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林
- 作品数:273 被引量:1,601H指数:20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135”重点学科科研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国人下胸椎及腰椎经椎弓根内固定应用解剖新进展被引量:15
- 2005年
- 王根林杨惠林
- 关键词:经椎弓根内固定并发症胸椎椎体腰椎学者
- 手术技术对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手术技术对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疗效的影响。方法对86例骨质疏松性单节段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同种型号单球囊双侧扩张PKP治疗。其中采用标准PKP者(SS组)52例,采用非标准PKP者(NS组)34例。两组年龄、病情等近似(P>0.05),具有可比性。均根据VAS、椎体恢复高度和Cobb角的矫正度评估手术疗效,同时比较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或消失。SS组术后VAS为2.7分,椎体前缘高度恢复25.4%±12.7%,Cobb角矫正12.4°±10.5°,椎体骨水泥灌注量为(4.85±1.42)ml,骨水泥渗漏率为3.2%(主要渗漏至椎体血管内);NS组分别为3.1分、24.5%±13.9%,10.9°±10.2°、(4.45±1.33)ml和29.1%(主要渗漏至椎体周围、椎间隙和血管内等)。两组比较,除VASP>0.05外,余P均<0.05。结论遵循标准手术操作规范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单节段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降低骨水泥渗漏率。
- 孟斌杨惠林黄晨梅昕王根林唐天驷
-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脊柱骨折
- 脊柱结核能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吗?
-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行椎体后凸成形术(KP)治疗后的效果与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2年6月行KP治疗的脊柱结核10例20椎患者.女8例,男2例,年龄为43 ~ 71岁,平均为65.2岁.T9、10的2...
- 孟斌周峰杨惠林王根林梅昕
- 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体外强化骨缺损椎体被引量:1
- 2010年
- 背景:目前常用的椎体强化剂筛选方法是将尸体标本制成骨折模型,然后进行材料的灌注,这种模型很难进一步应用于体内实验。目的:制备一种椎体骨缺损模型,评价骨水泥增强后的力学性能。方法:将48个新鲜成年绵羊腰椎单椎体标本随机分为8组。取4组标本,利用直径分别为2.0,4.0,6.0,8.0mm的钻头钻入椎体10.0mm制备骨缺损椎体模型,测量单椎体的抗压强度和刚度,与正常椎体组进行比较。根据生物力学测试结果选择一固定直径,将剩下的3组制成骨缺损模型,然后分别注入磷酸钙骨水泥、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模拟体液环境固化24h后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与结论:不同直径的椎体骨缺损模型中,随着缺损直径增大,其抗压强度与刚度呈逐渐下降趋势,直径为6.0mm下降明显。选择直径为6.0mm钻头制备骨缺损椎体模型,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组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的抗压强度和刚度与正常椎体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而磷酸钙骨水泥组的抗压强度及刚度均明显低于正常椎体组(P<0.05)。说明缺损直径为6mm,深度为10mm绵羊椎体骨缺损是一种合适的椎体骨缺损模型,保持了椎体外形的完整,可用来判断椎体强化剂的体外性能,进一步用于体内实验。丝素蛋白/磷酸钙骨水泥能有效即时强化骨缺损椎体。
- 陈晓庆赵剑张烽王根林干旻峰顾勇朱雪松杨惠林
- 关键词:骨缺损椎体体外绵羊
- 明胶海绵靶血管栓塞后手术治疗原发性骶骨肿瘤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靶血管栓塞后手术治疗骶骨脊索瘤与骶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94年1月至2008年1月靶血管栓塞后手术治疗61例原发性骶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资料完整的35例骶骨脊索瘤与11例骨巨细胞瘤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用明胶海绵进行靶血管栓塞,栓塞后平均1.5d内后方入路手术切除肿瘤。记录术中出血量与输血量,并观察大小便功能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瘤体均顺利切除,术中出血平均1230mL(200~5100mL),平均输血量1000mL(0~4200mL)。平均随访53.6个月(8~156个月),脊索瘤患者复发11例(31.4%),其中死亡5例(14.3%),骨巨细胞瘤复发1例(9.1%)。保留双侧S1-3神经根或保留双侧S1-2神经根及一侧S3神经根者术后大小便功能基本正常,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大小便功能障碍。结论明胶海绵靶血管栓塞后手术治疗原发性骶骨肿瘤,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增加肿瘤切除率和彻底切除的可能性;对肿瘤较大的患者后方入路仍能较好完成手术,疗效满意。
