽王培红薛刚张国虎龚加庆周庆贤田伏洲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手术
共5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