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雪丁

作品数:79 被引量:31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0篇基因
  • 25篇多态
  • 25篇多态性
  • 19篇基因多态性
  • 12篇药物
  • 11篇细胞
  • 9篇等效性
  • 9篇血药
  • 9篇血药浓度
  • 9篇药浓度
  • 9篇生物等效
  • 9篇生物等效性
  • 8篇药代
  • 8篇液相色谱
  • 8篇个体化
  • 8篇丙戊酸
  • 7篇药代动力学
  • 7篇药动学
  • 7篇癫痫
  • 6篇药学

机构

  • 75篇中山大学
  • 22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广东省中医院
  • 5篇武汉大学
  • 4篇广东省药品检...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东莞市人民医...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广州市妇女儿...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大理学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柳州市工人医...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中山市人民医...

作者

  • 79篇王雪丁
  • 61篇黄民
  • 17篇李嘉丽
  • 16篇钟国平
  • 14篇曾桂雄
  • 12篇黄丽慧
  • 9篇胡品津
  • 8篇周列民
  • 6篇陈卓佳
  • 6篇汤琤
  • 6篇冯静
  • 5篇刘澍
  • 5篇高翔
  • 5篇高翔
  • 5篇赵立子
  • 5篇郅敏
  • 4篇梁力建
  • 4篇黄文静
  • 4篇陈子怡
  • 4篇张杰