- 杨惠林王根林朱立帆陈康武王斌陆俭季一鸣唐天驷
- 关键词:骶骨脊索瘤栓塞
- 两种染色法判定左前臂骨缺损修复骨组织的成熟度被引量:5
- 2012年
- 背景: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是常用的两种评价骨组织修复程度的方法,但上述两种方法能否有效地评价骨缺损修复过程中骨组织成熟度,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目的:比较Masson染色和苏木精-伊红染色两种方法判定骨组织成熟度的敏感性。方法:构建新西兰白兔15mm桡骨缺损的动物模型,植入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组织工程化骨,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随机选取6只动物摄X射线平片,随后处死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Masson染色及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X射线片与大体标本可见兔桡骨缺损逐渐修复,新生骨走向成熟骨。术后4周,苏木精-伊红染色在材料与骨的结合部及中间的材料上均形成大量新生软骨,有类骨样组织形成及有少量编织骨出现;Masson染色主要表现为绿色,可见到少许红染。术后8周,苏木精-伊红染色出现更多的新生骨组织,并更趋于成熟,出现了成熟的骨细胞及大量编织骨,有血管形成;Masson染色主要表现为红-绿相间。12周时,苏木精-伊红染色新生骨逐渐改建,形成髓腔,有大量板层骨相互融合成片;Masson染色主要表现为红色。说明Masson染色结合苏木精-伊红染色能较好判定新生骨走向成熟骨的过程,但在判定骨质成熟度时Masson染色较苏木精-伊红染色更直观。
- 陶云霞王根林袁鹏施琴杨惠林
- 关键词: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骨缺损骨组织成熟度
- TLIF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 汤志兵杨惠林王根林钱忠来朱晓宇陈康武
- 选择性一期全髋置换术治疗Pipkin骨折7例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一期全髋置换术在治疗Pipkin骨折中的适应证及其疗效。[方法]2004年5月~2009年2月共收治Pipkin骨折一期行全髋置换术患者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37~72岁,平均48.3岁,车祸伤6例,高处坠落伤1例,根据Pipkin分型,Ⅱ型3例,Ⅲ型2例,Ⅳ型2例。[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深部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58个月,平均32.1个月。随访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其中优4例,平均(93.8±1.7)分,良3例,平均(85.3±3.1)分。[结论]选择性一期全髋术治疗Pipkin骨折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李继刚杨惠林徐耀增王根林张磊
- 关键词: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骨折髋臼骨折全髋置换术
- 微创椎体强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杨惠林倪才方唐天驷陈亮孟斌王根林陈珑牛国旗赵刘军毛海青陆俭刘小勇杨同其徐耀增姜为民
- 一、研究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非常常见,其治疗相当困难。传统保守治疗不能迅速缓解疼痛、强化骨折椎,打断恶性循环等。脊柱内固定手术由于骨质疏松容易产生螺钉松动拔出,使固定失败,甚至产生并发症。因此,此类病人最终...
- 关键词:
- 关键词:椎体P微创灌注
- 经前正中有限切口治疗Rü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前正中有限切口结合胫骨内侧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Rtiedi-Allgower Ⅱ、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2例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颐性分析,男16例,女6例;年龄22~62岁,平均44岁;骨折分型:Ⅱ型12例,Ⅲ型10例。均采用前正中有限切口,长5~8cm,直视下复位关节面,并将LCP固定于胫骨内侧,近端经皮打入螺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按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价标准评定复位质节:解剖复位14例,复位可7例,复位差1例;按Tornetta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15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5.5%.切口一期愈合19例,一期愈合率达86.4%.结论经前正中有限切口结合胫骨内侧解剖型LCP治疗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愈合率高、切口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 程宇杨惠林王根林倪莉朱法豪张洪涛
- 关键词:骨板骨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