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为民

作品数:167 被引量:855H指数:1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面上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6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3篇骨折
  • 46篇脊柱
  • 34篇椎体
  • 31篇颈椎
  • 26篇腰椎
  • 22篇内固定
  • 22篇后凸
  • 22篇成形术
  • 21篇手术
  • 21篇脊髓
  • 20篇椎体后凸
  • 20篇椎体后凸成形
  • 20篇后凸成形
  • 19篇颈椎病
  • 19篇骨质
  • 18篇椎间盘
  • 18篇椎体后凸成形...
  • 18篇后凸成形术
  • 17篇脊柱骨
  • 17篇脊柱骨折

机构

  • 165篇苏州大学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苏州市相城人...
  • 2篇贵州省人民医...
  • 2篇成都市第三人...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苏州市立医院
  • 2篇无锡市第九人...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165篇姜为民
  • 120篇杨惠林
  • 52篇唐天驷
  • 47篇王根林
  • 40篇汪恒
  • 38篇李雪峰
  • 22篇周峰
  • 21篇陈洁
  • 15篇刘义杰
  • 14篇管华清
  • 12篇徐耀增
  • 12篇孟斌
  • 12篇龚晓红
  • 10篇史金辉
  • 10篇陈亮
  • 10篇邹俊
  • 9篇干旻峰
  • 9篇毛海青
  • 9篇杨同其
  • 7篇包肇华

传媒

  • 15篇苏州大学学报...
  • 11篇中国脊柱脊髓...
  • 9篇中华创伤骨科...
  • 6篇中华骨科杂志
  • 6篇中华创伤杂志
  • 5篇实用骨科杂志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江苏医药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解剖与临...
  • 3篇骨科
  • 2篇山东医药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8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13篇2016
  • 23篇2015
  • 16篇2014
  • 3篇2013
  • 13篇2012
  • 12篇2011
  • 13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1椎板钩结合C2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伴齿状突缺失一例
目的报道一例采用C1椎板钩结合C2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寰枢椎脱位伴齿状突缺失的患者,为遇到类似病例的其他脊柱外科医师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该病例是一18岁男性患者,病程3年,主诉颈痛及步态不稳,术前Nurick神经功能分级...
姜为民杨惠林唐天驷李雪峰龚晓红袁景汪恒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齿状突
颈椎新型零切迹桥形锁定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采用新型零切迹桥形锁定融合器ROI-C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
管华清姜为民杨惠林
颈前路低切迹钛板内固定在创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俞杭平范顺武唐天驷丁亮华姜为民
关键词:创伤性钛板内固定颈椎间盘突出症颈前路切迹脊髓
颈脊髓原始神经外胚层瘤1例报告
2005年
寇玉相姜为民唐天驷
关键词:原始神经外胚层瘤颈脊髓中斜角肌左上臂生命征叩击痛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KP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6
2016年
随着我国人口的日趋老龄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已成为中老年人,特别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疾病,约占所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45%。
蒋安清姜为民王根林李雪峰杨惠林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骨折术后再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KP中老年女性
基于磁共振影像的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诊断新技术和治疗新材料的研究
杨惠林邹俊朱雪松姜为民陈亮耿德春干旻峰杨炎钱忠来包肇华唐天驷
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动力位的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补充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减少其漏诊率。而对磁共振图像显示腰椎间盘退变程度严重的患者,传统的腰背肌功能锻炼的方法并不完全适合,有时甚至还能够加快椎间盘退变,使症...
关键词:
关键词:磁共振影像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骨移植材料
成人L5-S1重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固定对脊柱骨盆参数的影响
目的:观察成人L5-S1重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固定对脊柱骨盆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成人重度L5-S1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其中Ⅲ度滑脱18例、Ⅳ度滑脱1例,均成功行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L5/S1椎间融合;...
张林林孟斌杨惠林姜为民
关键词:后路复位固定
颅骨牵引结合C1-2后路融合手术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的疗效观察及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颅骨牵引结合C1-2后路融合手术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3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病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1.7岁。致伤原因包括齿状突先...
姜为民杨惠林唐天驷李雪峰袁景龚晓红汪恒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后路融合颅骨牵引
文献传递
锁定钢板系统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67
2008年
目的总结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5月至2006年10月,分别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与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对64例70处四肢骨折进行治疗,男45例,女19例;年龄17-69岁,平均36.8岁;股骨远端骨折16例19处,胫骨近端骨折28例31处,胫骨远端骨折8例8处,肱骨近端骨折12例12处。50处股骨远端与胫骨近端骨折采用L1SS固定,20处胫骨远端与肱骨近端骨折采用LCP固定。在影像增强器监视下先行闭合复位,复位满意后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术于肌肉下骨膜外置入LISS或LCP,再次确认位置满意后通过导向器经皮拧入锁定螺钉。结果随访时间4~22个月,平均8.8个月。全部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骨折再移位、成角畸形或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2.3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70-95分,平均87.5分,ROM90°-130°,平均122°;踝关节AOFAS评分82-95分,平均91.4分;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82-94分,平均90.6分。患肢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微创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具有软组织创伤小、对骨骼血供影响小、骨折愈合快、手术感染率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锁定钢板无须紧贴骨面即可获得可靠的固定,不易发生骨折再移位或内固定松动。
姜为民周峰史金辉杨惠林唐天驷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器
微创腰椎间盘分流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微创腰椎间盘分流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作用机制并分析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体外实验测定尼龙线分流虹吸管作用的距离;动物椎问盘内置入尼龙线,其尾端埋于肌肉中,组织学检查尼龙线的生物相容性。15例经椎间盘造影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局麻下行腰椎间盘分流术(应用特别设计的工具将尼龙线置人腰椎间盘内),L3-4例、L4-5,6例、L5s17例、L3-4合并L4-5,1例。术后1周、3、12和24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e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和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体外实验显示通过尼龙线可将乳酸溶液的pH值从低于4.0调高至7.14;体内实验表明绵羊椎问盘置人尼龙线后,椎问盘内蛋白多糖的含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且尼龙线周围无炎症反应。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腰椎间盘分流术,无手术并发症。术后2年随访,患者VAS评分与ODI评分均有明显下降,VAS改善率达79.16%±12.33%,ODI改善率为77.42%±12.20%;X线片示术后2年椎间盘高度指数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示根据改良Thompson分级,分流椎间盘的退变程度无加重,10例患者髓核信号有一定程度的增强。结论经皮腰椎问盘分流术能够明显缓解腰痛,改善腰背部功能,具有创伤小,风险低的优点,有望成为临床治疗椎问盘源性腰痛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方式。
史金辉杨炎周峰张洪涛王震王根林姜为民杨惠林唐天驷Jeffrey E YeungHansen A Yuan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腰痛椎间盘微创性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