传媒

  • 30篇中国临床药理...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3篇药学学报
  • 3篇中国药房
  • 3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广东药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国外医药(抗...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中国药师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0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3
  • 2篇2002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APK1基因多态性与EGFR敏感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非替尼肝毒性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18年
肝毒性的发生是限制吉非替尼临床使用的重要原因,为了更好实现吉非替尼的精准用药,本研究希望能够寻找到可以解释并预测吉非替尼所导致的肝毒性的遗传变异。本研究总共纳入90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使用MALDI-TOF平台对26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在后续分析中,纳入性别、年龄及吸烟状况等混杂因素以评估各SNP对吉非替尼导致的肝毒性的影响,进行多因素分析后,得出肝毒性的严重程度与促分裂元活化蛋白激酶1(MAPK1)rs13515相关(OR=9.467,P=0.074)。本研究通过对吉非替尼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确定了其药物性肝损伤的一个预测因素,这些发现有助于设计针对吉非替尼或类似靶向药物的特定毒性的临床试验,从而使患者在长期吉非替尼治疗中受益。
冯薇陈曦管少兴张力黄民王雪丁
关键词: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肝毒性药物基因组学
琥乙红霉素颗粒的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琥乙红霉素颗粒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与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琥乙红霉素颗粒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各500 mg,以微生物法测定人体血浆药物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如下:T_(max)分别为(0.86±0.22)h和(0.80±0.13)h,C_(max)分别为(2.13±0.64)和(2.16±0.61)mg/L,t_(1/2)分别为(2.04±0.2)和(1.97±0.4)h,AUC_(?)分别为(4%±1.73)和(4.63±1.52)mg·h/L。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9.1±22.8)%。结论经生物等效性检验,受试颗粒剂与参比颗粒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曾桂雄钟国平王雪丁黄丽慧黄民
关键词:藤黄微球菌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
读大学应该读什么?
2014年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人生发展重要的时期,也是由中学时期的"填鸭式"教育转变为大学时期主动求知过程的转折。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现就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的困惑——"读大学应该读什么?怎么读?"这一问题,在这里与同仁切磋,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助力学生成长。
苏启表王雪丁
关键词:心理
氧氟沙星缓释片单次、多次给药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氧氟沙星缓释片单次、多次给药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并与氧氟沙星片比较其缓释特征与生物等效性。方法:单次给药20例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双周期交叉对照,单次口服药物400mg;多次给药18例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双周期交叉对照,多次口服药物(参比制剂400mg/2次/d×5d,受试制剂400mg/次/d×5d)。通过反相HPLC法测定血浆氧氟沙星浓度,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次给药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Cmax分别为(5382±1558)、(3419±1034)μg/L;Tmax分别为(1.7±0.6)、(4.2±1.8)h;t1/2分别为(8.2±1.0)、(7.6±1.8)h;MRT分别为(8.6±0.9)、(10.3±1.4)h;AUC分别为(33764±5297)、(31280±4412)/zg·L-1·h;AUC分另别为(34643±5356)、(32642±4257)Frel为(97.9±12.4)%。方差分析显示,MRT各参数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参数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效性检验显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90%可信限。为89.0%~97.0%;AUC为91.4%~97.8%。多次给药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Cmax分别为(3732±1502)、(3564±982)μg/L;Cmax分别为(750±193)、(438±89)分别为(1.5i0.5)、(3.7±1.7)h;AUCss分别为(32689±4786)、(33591±7929)分别为(1362±199)、(1405±337)μg/L;DF分别为(216.1±76.5)、(221.5i33.9)%;F刊为(102.9±22.5)%。方差分析显示,AUCss、DF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等效性检验显示,909/6可信限Cmax为80.8%~114.6%;AUCss为89.3%~111.9%;为89.5%~112.4%;DF为93。7%~122.4%。结论:受试制剂氧氟沙星缓释片相对于参比制剂氧氟沙星片,单次给药具有缓释动力�
钟国平陈孝任斌钟诗龙邝翠仪黄丽慧曾桂雄王雪丁廖晓星黄民赵香兰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
慢性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8年
未经治疗的慢性失眠对人们正常的身体和情绪健康、生活质量有着极其不良影响。慢性失眠症的一线治疗方案是认知行为治疗(CBT-I)。本文主要介绍传统CBT-I的细分具体疗法(主要包括睡眠限制疗法、刺激控制疗法、认知疗法、放松疗法、睡眠卫生疗法等),同时总结目前临床上对CBT-I运用的新进展,为临床治疗者提供更好的实施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依据。
何倩柠陶玉倩黄民王雪丁
关键词:慢性失眠认知行为疗法
现代药学教育中病理生理学教学现状与思考
2014年
病理生理学作为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理论性较强,学科知识的广度、深度和跨度都很大。而在药学院校,其教学时数有限,往往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望而生畏,并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笔者作为药学院一名担任病理生理学教学的教师,对病理生理学教学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解决方法有一定的思考,在此提出,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加强同仁之间的探讨,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效果。
王雪丁张怡昱袁月梅黄民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药学教学方法
盐酸雷尼替丁片在健康志愿者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研究国产盐酸雷尼替丁片和葛兰素威康生产的雷尼替丁片(商品名:善卫得)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并评价这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对照单次po盐酸雷尼替丁片300 mg后,用反相HPLC法测定血浆中雷尼替丁的浓度,依据血药浓度一时间数据进行有关参数计算及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对照制剂与试验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分别为1278.3±449.5 μg·L^(-1)及1200.5±433.1 μg·L^(-1);t_(max)分别为2.73±0.80 h及2.95±0.83 h;t_(1/2)分别为2.97±0.43 h及2.98±0.49 h;AUC_(0→t)分别为5582.2±1428.7 μg·h·L^(-1)及5199.0±1275.0μg·h·L^(-1); AUC_(0→∞)分别为5928.2±1389.3μg·h·L^(-1)及5413.3±1318.0 μg·h·L^(-1);试验制剂相对于对照制剂的生物利用度F为(94.6±16.1)%。结论:试验制剂与对照制剂生物等效。
钟国平黄民吴敏黄丽慧曾桂雄王雪丁
关键词:健康志愿者人体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生物利用度
合用5-氨基水杨酸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硫嘌呤类药物个体化应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为临床合用5-氨基水杨酸(5-ASA)与硫嘌呤类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IBD)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相关专业数据库十多年来有关合用5-ASA对IBD患者应用硫嘌呤类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影响的研究文献,整理、归纳和综述二者合用对后者个体化应用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与结论:5-ASA和硫嘌呤类药物是治疗IBD的常用药物,二者合用会升高后者活性代谢产物浓度,从而增强疗效,同时增大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其作用机制研究主要关注5-ASA对硫嘌呤类药物相关代谢酶和转运体活性的影响以及遗传因素与上述影响的相关性,但尚无统一结论。合用5-ASA对IBD患者硫嘌呤类药物个体化应用的影响及其机制仍有待于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加以证实。
冯静王雪丁杨健宋金春
关键词:5-氨基水杨酸合用个体化应用
5-氨基水杨酸锌结肠定位肠溶胶囊在人体内的转运释放和吸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5-氨基水杨酸锌结肠定位肠溶胶囊的体内转运释放和吸收特征。方法健康受试者和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各10例,定时X线拍片观察胶囊在体内的位置和溶解情况;同时检测血浆5-氨基水杨酸(5-ASA)和乙酰-5-氨基水杨酸(AC-5-ASA)及锌离子浓度。结果 10例健康受试者:胶囊到达升结肠的平均时间为(5.80±1.99)h,胶囊崩解平均时间为(8.00±1.63)h。10例患者:胶囊到达升结肠的平均时间为(6.80±3.65)h,崩解的平均时间为(9.75±2.50)h。9例健康受试者:口服5-氨基水杨酸锌1.0 g,5-ASA主要参数Tmax为(12.33±1.73)h,Cmax为(325.72±197.52)μg.L-1,AUC0→t为(3.66±2.26)mg.L-1.h;排泄总量:5-ASA为(94.4842±61.3647)mg,AC-5-ASA为(120.4207±78.2098)mg,经尿液排泄的5-ASA约为剂量的9.4%。8例患者:口服5-氨基水杨酸锌1.0 g,5-ASA主要参数Tmax为(11.38±5.72)h,Cmax为(235.83±177.90)μg.L-1,AUC0→t为(3.19±1.58)mg.L-1.h。结论 5-氨基水杨酸锌结肠定位肠溶胶囊能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健康受试者结肠定位释药,两者释放特征、吸收情况相近。
钟国平胡海棠李勇刘思德黄丽慧曾桂雄王雪丁谭炳炎廖晓星黄民赵香兰
关键词:转运
RNA干扰抑制CYP3A4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质粒表达型短发夹RNA(smallhairpinRNA,shRNA)对CHL-3A4转基因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3A4(cytochromeP4503A4,CYP3A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构建3条shRNA真核表达载体(CYP3A4Ⅰ、CYP3A4Ⅱ、CYP3A4Ⅲ),脂质体转染CHL-3A4转基因细胞。转染48h后,TR-PCR和WesternBlotting分别观察3条shRNA对CYP3A4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噻唑蓝(MTT)观察shRNA抑制环磷酰胺对CHL-3A4转基因细胞毒性作用。结果CYP3A4Ⅲ表达载体的shRNA分别能抑制CHL-3A4细胞的CYP3A4mRNA表达(70%)及蛋白表达(75%),抑制环磷酰胺对CHL-3A4细胞(75%)细胞毒作用。结论RNA干扰能显著抑制CYP3A4基因的表达,RNA干扰技术为肝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陈杰赵立子邓颖王雪丁关溯黄民
关键词:RNA干扰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环磷酰胺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